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外敷正骨油膏治疗闭合性骨折

曾小平;温道高

关键词:外敷治疗, 正骨, 油膏, 中药治疗, 闭合性骨折, 小夹板固定, 现报告如下, 治疗方法, 制马钱子, 脱脂纱布, 手法整复, 临床资料, 临床愈合, 疗效满意, 骨折病人, 五加皮, 外固定, 马鞭草, 两面针, 骨碎补
摘要:作者采用正骨油膏外敷及配合外固定、内服中药治疗闭合性的长管骨骨折268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268例中男198例,女70例;年龄3~88岁;均为闭合性骨折。  2 治疗方法  所有病例均予正骨油膏外敷治疗。其组方为大黄、黄柏、马鞭草、红花、乳香、没药、制马钱子、两面针、小驳骨、五加皮、骨碎补、白芷、无名异、冰片等。上方研为细末,用凡士林调为软膏,摊涂在脱脂纱布上约0.5cm厚,再覆盖油纸备用。   本组伤情轻的上肢骨折病人来院后首先行骨折的手法整复,复位后即外敷正骨油膏,外加小夹板固定。早期每日随诊,2~3日换药一次,直至骨折临床愈合。
中国骨伤杂志相关文献
  • 腰椎板间开窗潜行椎管减压治疗腰椎管狭窄症

    1990年1月~1995年6月我科开展腰椎板间开窗潜行椎管减压治疗腰椎管狭窄症48例,临床观察随访1年以上疗效满意。  1 临床资料  本组48例中男21例,女27例;年龄32~65岁,平均45.2岁。病程3个月~42年,平均6.2年。依据临床症状、体征及X线平片,并均做脊髓造影和CTM确诊为:中央椎管狭窄8例,其中L4,5狭窄4例,L3~5狭窄3例,L5S1狭窄1例;侧隐窝狭窄36例,其中单侧狭窄16例,两侧狭窄20例,4例合并神经根管狭窄。合并椎间盘突出28例,其中L4,518例,L5S16例,L4,5及L5S14例。均采用手术治疗,手术符合率100%。

    作者:张志庆;孙捷;向保国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高位股神经断裂伤一例

    1 临床资料  陈×,男性,36岁,工人,1996年10月18日酒后与人争吵,被人用刀刺伤左髂腹部。急诊外科剖腹探查术,术后发现左下肢伸膝不能,左大腿内侧感觉减弱,诊断股神经损伤,临床观察二月后无明显恢复。检查见:左股四头肌明显萎缩,屈髋无力,不能伸小腿,行走困难,膝反射消失,左股四头肌力0级,大腿前面、小腿内侧面感觉障碍。  2 治疗方法  于连续硬膜外麻醉下行左股神经探查术沿左髂骨内缘入路,推开腹膜,勿损伤腹膜,找到腰大肌与髂肌,在腹股沟中点稍外侧找到断裂远端神经,在疤痕中尖刀细心分离,找到近端,见股神经在腹股沟中点上2cm处断裂,缺损2.5cm,断端华勒氏变,用快刀片切除断端假性神经瘤,屈髋45°,用7个0线行外膜缝合,术后左髋上石膏固定于屈髋45°位,一月后改石膏于屈髋20°位,二月后拆除石膏,术后配合针灸,营养神经药物运用,加强伸膝功能锻炼。

    作者:汪文德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压髁托颌法整复颞颌关节前脱位

    颞颌关节脱位临床常见,笔者12年来采用压髁托颌法整复20例,均一次复位成功,体会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20例均为门诊病例。男11例,女9例;小年龄19岁,大65岁;单侧脱位12例,双侧脱位8例;新鲜脱位12例,单侧陈旧性脱位2例(其中病程6天1例,7天1例);习惯性脱位6例。  2 治疗方法与结果  患者坐位,术者站于其身后,于颞部摸到向前脱位突起的髁状突,用拇指将髁状突顺势向后下方按压,同时食指向前上托起下颌,听到髁状突滑入关节盂的响声,即告复位成功,以四头带闭口固定2~3天,忌大张口和吃硬食。全部20例均一次复位成功。

