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230例SARS医疗队医务人员症状自评量表因子特点分析

汪卫东;伍昱;张林;赵阳;吕文良

关键词:SARS, SCL-90, 应对方式, 心理
摘要:目的了解SARS医疗队一线人员的心理状态,为在实际中给这些人员进行心理辅导提供依据. 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特质应对问卷(TCSQ)对所有人员进行心理评定. 结果一线人员的躯体化症状和恐怖因子明显高于常模(P<0.01),而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敌对和偏执因子都要明显地低于常模(P<0.01). 结论总体上一线工作人员的恐怖因子稍高于常模,年轻医务人员在人际关系敏感、焦虑和恐怖这三个因子上要高于年龄大的医务人员,护士以及日常以消极应对方式为主的一线工作人员的心理状态与其他工作人员相比有明显差异.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相关文献
  • 功能性消化不良和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病的心理社会因素调查

    目的探讨功能性消化不良及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病患者的心理社会因素的相关特征,帮助临床寻找有效的综合治疗途径.方法采用国际通用的6个量表组成定式问卷,对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及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各100人,并随机选择健康体检人群中的200人,进行上述问卷调查及两组对比研究.结果 (1)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功能性消化不良组的N分及焦虑因子均高于对照组(P<0.05).(2)抑郁自评得分、抱怨得分明显高于相应的对照组(P<0.05)(3)社会支持总分、主观支持和社会支持利用度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功能性消化不良及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患者在就诊时就存在心理健康状况不良,有着明显的抑郁和焦虑情绪,常采用不成熟的防御方式,因此,对这类患者进行心理社会干预措施可能会成为防治心身疾病的有效途径之一.

    作者:杜凌;马梁红;骆桂秀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快眼动睡眠剥夺对抑郁模型大鼠自主活动及海马5-羟色胺含量的影响

    目的通过对抑郁模型大鼠的快眼动睡眠剥夺,观察大鼠自主活动及海马5-羟色胺(5-HT)含量的改变,建立抑郁状态动物的睡眠剥夺模型.方法将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抑郁模型组、抑郁模型+睡眠剥夺组和抑郁模型+大平台对照组.在建立慢性轻度不可预见性应激的抑郁模型后,采用小平台水环境法对大鼠进行72h快眼动睡眠剥夺,以开场试验检测大鼠自主活动,用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测定大鼠海马5-HT含量.结果接受21d慢性轻度不可预见性应激后,大鼠的自主活动显著减少(92.12±4.42 vs 22.27±3.51,P<0.001),93.9%(31/33)的大鼠出现抑郁样行为.快眼动睡眠剥夺后,92%(11/12)的抑郁模型+睡眠剥夺组大鼠抑郁样行为被逆转,其自主活动和海马5-HT含量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大平台对照组相比显著增高(P<0.05).结论快眼动睡眠逆转抑郁模型大鼠的抑郁样行为并增加其海马5-HT含量,可利用抑郁状态动物的睡眠剥夺模型开展睡眠剥夺的抗抑郁机制研究.

    作者:许崇涛;李慧;林凌云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支气管哮喘发作患者个性特征与γ-干扰素和内皮素-1变化的相关研究

    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发作过程中,患者的个性特征与γ-干扰素(IFN-γ)和内皮素-1(ET-1)变化的关系.方法用艾森克人格问卷测量病人的人格特征,将支气管哮喘发作患者的EPQ测量结果,分为高E、N、P、L和低E、N、P、L两组,对比分析IFN-γ和ET-1变化的差异.结果人格内向和神经质维度高的支气管哮喘发作患者血清IFN-γ相对低(0.42±0.21),而ET-1相对较高(75.8±27.44).结论人格内外向和神经质维度在支气管哮喘发作中,与IFN-γ和ET-1的变化有关.

    作者:石寿森;王晓芝;张兰;侯桂霞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情绪应激对NOD小鼠血糖、胰岛炎及胰岛内细胞凋亡的影响

    目的探讨情绪应激在NOD鼠1型糖尿病发生中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采用饮水焦虑冲突应激及限制应激合用,对2月龄NOD小鼠进行急性应激作用,研究应激1d,2d及3d后,小鼠的情绪性、血糖、胰岛炎及胰岛内细胞凋亡水平与对照组之间的差异和时间趋势.结果应激1d后小鼠情绪唤醒和血糖水平即升高,从开始的(2.00±1.41)mmol/L和(3.27±0.70)mmol/L上升至(4.67±1.37)mmol/L和(8.68±4.63)mmol/L,并随着应激时间的延长有逐步下降的趋势.而胰岛炎和胰岛细胞凋亡水平则随着应激时间的延长逐步升高,平均每胰岛的胰岛炎积分从0.16逐渐上升到应激3d后的0.75,平均每胰岛凋亡细胞个数则从对照组的0.82±0.93上升为3.93±1.05(应激1d)、5.72±3.90(应激2d)、5.77±2.75(应激3d).结论 1、2、3d的饮水焦虑冲突应激及限制应激可增加NOD鼠胰岛炎和胰岛细胞凋亡水平,从而可能促进1型糖尿病的发生.

