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医内科疾病名称英译标准对比研究

刘海舟;王小芳;李涛安;晏丽;刘成

关键词:中医内科, 英译, 标准, 对比
摘要:文章总结了中医疾病名称的翻译原则和方法,比较了国内外4种版本的内科疾病名称的英译,发现它们共同收录的术语有90条,其中翻译完全一致的术语34条(1类),翻译基本一致的术语26条(2类),翻译一致性低的术语30条(3类).笔者对2类和3类术语逐一辨析,2类术语以“急黄、健忘、石淋、梦遗、卒心痛、反胃、肺痈”为例,3类术语以“汗证、痹病、消渴、奔豚、狐惑病”为例,从术语内涵、语言、文化层面予以综合考量,确定相对合理的译法,以期促进中医疾病名称术语英译标准的统一,更好地服务于中医对外交流与合作.
中华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岭南传统天灸3号方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腰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目的:评价岭南传统天灸3号方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腰痛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15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腰痛受试者按1∶1∶1比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岭南传统天灸3号方)、对照1组(岭南传统天灸1号方)与对照2组(安慰剂),每组50例,予以相应治疗.采用JOA量表、VAS量表作为主要评价指标进行评测.结果:①3组患者的采用JOA量表、VAS量表得分经多元方差分析,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3组患者JOA量表各时点两两比较的结果显示:治疗组、对照l组分别与对照2组比较,在治疗后各观察时点,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l组比较,治疗结束时JOA量表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③3组患者VAS量表各时点两两比较的结果显示:治疗组、对照1组分别与对照2组比较,在治疗后各观察时点,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岭南传统天灸3号方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有效安全的方法.

    作者:吴倩;温秀云;徐书君;邓生辉;符文彬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慢性心力衰竭中医证素分布与心脏彩超、NT-proBNP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CHF)中医证素、证型分布与心脏彩超、NT-proBNP的相关性.方法:将90例患者分为心肺气虚证、气阴两虚证、气虚血瘀证、阳虚水泛证和心肾阳虚证5组证型,提取分析CHF证素分布情况.以18例健康志愿者作为正常对照组,研究CHF的NYHA心功能分级与心脏彩超、NT-proBNP的相关性.结果:CHF的证素分布:病位以心(94.4%)为主;病性是以气虚(82.2%)为主的本虚证素和以血瘀(70.0%)为主的标实证素.结论:CHF病机特点为本虚标实,病位以心为主,病性证素以气虚为本,以血瘀为标.心脏彩超作为CHF的重要检查手段,其各项参数在各证型组之间具有明显的差异,可作为CHF中医辨证的重要辅助手段.CHF各证型的NT-proBNP水平具有明显的差异,可作为CHF中医辨证的重要参考指标.

    作者:黄碧群;刘建和;彭察安;顾星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香药考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以下简称《局方》)好用香药且是宋代香药滥用之风的源头,长期以来几乎成为学界共识.通过对《局方》使用香药的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并与不同时代方书应用香药情况进行比较发现,《局方》与前代方书相比,确有应用香药的种类增加、香药在方中所占比例增加的现象,但这并非《局方》独有的特点,而是存在于整个宋代医疗界的一种普遍现象,究其原因,很可能与宋代经济贸易特点、气候特点、饮食文化特点有一定关联.由此可见,《局方》多用香燥药的特点,可认为是对于当时社会风气的一种映射,而并非宋代好用香药流弊的唯一源头.

    作者:付璐;林燕;马燕冬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石斛合剂对H2O2诱导SH-SY5Y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

    目的:探讨石斛合剂对过氧化氢(H2O2)诱导SH-SY5Y细胞凋亡保护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采用体外细胞培养的方法,建立SH-SY5Y细胞H2O2损伤模型.予以石斛合剂含药血清干预后测定细胞存活率(MTT法)、乳酸脱氢酶(LDH)活性,检测细胞凋亡线粒体膜电位(MMP),Western blot检测bax、bcl-2蛋白表达变化.结果:与模型组比较,石斛合剂能减轻H2O2引起的SH-SY5Y细胞损伤,能明显提高细胞的存活率(P<0.05),减少LDH的释放量(P<0.01),稳定线粒体膜电位(P<0.01),使bax蛋白表达下降(P<0.05),bc1-2蛋白表达升高(P<0.05).结论:石斛合剂可抑制H2O2诱导的SH-SY5Y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抗氧化来实现的.