    作者:黎向锋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17例腓肠肌外侧头肌炎的诊疗

    作者从1996年6月至1998年5月对患有膝关节疼痛的病人就诊时检查发现:部分患者腓肠肌外侧头附着在股骨外髁后部的腱性起始部有明显压痛,可扪到大颗粒状、粗糙不规则的骨性隆凸。对该部位直接治疗后膝关节疼痛症状基本缓解或痊愈,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17例,男6例,女11例;年龄37~68岁,平均49岁。病程2周~5月。均表现膝关节疼痛,腓肠肌外侧头附着部压痛,可及籽骨。2 治疗方法 患者俯卧位,在踝关节前垫软枕,使膝关节屈曲约10°,减少腓肠肌张力。探到该腱病变部位后,拇、食和中指置于肌腱两旁,用轻柔和缓力量持续之手法揉、捏、按、压15分钟,增加局部血液循环利于消炎,提高局部组织痛阈,以达到活血散瘀、消肿止痛的目的。结束前施以弹筋拨络和点穴手法,于痛点弹拨点压,适当活动,充分伸展、松解肌筋的痉挛、挛缩和粘连。手法按摩每日2次,10次为1疗程。再配合内服、外敷中药活血化瘀、通络止痛、调和阴阳。急性发作者,腓肠肌外侧头主要以无菌性炎症的充血、水肿为主,首选封闭疗法:1%普鲁卡因4ml加醋酸强的松龙25mg在疼痛敏感部位封闭,利于快速消除肿胀,并限制早期过多运动,配合前述手法按摩治疗。封闭疗法4天1次,5次为1疗程。

    作者:刘福才;叶枫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鹿丹通督片对兔脊髓压迫模型神经递质的影响

    目的探讨鹿丹通督片对兔脊髓压迫模型脊髓乙酰胆碱酯酶(AChE)及P物质(SP)的影响。方法 16只家兔被复制成脊髓压迫模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8只。治疗组给服鹿丹通督片,对照组不用药,另选2只未造模、不用药家兔为正常组。脊髓AChE采用组织化学方法,SP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进行定性、定位观察,并应用扫描显微分光光度仪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脊髓AChE酶活性及SP免疫活性在造模后第7天,治疗组和对照组均比正常组减弱,治疗组活性明显高于对照组;扫描显微分光光度仪测定其OD值,两组间差异极其显著(均为P<0.001)。结论鹿丹通督片对兔脊髓压迫模型的脊髓组织中的神经递质AChE和SP具有保护作用。

    作者:沈霖;谢晶;高兰;李同生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髌骨粉碎性骨折三种固定方法远期疗效比较

    作者对我院用丝线、钢丝与张力带固定髌骨粉碎性骨折患者远期疗效随访并作对比分析,结果如下。  1 临床资料  从1980年至1996年我院手术治疗髌骨粉碎性骨折147例,随访时间1年3月至16年,平均7年4月。  2 治疗方法  丝线组:以双股7号或10号丝线穿过髌骨上、下横形骨孔捆扎固定。钢丝组:以18号钢丝穿过髌骨上、下横形骨孔捆扎固定。张力带组:将2根1.5mm粗克氏针纵行贯穿髌骨,再以18号钢丝环绕成“8”字固定。

