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学贤;温雅;李尹红
目的::探讨四腔心切面联合头侧偏斜法诊断胎儿心脏畸形的临床价值。方法:19664例孕妇随机均分为A组和B组,A组孕妇使用四腔心切面联合头侧偏斜法筛查,B组孕妇使用四腔心切面法筛查,并与产后或引产后的检查结果或尸检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计算两组胎儿心脏畸形的漏诊率。结果:两组均无误诊情况。A组漏诊11例、漏诊率为10.78%,B组漏诊28例、漏诊率为27.72%,B组的漏诊率明显高于A组(P<0.05)。结论:四腔心切面联合头侧偏斜法筛查胎儿心脏畸形具有较高的敏感性,且操作简单、无创、费用低,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彭思榕 刊期: 2016年第06期
大疱性表皮松解型药疹,为药物通过各种途径进入人体内而引起的皮肤黏膜炎症反应,表现为全身性红斑松弛性水疱及表皮松解,呈烫伤样改变,全身中毒症状及皮疹严重,伴有高热,对肝肾心肺及造血系统等均有损害,并发症多,患者可因感染、败血症而死亡,病死率在药疹中高[1]。该病起病急,全身中毒症状重,皮损由弥漫性红斑迅速发展成松弛性水疱或大面积表皮松解,轻微摩擦表皮即可脱落,形成糜烂,常伴有明显的眼、鼻、口腔、外阴黏膜的损害[2]。急性坏死性筋膜炎,是一种以进展迅速、范围广泛的皮下和筋膜坏死为特征的严重软组织感染,常由多种细菌感染所致,病变范围可波及腹壁、腹股沟、臀部、会阴、肛周等部位,其特点是起病急骤,发展讯速,局部组织可广泛坏死,导致全身脓血症,出现感染性休克,和严重多器官功能衰竭[3]。现就我院收治的1例重症大疱性表皮松解型药疹合并坏死性筋膜炎患者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冉欣欣;王春华;娄丽华;王树艳;赵海迪;郑辉宇 刊期: 2016年第06期
无痛性心肌梗死为临床常见疾病,具有很高的致死率,但表现形式复杂多样,易导致漏诊和误诊。近期我科收治1例以一过性意识不清为主要表现的无痛性心肌梗死患者,现将其临床资料和治疗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张振芳;姜金钟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替硝唑泡腾片联合雌激素软膏治疗老年阴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老年阴道炎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仅给予替硝唑泡腾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雌激素软膏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相关症状的变化、不良反应和复发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阴道健康评分、阴道脱落成熟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阴道炎症评分、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硝唑泡腾片联合雌激素软膏能够提高老年阴道炎的治疗效果,改善阴道健康状况,降低复发率。
作者:姜玉娟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究五行音乐疗法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初期患者焦虑状况的干预效果。方法:108例M H D初期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36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实验组采用中医五行音乐疗法,对照组采用普通音乐疗法,空白组不做音乐干预。分别于治疗前1d,治疗后1周、2周、3周使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价各组患者的焦虑状况。结果:治疗2周后,实验组SAS评分明显低于本组治疗前(P<0.05);同时,实验组S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和空白组(P<0.05)。治疗3周后,实验组、对照组SAS评分明显低于本组治疗前(P<0.05);同时,实验组S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和空白组、对照组SAS评分明显低于空白组(P<0.05)。结论:五行音乐疗法对MHD初期患者焦虑状况有良好的干预效果,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唐钦妹;施素华;黄向红;林洁 刊期: 2016年第06期
2002年,美国内科理事会(ABIM)基金会、美国内科医生学会-美国内科学会(ACP-ASIM)基金会和欧洲内科医生联盟共同研究并发布了“新千年医学专业精神:医师宣言”,该宣言重新确立了医学专业精神(简称专业精神)的三条基本原则和一系列明确的专业责任。与此同时,专业精神培育不断受到重视,很多医学院校将其纳入学校课程,如何合理设置专业精神课程便成为研究的重点课题。本文从课程设置的方式、内容、实践环节三个方面进行了初步探讨。