    作者:刘言凤;余文珍;施红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电针对SAMP8小鼠行为学和ADAM10、ADAM17在大脑皮层表达的影响

    目的:通过对阿尔茨海默病(AD)模型小鼠SAMP8行为学观察和ADAM10和ADMA17在小鼠大脑皮层的表达,探讨电针干预AD的疗效及作用机制,并比较电针与药物治疗AD的差异.方法:8月龄SAMP8小鼠30只,随机分为模型组、电针组、药物组,每组10只,以SAMR1小鼠10只作为空白组;采用Morris水迷宫进行空间记忆行为学测试,以免疫组化法观察ADAM10、Western blot检测ADAM17的表达情况.结果:Morris水迷宫检测显示:模型组与空白组比较,逃避潜伏时增加、目标象限游泳路程明显减少(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药物组逃避潜伏时明显减少(P<0.05),目标象限游泳路程明显增加(P<0.05,P<0.01);药物和电针干预AD模型小鼠,均能增加ADAM10和ADMA17在SAMP8小鼠大脑皮层的表达(P<0.01).结论:电针可以改善AD模型的学习记忆能力,可能通过上调ADAM10和ADMA17在SAMP8小鼠大脑皮层的表达,从而发挥治疗痴呆的作用.

    作者:王鑫;朴赞勋;周源;李志刚;许安萍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北宋校正医书局对《黄帝内经素问》校勘考释(二)

    校正医书局是北宋仁宗嘉祐二年(1057年)由官方专门设置的、以刊行颁印中医古籍为目的的临时性校正机构.至神宗熙宁二年(1069年),12年间先后有13位官员参与编校医籍11部.其中,对《黄帝内经素问》一书出具校语注文条数、字数多,校勘质量高,也能体现宋代医籍校勘水平,并成为宋之后的定型化版本,直至今天仍被传习.文章拟从音义注释、讹误勘正、文句断识、篇以再现4个方面就校正医书局对《黄帝内经素问》的校勘内容进行简要考释.

    作者:师建平;梁永宣;孟永亮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论温补学派对中医理论体系的贡献

    明代以降所崛起的温补学派是中医学术发展史上影响深远的医学流派.该学派不仅因重视温补之法治疗诸多虚损性疾病而在中医治法领域成就卓著,而且通过对命门学说的深入探索对整个中医理论体系作出了全面系统的贡献,主要表现为深化阴阳五行学说、完善中医脏腑学说、充实中医病因病机、丰富中医辨证体系、拓展中医治疗方法、创立系列名方名药诸方面.

    作者:储全根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从简单性原则的视角探讨吴澄运用易理论治热证

    易学在中医学发展历程中,不同时期引发了相应的主流思潮.明清时期,伴随徽州地区经济和文化的全面进步,科技发展与理学昌盛的合力作用下,新安医学的繁荣与发展达到了新的高峰.简单性原则体现于《易经》“易”“象”“辞”3个重要观念之中.文章从简单性原则的视角,探讨清代新安医家吴澄论治热证,总结疾病的发展规律,补充辨证纲领、建立卦爻模型和卦辞释医等学术观点,评析医易思想的合理内核及内在局限.

    作者:徐雯洁;王键;徐世杰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张俐应用活血通督汤加减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证经验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病率越来越高,以腰痛并下肢放射性疼痛、麻木为主要症状,给患者带来巨大的痛苦,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张俐教授具有扎实的中医理论和现代医学理论知识,临床经验丰富,擅长从肝、脾、肾和督脉论治,辨证论治,结合患者特点,应用活血通督汤加减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较好.文章总结张俐教授的临证经验,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中医治疗提供有益思路.

    作者:范筱;吴杨鹏;张俐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内关穴埋针治疗小型猪慢性心肌缺血的心脏CT注射优化方法

    目的:在针刺治疗慢性心肌缺血小型猪模型实验中,采用CT灌注增强扫描证实其疗效,现总结实验技术,重点是优化静脉穿刺及埋针方法,保障高压注射的成功率,准确有效实施穴位埋针.方法:选择猪的耳缘静脉,熟悉其解剖特点,结合高压注射的要求,总结穿刺技术方法以及穴位埋针技巧.结果:前4头小猪因采用与临床患者相似的穿刺方法,图像质量不高,其后逐步改进及优化穿刺与注射技术,图像质量明显好转,保证了实验结果的可靠性.结论:通过反复练习,总结出小型猪静脉穿刺及高压注射方法,从而保障了CT心脏灌注扫描的成功.

    作者:张今朝;朱秀玲;赵青;包岩;佟海滨;高波;方继良;俞裕天;贾术勇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中医营气卫气与西医循环系统和神经系统的关系

    中医的许多理论概念都还停留在古人的描述上,缺少与现代医学科学理论的衔接.虽然中医和西医是一个具有不同理论体系的医学,但中医和西医都是研究人体生命的科学,中医许多抽象的理论和概念与现代和未来的医学理论应该有其科学的一致性.营气和卫气是中医理论中的二个重要概念,特别是卫气,学术界对它的解释一直都比较宏观和抽象,大都从无形的“气”方面给予解释,缺乏客观的物质基础.文章探讨中医营气和卫气在现代医学理论中与之相对应的体系,认为中医卫气体现的是西医神经系统的功能,营气体现的是西医血液循环系统的功能.