    作者:陶嵘;姚树桥;赵勇;石川;张式兴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高原富氧后对人视听觉反应时间保留延续作用的研究

    导致高原移居者机体生理功能衰退的主要原因是缺氧,高原富氧室的建立不同程度的提高和改善了高原移居者在低氧环境里工作、学习或重大施工及军事作业实施中的脑力及体力活动能力.本文就富氧室休息睡眠12h后脑-体功能保留与延续时间进行了现场试验研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马勇;哈振德;邢国祥;张芳;崔建华;王伟;张西洲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行为护理对Ⅱ型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的影响

    为了减少Ⅱ型精神分裂症病人的精神残疾率,提高生活技能和社会适应能力,本文采用行为护理的方法对Ⅱ型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异常行为进行了干预,报告如下.

    作者:滕光华;秦丽;周传景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调查研究

    本研究对成都市一所普通中学初二和高二全体学生494名进行心理健康状况测试.

    作者:张晓玲;沈丽琴;董勇;魏嗣琼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精神分裂症的执行功能和防御机制的研究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执行功能和防御机制以及两者的关系.方法采用威斯康星卡片分类试验(WCST)和防御方式问卷(DSQ)对6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测定.结果精神分裂症患者WCST各项指标与正常对照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01).精神分裂症患者多使用不成熟的防御机制,不成熟的防御机制与WCST的分类数呈负相关(r=-0.346),和持续性错误数和错误应答数呈正相关(r=0.327和r=0.328).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额叶功能低下,执行功能受损可能导致患者多采用不成熟的防御机制.

    作者:刘增龙;储耀辉;田国庆;赵淑敏;宁征远;邓春继;刘永桥;孙振卿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SARS时期焦虑情绪对老年军人患者病情的影响

    焦虑是机体适应环境过程中的一种情绪反应,这种情绪对病人的身心健康不利[1].北京地区于2003年3月至6月遭到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征(SARS)感染传播.我们调查SARS流行期间老年患者焦虑情绪产生的因素及焦虑对躯体疾病的影响,以指导今后在突发事件时正确引导医疗.

    作者:朱宁;原媛;孔曲;孙淑芳;张再厚;李铁岭;张爱平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锰超氧化物歧化酶功能基因多态性及酶活性与迟发性运动障碍的关系

    目的探讨锰超氧化物歧化酶(MnSOD)功能基因Ala-9Val多态性及血浆MnSOD活性与抗精神病药所致迟发性运动障碍(TD)的关系.方法采用Schooler和Kane的TD研究诊断标准和异常不自主运动量表(AIMS),对42例伴有TD(TD组)和59例不伴有TD(非TD组)的长期使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的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以及50名健康男性(对照组),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及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分析MnSOD基因Ala-9Val多态性的等位基因和基因型分布,同时采用黄嘌砱氧化酶法测定血浆中MnSOD活性.结果 MnSOD基因Ala-9Val多态性的等位基因和基因型分布在患者组(n=101)与对照组之间、以及TD组与非TD组及对照组之间差异均无显著性(P均>0.05),TD组血浆MnSOD活性[(102±73)NU/ml]明显高于非TD组[(50±55)NU/ml]及对照组[(58±38)NU/ml](P均<0.05),TD组中不同基因型患者血浆MnSOD活性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抗精神病药所致迟发性运动障碍可能与血浆MnSOD活性增高有关,但可能与MnSOD功能基因Ala-9Val多态性无关联.

    作者:侯钢;张晓斌;张志珺;姚辉;张心保;沙维伟;周朝昀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D-半乳糖致脑老化小鼠的物体识别能力障碍研究

    目的应用物体识别方法研究D-半乳糖长期注射致脑老化小鼠模型的学习记忆能力,并比较物体识别方法与Morris水迷宫方法对该模型测试的灵敏性.方法 C57BL/6小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D-半乳糖低剂量组(50mg/kg,sc)、D-半乳糖高剂量组(100mg/kg,sc),连续造模8周.以物体识别方法和Morris水迷宫方法测试各组动物的学习记忆能力.结果在物体识别测试中, D-半乳糖高剂量组分辨指数(15.71±3.94)较对照组(45.89±7.41)减低具有非常显著性意义 (P<0.001),低剂量分辨指数(24.69±6.25)与对照组的差异也存在显著性意义(P<0.05).在Morris水迷宫测试中,D-半乳糖高剂量组动物逃逸潜伏期比对照组延长有显著性意义(P<0.01);高剂量组在目标象限空间探索所停留时间与游泳距离比均较正常对照组减少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D-半乳糖可导致小鼠出现显著的物体识别能力障碍,用物体识别测试方法比Morris水迷宫方法更灵敏地反映该模型小鼠的学习记忆障碍.

