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间歇性充气挤压泵预防老年消化道肿瘤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研究

刘翠霞;张振红;李玉

关键词:深静脉血栓形成, 间歇性充气挤压泵, 消化道肿瘤, 护理, 老年人
摘要: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 venous thrombosis, DVT)作为手术后的重要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手术效果,如并发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甚至可威胁患者生命[1].随着社会老龄化进程,老年消化道肿瘤患者日益增多.这些患者由于具有血流缓慢、血液处于高凝状态等特点[2],更易在术后发生DVT.而目前关于采取措施预防老年消化道肿瘤患者术后DVT形成的护理研究尚罕见.本研究采用间歇性充气挤压泵(intermittent pneumatic compression,IPC)及其他护理措施预防老年消化道肿瘤患者术后DVT形成,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本文将结果总结如下.
河北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MK、VEGF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 探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中期因子(MK)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为子宫内膜癌的化学防治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49例子宫内膜癌和30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MK和VEGF蛋的表达,并结合临床病理参数进行分析.结果 子宫内膜癌组织中MK和VEGF蛋白的表达均明显高于正常子宫内膜,MK蛋白的高表达与子宫内膜癌的临床分期及组织学分级相关性显著(r=1.55,P<0.01;r=1.11,P<0.05),MK与VEGF 蛋白表达阳性者VEGF明显高于阴性者,二者呈正相关(r=1.76,P<0.05).结论 MK蛋白过表达可能参与了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并与VEGF相关.

    作者:刘淳;张丽娟;范秀华;李雅钗 刊期: 2010年第10期

  • 示指背与环指顺行皮瓣瓦合修复拇指套状皮肤缺损

    我科自1996年开始采用示指背与环指指动脉顺行皮瓣瓦合修复拇指套状皮肤缺损共计23例,取得了比较理想的治疗效果,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患者中男16例,女7例;年龄15-57岁,平均年龄33.5岁.致伤原因:机器挤压伤18例,电锯伤手指离断再植术后坏死3例,电刨伤2例.损伤范围:左手10例,右手13例.损伤程度:单纯皮肤缺损13例,合并骨折、肌腱、血管或神经损伤10例.应用皮瓣:23例拇指套状皮肤缺损均采用示指背与环指指动脉顺行皮瓣瓦合修复,共计应用46块手部微型皮瓣.皮瓣大小:3.0 cm×1.7 cm - 5.5 cm×3.6 cm,平均5.0 cm×2.5 cm.

    作者:龚志鑫;高彦华;张桂生;张晓敏;张冰;胡春鹤 刊期: 2010年第10期

  • 前列腺素E1用于终末期慢性肾衰竭的治疗随机对照研究

    目的 评价应用前列腺素E1(PGE1)治疗终末期慢性肾衰竭(ESRF)的临床疗效.方法 82例ESRF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0 例,治疗组42 例.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PGE1 200 μg 加入10%葡萄糖液500 ml中静脉滴注,1次/d,用药3个疗程,随访3个月,观察2组的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病死率等相关指标.结果 治疗组临床症状和体征改善程度均比对照组明显.治疗组尿素氮(BUN)、血肌酐(Scr)、内生肌酐清除率(Ccr)、尿蛋白等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病死率7.14%,对照组病死率20.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PGE1能缓慢性肾功能不全的进程,改善肾功能,降低ESRF的病死率, 改善预后.

    作者:贾旭荣 刊期: 2010年第10期

  • 质性研究在国内护理科研中的应用现状及前景展望

    根据认识论的观点,科学研究方法可分为量性研究和质性研究.20世纪80年代美国护理专家将质性研究引入了护理专业,在国外发展很快,90年代在美国、加拿大和韩国得到了很大发展,并被认为是21世纪很有发展的研究方法之一[1].我国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了质性研究的探索和实践,但是质性研究在国内护理科研中的应用发展较慢,与国外许多国家相比,无论是研究课题的数量,还是研究课题的深度和研究范围的广度均存在一定差距,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2].

