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我院药学部应对药品调配差错的措施及效果

陈翠环;陈树新;莫智才

关键词:药品调配, 调配差错, 整改效果
摘要:目的 提高药学部的服务质量,减少药品调配差错.方法 总结分析近几年医院的药品调配差错,针对差错发生的各种因素,对药师、制度和规程及计算机系统进行整改、完善、提升.结果 整改后经1年的实践,药品调配差错明显减少.结论 加强药师的培训、落实工作流程和管理制度、规范医师处方、充分发挥计算机的功能,对不合理、存在安全隐患医嘱进行拦截,可有效降低药品调配差错的发生率.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鼠神经生长因子临床应用分析与干预

    目的 通过对医院鼠神经生长因子(mNGF)的临床应用进行干预,探讨临床辅助用药的有效干预模式,以提高临床合理用药水平.方法 抽取2015年1-6月使用mNGF出院病历859份作为对照组,进行回顾性分析,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并实施干预;另抽取2016年1-6月干预后使用mNGF出院病历859份作为干预组.比较2组用药频度(DDDs)、药物利用指数(DUI)及不合理用药情况.结果 mNGF的用药频度(DDDs)由干预前的8148下降到干预后的5385;药物利用指数(DUI)由干预前的1.24下降到干预后的1.07,药物使用更趋向合理;干预组各类型不合理用药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NGF存在不合理使用现象,干预方案具有可行性和有效性,对医院合理用药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作者:蒲文;董红妮;张全梅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精神专科医院门诊苯二氮艹卓类药物应用情况分析

    目的 了解医院苯二氮艹卓类药物(BDZs)的使用情况,掌握BDZs的使用趋势,为临床合理使用提供参考.方法 对医院2017年上半年含BDZs的门诊处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医院门诊使用的BDZs主要为阿普唑仑和氯硝西泮,主要使用人群为抑郁症患者和精神分裂症患者,以41~70岁患者多.结论 中老年是医院BDZs的主要使用人群,医院BDZs有长期使用的趋势.

    作者:刁俊林;骆俊麟;邱继红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视频宣教结合回授法在创伤性脑损伤偏瘫患者康复训练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观察视频宣教结合回授法在创伤性脑损伤偏瘫患者康复训练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视频宣教结合回授法对创伤性脑损伤偏瘫患者60例中清醒患者32例和家属79名进行康复宣教,观察宣教过程中患者和家属对相关训练的理解、掌握执行情况.结果 在首次观看视频宣教后能理解偏瘫康复训练相关知识的患者和家属占55.9%~69.4%,在第2、3步实行回授法后能掌握执行的患者和家属分别占79.3%~85.6%和91.9%~95.5%.结论 视频宣教结合回授法应用于创伤性脑损伤偏瘫患者康复训练,有助于患者和家属对相关知识和技能的理解、掌握、执行,可在临床中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戴婷婷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帕罗西汀联合小剂量齐拉西酮对抑郁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了解帕罗西汀合并小剂量齐拉西酮治疗抑郁症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5年8月-2017年12月医院住院或门诊收治的抑郁症患者126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61例和对照组6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帕罗西汀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帕罗西汀联合小剂量齐拉西酮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HAMD评分、生活质量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6个月后痊愈率85.2%明显高于对照组5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514,P=0.011).2组患者治疗后HAMD评分均低于治疗前,观察组患者治疗治疗4周、治疗8周、治疗6个月后HAMD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后身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状态四个维度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治疗8周后、6个月后身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三个维度评分较对照组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6.2%(16/61)较对照组33.8%(22/65)无明显差异(χ2=0.979,P=0.322).结论 帕罗西汀合并小剂量齐拉西酮治疗抑郁症可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尚卫东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中药房中药饮片养护管理问题及强化对策探讨

