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国华
细胞毒类抗肿瘤药物具有一定的毒性,对接触细胞毒药物的人员和环境有可能造成潜在的危害,故在其生产过程中,应科学有效地进行防护,提高个人安全意识,将其危害降至低。
作者:侯文艳;王娟 刊期: 2015年第23期
随着细菌耐药增强与抗菌新药减少的矛盾不断加剧,多黏菌素类抗生素重又受到临床的重视。虽然其不良反应突出,但却具有明确的抗耐药革兰阴性杆菌活性。本文介绍近5年来有关多黏菌素类抗生素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
作者:丁天然;张永信 刊期: 2015年第23期
目的:了解我院万古霉素的临床使用情况,促进其合理使用。方法:对我院2014年使用万古霉素的113份出院病历,按万古霉素专项点评要求进行点评并分析。结果:临床使用万古霉素存在一定问题,不合理处主要体现在给药方案不当、溶媒量不足、未行TDM及疗程不足等方面。结论:开展万古霉素专项点评工作有助于临床的合理使用。
作者:薛晓燕;蒋艳;邹素兰;王明丽 刊期: 2015年第23期
目的:观察普罗布考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糖尿病下肢动脉血管早期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纳入2型糖尿病史5年以上合并血浆低密度胆固醇升高患者98例,随机分为联合用药组52例,单一用药组46例,所有患者均给与阿托伐他汀治疗,联合用药组同时给予普罗布考片。另选取95例健康志愿者纳入对照组。所有受试者行超声检查分别记录双侧股动脉脉搏波传导速度,血管壁顺应系数,扩张系数,弹性参数a、b等。治疗3月后,重复上述检测,与对照组比较。结果:治疗3月后,单一用药组与对照组比较存在差异(P<0.05);联合用药组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联合用药组与单一用药组比较存在差异(P<0.05)。结论:普罗布考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可改善2型糖尿病下肢动脉血管弹性,增加血管壁顺应性。
作者:邢洁;张军 刊期: 2015年第23期
1例小脑幕脑膜瘤切除术后患者发生了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所致颅内合并血流感染,经常规治疗方案治疗后疗效不佳。临床药师发挥专业特长,根据患者的感染部位、感染程度并结合药物的药效、药代动力学特性,适时调整抗感染治疗方案,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作者:陈璋璋;叶晓芬;金知萍 刊期: 2015年第23期
目的:探究小剂量阿立哌唑与艾司西酞普兰联合治疗伴躯体症状抑郁症的效果。方法:将110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艾司西酞普兰进行治疗,观察组给予小剂量阿立哌唑联合艾司西酞普兰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精神状况、抑郁状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经治疗后其精神状况、抑郁状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剂量阿立哌唑与艾司西酞普兰联合治疗伴躯体症状抑郁症起效快、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安全系数高,可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作者:钟华;刘少华 刊期: 2015年第23期
继中国境内首家外资全资(除港澳台)医院--阿特蒙医院正式落户上海自贸区后,11月18日,自贸区首家中外合资国际医院--上海莱佛士国际医院项目在浦东前滩地区举行了奠基仪式。据悉,上海莱佛士国际医院项目由新加坡莱佛士医疗集团和上海陆家嘴集团联手打造,该国际医院占地12500平方米,建成后总建筑面积将达到4万平方米,设有400个床位,提供全科目医疗服务。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23期
1例确诊为隐球菌脑炎的患者,应用小剂量国产两性霉素B脂质体[1.5 mg/(kg·d)]联合鞘内注射两性霉素B治疗,达到完全缓解的疗效。治疗过程中观察到的主要不良反应为低血钾、血肌酐和尿素氮升高。提示国产两性霉素B脂质体治疗侵袭性真菌病疗效好,不良反应少,患者耐受性良好。
作者:王明华;颜明明;孙佩男;张亮;武卓;赵晖;钟明康 刊期: 2015年第23期
日前,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CFDA)发布药品不良反应信息通报“关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的严重不良反应”。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23期
今年12月1日是第28个世界艾滋病日,11月30日,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2015年北京市艾滋病疫情及特点。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北京现存活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及病人共13106人,全市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及疾控机构全部实现艾滋病初筛检测,90%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具备开展快速检测的能力。2015年,北京共检测360万人次,阳性发现率由2010年的0.57‰增加到0.88‰。据悉,艾滋病报告数字仍在上升、疫情整体处于低流行水平、经性传播仍是艾滋病传播的首要途径,并呈明显上升态势,男男同性性行为人群艾滋病感染比例明显高于异性传播所占比例,这类人群高危行为改变困难,疾病传播因素将持续存在。