    作者:王运涛;李坚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推拿加提项旋转法治疗颈椎紊乱征

    我院自1996年1月~1998年10月,用推拿加提项旋转手法治疗颈椎紊乱征96例,取得良好临床效果,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 96例患者中男42例,女54例;年龄小21岁,大40岁,平均31.3岁;发病时间短2天,长6年。颈部、颈肩部疼痛或酸痛者76例,颈部活动受限者32例,牵涉肩胛部疼痛伴压痛者46例,颈椎有压痛者40例,伴上肢放射疼痛麻木者30例,有头痛、恶心、眩晕者30例;96例均否认有外伤史。X线显示颈椎生理曲度消失或明显变直者56例,颈椎曲度明显增大者4例,椎体序列不整者20例,呈反“弓”型或“S”型者14例,椎体向前或向后移位者18例,椎间隙变窄者10例,项韧带钙化者8例,椎体变扁者2例。

    作者:须许;宗维民;朱红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经皮穿刺腰椎间盘切吸术后疗效不佳原因分析

    1994年10月~1998年7月我院共有183例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接受经皮穿刺腰椎间盘切吸术(PLD),治疗结果优104例,良56例,可18例,差5例。5例差及1例可的患者经改行骨科传统开放性手术治疗,获优良效果。本文就差5例、可1例病例资料及有关文献对疗效不佳原因进行分析。  1 临床资料  本组6例中男4例,女2例;年龄25~45岁;病程6个月~2年。PLD疗效差5例、可1例。本组6例全部改行开放性手术治疗,术中发现纤维环破裂,髓核游离在椎管内,并与周围组织粘连2例,黄韧带肥厚1例,侧隐窝狭窄3例。经行后路开窗、半椎板切除或腰椎管扩大成形髓核摘除治疗,均获满意效果。

    作者:秦汉兴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100例骨髓炎临床用药及药敏调查

    1993~1998年,我们共收住急慢性骨髓炎100例,其中89例行切开引流或病灶清除术,并做了脓液或病灶清除物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38例培养出致病菌,51例培养无细菌生长,11例未行手术治疗,亦未作血培养。现将住院期间用药状况及药敏结果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一般资料本组100例中男66例,女34例;年龄3岁~72岁,平均43.2岁。急性骨髓炎22例,慢性骨髓炎78例。血源性92例,开放骨折并感染8例。部位:股骨31例,胫骨28例,腓骨3例,肱骨23例,尺桡骨13例,掌骨2例。病程10天~20年,住院日期18~112天。手术治疗89例,其中钻孔引流18例,病灶清除+双管闭式冲洗负压引流68例,骨段切除3例。切口甲级愈合74例,乙级13例,丙级2例。非手术治疗11例。随访1年以上,急性骨髓炎22例中1例股骨、1例胫骨复发,慢性骨髓炎78例未复发,肢体关节功能正常。

    作者:邱永荣;谢建新;邱汉民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手夹心皮瓣治疗手部皮肤套状撕脱伤护理

    我们自1995年5月采用Smith和Fnas手夹心皮瓣治疗手部皮肤脱套伤5例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5例中男3例,女2例;年龄13~47岁。左手3例,右手2例,5例皆仅累及单手2~5指。4例机器挤压伤,1例车祸碾挫伤,4例掌中横纹以远皮肤撕脱,1例腕横纹以远皮肤撕脱。结果:5例皮瓣均顺利成活,其中1例切口感染,皮瓣断蒂后感染控制,5例术后外观及功能均较为满意。  2 护理体会  (1)除常规护理外,术后要重点检查固定之胶布和石膏有无松脱,保持患手与对侧肩关节制动,密切观察手夹心皮瓣的血运,温度、毛细血管充盈反应及颜色变化,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师处理。  (2)疼痛。术后病人都有不同程度的疼痛反应,此反应不仅与手术部位,病人的耐受程度以及行为反应等有关,还直接受着心理因素的影响。如果注意力过分的集中,情绪紧张,意志脆弱以及疲劳等均能使疼痛阈值降低,致疼痛反应加剧。为此应该消除恐惧焦虑等不良的心理反应,同时做好生活护理,保持环境安静,操作轻稳迅速,避免一切疼痛刺激,必要时应用镇痛剂。

    作者:李梅;刘春香;刘秀芳;管清云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双侧经皮穿刺腰椎间盘切除术