    目的 分析中药房中中药饮片的养护管理问题及强化对策.方法 检查2016年3月-2018年3月医院中药房中中药饮片质量,统计和分析不合格中药饮片出现的原因及养护管理存在的问题,且比较2016年、2017年未实施养护管理和2018年实施养护管理后的中药饮片质量.结果 不合格中药饮片110批中,出现的原因中养护管理存在问题所占比例高,其次为炮制方法不合理、贮存不当、辅料的规格不合格、种植地域不当和采集时间欠合理.实施养护管理后,中药饮片浪费损失率5.10%,低于2016年、2017年管理前的20.50%、20.20%,且药品购入合格率94.25%高于管理前的78.12%、78.2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养护管理问题为不合格中药饮片出现的主要原因,因此需对饮片强化养护管理,以降低其浪费损失概率和提高购入合格率,保障中药饮片质量.

    作者:罗仁书;何治勇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不同剂量依托咪酯与丙泊酚混合液在老年高血压患者无痛胃镜中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丙泊酚和依托咪酯混合液在老年高血压患者无痛胃镜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7年6月-2018年3月医院收治的拟行无痛胃镜诊疗患者140例,随机分为P、E、PE1、PE2四组各40例.P组给予丙泊酚;E组给予依托咪酯;PE1组给予丙泊酚和依托咪酯1:1混合液;PE2组给予丙泊酚和依托咪酯2:1混合液.记录4组入室(T0)、给药完毕(T1)、开始检查后2 min(T2)、术毕(T3)时MAP、HR、SpO2、苏醒时间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与其他组比较,PE1组、PE2组胃镜操作前后循环波动相对较小;PE2组苏醒时间缩短,肌颤体动的发生明显减少.结论 丙泊酚和依托咪酯以2:1混合是用于老年高血压患者无痛胃镜的更优方案,麻醉过程平稳安全,具有苏醒迅速、不良反应少的优点.

    作者:王敬宇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肺癌149例临床特征分析

    目的 分析肺癌患者的发病年龄、病理类型和临床特征等.方法 调查分析2017年在医院就诊的原发性初诊肺癌患者149例,对性别、年龄、吸烟史、病理类型、临床症状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49例患者以男性居多,男性多数有吸烟史,但总体吸烟率与既往研究相比显著下降,病理类型以腺癌居多,特别是女性以腺癌为主,女性鳞癌极少.临床症状以咳嗽为多见.结论 重视肺癌的临床特征,重视对肺癌患者的筛查,同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有利于改善患者的预后.

    作者:向虹宇;舒永全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在耳鼻喉头颈外科中的应用现状

    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的优点是创伤小、视野清晰、操作方便、患者痛苦小、治疗效果好,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上,从开始的骨关节到现在的耳鼻喉均已应用了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 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在2000年时获得了美国食品与药物管理局( FDA)的认证,发展到现在已经有了十几年的临床应用史,这项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骨科、神经外科及泌尿科的临床中治疗中,为无数患者去除了病痛,后来经逐渐的发展、调整又被广泛应用于扁桃体、鼻咽、舌根等位置的手术中,近年此种技术还应用于肿瘤治疗,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1]. 本文主要就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在耳鼻喉头颈外科中的应用现状及研究进展做如下综述.

    作者:侯慧花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富血小板纤维蛋白用于阻生齿拔除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富血小板纤维蛋白(PRF)用于阻生齿拔除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下颌近中水平阻生齿60颗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0颗,研究组术后牙槽窝放置PRF,对照组牙槽窝常规处理.比较2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术后1、3、6个月牙槽骨的骨密度.结果 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术后第1、3个月的牙槽骨新生骨骨密度与同期对照组新生骨骨密度相比均明显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第6个月2组的牙槽骨骨密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RF可减轻阻生齿拔除术后的并发症,并促进牙槽窝新骨形成,但不能增加骨组织的密度.

