臧卫军;高颖慧;向志雄;张乐多
目的:观察舒芬太尼联合右美托咪定在急诊剖宫产中对产妇麻醉效果的影响。方法:硬膜外麻醉下行急诊剖宫产产妇120例,随机分为4组,每组30例。所有产妇均先给予0.75%罗哌卡因15 ml,然后B组再静脉给予舒芬太尼10μg、C组静脉15 min内泵入右美托咪定0.5μg/kg、D组静脉给予舒芬太尼10μg联合静脉15 min内泵入右美托咪定0.5μg/kg。术中连续监测产妇循环呼吸状况,观察不良反应和新生儿的情况。结果:B组、D组胎儿取出前镇痛效果优于A组(P<0.05);C组、D组焦虑评分低于A组(P<0.05);C组、D组生命体征波动小于A组,且恶心、呕吐、低血压、寒战发生率低于A组(P<0.05)。结论:在急诊剖宫产硬膜外麻醉中舒芬太尼和右美托咪定静脉联合给药能够增强胎儿取出前镇痛效果,抑制牵拉反应,减少生命体征波动,降低恶心呕吐、低血压、寒战发生率。
作者:张明阳;韩洋;刘志东;刘伟 刊期: 2016年第21期
作为全国开展流动人口健康促进五年行动计划的重要举措之一,10月28日以“关注流动人口健康,人人参与共建共享”为主题的“新市民健康城市行”全国流动人口健康促进宣传活动在北京举行。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21期
目的:调查眼科门诊人工泪液的处方情况,为人工泪液的临床合理使用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随机调查1个月眼科门诊人工泪液的处方情况。结果:含人工泪液处方占全部眼科门诊处方的比例为40.0%,其中半数以上选用的人工泪液为透明质酸钠滴眼液。不同人工泪液品种间的单位价格差别较大。结论:人工泪液在眼科门诊中的处方率非常高,需进一步加强适应证及不良反应等方面的研究。
作者:闫晶超;陈念祖 刊期: 2016年第21期
目的:探讨神经肌肉电刺激技术在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生活质量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2年9月至2015年9月期间我院确诊治疗的脑卒中偏瘫患者80例,依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刺激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康复治疗,刺激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神经肌肉电刺激技术治疗,随访6个月。分别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法(FMA)和改良Barthel指数(BI)评估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及生活质量,统计分析所有患者治疗前后静态和动态肌电值、治疗前、治疗后2、4、6个月的运动功能和生活质量。结果:刺激组患者治疗后静态和动态肌电值及2、4、6个月的FMA得分和BI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神经肌肉电刺激技术可有效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肌肉功能和上肢运动功能,有利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作进一步实践。
作者:杨云珠 刊期: 2016年第21期
新复方大青叶片是由复方大青叶提取物(含大青叶、羌活、拳参、金银花、大黄)及扑热息痛(对乙酰氨基酚)、异戊巴比妥、咖啡因、维生素C四种化药成分组成的中西药复方制剂。功能主治为:清瘟,消炎,解热。用于伤风感冒,发热头痛,鼻流清涕,骨节酸痛。
作者:CFDA网站 刊期: 2016年第21期
目的:探讨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对异位妊娠患者再次妊娠的影响。方法:选取异位妊娠患者12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予以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对照组则单纯以甲氨蝶呤治疗,随访1年。比较两组患者再次宫内妊娠率、治疗总成功率、血HCG值转阴时间、包块消失时间、阴道出血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再次宫内妊娠率、治疗总成功率和输卵管通畅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HCG值转阴时间、包块消失时间、阴道出血时间均较对照组短(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患者可显著提高患者的再次宫内妊娠率,缩短患者疗程和恢复时间,提高患者治疗成功率。
作者:钟小燕;黄英;陈君玉;席予凡 刊期: 2016年第21期
