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力;张冰洋
目的:对中西药联用不良反应的原因进行分析,探讨规范化、合理化用药的对策。方法随机选择2011年3月_2013年3月医院中西药联用处方800份,对其中不合理联用处方进行分类和统计,并对其药品类别、用药方式以及用药量等情况进行了解,分析其导致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结果800份处方中不合理用药处方98份(12.3%),其中重复用药61份(7.6%),可造成理化性变化的处方24份(3.0%),可产生拮抗作用的处方19份(2.4%),可诱发并发症的处方16份(2.0%)。结论中西药联用存在不合理配伍现象,应加强对中西药的性能、成分、药理毒理作用以及配伍禁忌等进行了解和掌握,提高中西药联用的合理性,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
作者:刘年华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甲状腺疾病属于一种常见的、高频率的疾病之一。通过相关调查和试验研究得出,甲状腺肿瘤的恶性程度和患者的性别、年龄和所处地域都有很大关系[1、2]。调查显示很多患甲状腺肿瘤的是女性群体,且多为良性肿瘤。现将甲状腺肿瘤的临床特征分析如下。
作者:陈东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参与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相关性肠病诊治的作用。方法临床药师参与NSAIDS 相关性肠病1例的诊治过程:临床药师进行药学干预,调整治疗方案,药学监护及用药宣教。结果临床药师以专业特长参与临床治疗,提高了临床药物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结论临床药师在药源性疾病诊治中具有一定的作用。
作者:卢珊珊;张峻 刊期: 2015年第02期
护理健康教育是护理与教育的有机结合[1]。做为妇产科的医护人员,要在临床医护工作中多向患者及陪护人员传授孕产期保健知识,不要等到带来疾病时再去保健和传授。传授保健知识的内容应包括以下几点。
作者:李伟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观察稳心颗粒联合酒石酸美托洛尔治疗室性早搏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室性早搏患者11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50例,2组均积极治疗原发病,在此基础上对照组应用酒石酸美托洛尔治疗,观察组给予稳心颗粒联合酒石酸美托洛尔治疗,疗程2周。结果观察组患者显效率为68.3%,总有效率为91.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0.0%和78.0%;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对照组少;停药2个月后复诊发现,观察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稳心颗粒联合酒石酸美托洛尔治疗室性早搏疗效满意,安全可靠,值得应用。
作者:刘晓玲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观察综合康复疗法应用于急性期面神经炎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64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的药物治疗,观察组增加物理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0.6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9.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急性期的面神经炎采用药物治疗、物理治疗的综合康复治疗,临床疗效理想。
作者:秦昭 刊期: 2015年第02期
随着计算机断层图像(CT)、核磁共振成像(MRI)、核磁共振血管造影(MRA)等医学成像技术的产生和发展,特别是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医学体数据可视化已从辅助诊断发展为辅助治疗的重要手段[1],在临床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医学体数据可视化是运用计算机图形学和图像处理技术,将从CT、MRI 等医学影像设备中获取的人体及其器官的断层二维序列或三维数据,在三维空间上生成三维图像,并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能够为医师提供一个直观、精确的模型[2],基于获得的模型,有利于确定病灶及其周围组织器官的形状和空间分布,给医师提供数据支撑,为医学诊断和治疗提供准确、可靠、安全的解决途径。可视化获得的三维图像由于其丰富的信息和直观逼真的视觉效果,在临床诊断、治疗和医学研究中具有极大的应用价值[3]。
作者:武力;张冰洋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观察莫罗匹星软膏治疗新生儿脐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92例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46例和对照组46例,对照组给予2%碘伏清洗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适量莫匹罗星软膏外用治疗,治疗3d无效者改用抗生素静脉滴注。比较2组患儿治疗5d后的临床效果,以及平均治疗时间。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平均治疗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碘伏联合莫匹罗星软膏局部外用治疗新生儿脐炎效果好,恢复快,简便、安全,值得应用。
作者:冯中静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对吡拉西坦与甘露醇在颅内肿瘤术后高颅内压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研究。方法选取2011年8月_2013年8月收治的60例颅内肿瘤术后高颅内压治疗的患者,随机平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患者使用吡拉西坦进行药物治疗,对照组患者使用甘露醇进行药物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降低颅内压特点,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研究。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6.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2种药物降低颅内压特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吡拉西坦可有效降低颅内肿瘤术后高颅内压,可替代常规甘露醇用药,同时吡拉西坦具有护脑和促醒作用,对于术后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具有推广引用价值。
作者:粟丽君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使用奥扎格雷钠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选取于2010年7月_2012年9月收治的110例急性脑梗死的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5例,对照组采用阿司匹林+血栓通+依达拉奉进行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奥扎格雷钠进行治疗。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疗效。结果试验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0.9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采用奥扎格雷钠治疗急性脑梗死具有较好的疗效,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靳彦芳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布地奈德混悬液联合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急性加重期的 COPD 患者8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持续低流量吸氧、抗感染、平喘、止咳化痰及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布地奈德混悬液联合氨溴索雾化吸入。观察比较2组各项临床疗效指标。结果观察组呼吸困难程度总有效率为97.5%高于对照组的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肺部啰音总有效率为95.0%高于对照组的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布地奈德联合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 COPD 急性加重期疗效好,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卫伟;吴亮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调查分析基层住院呼吸内科患者抗菌药使用情况。方法随机抽取2011年8月_2013年8月收治的呼吸内科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00例患者中全部使用过抗菌药物,使用率为100%;预防用药67例(67.0%),联合用药74例(74.0%);不合理用药43例(43.0%)。结论基层医院呼吸内科住院患者在抗菌药物使用方面存在不合理现象,需要加强管理,进一步规范抗菌药使用。
