张丹;钟国跃;曹纬国;瞿显友;廖光平
目的:观察解毒通络胶囊对中风后抑郁大鼠行为学的影响,评价解毒通络胶囊益气解郁的功效。方法:大鼠麻醉后采用颈外动脉注射微球法制备多发性梗死模型,中长期饲养造成中风后抑郁模型,对各组大鼠进行旷场实验、悬尾实验、游泳实验不动时间测定、糖水偏好实验等行为学实验。结果:大鼠注射荧光微球后长期饲养形成中风后抑郁模型,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进食量减少,体质量增加较缓,旷场实验所示的自发运动和探究活动减少,游泳不动时间、悬尾不动时间延长,糖水偏好程度下降。与模型组相比,解毒通络胶囊组及步长脑心通组大鼠体质量增幅较大,旷场实验所示的自发运动和探究活动增加,游泳不动时间和悬尾不动时间均缩短,糖水偏好程度增加,并接近假手术组。结论:解毒通络胶囊对中风后抑郁大鼠的抑郁样行为有显著改善作用。
作者:宋文婷;徐立;任建勋;姚明江;王光蕊;刘建勋 刊期: 2015年第07期
血脑屏障是机体内的一种重要的屏障系统,它可以有选择地阻止某些物质进入大脑,从而保持中枢神经系统内环境的相对稳定,但这也成为药物治疗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重要制约因素。中药对多种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均具有良好的疗效,这说明其有效成分可以透过血脑屏障或影响血脑屏障的功能。本文归纳和总结了目前中药作用于血脑屏障的药理和临床试验研究方面的文献资料并对此进行综述。
作者:王一;赵彤;于蓓蓓;胡谦锋;张曦;周春祥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系统评价益气活血方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国内外相关数据库,查找益气活血方药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随机对照试验相关文献,采用RevMan 5.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合格文献27篇,共2908例患者,其中治疗组1490例,对照组1418例。Meta分析结果:益气活血方药或其联合西药常规治疗缺血性脑卒中临床疗效方面与单纯应用西药治疗比较,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OR=5.39,95% CI(4.03,7.22),P<0.00001];益气活血方联合西药常规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神经功能缺损方面与单独应用西药常规治疗比较,其差异也均有统计学意义[WMD=-2.99,95%CI(-3.26,-2.72),P<0.00001];此外,益气活血方联合西药常规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在改善日常生活能力方面亦优于单独应用西药常规治疗[WMD=9.65,95%CI(8.36,10.93),P<0.00001]。其中2篇研究的不良反应表现轻微。结论:现有的相关数据表明,益气活血方或益气活血方联合西药常规治疗缺血性脑卒中较单纯西医治疗临床疗效更好,且能明显改善神经功能损伤,提高日常生活能力。由于本Meta分析纳入研究较少,证据强度有限,上述结论仍需更多高质量研究加以验证。
作者:周瑜;方锐;王国佐;葛金文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建立黄连种植土壤中酚酸类物质的分析方法,探索其累积与消减规律。方法:采用FeCl3-K3[Fe(CN)6]比色法测定黄连种植土壤中总酚酸的含量,采用HPLC法测定黄连种植基地土壤中阿魏酸的含量。结果:测得黄连种植基地土壤中总酚酸含量约0.545-2.026 mg·100g-1在范围内,阿魏酸含量在0.139-0.652μ g·100g-1范围内。结论:黄连种植土壤中酚酸含量变化规律明显,栽培过程中随黄连生长年限的增加,连地土壤中总酚酸与阿魏酸的含量均表现为增加,采收黄连后的休地过程中,土壤中总酚酸与阿魏酸的含量均呈现递减趋势,该变化趋势可为黄连连作障碍研究机制与解决方法研究提供了参考。