    作者:张新荣;侯红艳;尹兰英;张俊霞 刊期: 2010年第10期

  • 肿瘤标志物在宫颈癌的检测联合应用

    宫颈癌在妇女的肿瘤病中,其发生率仅次于乳腺癌,已位居第2位,而且年轻宫颈癌患者有明显上升趋势,已成为威胁妇女健康的一大杀手[1].肿瘤标志物主要是指有肿瘤细胞分泌或脱落到体液及组织中的物质,这些物质正常人体内缺乏或含量极低.通过检测其含量,协助临床对肿瘤的诊断、分析病情、指导治疗,为此我们对宫颈癌患者进行磷状上皮细胞癌(SCC),糖类抗原50(CA50), 癌胚抗原(CEA)、血清铁蛋白(FER)、糖类抗原72-4(CA72-4)检测,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探讨其对诊断、病情监测及预后判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报告如下.

    作者:王向红;毛丽梅;李丽华 刊期: 2010年第10期

  • 切开引流配合挂线治疗肛周脓肿疗效观察

    肛周脓肿是发生于肛门直肠周围的急性化脓性感染,多起病急,发展快,如不及时治疗,可向周围组织浸润,引起复杂性肛瘘,严重者会引起败血症、急性中毒性休克,其佳治疗方法为手术治疗.传统的手术方式为单纯切开引流,病程长,容易形成肛瘘导致二次手术,患者痛苦大.切开引流配合肛瘘挂线一次手术治疗,疗效好,疗程短,避免二次手术,患者痛苦小.

    作者:马红英;李静君;刘满君;封三花;陈霄 刊期: 2010年第10期

  • 磁共振神经成像术及临床应用

    各种原因所致的周围神经疾病是临床的常见病.随着微创外科手术的开展,要求对病变部位及范围准确定位.MR成像技术的发展,极大提高了图像的软组织分辨率,使周围神经病变在直视下诊断成为可能,本文将对近年来研究应用较多的MR神经成像术(magnetic resonance neurography,MRN)的成像技术及主要临床应用进行综述.

    作者:刘丽芬;尚柳桐;马学升 刊期: 2010年第10期

  • 主动脉窦瘤破裂外科治疗体会

    目的 研究主动脉窦瘤破裂及合并心脏畸形的外科治疗效果.方法 1999年9月至2009年9月,本院共治疗19例主动脉窦瘤破裂患者,合并室间隔缺损12例(63.2%),主动脉瓣关闭不全5例(26.3%).所有患者均在全麻低温体外循环下行心内直视主动脉窦瘤破裂修补术,其中以同一补片修补主动脉窦瘤及室间隔缺损10例,同期行主动脉瓣置换术3例,直接缝合2例,行主动脉瓣成形术2例.结果 本组患者无围手术期死亡,无远期死亡.1例术后早期发生主动脉窦瘤残漏,再次手术修补.术后随访3个月-10年,手术效果满意,随访者心功能恢复到Ⅰ-Ⅱ级.结论 主动脉窦瘤破裂是少见的先天性心脏病,一经确诊应尽早手术,同时矫正其合并畸形,可获得满意的近期和远期疗效.

    作者:赵昌学;宋艳苹 刊期: 2010年第10期

  • 川芎嗪联合红花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60例疗效观察

    本研究于2007年3月至2009年3月采用川芎嗪联合红花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60例,取得明显疗效,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

    作者:代红艳 刊期: 2010年第10期

  • 聚乙二醇、甘露醇、硫酸镁在结肠镜肠道准备应用中对血电解质影响的比较

    目的 评估聚乙二醇、甘露醇、硫酸镁在结肠镜检查前肠道准备中的效果、依从性及血电解质的影响.方法 选择消化内科门诊或住院患者,存在腹痛、腹泻或其他腹部症状需做结肠镜检查的患者97例,随机分为3组,分别给予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2盒(A组)(n=32)、20%甘露醇500 ml(B组)(n=34)和硫酸镁50 g(C组)(n=31),另每组加服水2 000 ml,检查前3 h口服,并且于服药前常规抽血检测电解质,于结肠镜前行问卷调查,了解开始排便的时间、排便次数以及服药后不适反应,并且评估肠道准备效果,同时于检查后再次抽血了解电解质变化情况.结果 应用硫酸镁、甘露醇、复方聚乙二醇行肠道准备的效果C组与A、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及C组均发现与服药期间出现腹痛、恶心、呕吐及电解质紊乱的患者,电解质紊乱以低钾常见;而A组不良反应较少(P<0.05).结论 在肠道准备效果上,3种方法基本都能达到检查要求,甘露醇效果稍好且价格低廉易为患者接受,而复方聚乙二醇的不良反应少,安全性好,更适用于老年患者.