    作者:朱敬;朱翰学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神经退行性疾病的秀丽隐杆线虫模型研究进展

    神经退行性疾病是当今社会日趋严重的医学问题和社会问题.逐年升高的发病率,使得传统治疗药物无法满足患者的需求,新疗法、新药物亟待被研究.随着研究者们对神经系统疾病的发病机制及其治疗方法研究的不断深入,秀丽隐杆线虫作为一种新型模式生物以其花费少、生命周期短、结构简单等优势,逐步取代传统动物模型在神经系统研究领域发挥作用.同时,中药和天然药物作为新的研究对象已逐步被研究者们认可.因此,文章就秀丽隐杆线虫近几年在神经退行性疾病方面的应用进行综述以及对中药和天然药物在该领域的应用进行展望.

    作者:宋洁;吴德玲;王桐生;李正;任亚硕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MTX联合不同中药对Ⅱ型胶原诱导关节炎大鼠血清TNF-α及RORγ t mRNA表达的影响

    目的:观察甲氨蝶呤(MTX)联合不同中药影响Ⅱ型胶原诱导关节炎(CIA)大鼠血清肿瘤坏死因子-0[(TNF-α)以及孤核受体mRNA(ROR γ t mRNA)表达的差异.方法:将Waster大鼠随机分为5组,建立Ⅱ型胶原诱导关节炎模型,正常组和模型组给予0.9%氯化钠溶液灌胃,各给药组分别给予对应药品,6周后,各组大鼠经腹主动脉取血,采用ELISA法检测大鼠中血清TNF-α,以荧光PCR法检测大鼠脾脏RORγtmRNA表达,评价MTX联合中药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治疗差异.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TNF-α及脾脏ROR γ t mRNA表达水平均有所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治疗组大鼠血清TNF-α及脾脏RORγtmRNA表达水平降低(P<0.01).与MTx组比较,MTX+雷公藤组和MTX+海蛇药酒组大鼠血清TNF-α及脾脏ROR γ t mRNA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结论:MTX、MTX联合雷公藤与海蛇药酒对CIA大鼠有一定的治疗作用,且MTX+雷公藤、MTX+海蛇药酒治疗效果佳,能显著下调关节滑膜ROR γ t mRNA的表达,降低血清TNF-α水平,从而发挥抑制关节炎性反应的作用.

    作者:田伟兰;王威;李睿;翟华强;何忠平;梁晓琪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心因性妇科疑难疾病验案介绍

    文章以验案的形式阐述心因性妇科疑难疾病的治疗.包括漏下用甘麦大枣汤合百合地黄汤、经行情志异常用黄连温胆汤加生铁落、痉症用真武汤或甘麦大枣汤合半夏厚朴汤、妊娠梦交于镇心安神药中加银戒指、惊辄腹痛在补肾药的基础上结合心病的心理干预,取得良好疗效.

    作者:马大正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基于血管功能及结构探讨瓜蒌薤白半夏汤对痰瘀互结型冠心病合并颈动脉斑块患者的临床疗效

    目的:评估瓜蒌薤白半夏汤对痰瘀互结型冠心病合并颈动脉斑块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将68例痰瘀互结型冠心病合并颈动脉斑块患者分为对照组(34例)和治疗组(34例).对照组予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瓜蒌薤白半夏汤,疗程12周,比较两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斑块面积、脉搏波传导速度(PWV)、血脂、中医证候积分、终点事件发生率及安全性评价指标.结果:治疗前,两组间疗效指标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治疗后,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TC、LDL-C较对照组更低,HDL-C较对照组更高(P<0.05).两组间差值(治疗前-治疗后)比较,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斑块面积、PWV、TC、TG、LDL-C、VLDL-C差值较对照组更大,HDL-C差值较对照组更小(P<0.05).治疗期间,两组安全性指标、不良反应发生率及终点事件发生率无明显差异.结论:瓜萎薤白半夏汤结合西医药常规治疗较单纯西医治疗可以延缓痰瘀互结型冠心病合并颈动脉斑块患者血管斑块面积、PWV进展,改善中医证候,调节血脂水平.

    作者:杜文婷;刘萍;邓兵;王凤;章怡祎;张娜;毛美娇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夜滋阴、昼升阳治疗失眠症

    失眠总由阴阳二气昼夜运行异常、阴阳失交所致.夜间阳盛阴衰,故夜卧不宁;白昼阴盛阳衰而见神疲乏力.针对夜间睡卧不宁,当于夜间(或下午)治以泻阳补阴;针对日间精力不济,当于白昼予升阳法治之.治疗失眠症当夜滋阴与昼升阳择时使用,可使阴阳调和而“昼精-夜瞑”.