作者:张丹;钟国跃;曹纬国;瞿显友;廖光平 刊期: 2015年第07期
天麻在《神农本草经》中列为上品,其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南地区,不同产地质量差别较大,野生与栽培品价格差别尤为悬殊。用传统性状鉴别方法难以客观准确区分天麻的质量,故本文采用近红外光谱技术结合模式识别方法,建立能够快速准确区分不同产地和不同生长、栽培方式的天麻药材的方法。结果表明,利用近红外光谱技术结合多类分类算法,可以实现天麻产地和栽培方式的快速判别,其交叉验证判别准确率分别达到94.3%和96.4%,且所建多类分类模型中光谱数据未经预处理。因此,本研究所建立的天麻产地和质量的快速判定方法可以推广为现场应用。
作者:李飞雁;徐曼菲;乔延江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整理中药炮制学学科的发展脉络,揭示该学科的研究前沿及发展趋势。方法:以“Chinese Materia Medica Processing/中药炮制”为主题词,分别利用Web of Science数据库(WoS)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进行文献检索,使用CiteSpaceⅡ及Ucinet & Netdraw等软件对所得的中英文文献数据进行知识图谱的构建。结果:分别构建出“中药炮制”中英文文献的共引文献、来源期刊、作者、关键词等的知识图谱,得出“中药炮制”中英文文献的引文文献来源、代表作者、高频关键词及研究领域等信息。结论:本学科中文文献快速发表期早于英文文献近15年,且英文文献总数远小于中文文献总数。使用科学知识图谱分析软件可理清中药炮制学科的发展脉络、揭示中药炮制学科研究前沿及未来发展趋势。
作者:孟祥龙;樊洲;肖洋;张朔生;马俊楠;李坤;王明芳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羟基茜草素为茜草的代表性成分,研究其作用的分子靶标对阐明茜草药效物质基础及作用机理具有重要意义。方法:本研究采用HT-29细胞培养,以其高表达的GPR35受体为靶标,通过无标记细胞靶点药理学技术检测羟基茜草素对GPR35受体的激动活性。结果:研究结果表明,羟基茜草素在HT-29细胞上能够引起DMR响应,且响应曲线类型与GPR35受体激动剂敏喘宁一致,其EC50值为6.142±0.189μmol·L-1。此外,在HT-29细胞上,羟基茜草素对GPR35受体激动剂敏喘宁有脱敏作用, GPR35受体拮抗剂ML145对羟基茜草素有拮抗作用。结论:由此可以推断羟基茜草素为GPR35受体的激动剂。
作者:侯滔;丁辉;史丽颖;何牮;王纪霞;魏来;张秀莉;梁鑫淼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评估医疗机构中药制剂安全性及使用风险,为医疗机构中药制剂的研发、注册申请、临床使用以及技术审评和监督管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收集2012-2014年四川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审批的医疗机构中药制剂资料,筛选出21个由临床经验方开发的中药制剂,对其所含药材、配制工艺、急性毒性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1个中药制剂品种中共涉及中药材98种,药材用量均在2010版《中国药典》规定的范围之内;16个品种的配制工艺仅有水煎煮、粉碎等传统工艺,其余5个品种的配制工艺涉及了醇提或醇沉工艺。急性毒性实验数据均通过小鼠实验得到,制剂的临床使用量都远远小于大耐受量(MTD)或半数致死量(LD50)。