    作者:张景喜;丁明会;杨占宝;黄仙波;刘志龙;张鑫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吗啡、硝普钠及美托洛尔联合治疗急性主动脉夹层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吗啡、硝普钠及美托洛尔联合治疗急性主动脉夹层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8年1月医院收治的主动脉夹层患者7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观察组给予吗啡、硝普钠和美托洛尔治疗,对照组给予吗啡、硝酸甘油和美托洛尔治疗,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压、心率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14%高于对照组的77.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及治疗后5 min 2组收缩压、舒张压及心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5 min、30 min、1 h,2组血压收缩压、舒张压均降低,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心率均降低,但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现低血压1例,经调整后恢复正常.对照组头痛出现2例;夹层破裂死亡2例.结论 吗啡、硝普钠及美托洛尔联合治疗急性主动脉夹层疗效较好,值得推广.

    作者:陈永辉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宫腔镜下输卵管通液法治疗不孕症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宫腔镜下输卵管通液法治疗不孕症的效果.方法 将不孕症患者12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4例.观察组采用宫腔镜下输卵管通液法治疗,对照组采用普通输卵管通液法治疗.比较2组患者输卵管疏通程度、妊娠成功率及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输卵管再通率为95.31%高于对照组的81.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妊娠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妊娠所需时间短于对照组,妊娠期长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25%低于对照组的1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宫腔镜下输卵管通液法治疗不孕症效果较好,输卵管疏通程度高于普通输卵管通液法,且可提高患者的妊娠成功率,降低发生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可临床推广.

    作者:钟英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微信多元链式健康教育用于小儿高热惊厥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微信多元链式健康教育用于小儿高热惊厥中的护理效果.方法 将单纯性高热惊厥患儿96例按住院登记号单双号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按照小儿高热惊厥疾病护理,进行常规的健康教育,试验组实施微信多元链式健康教育.观察2组患儿惊厥复发率、家长焦虑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试验组复发率为10.6%(5/47)低于对照组的28.3%(13/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3,P<0.05).试验组家长焦虑评分低于对照组,护理工作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微信多元链式健康教育方式有利于降低高热惊厥的复发率,降低家长焦虑,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徐桂林;许婷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针灸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合并不孕症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针灸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合并不孕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医院2010年8月-2015年9月收治的PCOS合并不孕症患者75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针灸组(38例)和常规组(37例),常规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针灸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针灸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体质指数(BMI)、胰岛素抵抗率、排卵率、妊娠率、流产率及性激素水平.结果 针灸组BMI及胰岛素抵抗率均低于常规组,排卵率和妊娠率均高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流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针灸组治疗后黄体生成激素、催乳激素及睾酮水平均低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卵泡生成激素及雌二醇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灸治疗有助于改善PCOS患者性激素水平,提高患者的排卵率和妊娠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邱霞;徐明英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β-七叶皂苷钠联合尤瑞克林、依达拉奉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Hcy、MCP-1水平的影响

    目的 探究急性脑梗死治疗中使用β-七叶皂苷钠联合尤瑞克林、依达拉奉对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8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2例.2组均采用常规西药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采用尤瑞克林联合依达拉奉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β-七叶皂苷钠治疗.对比治疗前后2组临床效果、不良反应、血浆Hcy及MCP-1水平.结果 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0.4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77,P=0.046).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血浆Hcy及MCP-1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血浆Hcy及MCP-1水平均降低,且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β-七叶皂苷钠联合尤瑞克林、依达拉奉可提升急性脑梗死治疗效果,并且不会明显增加不良反应,降低患者血浆Hcy及MCP-1水平.

    作者:李平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三种腹部按摩方式用于阿片类药物相关性便秘的效果比较

    目的 观察三种腹部按摩方式用于阿片类药物相关性便秘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阿片类药物相关性便秘的患者120例随机分为A、B、C组各40例.A组实施直推式按摩法,B组实施环形按摩法,C组实施环行按摩加天枢穴穴位按揉法.观察3组患者的便秘症状评分.结果 发现A组干预前与干预后1周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周及干预后1个月均低于干预前,B组和C组干预后1周、2周、1个月均低于干预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环行按摩加天枢穴穴位按揉法对阿片类药物引起的便秘效果明显,方法简便易学,患者和家属可自行操作,且不增加躯体痛苦和经济负担,患者乐于接受,适合临床推广.