作者:张淑玲;赵兵;周文娟;张亚平;梁莉 刊期: 2016年第06期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分析胰岛素自身免疫综合征(IAS)的临床特点,提高诊治水平。方法:通过中国知网(www.cnki. net),以“胰岛素自身免疫综合征”为关键词对2000年12月1日-2015年12月1日的文献进行检索,找出有完整病史的病例71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71例IAS,女性发病年龄明显低于男性(P<0.05);有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病史40例;有45例服用诱发药物;低血糖发作有明显规律的有43例;有35例出现意识障碍;36例予激素治疗,激素治疗患者IAA转阴时间较短(P<0.05);病情缓解的有69例。结论:IAS是引起严重自发性低血糖的重要病因之一,常合并自身免疫性疾病及由服用羟基药物诱发,出现意识障碍的患者应及时予以激素治疗,正确治疗一般预后良好。
作者:徐太军 刊期: 2016年第06期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观察麝香乌龙丸联合甲氨蝶呤、美洛昔康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的临床疗效。方法:90例RA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给予口服甲氨蝶呤和美洛昔康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麝香乌龙丸。两组患者均在治疗1个疗程(3个月)后评价疗效,并观察临床症状体征(晨僵时间、双手握力、关节压痛指数、关节肿胀指数)、实验室检查指标[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和类风湿因子(RF)]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晨僵时间、双手握力、关节压痛指数、关节肿胀指数、ESR、CRP、RF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1);并且,治疗组各指标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麝香乌龙丸联合甲氨蝶呤、美洛昔康治疗RA疗效显著,能明显改善患者病情,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毕东敏;蔡江南;刘海涛;李秀芝;魏建芬;张瑞凤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研究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小儿呼吸道病毒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月到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134例小儿呼吸道感染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7例患儿,观察组采用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对照组采用利巴韦林治疗。观察两组患儿退热时间,鼻塞流涕停止、咳嗽停止及咽部充血消失时间,以及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97.01%(65/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77.61%,52/67),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退热时间,鼻塞流涕停止、咳嗽停止及咽部充血消失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患儿,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小儿呼吸道病毒感染可提高治疗有效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维捷;吴汉炎;林志坚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CSP)保守治疗的效果,分析保守治疗CSP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5年10月东莞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41例CSP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首次治疗均采取药物治疗后清宫的保守治疗方法,分析治疗效果。结果:141例采用氨甲蝶呤(MTX)全身用药保守治疗的患者中,治疗成功125例,成功率为88.65%。其中98例患者用药7d后,血β-HCG浓度显著降低,滋养细胞活性降低,行B超监视下清宫术,术中出血量少,进行顺利;27例患者用药7d后,血β-HCG浓度下降缓慢,继续用药7d后行B超监视下清宫术,术中出血量少,进行顺利。保守治疗失败的16例患者,1例用药7d后,血β-HCG浓度显著降低,滋养细胞活性降低,行B超监视下清宫术,阴道大量出血,中转开腹手术清除妊娠病灶;15例用药1周后血β-HCG下降缓慢,妊娠部位血流丰富,中转开腹清除妊娠病灶。所有患者经治疗后均恢复良好。结论:采用保守方法治疗CSP成功率高,能保留患者正常的生理功能,必要时可中转治疗,安全性好。