    作者:储建坤;范红云;王竞;段志英;朱秀芳;李超;牛巍巍;霍晓辉;马金城 刊期: 2010年第10期

  • 314例乳腺癌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

    改良根治性乳腺癌切除术创面大,术后常发生皮下积液、积血、皮瓣坏死等并发症[1],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及综合治疗措施.积极开展有效的围手术期护理,可以有效的防止并发症的发生.我科2000年1月至2008年12月对乳腺癌患者314例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发生皮下积液21例,上肢水肿2例,下肢静脉血栓形成1例,皮瓣坏死7例,患者围手术期通过有效的护理,配合化疗,均好转出院,报告如下.

    作者:王占琴;王海梅;李润珍 刊期: 2010年第10期

  • 手术治疗腰椎滑脱症58例疗效分析

    腰椎滑脱是骨科常见病之一,对其认识已有两百多年历史,在人群中的发病率约为5%,脊椎滑脱好发于L4和L5椎体,其中L5椎体发生率高,其他椎体少见[1].腰椎滑脱常见合并症有腰椎管狭窄及腰椎间盘突出,近年来,随着脊柱融合内固定技术的发展[2],腰椎滑脱症的手术治疗取得了很大的进展.我科自1997年8月至2009年1月应用后路椎弓根钉复位固定加后外侧植骨融合手术治疗腰椎滑脱症58例,总结如下.1资料与方法

    作者:来秋山;陈清汉;朱宇 刊期: 2010年第10期

  • 臀肌筋膜挛缩症的手术治疗

    臀肌筋膜挛缩症是由各种原因致臀肌及周边筋膜挛缩变性,产生髋关节功能障碍所致.多见于有臀部肌肉注射习惯的国家和地区.国内区域性调查显示,儿童患病率为1.0%-2.4%,并指出苯甲醇作青霉素溶媒是危险的致病因素,首次肌肉注射的年龄越小,发病率越高.我院1999至2006年共手术治疗臀肌筋膜挛缩症患者22例,并进行了6个月和2年以上随访,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 1一般资料22例中,男15例,女7例;年龄6-33岁,平均年龄(9.8±1.1)岁;发病时间10个月-10年,平均20个月.双侧病变14例,单侧8例.

    作者:焦健;李刚 刊期: 2010年第10期

  • 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治疗获得性噬血细胞综合征的临床分析

    目的 观察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治疗获得性噬血细胞综合征(HPS)的治疗效果.方法 采用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4 mgkg-1d-1)治疗获得性HPS患者14例.结果 14例获得性HPS患者临床表现为发热(100%)、血清铁蛋白升高(85.7%)、高三酰甘油血症(78.6%)、肝脾肿大(71.4%)、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71.4%)、淋巴结肿大(64.3%)、直接胆红素升高(64.3%)、贫血(51.7%)、乳酸脱氢酶升高(57.1%)、中性粒细胞减少(50.0%)和血小板减少(50.0%).14例患者采用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治疗后临床症状和体征明显改善,实验室检查指标均恢复正常6例(42.9%);临床症状改善,实验室指标较前好转,但未完全恢复正常6例(42.9%);死于疾病进展2例(14.2%).结论 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治疗获得性HPS可能具有较好疗效.

    作者:杨凌志;王晶石;王欢;黄达永;付丽;王昭 刊期: 2010年第10期

  • 加替沙星与左氧氟沙星注射液治疗重症呼吸道感染随机双盲对照临床研究

    目的 评价加替沙星注射液治疗重症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随机选择急性细菌感染患者186例,采用多中心双盲随机对照试验设计,随机分为对照组(药用左氧氟沙星注射液)与试验组(药用加替沙星注射液),每组93例.2组均每日给药2次,每次200 mg,疗程7-12 d.结果 2组在疗程结束时痊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54.65%和84.88%与56.82%和87.50%.2组细菌清除率分别为97.33%与98.70%.疗程结束后7 d,细菌清除率分别为96.88%与100%.以上结果2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3.26%与20.45%,不良反应均为轻、中度,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加替沙星注射液治疗重症呼吸道感染临床疗效确切,安全性可靠.