结论:临床使用的经验方开发的中药制剂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作者:袁彩;单丽芳;张林;赵卫权;高天;何畏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通过观察灵芪加口服液对心脾两虚小鼠体质量和行为学等指标的影响,评价灵芪加口服液益气宁心安神功效。方法:小鼠每日负重游泳法复合药物诱导建立小鼠心脾两虚证候模型,并检测其体质量、摄食量、肠推进,以及悬尾和游泳不动时间、睡眠行为学实验及脑神经递质含量测定。结果:小鼠每日负重游泳法复合药物诱导形成心脾两虚证候模型,模型组小鼠体质量下降,摄食减少,游泳不动时间和悬尾不动时间延长,肠推进亢进,入睡时间、苏醒时间明显缩短,脑神经递质含量减少;灵芪加口服液可明显改善以上实验指标。结论:灵芪加口服液改善心脾两虚所致失眠的药效学作用可能与其益气、宁心安神之功效密切相关,同时脑神经递质的改变可能是其发挥益气宁心安神功效的物质基础。
作者:徐立;宋文婷;韩冰;范晓迪;韩杰;王光蕊;刘建勋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观察具有活血化瘀功效的溶栓胶囊对脑缺血缺氧耐受和脑储备能力影响。方法:采用左侧颈总动脉结扎并通入氧气和氮气(8?92)15 min的方法建立C57 BL/6小鼠急性脑缺血缺氧模型,造模后10 min十二指肠给药,给予不同剂量的溶栓胶囊(100、200、400 mg·kg-1)或生理盐水,评价局部脑血流量变化以及24 h后的神经行为学改变。SD大鼠给予不同剂量的溶栓胶囊(75、150、300 mg·kg-1)或生理盐水,观察溶栓胶囊对高分子右旋糖苷诱导的大鼠微循环障碍的改善作用。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脑血流量明显下降,脑缺血范围增加,脑缺氧后行为学评分明显升高(P<0.05或P<0.01);同时,模型组大鼠在注射高分子右旋糖苷后软脑膜血管出现微循环障碍,10、20、30 min 3个时间点大鼠软脑膜微循环血液流速明显减慢。与模型组比较,溶栓胶囊(400 mg·kg-1)可以明显增加小鼠局部脑血流量,改善行为学障碍,减小脑缺血范围(P<0.05或P<0.01);溶栓胶囊还可改善高分子右旋糖苷诱导的大鼠软脑膜微血管不同时间点血液流速和流态(P<0.05或P<0.01)。结论:溶栓胶囊可通过增加脑缺血缺氧耐受和脑储备能力而达到保护缺血缺氧神经组织的作用,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
作者:徐立;宋文婷;任建勋;王光蕊;朱盛;姚明江;刘建勋 刊期: 2015年第07期
藏药六味木香丸是传统藏药复方,在治疗消化性溃疡,特别是慢性胃溃疡方面具有独特疗效。六味木香丸在藏区临床应用广泛,但其现行质量难以控制。本文从药效物质基础和质量控制这两个密切相关的方面,对该复方及方中的六味药材近些年来的研究情况进行总结和综述,指出藏药药材及复方中存在的基源混乱和“同名异方”等现状是目前藏药标准亟待解决的问题,并提出应当“在药材成分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复方整体成分的研究来制定标准,以实现整体质量控制”的建议,为完善其质量标准提供参考。
作者:梁健;王姝;熊丽;钟国跃;王洪玲 刊期: 2015年第07期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始建于1955年,是中国成立早的一所国家级中药研究专门机构,自1983年起被确认为世界卫生组织传统医学合作中心。
作者: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优化川芎浸膏带式干燥的工艺条件。方法:在单因素考察基础上,选择干燥温度、进料速度、干燥时间3个主要因素,以阿魏酸转移率为因变量,利用Box-Behnken设计实验,确定川芎浸膏带式干燥的佳工艺。结果:优选的佳工艺为:进料速度1 kg·h-1,干燥温度为95℃,干燥时间为90 min,此时阿魏酸相对转移率为95.48%,采用该工艺参数进行验证实验,测得阿魏酸相对转移率平均值为95.71%,与模型预测值接近。结论:川芎浸膏的带式干燥工艺稳定可行,可以用于川芎浸膏的干燥。