目的:观察和评估单磷酸阿糖腺苷联合开喉剑喷雾剂治疗疱疹性咽峡炎患儿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5年2月收治的100例疱疹性咽峡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单纯使用单磷酸阿糖胞苷注射液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开喉剑喷雾剂进行雾化吸入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儿治疗的总有效率、临床症状的消失时间、CD4+、CD8+、CD4+/CD8+、白介素-10(IL-10)、g-干扰素(IFN-g)的水平。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4.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00%(P<0.01);观察组患儿的咽痛、疱疹、溃疡和发烧等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和IFN-g、CD8+水平均明显短或低于对照组(P<0.01),而IL-10、CD4+、CD4+/CD8+水平则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单磷酸阿糖腺苷联合开喉剑喷雾剂治疗疱疹性咽峡炎患儿,能有效提高患儿的IL-10、CD4+、CD4+/CD8+水平,降低患儿的IFN-g、CD8+水平,提高患儿的免疫水平,改善其临床症状,效果明显优于单用单磷酸阿糖腺苷。
作者:龚梨林 刊期: 2016年第21期
目的:建立心脏重症监护病房(CCU)个体化分级药学监护档案表,对患者进行全程药学监护。方法:结合CCU临床诊疗实际情况,回顾性搜集、整理和掌握患者的用药信息,根据实际情况定义监护等级,创建分级药学监护档案表。结果:分级药学监护档案表的制定大大提高临床药师的工作效率,患者的用药情况得到极大的规范和合理。结论:建立分级药学监护档案表,将协助医师用药做到个体化,努力实现“用药者健康利益大化,药源性损害与成本小化”。
作者:沈筱云;方昱;祝德秋 刊期: 2016年第21期
2014年9月夏季达沃斯论坛上,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公开发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双创”一词由此开始走红。尽管听起来让人觉得热血沸腾,但就像社会生活中的大多数事情都不是一些简单因素就能决定的一样,“双创”也仰赖于复杂、多维因素的交织。
作者:肇晖 刊期: 2016年第21期
目的:探讨芍倍注射液治疗Ⅰ~Ⅱ度直肠脱垂的近远期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我院2012年1月—2016年6月收治的60例Ⅰ~Ⅱ度直肠脱垂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各30例。A组给予消痔灵注射液治疗,B组给予芍倍注射液治疗,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近远期疗效,安全性指标,并发症等情况。结果:两组患者近期疗效相近,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有个别患者出现腹部坠痛,且血常规、肝肾功能等有所改变,无显著差异(P>0.05);B组患者复发率低于A组(4.45%vs 25.13%),总有效率高于A组患者(P<0.05)而局部并发症发生率低于A组(P<0.05)。结论:芍倍注射液对Ⅰ~Ⅱ度直肠脱垂远期治疗疗效明显,并发症少,复发率低,安全,可靠。
作者:赵春泉 刊期: 2016年第21期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将95例COPD患者按入院顺序单双号分为观察组(n=47)和对照组(n=48),两组入院诊断明确后给予积极治疗的同时均给予常规的护理干预,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患者增加了心理护理干预,于出院前1 d调查患者的满意度,分别于干预前后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总体幸福感量表(GWB)评价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和幸福感。结果: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97.87%,幸福感为70.2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3.33%和43.75%(P<0.05);两组干预后SAS、SDS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干预后SAS、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干预后(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改善COPD患者负性情绪,提高患者满意度和幸福感。