    经皮穿刺腰椎间盘切除术(Percutaneous Lumbar Discectomy,PLD),在国内、外已广泛应用,其治疗机制是椎间盘内减压[1]。影响PLD疗效的两大基本要素是适应症的选择和减压是否充分[1,2,4,5]。那么,在严格掌握适应症的情况下,减压是否充分即髓核切除是否足量就成为关键。为了增大髓核切除量,我们自1995年开始应用双侧穿刺法进行PLD术27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自1993年3月~1999年12月,在C型臂X光机或CT引导下,应用PLD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61例,其中CT引导下3例。男33例,女28例;平均年龄39岁(13~61岁)。61例均有坐骨神经痛,直腿抬高试验阳性,术前经CT或MRI确诊,无脱出或游离型,不合并椎管狭窄。双侧穿刺27例(32个间盘),其中L3,41例,L4,513例,L5S19例,L4,5+L5S13例,L3,4+L4,5+L5S11例。单侧穿刺34例(38个间盘),L3,43例,L4,520例,L5S18例,L4,5+L5S12例,L3,4+L4,5+L5S11例。单侧穿刺中并发急性椎间盘炎1例(手术时间2.5小时,L5S1),经皮穿刺置管,庆大霉素盐水和灭滴灵冲洗3次,症状消失。

    作者:张洪美;温建民;林新晓;刘劲松;蒋科卫;程灏;李玉兵;翁春华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骶髂关节错缝的诊治体会

    1988年1月至1996年12月,共收治骶髂关节错缝病人37例,采用手法松解和整复骶髂关节,取得了满意的疗效,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男12例,女25例;年龄25~58岁;病程1小时~25天。病因病理特点:(1)突然单侧臀部滑倒着地,或单足猛力着地,使骶髂关节过度前后旋转,将髂骨向上内方推引起错缝。(2)妇女经期、怀孕期,骶髂关节周围韧带松弛,因不正常体位扭转亦可引起本病。(3)内分泌失调、韧带松弛、关节退变,从而使关节松弛引起本病。临床特点:(1)有符合使骶髂关节错缝机理的外伤史。(2)负重或咳嗽、喷嚏、弯腰时引起疼痛。(3)患侧下肢后伸引起局部疼痛。(4)屈髋屈膝试验阳性。(5)“4”字征阳性。(6)下肢纵向叩击痛(+)。

    作者:姜跃国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骨质量对骨折及其治疗的影响

    人体运动器官的健全完美是人体健壮的重要标志也是正常生活质量所不可缺少的条件。运动器官中由各种骨组织构成骨骼是生命活动、生活中各种不停的运动动作所依赖的支架和支柱。而骨自身也是在不断进行骨重建的有生命的组织,骨代谢是骨形成与吸收的动态过程。 骨是由无机盐矿物质(主要为钙磷及一些微量元素)、有机质(胶原纤维胶原组织为主)、细胞(破骨细胞、成骨细胞及骨细胞)构成。由于体内总钙量的99%沉积于骨中,故又称骨为人体内大的“钙池”,“钙库”。更形象的又称此为“人体内钙的银行”。人的一生中体内骨量是不断变化的,前半生骨量呈现存入大于支出,骨量不断增加,约至35岁为一生中高骨量即峰值骨量。此后随年龄增加,骨量即入不敷出逐年递减,导致老年人发生骨质疏松即为原发性骨质疏松症。 骨量是指组织的体积量。骨的解剖体积减去骨髓腔、骨皮质内的哈佛氏管等骨内的腔隙即为骨组织体积。目前临床上常用骨矿物含量(BMC)或矿物质密度(BMD)来代表骨量。人体内骨量的变化就表现于不停顿的骨吸收和骨形成的一种偶联配对(Coupling)活动过程。破骨细胞与成骨细胞在时间与空间上耦联的活动程序是在骨外膜表面,哈佛管表面、骨内膜表面及骨小梁表面出现一批多核破骨细胞来吸收分解骨质溶解骨盐,释放钙入血,形成吸收陷窝,破骨细胞也随之凋亡(Apoptosis)此即为骨吸收期。