    作者:饶卫红;杨韵洁;余静容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内侧柱支撑重建结合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内侧柱支撑重建结合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的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2015年5月-2017年5月接收的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患者74例,将其进行奇偶排序,奇数患者37例作为观察组,接受内侧柱支撑重建结合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偶数患者37例作为对照组,接受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及治疗后肩关节功能评分、疼痛评分及临床恢复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89%高于对照组的78.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Constant评分高于对照组,NRS评分、肱骨头高度比、肱骨头内翻角低于对照组,骨折愈合时间及完全负重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内侧柱支撑重建结合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治疗效果较好,降低了患者的手术疼痛感,促进了患者肩关节功能恢复,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古霖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床旁颅脑超声检查在早产儿颅内出血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 分析床旁颅脑超声检查在早产儿颅内出血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3年6月-2015年6月在医院新生儿科住院治疗且出生0~28 d的早产儿350例,出生后3 d内均行床旁颅脑超声检查,初步诊断是否存在颅内出血;对检查结果阴性、有明显临床表现及体征高度怀疑颅内出血的患儿行头颅CT或MR检查,进一步明确诊断.结果 350例早产儿中检出颅内出血95例,检出率为27.14%,常见出血部位为脑室,其次为脑实质,硬膜下少见.结论 床旁颅内超声检查在早产儿颅内出血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可作为疾病筛查的首选手段,具有方便快捷、经济适用、安全性高的特点,为早产儿颅内出血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依据,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武卉;赵欣黔;王春华;穆春;徐松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邢台地区骨科患者致病菌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目的 分析邢台地区骨科患者致病菌的流行病学特征,为临床骨科感染患者提供治疗依据.方法随机抽取2015年4月-2017年12月邢台地区骨科医院收治的骨科手术患者135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Ⅰ类切口手术110例,Ⅱ类切口手术1024例,Ⅲ类切口手术216例,采用纸片扩散法对致病菌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回顾性分析致病菌的流行病学情况及骨科手术部位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Ⅰ类切口手术部位感染2例,Ⅱ类切口手术部位感染109例,Ⅲ类切口手术部位感染26例;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所占比例高,其次是铜绿假单胞菌、阴沟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手术时间超过3h、有吸烟史、预防用药不合理是导致骨科手术部位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结论邢台地区骨科患者的致病菌以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为主,临床上需重视可能导致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并注意预防、合理用药,降低感染风险.

    作者:宋倩;吴占勇;何素瑞;张令博;王俊召;袁英泽;马慧娟;王小玉;樊倩男;耿琳;杨柳青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铥激光汽化手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铥激光汽化手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前列腺增生患者80例按照入院时间以单双号划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研究组接受铥激光汽化手术治疗,对照组接受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及手术相关指标.结果 2组的QOL评分、IPSS评分、PVR及Qmax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手术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切除组织质量多于对照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冲洗时间、留置导管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常规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及铥激光汽化手术均可有效治疗前列腺增生,但激光汽化手术的术中出血量少,更有优势.

    作者:蔡文锋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注射液联合吉非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联合吉非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将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5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给予吉非替尼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肿瘤标志物变化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试验组总缓解率为76.0%高于对照组的5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血清中CEA、CYFRA21-1及VEGF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血清CEA、CYFRA21-1及VEGF水平均降低,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联合吉非替尼片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血清肿瘤标志物(CEA、CYFRA21-1)及VEGF降低,且未增加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有临床推广意义.

    作者:盛玉龙;刘国香;胡佳璐;张丹丹;路中 刊期: 2019年第01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