    作者:陈灵骏 刊期: 2010年第10期

  • 屈伸足趾配合穴位按摩对妇科术后排气的影响

    妇科手术多采用腰硬联合麻醉方式,术后由于麻醉和术中对腹膜及脏器刺激,患者疼痛,引流管及尿管、输液管等限制了患者的活动,以上因素均抑制肠蠕动,临床以腹痛、腹胀、肛门不排气等一系列胃肠功能紊乱的表现为主.术后尽快恢复肠蠕动,使患者尽早进食,恢复到生理状态对保障手术成功,减轻患者痛苦,促进康复十分重要.如何尽早恢复胃肠功能,减轻肠胀气,预防肠粘连,促进早日康复,是医护人员一直探讨的课题.本科室护理人员采用屈伸足趾配合穴位按摩的方法来促进妇科术后患者肛门排气,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李雅静;纪彩卿;孙梅花;彭秀晴;张振果 刊期: 2010年第10期

  • 早产相关因素434例临床分析

    早产是指妊娠满28周至不足37周(196-258 d)分娩者,其发生率为5%-15%[1]此时娩出的新生儿各器官发育不成熟,故早产是导致围产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本文旨在探讨早产的主要相关因素,加强对早产的认识及处理,提高早产儿生存率.

    作者:张亚明 刊期: 2010年第10期

  • 四种监测方法在胎儿宫内窘迫诊断中的比较

    目的 探讨无应激试验(NST)、脐动脉血流速度(S/D)值、羊水指数(AFI) 、妊娠特异性β1糖蛋白(SP1)筛查胎儿宫内窘迫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480例孕34-43周孕妇随机分为4组,A组:NST监测组,B组:AFI监测组,C组: S/D值监测组,D组:SP1值监测组,每组120例.分别在产前、产时行NST、S/D值、AFI、SP1的测定,产后追踪分析其胎儿宫内窘迫发生率及胎儿预后,比较各种监测方法的符合率.结果 B组与A组阳性病例在新生儿1 min Apgar评分、羊水污染、脐血血气分析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D组与A组阳性病例在新生儿1 min Apgar评分、羊水污染、脐血血气分析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与A组在假阳性率、 假阴性率及符合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D组与A组在假阳性率、假阴性率及符合率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在胎儿宫内窘迫的诊断中S/D值、SP1的测定优于NST、AFI,但是4种方法都有不同程度的假阴性和假阳性.

    作者:苏军领;刘梅菊;宋素景;郑晓霞;鲁红梅;郭伟男;李梦轩;李丽华 刊期: 2010年第10期

  • 口服中药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药物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s,ADR)指正常剂量的药物用于预防、诊断、治疗疾病或调节生理功能时出现的有害的和与用药目的无关的反应[1].中药制剂以其药性平和、不良反应少、安全性大的优点得到临床医师及患者的认可,其临床应用日益广泛.人们普遍认为中药来源于天然产物,又具有良好的疗效,因而口服中药没有不良反应,或不良反应少,安全可靠,临床上关于口服中药发生不良反应的报道亦较少.然而,药物的两重性决定了中药既能起预防治疗作用,同时也能损害人体,导致生理功能紊乱.随着中药制剂临床应用的日益广泛,其不良反应也越来越多.因此,中药的安全性问题应该引起人们足够的关注和重视.笔者结合临床经验探讨口服中药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作者:朱东芳 刊期: 2010年第10期

  • 118例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患者手术前后的健康教育

    白内障患者由于长期视力障碍,对于能够完全或部分重见光明的愿望非常迫切,但由于对白内障疾病的有关知识了解有限,大多对手术产生不同程度的恐惧、紧张心理[1],护士有效地指导患者,是手术成功和预防并发症不可缺少的条件.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随机调查2008年10月至2009年5月来本院就诊的白内障患者118例,男58例,女60例;年龄43-89岁.文化程度:高中及以上42例,初中及以下76例.职业:干部 25例,工人43例,农民50例.

    作者:房秀平;韩冲;师秀 刊期: 2010年第10期

河北医药杂志

河北医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河北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