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23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腹股沟疝围术期抗菌药物应用及无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对术后感染的影响。方法:根据抗菌药物使用情况,158例患者分为用药组(n=105)与未用药组(n=53),比较两组患术后感染率的差异。结果:改进后,抗菌药物应用率、术前>2 h应用率、应用疗程明显低于改进前(P<0.05),而改进前后术后感染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用药组术后炎症反应率为0.95%,未用药组为7.55%(P>0.05);用药组平均住院时间与平均住院费用均明显高于未用药组(P<0.05)。结论:腹腔镜下腹股沟疝围术期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改进显著降低围术期抗菌药物总体应用率与应用疗程,提高术前抗菌药物术前合理应用率,且无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在缩短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的前提下不增加术后感染风险。
作者:闵长国;邱剑;刘利松;殷瑞忠;盛守寅;刘宾华;胡文峰 刊期: 2015年第23期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CFDA)于11月11日发布公告称8家企业11个药品注册申请的临床试验数据不真实、不完整,决定对其注册申请不予批准。此次核查出现问题的药物临床试验涉及5家三甲公立医院,已分别被立案调查:广州市精神病医院和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直接被立案调查,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蚌埠医学院附属医院、山东大学齐鲁医院3家临床试验机构分别由其所在省食品药品监管局立案调查。这是CFDA首次以临床试验数据存在弄虚作假(擅自修改数据、瞒报数据以及数据不可溯源等)为由取消药品申报。CFDA曾申明,临床试验机构或临床试验合同研究组织如果主动报告问题的品种,将免予处罚。此次被立案调查的医院似乎并未重视这个申明。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23期
目的:探讨阿司匹林结合冰冻血浆对大范围脑损伤颅内出血开颅手术患者预后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大范围脑损伤颅内出血开颅手术患者89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采用阿司匹林治疗,n=44)和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输注冰冻血浆,n=45),比较两组预后状况。结果:观察组术后再出血量、平均血肿体积和再出血比例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随访6个月,观察组存活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ADL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神经功能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阿司匹林结合冰冻血浆有助于显著降低大范围脑损伤颅内出血开颅手术患者术后再出血发生风险,从而改善预后状况。
作者:肖锋;俊波;杨杰 刊期: 2015年第23期
目的:探讨肾癌患者保留肾单位手术后应用索拉非尼对预防癌细胞转移的价值。方法:选取2008年2月至2014年3月在我院行保留肾单位手术治疗,且术后存在复发转移高危因素的肾癌患者68例,其中26例患者术后给予索拉非尼口服治疗(观察组),42例患者术后给予生物化疗治疗(对照组)。术后随访,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复发转移及生存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中位生存时间为21.40个月,对照组为18.83个月(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中位复发或转移时间及复发或转移后生存时间分别为16.17个月和15.80个月,对照组为14.43个月和13.67个月(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保留肾单位手术后应用索拉非尼治疗可延长肾癌患者术后复发转移时间及复发转移后生存时间,长期使用不良反应轻微,患者可耐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强 刊期: 2015年第23期
目的:探讨射频热凝联合小剂量胶原酶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79例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分为观察组40例与对照组39例,对照组采用射频热凝治疗,观察组采用射频热凝联合小剂量胶原酶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手术后6个月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手术后12个月神经功能改善优良率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手术前,两组患者VAS评分、MRI矢状面颈椎突出物面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手术后7 d、1个月和6个月VAS评分观察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手术后3个月MRI矢状面颈椎突出物面积观察组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结论:射频热凝联合小剂量胶原酶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显著,有助于显著改善疼痛程度与神经功能,减少病变颈椎突出物面积,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