    作者:潘早波;诸毅晖;易玉辉;寇君;文培培;成词松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基于证素辨证的慢性胃炎常见病位间的气味图谱特征研究

    目的:运用电子鼻探讨慢性胃炎患者及其常见病位间口腔呼气的气味图谱特征.方法:选择618例慢性胃炎患者和120名健康者,运用基于阵列式气体传感器技术的医用电子鼻采集口腔呼气的气味图谱,采用证素辨证方法分析慢性胃炎的常见病位,借助支持向量分类机的方法识别慢性胃炎患者和健康者的气味图谱特征,同时选择气味图谱响应曲线的振幅和斜率作为图谱特征参数,比较慢性胃炎常见病位间的气味图谱特征.结果:①选择高斯核对慢性胃炎患者和健康者的气味图谱特征的识别准确率高达88.53%.②响应曲线的振幅特征比较:慢性胃炎患者病位肝组的气味图谱响应曲线B、C、D、E、F、I、J的振幅显著高于病位胃组(P<0.01),病位肝组的气味图谱响应曲线E、F、I、J的振幅高于病位脾组(P<0.05).③响应曲线的斜率特征比较:慢性胃炎患者病位肝组的气味图谱响应曲线A、B、C、D、E、F、I的斜率显著高于病位胃组(P<0.01),病位肝组的气味图谱响应曲线A、E、F、I的斜率高于病位脾组(P<0.05).结论:运用电子鼻可以较准确地识别慢性胃炎患者口腔呼气的气味特征,并能初步判断慢性胃炎常见病位间的气味差异.

    作者:林雪娟;梁丽丽;刘丽桑;吴青海;郭森仁;李灿东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中医汤剂临床研究的盲法运用现状及评价

    文章分析中医汤剂的盲法应用现状,并对盲法的实施进行评价.在中医汤剂临床研究中,盲法的实施大多通过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来实现,但盲法的试验报告质量普遍不好.同时,在用中医汤剂安慰剂对照时,盲法的实施有一定的难度,安慰剂支持中医汤剂盲法实施过程的论证强度较低.因此,在中医汤剂临床试验中,盲法应用率很低,报告不完整,试验设计低下.

    作者:彭嘉;肖静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二至丸不同时相对肝部分切除术后肝细胞再生障碍大鼠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

    目的:探讨二至丸不同时相对肝部分切除术后肝细胞再生障碍大鼠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将140只Wistar大鼠随机为5组,即正常组、模型组、二至丸预防组、二至丸治疗组、雷帕霉素组.除正常组建立肝部分切除术(PHx)模型外,其余各组给予2-乙酰氨基芴(2AAF)灌胃7d,同时二至丸预防组预防性给药7d,第8天行PHx建立损伤后肝细胞再生抑制复合模型(PHx+2AAF),术后6、12、24、72h处死,二至丸预防组和二至丸治疗组分别于术后24h继续进行预防性给药及治疗性给药3d.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大鼠外周血中CD4、CD8+、CD4+CD25+T细胞表达水平.结果:与模型组比较,二至丸预防组大鼠术后各时间点,二至丸治疗组大鼠术后72h其外周血CD4+T细胞水平明显降低,CD8+细胞水平明显升高,且CD4/CD8的比值明显下降,而CD4+CD25+T细胞水平则明显升高(P<0.05,P<0.01).结论:二至丸不同时相预防性给药和治疗性给药均可有效改善PHx术后肝细胞再生障碍大鼠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平衡及升高CD4+CD25+T细胞水平以恢复其免疫耐受,维持免疫状态的稳定.

    作者:周步高;王馨;邹勇;徐荣;岳海洋;赵海梅;左铮云;刘端勇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循证量表:现代中医生产力下临床结局评价困境的突围方向

    目前的中医临床结局评价体系已不能适应现代新中医的生产水平和所处社会环境,必须变革以求生存和发展.本研究以历史唯物辨证思想为指导,融合哲学和健康领域的循证医学与中医学,回归中医自然工具的本质属性,提出“循证量表”以建立切实可用的中医药临床结局评价新技术体系.本体系应同时满足研究者、医师、患者和卫生管理者的相关健康诉求;需首要建立量表的系列方法学规范、报告规范和定量化质量评价体系,并同时建立量表解释和应用、转化和推广、跨文化调适(翻译)、综合系统评价及相关基础体系.循证量表研究可为中医临床结局评价提供高质量的科学支撑体系,进而促进中医药研究的国际化和现代化发展进程.

    作者:侯政昆;刘凤斌;陈新林;杨云英 刊期: 2016年第10期

中华中医药杂志

中华中医药杂志

主管:中国医药学报

主办:中国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