作者:靳瑞婷;李雪峰;陶永华;吴云;王振中;萧伟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体外利用圆二色和等温滴定微量热技术获得人血清白蛋白(HSA)与锌离子(Zn2+)相互作用的二级结构信息与热力学参数,认识Zn2+与HSA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为探索并发挥微量元素在人体内的作用潜力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圆二色技术和等温滴定微量热技术;HSA浓度设置为由低到高的梯度,分别为0.025 mmol·L-1、0.05 mmol·L-1、0.1 mmol·L-1、0.2 mmol·L-1,Zn2+浓度5 mmol·L-1。结果:圆二色检测到不同浓度的HSA与Zn2+相互作用后二级结构发生变化,由低到高浓度的HSA与Zn2+结合后α-螺旋含量随之降低,当HSA浓度为0.2 mmol·L-1时α-螺旋含量表现特殊;进而所进行的等温滴定微量热实验获得一整套有关分子相互作用的热力学信息,包括结合常数(Kb)、反应的化学计量数(N)、熵(ΔS)和焓(ΔH),发现当ZnSO4(mmol·L-1)?HSA(mmol·L-1)=5?0.2时,有两类结合位点。不同浓度的HSA分别与Zn2+结合,表现出不同构象变化,特别当HSA浓度达到0.2 mmol·L-1时,α-螺旋含量急剧降低,蛋白质疏水性减弱,肽链伸展。在进一步的等温滴定微量热实验中,发现ZnSO4(mmol·L-1)?HSA(mmol·L-1)=5?0.2的条件下,ZnSO4-HSA有两类结合位点,即吸热位点和放热位点。结论:揭示HSA上的吸热结合位点对Zn2+有高特异性,但非结合优先性。这一结果为Zn2+在未来成为打开HSA上吸热位点的“钥匙”提供可行性依据。
作者:周洁;玉延华;胡炜;付强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新降糖颗粒对链脲佐菌素诱导的2型糖尿病大鼠糖代谢关键酶活性及肝功能的影响。方法:50只雄性SD大鼠除8只给予普通饲料喂养作为正常组外,其余大鼠均采用高脂饲料喂养4周,一次性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40 mg·kg-1建立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二甲双胍组(0.15 g·kg-1)和新降糖颗粒高、低剂量组(12.64、6.32 g·kg-1),每天灌胃给药1次,连续8周。干预8周后,检测大鼠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糖化血红蛋白(HbA1c)、肝糖原,检测肝功能指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碱性磷酸酶(ALP)、γ-谷氨酰转移酶(γ-GT)及糖代谢关键酶己糖激酶(HK)、果糖-6-磷酸激酶(PFK)、丙酮酸激酶(PK)及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H)活性。结果:与模型组比较,新降糖颗粒能明显降低FBG、FINS、内环境稳态模型法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HbA1c及肝功能指标ALT、AST、ALP及γ-GT(P<0.05,P<0.01),增加肝糖原含量(P<0.01),增强糖代谢关键酶HK、PFK、PK及G6PDH的活性(P<0.05,P<0.01)。结论:新降糖颗粒能有效改善2型糖尿病大鼠的症状,推测其机制可能与新降糖颗粒增强肝脏糖代谢关键酶HK、PFK、PK及G6PDH活性,促进肝糖原合成,改善肝功能,下调血清FINS水平,改善胰岛素抵抗等多因素有关,终降低了2型糖尿病大鼠的FBG、HbA1c水平。