作者:吕井春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空心螺钉与克氏针内固定治疗经舟骨月骨周围骨折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医院自2010年10月_2012年10月收治的30例经舟骨月骨周围骨折脱位患者,均行空心螺钉与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30例患者治疗后均行为期12个月的随访,30例患者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4~8个月,平均4.9个月,无1例患者发生月骨及舟骨坏死现象。结论给予经舟骨月骨周围骨折脱位患者空心螺钉与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可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且具有操作简单、固定可靠等特点,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张艳超;王振威;张敏健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重度颅脑外伤并发症诊治方法。方法选择医院在2011_2013年接收118例重度颅脑外伤患者,对其并发症进行分析并采取有效治疗方法。结果并发症有尿崩症、急性肾功能衰竭、外伤性癫痫、消化道出血、呼吸功能不全、高热等。结论重度颅脑外伤容易引起高热、呼吸窘迫等致残率和致死率较高的并发症,分析产生这些并发症的原因并采用合理的治疗方法非常重要。
作者:温洪汉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观察硫酸镁、酚妥拉明和硝苯地平联合治疗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85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给予硫酸镁解痉治疗,低流量吸氧、镇静治疗,必要时给予扩容、利尿等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酚妥拉明和硝苯地平治疗。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显效率、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2组治疗后收缩压、舒张压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降低程度较对照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硫酸镁、酚妥拉明和硝苯地平联合治疗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效果满意,并发症少,安全可靠。
作者:周朝阳;魏建存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胆囊结石引发的胆源性急性胰腺炎(ABP)患者实施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 )的手术时机。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_2012年医院收治的127例胆囊结石引发的 ABP 并实施 LC 治疗的病例临床资料,分为早期手术组67例和择期手术组60例。结果早期手术组从手术并发症、术后住院天数、中转开腹率等方面较择期手术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但平均总住院费用较择期手术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同时择期手术组在等待手术期间出现胰腺炎再发的可能。结论胆囊结石引发的 ABP 患者更适合早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治疗方案。
作者:李叔强;吕波;袁家天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观察 PICC 置管术在中晚期食管癌化疗中的应用和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3月_2013年5月收治的60例中晚期食道癌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试验组采用 PICC 置管术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治疗方法,观察2组手术的治疗时间,一次穿刺成功率,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一次穿刺成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采用 PICC 置管术治疗中晚期食管癌的治疗效果较好,操作比较简便、使用过程安全,能避免反复穿刺和化疗药物引起静脉炎给患者带来痛苦,是临床治疗中晚期食管癌的有效手段。
作者:赵菊花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评价肝移植术后使用免疫抑制剂他克莫司(Tac)和环孢素(CsA)的疗效差异和安全性。方法采用中英文数据库进行文献检索,英文数据库包括 Pubmed、Medline、Embase 和 Cochrane library,中文数据库包括CNkI、VIP、万方。纳入随机对照试验(RCT),对纳入的文献进行方法学评价和 Meta 分析。结果共纳入17篇 RCTs;Meta 分析结果显示,Tac 对比 CsA,患者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移植物存活率和急性排斥反应 Tac 优于 CsA,但他克莫司组的糖尿病发生率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肝移植术后 Tac 抗排斥反应治疗效果优于 CsA,但会导致更多患者糖尿病的发生。
作者:宋沧桑;张阳;李兴德;田静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观察腹腔镜取石术联合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治疗胆石症60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20例胆石症患者,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开腹治疗,试验组实施腹腔镜取石术联合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治疗。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试验组 C 反应蛋和出血量明显比对照组少,切口长度明显比对照组短,住院时间及出血量明显比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胆石症患者实施腹腔镜取石术联合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治疗,具有微创性以及安全性,改善了患者的预后,值得普及和应用。
作者:花连红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观察纠正持续性枕横位中手转胎头术配合体位改变的效果。方法病例44例为研究组,选取同期住院分娩产妇44例作为对照组,2组均应用抗生素,在此基础上应用手转胎头术配合体位改变纠正持续性枕横位。结果阴道分娩对照组12例(27.27%),研究组36例(81.82%);新生儿轻度窒息对照组2例(4.5%),研究组3例(6.8%)。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纠正持续性枕横位中采用手转胎头术配合体位改变能提高阴道分娩率,减少产妇和围生儿并发症的出现。
作者:俞恒 刊期: 2015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