作者:龚国华 刊期: 2015年第23期
目的:检测胃腺癌患者中E-cadherin、CEA和HER-2的表达,分析其在判断预后的意义。方法:选取胃腺癌患者的手术胃癌组织蜡块标本120例为观察组,手术远端正常胃粘膜组织26例为对照组,采用组织芯片技术检测E-cadherin、CEA和HER-2的表达。结果:观察组CEA及HER-2的表达高于对照组(P<0.05);E-cadherin的表达与组织学类型有关,CEA和HER-2的表达与组织学类型及远处转移有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年生存期患者的E-cadherin、CEA、HER-2表达均明显高于5年生存期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组织芯片技术联合检测胃腺癌组织中E-cadherin、CEA和HER-2的表达,可用于判断患者的病情发展及预后,并为诊断和治疗提供一定的依据。
作者:练火军 刊期: 2015年第23期
在中国,心脏康复工作尚处于发展初期,急需社会各界共同推进。11月21日,由中国科学院院士、心血管科专家陈可冀倡导建立的中国医师协会中西医结合分会心脏康复专家委员会正式成立。据了解,委员会汇集了除青海之外的各个地区、各家医院的心脏康复方面的专家,希望通过将心脏康复理念传播出去,推动中国心脏康复事业的发展。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23期
11月18日,上海市政府举行“共享发展”新闻发布会,上海市卫计委相关负责人在会议上就“十三五”时期上海卫生计生工作重点进行了阐述。“十三五”期间,上海将全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释放改革红利,围绕保障城市公共卫生安全和加强居民健康管理服务等10项重点工作,努力推进亚洲医学中心城市建设。其中,10项重点工作包括:以保障城市公共卫生安全和加强居民健康管理服务为重点,持续推进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优化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完善医疗服务体系;抓住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重大战略机遇,激发医学创新活力,努力推进亚洲医学中心城市建设;全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释放改革红利;坚持中西医并重,推进中医药事业内涵发展;适应新形势、新变化,推进计划生育工作模式;把握产业发展大趋势,促进健康服务业规模化、规范化发展;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保障卫生计生事业可持续发展;加强卫生计生信息化、智能化建设,促进服务和管理创新;以转变政府职能为重点,提高依法行政和全行业管理水平。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23期
目的:探讨糖尿病肾病尿毒症期血液透析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我院收治的47例糖尿病肾病尿毒症期的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进行血液透析,透析液为碳酸氢钠,抗凝剂选用低分子肝素。患者治疗周期为每周3次,每次4 h,治疗4周。观察患者透析前后血肌酐水平、尿素氮水平、收缩压、舒张压变化情况;观察患者透析前后血红蛋白水平、红细胞压积变化情况,对患者生活质量进行评价。结果:患者透析后血肌酐、尿素氮水平、收缩压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透析前后血红蛋白水平、红细胞压积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透析前后生活质量(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状态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肾病尿毒症期采取血液透析能够改善患者血肌酐、尿素氮、收缩压水平,对患者血红蛋白水平、红细胞压积无显著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可得到显著改善。
作者:熊义风;潘海英 刊期: 2015年第23期
目的:对口服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PGE)在肠镜术前肠道清洁中的应用效果进行评价。方法:根据肠镜术前的不同时间,将283例住院患者分别安排在当天凌晨4:00和上午9:00口服1袋PGE溶液进行肠道清洁,服药后4 h左右作肠镜检查。观察和评价患者服药后的不良反应、耐受性和肠道清洁效果。结果:服药后89例(31.45%,89/283)出现一定程度的不良反应,恶心、呕吐、腹胀、腹痛和乏力的发生比例分别为13.79%、2.12%、31.45%、9.54%和9.22%。总耐受率为90.81%,总有效率为98.23%,仅5例需另行肥皂水灌肠清洁。结论:口服PGE溶液清洁肠道的不良反应较轻,患者耐受性良好。肠镜前4 h左右口服PGE溶液能够得到良好的肠道清洁效果。
作者:陈莉玲;何少冰;陈佳铭;王玉明 刊期: 2015年第2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