    作者:金鸿宾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同侧前臂多段骨折并肱骨骨折一例

    王×,男,36岁,农民。于1996年4月15日乘坐汽车时,不慎将左肘屈曲置于窗外,被相对开过的汽车撞伤左上肢,伤处剧痛、肿胀、畸形、功能受限。查体:左上肢高度肿胀,成角畸形,活动受限,桡动脉搏动良好。X线片示:左尺骨中上1/3、中下1/3处骨折,左桡骨中段、桡骨远端骨折、左肱骨中下1/3骨折,均向掌侧成角,移位明显。急诊在臂丛麻醉下行切开复位,尺骨骨折骨圆针髓内固定;桡骨骨折、肱骨骨折钢板内固定,术后石膏托固定2周,拆线后石膏管型固定8周,三个月后随访,骨折已愈合。

    作者:万永民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经皮胫骨结节周围多个钻孔治疗胫骨结节骨软骨病

    胫骨结节骨软骨病,此病起病缓慢,无急性损伤。主要表现在胫骨结节逐渐肿大,疼痛。伸膝乏力,爬坡或快步行走时可使疼痛加重。多见于11~18岁的男孩。我院1993年4月~1997年12月采取经皮胫骨结节周围多个钻孔治疗此病39例,收到了满意的效果,兹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39例男32例,女7例;年龄12~29岁。其中11例为双侧共50个胫骨结节受累。全部病人从出现症状到经皮胫骨结节周围钻孔治疗时间为2.2~2.6月。  2 治疗方法  经皮胫骨结节周围多个钻孔治疗一般放在门诊进行。先常规用碘酒及酒精消毒手术野皮肤,用0.5~1%普鲁卡因浸润周围组织达骨膜。总量约10ml左右。然后用骨钻将备好的3~3.5cm骨圆针拧紧在钻头上,在胫骨结节的内外侧各钻2~3个孔,上下各钻1个孔,有血或脂肪颗粒流出皮外。术中用无菌纱布复盖针孔,不用任何外固定,口服抗生素3~5天即可。4天后即可开始膝关节功能锻炼。

    作者:彭宗国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阳和汤加味配合手法治疗肩周炎

    笔者自1994~1996年间采用阳和汤加味内服配合局部手法治疗肩周炎97例,取得较满意疗效,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  本组97例中男29例,女68例;年龄34~62岁。左肩57例,右肩38例,双肩者2例。病程1.5月~2年,平均9月。曾接受其它方法治疗者23例,未进行任何治疗者74例。  临床症状全部病人皆主诉患肩疼痛,多为阵发钝痛、持续性隐痛或刺痛。昼轻夜重,甚或影响睡眠。患肢外展高举、外旋及背手皆明显受限。  2 治疗方法  全部患者采用阳和汤加味内服。组方:当归10g,熟地20g,麻黄3g,肉桂4g(后下),白芥子12g,炮姜炭6g,黄芪20g,甘草5g。内寒凝滞者加细辛4g,炙川草乌各5g,羌活10g;气血瘀阻者加干地龙9g,片姜黄10g,苏木10g;肝肾亏损者加鹿角胶10g(烊化),炒杜仲12g,补骨脂10g。水煎服,1日1剂,5天为一疗程。

    作者:王勇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椎体位移与椎间盘内压力变化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椎体位移对椎间盘内压力的影响,纠正椎体位移在手法治疗椎间盘突出症中的意义。方法选择8只杂种犬,取L3-L5段脊柱椎体,固定在自制的器械上,将L4椎体后仰前倾,测量新鲜杂种狗腰椎椎体位移及纠正后椎间盘内压力变化。结果当椎体后仰时椎间盘后外侧压力增加明显(P<0.01),椎体前倾时椎间盘后外侧压力减小明显(P<0.01),而当椎体恢复原位,压力恢复原水平,两者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1.椎体位移使相邻椎间盘局部应力发生变化,椎体后仰时下方椎间盘后外侧压力明显增大。2.手法治疗通过纠正椎体位移,可以确切、有效的使来自椎间盘内部的异常压力消失,解除对神经根的压迫从而达到治愈的目的。