作者:吕小龙;杨元生;陈垦;王晖;周文;冯英巧;刘少波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附子不同炮制品灌胃Beagle犬的急性毒性。方法:取健康、合格Beagle犬16只,按体质量随机分为空白组、刨附片组、炮天雄组和黑顺片组。以4 g生药/kg灌胃给药,实验前及给药后1 h、24 h和第3、7、14天测定体质量、耗食量、肛温、心电图及血常规、血生化。结果:3个实验组Beagle犬在给药后均精神萎靡,血液电解质有显著性差异,其中黑顺片组明显;刨附片组犬的红细胞、血糖和甘油三酯有显著性差异;炮天雄组犬的淋巴细胞和血糖有显著性差异,而黑顺片给药后犬的淋巴细胞显著降低。结论:3个炮制品毒性大小依次为黑顺片>刨附片>炮天雄。
作者:宋玉琴;张雪;董艳红;代良萍;彭成;谢晓芳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观察芪术颗粒对糖尿病肾病气阴两虚、痰浊阻络证大鼠早期蛋白尿抑制作用。方法:44只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黄葵胶囊组和芪术颗粒组。采用单侧肾结扎合并高热量胆固醇饮食同时复合低剂量链脲佐菌素腹腔注射的方法,建立糖尿病肾病气阴两虚、痰浊阻络证大鼠模型,连续给药8周,观察第4周后大鼠蛋白尿、尿肌酐以及实验结束后血糖、血脂、肝功能和肾脏病理结构的变化。结果:与模型组比较,芪术颗粒可以明显抑制糖尿病肾病早期蛋白尿,促进肌酐排泄,同时调节血脂代谢,保护肝功能,改善肾脏组织病理学变化。结论:芪术颗粒对糖尿病肾病气阴两虚、痰浊阻络证大鼠早期蛋白尿具有独立抑制作用,并不依赖于降血糖作用,体现了中药复方功效与病证的对应关系。
作者:洪晓华;任建勋;王杨慧;金龙;杨斌;董小霞;张伟;葛争艳;李宏坤;刘建勋 刊期: 2015年第07期
海洋中药是祖国中药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海洋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之一。研究量效确切的海洋中药配伍,扩大海洋中药的临床应用,是现阶段海洋中药研究面临的重大问题。论文提出“文献检索-提取关于海洋中药方剂医案-建立医案数据库-数理统计与数据挖掘-构建药对博弈模型-研究固定剂量配比的药对功用”的研究构想,探索结合博弈理论研究海洋中药药对的新思路。通过文献检索和文本提取,获得应用龙骨牡蛎药对的病案458例,构建了合伙人博弈模型,采用严格下策反复消去法迭代剔除次优策略,假设龙牡等量使用且剂量30 g时为佳策略,趋近纳什均衡。结果显示,30、25、24、20、18、15 g龙牡等量的剂量为可理性化的策略;30 g等量使用次数为数理统计频次之;30 g龙牡等量使用时多取其重镇潜敛之功,对眠差、纳少、畏寒、耳鸣、神疲乏力、自汗盗汗等症状有治疗作用。关联规则分析、数理统计、博弈模型三方结果互为验证和补充,说明运用数理统计和数据挖掘技术、结合博弈论理论研究海洋中药药对思路具有可行性。
作者:王慧美;王安娜;韩雅丽;王振国;付先军 刊期: 2015年第07期
将罐疗作为一种经皮给药物理促渗新技术,是在近10多年内刚刚建立开发的,具有明显的中医特色;固其装置简单、操作方便、成本低等独特优势,是经皮给药物理促渗新技术未来发展趋势之一。参阅近年相关研究报道,该文从罐疗本身特点、罐疗促渗影响因素、体内外评价方法、其他促渗技术等几个方面进行概述,了解经皮给药物理促渗技术的研究动态,为罐疗作为经皮给药物理促渗新技术的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
作者:谢伟杰;张永萍;徐剑;吴静澜;付文心;陈帅 刊期: 2015年第07期
银杏是一种常见的药用植物,主要药用部位有干燥叶、干燥种子,分别称为银杏叶、白果,根、茎也有一定药用价值。野生状态仅见于中国浙江天目山,栽培区甚广,是我国重要的药用植物资源之一。本研究利用《Espacenet》及《世界传统药物专利数据库》提供的专利信息,从发明专利的视角分析银杏的开发现状。结果显示,银杏的开发目前处于技术成熟中前期;中国是重视银杏开发的国家;美国是银杏开发技术国际化好的国家;相较而言,银杏叶的开发更受重视。此外,本研究还对银杏的药用价值、开发布局、配伍规律等方面进行了分析。
作者:马运运;丹阳;孙志一;刘海波;彭勇 刊期: 2015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