作者:朱桂娇;刘清颖 刊期: 2016年第21期
2016年10月22—23日,由上海市医院协会传染病医院管理专业委员会主办,上海市(复旦大学附属)公共卫生临床中心承办的“长江三角洲艾滋病协作网暨全国艾滋病临床试验联盟年会”在上海锦荣国际大酒店顺利召开。
作者: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 刊期: 2016年第21期
目的:分析眼科住院用药咨询常见问题,提高临床药师药学服务水平。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我院眼科病房2015年由临床药师记录的113例医务人员的咨询记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咨询内容以儿童用药、用法用量、治疗方案为主,所咨询的药物中,抗感染药物占首位(23.73%),其次为止血药(12.71%)。结论:临床药师需不断加强自身专业知识,了解不同专业医务人员和患者的药学咨询需求,提升咨询服务质量,共同促进合理用药。
作者:沈剑文;闫晶超;陈念祖 刊期: 2016年第21期
在全世界,大约1%的女性遭受卵巢功能早衰。用于治疗一种恶性肿瘤疾病的化疗可能不可逆地伤害卵巢,而且鉴于现代癌症疗法取得进展,在癌症中存活下来的年轻女性人数在上升。这些女性中的一些人仍然非常年轻,而她们提前进入更年期。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21期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21期
中国疾控中心副主任梁晓峰在10月28日举行的中国-东盟疾病防控合作论坛上表示,截至2015年底,中国发现现存活的艾滋病感染者共计57.7万人,经测算估计全国人群总感染率0.06%,即每1万人中有6人“染艾”,仍有32.1%感染者未被发现。国家疾控中心统计数据显示,到2015年,异性传播、同性传播、注射毒品成为主要传播途径。同性传播占比从2005年的0.3%升至2015年的27.6%,异性传播占比从11.3%上升为66.5%。针对艾滋病的治疗,国家卫生计生委2016年修订了抗病毒治疗指南,推荐“全员治疗”,即检测发现感染后就开始治疗,不再考虑CD4细胞(艾滋病病毒主要攻击对象)水平。目前全国共有2415个县区的4226家医疗机构提供抗病毒治疗服务。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21期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21期
目的:对比上海新亚药业与罗氏制药生产的两种注射用头孢曲松钠产品(简称为新亚和罗氏芬)在SD大鼠和食蟹猴的药代动力学性质差异。方法:实验动物在静脉注射和肌肉注射后,采用UPLC-MS/MS测定血浆中头孢曲松浓度,通过Kinetica 5.1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静脉注射后,新亚和罗氏芬在SD大鼠体内的AUC0-t分别为483.4±179.5μg·h/ml、542.4±166.0μg·h/ml、在食蟹猴体内分别为1703.6±564.4μg·h/ml、1811.7±601.7μg·h/ml。肌肉注射后,新亚和罗氏芬在SD大鼠体内的AUC0-t分别为412.6±153.4μg·h/ml、451.7±147.1μg·h/ml、在食蟹猴体内分别为1454.9±592.9μg·h/ml、1367.3±772.0μg·h/ml。相对于罗氏芬,新亚在SD大鼠体内静脉和肌肉注射的相对生物利用度分别为(89.1±98.6)%、(91.3±55.4)%、在食蟹猴体内分别为(94.0±9.6)%、(106.4±103.0)%。结论:两种制剂在大鼠和食蟹猴上的药代动力学特点类似,未见显著差异。
作者:臧卫军;高颖慧;向志雄;张乐多 刊期: 2016年第21期
局部麻醉药在眼科的各类操作和手术中应用广泛,目前临床上使用的主要是表面麻醉药滴眼液。3.5%利多卡因眼用凝胶是眼科表面麻醉用新品,与表面麻醉药滴眼液相比,具有麻醉效果更好、有效麻醉作用时间更长、术中重复给药次数减少、角膜上皮毒性降低并能保护眼表等特性。本文介绍3.5%利多卡因眼用凝胶及其药代动力学、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面的研究进展。
作者:林通;龚岚 刊期: 2016年第21期
建立一种用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离子化质谱(HPLC-MS-MS)联用技术测定克拉霉素血药浓度的方法。以甲醇-水(1%甲酸溶液)-乙腈(80∶10∶10)为流动相,罗红霉素甲醇溶液为内标,血浆样品经C18柱分离后,以质谱为检测器,采用选择性离子检测(SIM)测定人体血浆中克拉霉素的含量。
作者:卞宝军;丁礼琴;金家骅 刊期: 2016年第2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