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术前不同 GCS 评分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的手术处理分析

陈少伟

关键词:GCS 评分, 基底节区, 脑出血, 手术处理
摘要:目的:研究术前不同 GCS 评分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的手术处理原则。方法根据术前 GCS 评分将嵩县中医院88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分为三组,GCS 3~6分19例,7~8分46例,8分以上23例,分别采取不同手术治疗,31例(GCS 7~8分12例,GCS ﹥8分19例)采取钻孔血肿引流术治疗,25例(GCS 3~6分5例,GCS 7~8分16例,GCS ﹥8分4例)行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32例(GCS 3~6分14例,GCS 7~8分18例)行血肿清除去骨瓣减压术治疗。分析三组患者及三种手术患者治疗情况。结果 GCS 评分3~6分、7~8分、﹥8分优良率分别为73.68%、80.43%、95.65%,疗效均较为显著,且呈递增趋势,可见术前 GCS 评分越低则疗效越差,﹥8分患者优良率与3~6分比较较高;钻孔血肿引流术、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血肿清除去骨瓣减压术治疗优良率分别为90.32%、88.00%、71.88%,其中钻孔血肿引流术优良率较高。结论术前不同 GCS 评分患者预后存在明显差异,术前 GCS 评分对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手术选择有重要指导意义,临床需结合患者实际采取针对性手术治疗。
临床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声触诊成像引导超声对颈部淋巴结穿刺活检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究声触诊成像(VTQ)引导超声在颈部淋巴结穿刺活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就诊的120例颈部淋巴结肿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每组60例。对照组未在声触诊成像引导下做穿刺活检。观察组则在声触诊成像超声引导下,对恶性程度高的部分作穿刺活检,评估声触诊组织成像引导穿刺活检在颈部淋巴结中的诊断价值。结果对照组淋巴结数目为60枚,阳性44枚,其中11例为反应增生性肿大,6例为结核性肿大;其余27例为恶性病变,其中15例为淋巴瘤(6例为霍奇金病,9例为非霍奇金淋巴瘤),12例为转移性淋巴结癌(8例为转移性腺癌,3例为转移性鳞癌,1例为转移性甲状腺乳头状癌),阳性率为73.3%,明显低于观察组(88.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颈部淋巴结诊断中,应用声触诊成像引导穿刺活检,诊断阳性率较高,且操作简单,重复性好,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作者:金华;陈湘;曾福强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垂体后叶素联合硝酸甘油治疗咯血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垂体后叶素联合硝酸甘油治疗咯血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收集2010年4月至2014年8月在鹿寨县人民医院呼吸科住院治疗的咯血患者96例。根据抽签法将患者分为联合组和单药组,每组48例。单药组采用单一的垂体后叶素治疗,联合组采用垂体后叶素合用硝酸甘油治疗。比较两组止血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联合组显效率、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单药组(P ﹤0.05)。联合组头痛、面色苍白、呕吐恶心、胸闷心悸、出冷汗、高血压、腹痛腹泻发生率均低于单药组(P ﹥0.05),但总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单药组(P ﹤0.05)。结论垂体后叶素联合硝酸甘油治疗咯血比单一使用垂体后叶素的止血效果更佳,且减少了垂体后叶素的不良反应,扩大其应用范围。

    作者:唐一衡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超声联合胎儿纤维连接蛋白预测早产的临床价值

    目的:探讨超声联合胎儿纤维连接蛋白预测早产的临床价值。方法对醴陵市妇幼保健院2013年5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114例有先兆早产症状的孕妇分别进行超声宫颈长度(CL)及宫颈分泌物胎儿纤维连接蛋白(fFN)检测,追踪妊娠结果,比较 CL、fFN 单独检测与联合检测对早产的预测价值。结果本研究114例孕妇中早产62例(54.39%),CL≤30 mm 早产率为70.27%,fFN(+)早产率为70.24%,分别明显高于 CL ﹥30 mm 及 fFN(-)孕妇。CL≤30 mm 且 fFN(+)早产率为98.15%。CL 联合 fFN 检测的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分别为98.08%、98.15%,均明显高于单独检测组(P ﹤0.01)。结论超声联合胎儿纤维连接蛋白检测可提高对早产的阳性预测值,对联合检测结果为阳性的孕妇应给予及时干预,以改善妊娠结局。