作者:唐莉;郑敏华;李泰康;隗伏冰 刊期: 2016年第06期
胸腔积液主要由结核性胸膜炎以及低蛋白血症等病症感染所引起[1]。目前,胸腔闭式引流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治疗胸腔积液的方式,具体治疗操作方法为硅胶管或胸外科胸腔引流管插入至胸腔,以排出患者胸腔内部的脓液、渗液等[2]。在整个治疗过程中需要注意给予患者有效的护理,护理不当会致患者出现病情恶化,甚至危及患者生命[3-4]。
作者:何秋仙;李华;张永芳 刊期: 2016年第06期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06期
慢病作为终身性疾患,所导致的病痛、伤残及昂贵的医疗费用不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且带来不堪重负的社会和经济负担。中国目前确诊的慢病患者人数已经超过2.6亿人,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1-2]。慢病患者需要长期药物治疗和疾病的日常管理,但长期用药带来的药品不良事件、药物剂量不准确等问题攀升,导致疾病的风险随之升高。慢病管理专科化较强,临床医生日常诊疗活动较多,无法与患者“一对一”充分交流,提供详细的用药指导,因而无法发现并纠正患者的用药错误,给慢病管理带来困难。目前,慢病管理模式仍以给予患者技能培训后的自我管理为主,但单一的管理模式可能导致患者用药依从性不高,因此,疾病管理成为慢病患者改善生活质量的关键。本文通过探讨临床药师参与慢病患者住院期间的分阶段慢病管理及院外随访,以期对临床药师参与慢病管理模式的研究有所启发。
作者:陈沫 刊期: 2016年第06期
中药注射剂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采用现代科学技术和方法,从中药或天然药物单方或复方中提取有效物质,制成无菌溶液、混悬液或临用前配成液体的灭菌粉末,是在中药制剂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剂型,药效迅速、作用可靠、剂量准确,便于临床使用,尤其对危重病症的治疗有利,近年来已成为临床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目前临床中药注射剂的不合理使用,增加了中药注射剂发生不良反应的几率,影响了其在临床的应用。我院临床药师为促进该类药物的合理应用,制定了相应干预措施,并进行了持续干预,现将干预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李代晓;崔亚男;吕英超;朱孝芹;辛春兰;肖旭 刊期: 2016年第06期
腰硬联合麻醉由于见效快、效果稳定,且肌松效果好,阻滞时间不受限制适用于长时间手术,局麻药用量小,故多用于剖宫产手术中[1]。剖宫产手术时留置导尿是一项常规的术前准备,其作用在于预防膀胱受损,有效避免尿潴留,并能记录排尿量,有助于了解肾功能等[2]。为进一步提高留置导尿的效果,尽可能避免对母婴造成影响,本研究探讨了麻醉前、后导尿对母婴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作者:徐菊 刊期: 2016年第06期
舒芬太尼合成于1974年,属μ受体激动药,在所有阿片类制剂中,镇痛效应强,率先在欧美等发达国家进入临床研究,通过静脉注射以达到麻醉的效果。随着近年来科学技术和医疗水平的迅猛发展,对舒芬太尼药理特性的研究不断深入,其临床适用范围在不断被发现与拓展。舒芬太尼的应用范围目前己扩大到全身麻醉手术、椎管麻醉的手术、区域局部麻醉,术后镇静镇痛等各个领域,在ICU中的应用也得到了普遍认可。本文对舒芬太尼的药理性质和新的临床应用进行综述。
作者:郭宗锋 刊期: 2016年第06期
动脉血气分析是临床上判断机体是否存在酸碱平衡失调、病人有无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的可靠方法,对指导危重症患者的诊疗具有重要意义。动脉采血是临床护士需要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操作,临床动脉采血常采取的部位有桡动脉、肱动脉、股动脉等,其中桡动脉采血为方便[1]。但桡动脉比较细,容易滑动,一次穿刺的成功率比较低,尤其对于桡动脉搏动比较弱的患者,明显增加了穿刺难度[2]。为提高桡动脉采血一次性穿刺成功率,本研究对桡动脉采血的两种持针方式进行了比较,报告如下。
作者:王贺青 刊期: 2016年第06期
腺性膀胱炎(CG)是膀胱黏膜的增生性和化生性病变,1887年由Von limbeck首次描述,主要表现为反复出现的膀胱刺激症状、排尿困难、血尿、耻骨上区及会阴不适、性交不适,严重者会出现肾积水,继而出现腰部酸胀等症状。CG的发病机制尚不明了,多数学者认为膀胱内结石、膀胱以下尿路梗阻、膀胱内反复出现感染等慢性刺激是其发病的主要因素。国外有文献报道其发病率为0.9%-1.9%[1]。目前,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加强及泌尿外科腔内技术的普遍应用,CG的发病水平呈逐渐上升的趋势[2]。CG虽然是一种良性病变,普遍认为其具有潜在的恶变可能,但Smith等[3]人的研究并不支持CG具有恶变倾向。CG尚无特效治疗方法,争议较多[4]。本文结合国内外文献,对现有的治疗方法加以综述,并将其归为三类,分别为保守治疗、外科手术治疗及其它特殊方法治疗。
作者:王迪;黄后宝 刊期: 2016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