    作者:冯宇;高燕;张国荣;贾广兴;王书勤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螺钉固定与高压氧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

    我院从1992年1月至1996年10月,应用可折断式螺纹钉内固定结合高压氧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26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26例中男19例,女7例;年龄53~77岁;左侧15例,右侧11例;外伤原因:骑自行车摔倒12例,被车撞伤8例,走路时不慎滑倒6例;骨折分类:按Evans分类法,稳定性骨折15例,不稳定性骨折11例;合并尺桡骨骨折1例,肋骨骨折2例,原有肺源性心脏病者1例。全部病例均为闭合性新鲜骨折。  2 治疗方法  入院后对骨折部移位较大,位置不满意者,均行外展位胫骨结节牵引,牵引重量要大,力争1周内使骨折复位,恢复颈干角。经电视X光机透视确认骨折复位或基本复位后,患侧臀部垫高,以抵消股骨颈的前倾角,便于水平进钉。常规消毒、铺巾,在进钉处作局部麻醉。先于大粗隆下5cm处作2.5cm长大腿外侧纵行切口,直达骨膜,用电钻将选用长短合适的3枚可折断式螺纹钉自大粗隆下3~8cm范围内分别向股骨头方向钻入。钉尾螺帽紧抵股骨外侧骨皮质,使两骨折端加压紧靠。注意进钉时稍向前倾斜10°左右,下方一枚钻钉时,尽量靠股骨下方,使钉强斜位并经股骨距。在X线电视下认为螺钉位置满意,旋转活动患肢远端认为断端固定牢固后,折断钉尾,缝合皮肤2~3针。

    作者:傅惊涛;傅汝平;王兰平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单臂半环式骨折外固定器的研究与临床应用

    自行研制单臂半环式骨折外固定器,于1998年元月开始临床用于治疗胫腓骨骨折、前臂双骨折等50例,效果良好,报告如下。  1 器械构造  本外固定器分大、小两种型号,大号用于下肢;小号用于上肢。由半环、转向结、臂杆、附件等组成(见图1)。重量大号800克,小号600克。  半环二个,两端有开口槽及螺孔,固定针经开口槽进入螺孔,用螺丝固定。转向结二个,穿在臂杆上,连结半环,转向结可作60°转向,适应穿针、整复骨折需要。半环还可以在转向结转轨上旋转,以调整骨折旋转移位。臂杆一件由两根钢棒组成,起连接作用。附件由万向夹、横杆、固定柱组成,附着于臂杆上,用于半针的固定。

    作者:金伟;许峰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气垫功能复位固定靴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护理

    手法复位气垫靴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是我院自制的一种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方法,自1980年以来,我们应用该法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254例,取得良好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254例中男152例,女102例;年龄22~68岁。Ⅰ型(粉碎性)90例,Ⅱ型(塌陷型)64例,Ⅲ型(后关节面塌陷型)100例。左侧89例,右侧123例,双侧42例。合并脊柱骨折23例,内脏损伤7例,同侧或对侧下肢骨折11例,多发性骨折13例。  2 护理措施  2.1 整复固定前的护理做好整复固定区域的准备,清洁皮肤,做奴夫卡因过敏试验,让病人俯卧位,床头垫棉垫,踝前方放于棉垫上,膝屈30°~40°便于操作。

    作者:宋修梅;刘杰;黄海燕;李翠芳;毕建波 刊期: 2001年第02期

中国骨伤杂志

中国骨伤杂志

主管:中国果树

主办:国家中医药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