    作者:魏海峰;宋秋洁;艾厚喜;楚晋;李玮;李林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家庭干预和技能训练对预防精神分裂症复发的作用

    家庭干预和技能训练对减少精神分裂症的复发有重要作用[1,2].我们对痊愈出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家庭干预和技能训练并随访1年,探讨其预防复发的作用.

    作者:王冠军;王立涛;张泮民;潘淑先;刘琳琳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健康教育对农村精神分裂症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精神分裂症病人,复发率较高,尤其是在当今治疗尚无重大突破的情况下,人为干预对分裂症的预后显的极为重要[1].在临床上健康教育作为一种人为干预因素,对治疗依从性有好的作用.本文对118名农村精神分裂症病人进行了研究对照分析.

    作者:杨凤莲;薛秀荣;亓桂香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大学生应对行为情景模拟训练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维护和增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途径和方法,提高大学生的应对能力.方法选择42名大学生为实验组(设对照组44人),通过5周的心理健康理论讲授和7周应对情景模拟训练,设立观察指标,对实验前后进行评定.结果实验组在情景应对问卷各项指标的变化有统计学意义(6项P<0.01,4项P<0.05),而跨情景问卷的5个因子分的实验前后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心理健康教育和应对情景模拟训练有可能会改变大学生的应对行为,但可能不会很快引起人格特质的改变.

    作者:王宇中;赵山明;时松和;李越美;连社君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不同机种飞行员基本认知能力的特征及其意义

    目的了解飞行人员基本认知能力的水平,分析不同机种飞行人员基本认知能力的差异,为飞行员选拔工作提出更为客观的依据.方法采用李德明等编制的基本认知能力测验软件,全部测验在微机上进行.结果飞行人员的基本认知能力与常模均值比较有显著差异;歼击机飞行员的基本认知能力总分值与运输机飞行员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飞行员基本认知能力具有特征性,说明飞行职业对基本认知能力具有特殊要求.主要表现在飞行员空间定向效率、近事记忆、信息加工能力与逻辑思维效率等方面高于普通人群.歼击机飞行员的基本认知能力高于运输机飞行员,主要表现在工作记忆和近事记忆两方面.

    作者:丹笑颖;万憬;戴成祥;庄开颜;尹燕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心理干预对乳腺癌患者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

    本文运用心理干预对乳腺癌手术患者实施护理,收到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郭兰青;谭利娜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安徽省中学生危害健康行为间的相互作用

    目的为研究青少年各种危害健康行为间的相互关系,为进一步进行危害健康行为相互作用机制及预防与干预研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在合肥市、黄山市和宿州市选取有代表性的城乡普通中等学校各2~3所共12 430人,采取无记名的方式对中学生危害健康行为进行了现场问卷调查,并用SPSS软件包对各种危害健康行为进行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结果安徽省中学生危害健康行为间存在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0.081~0.337,男、女生均以吸烟行为与饮酒行为相关关系为密切相关系数分别为0.037和0.142;男生各种危害健康行为间的关系较女生广泛且密切;女生以自杀与不良体重控制行为并存较为普遍相关系数为0.113.结论危害健康行为干预应采取相关行为同时干预策略.

    作者:张洪波;芈静;倪进发;曾广玉;陶芳标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消化道癌症失眠患者行为疗法与自我训练疗效观察

    目的为减轻癌症患者心理压力,缓解焦虑程度,达到改善和提高睡眠质量.方法对确诊为消化道癌症(经手术切除)并有失眠症患者54例,采取生物反馈行为训练、自我训练、音乐疗法、说教与心理疏导等.治疗前人格测定与常模比较,治疗前后情绪量表及PSQI睡眠质量自评各分值比较.结果患者的MMPI和16PF粗分分别高于常模,差别有极显著性(P均≤0.01);PSQI分值治疗前后差别极有显著性(P≤0.01).治疗后睡眠改善明显优于治疗前,使治疗前每天平均睡眠由(1.7±1.25)h提高到(6.1±1.5)h.焦虑、紧张量表治疗前后HAMA、SAS分值差别有极显著性(P≤0.01),以治疗后各分值低于治疗前.结论行为疗法与自我训练对缓解患者焦虑、紧张心理压力,改善睡眠质量有较好作用.

    作者:卢国仁;陈汉杰;柯鑫;刘莲芳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配偶的心理卫生状况及干预

    我们对精神分裂症患者配偶的心理状况进行调查,并根据调查结果对存在的心理问题进行不同层次心理干预,对干预前后心理状况进行比较,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中才;王美华;李平英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癌症患者希望与生命质量的相关性研究

    社会心理因素是影响癌症患者生命质量的重要原因,希望是一种心理状态,是有可能达到目标的一种期望[1].本研究通过调查、探讨癌症患者希望与生命质量之间的关系,并讨论如何应用相应的护理对策,以提高护理质量,改善癌症患者的生命质量.

    作者:高玲玲;尤黎明;周英 刊期: 2004年第04期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 济宁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