    作者:肖雪峰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股骨转子间骨折不同内固定方式的疗效比较

    目的:比较股骨转子间骨折不同内固定方式的疗效。方法选取广州市南沙区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使用锁定钢板内固定进行治疗,对照组使用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引流量、手术时间、愈合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的出血量、引流量、手术时间以及愈合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05),而两组住院时间对比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在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时,采用锁定钢板内固定的疗效明显优于动力髋螺钉内固定,且治疗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郭云锋;郭丽洪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临床早期非小细胞肺癌

    目的:观察并评价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临床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将75例早期非小细胞肺癌行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的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期行常规开放手术的75例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为对照组,根据两组患者的围术期临床资料以及生存数据进行分析并比较。结果两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4%(3/75)、10.67%(8/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行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切口小、疼痛轻、技术可行,术后住院时间短,能够有效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陈亮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晚期乳腺癌行吉西他滨、长春瑞滨联合顺铂治疗的疗效及不良反应

    目的:探究晚期乳腺癌行吉西他滨、长春瑞滨与顺铂联合治疗的疗效与不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5年7月于江门市中心医院收治的70例晚期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案分为两组,每组35例,对照组使用的是吉西他滨与顺铂联合治疗方式,观察组使用的是长春瑞滨与顺铂联合治疗方式,对资料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28.57%,显著低于对照组的65.71%(P ﹤0.05)。结论晚期乳腺癌患者行吉西他滨、长春瑞滨与顺铂联合治疗的效果显著,均可有效缩小病灶,缓解病情,且长春瑞滨与顺铂联合治疗的不良反应较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方丽兰;余更生;李晓平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术前不同 GCS 评分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的手术处理分析

    目的:研究术前不同 GCS 评分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的手术处理原则。方法根据术前 GCS 评分将嵩县中医院88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分为三组,GCS 3~6分19例,7~8分46例,8分以上23例,分别采取不同手术治疗,31例(GCS 7~8分12例,GCS ﹥8分19例)采取钻孔血肿引流术治疗,25例(GCS 3~6分5例,GCS 7~8分16例,GCS ﹥8分4例)行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32例(GCS 3~6分14例,GCS 7~8分18例)行血肿清除去骨瓣减压术治疗。分析三组患者及三种手术患者治疗情况。结果 GCS 评分3~6分、7~8分、﹥8分优良率分别为73.68%、80.43%、95.65%,疗效均较为显著,且呈递增趋势,可见术前 GCS 评分越低则疗效越差,﹥8分患者优良率与3~6分比较较高;钻孔血肿引流术、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血肿清除去骨瓣减压术治疗优良率分别为90.32%、88.00%、71.88%,其中钻孔血肿引流术优良率较高。结论术前不同 GCS 评分患者预后存在明显差异,术前 GCS 评分对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手术选择有重要指导意义,临床需结合患者实际采取针对性手术治疗。

    作者:陈少伟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后腹腔镜与开放性肾肿瘤切除术疗效对比

    目的:对比分析后腹腔镜手术与开放性手术在肾肿瘤切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珠海市人民医院2012年1月至2014年5月接诊的52例肾肿瘤患者,随机将其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6例。对照组行开放性肾肿瘤切除术治疗;观察组行后腹腔镜肾肿瘤切除术治疗。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长、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随访1年,调查患者肿瘤复发、转移情况。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56.1±23.6)m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66.4±43.1)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且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观察指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随访结果显示,两组患者1年内肿瘤复发、转移与生存率对比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较开放性肾肿瘤术,后腹腔镜肾肿瘤切除术出血量小、术后并发症少,患者恢复快,优势明显,更适合于临床推广。

    作者:张征荣;曹明奎;谢群;陈俊泳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免疫球蛋白对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治疗效果

    目的:探讨免疫球蛋白对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缺血缺氧性脑病患儿90例,依据治疗方案分为常规组与球蛋白组,每组45例,常规组采用常规治疗,球蛋白组采用免疫球蛋白与常规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炎症指标。结果球蛋白组综合有效率为92.1%,高于常规组的71.5%,球蛋白组总有效率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治疗后,球蛋白组患儿白细胞介素-1β( 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明显降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中重度 HIE 患儿血清炎症指标水平高于轻度HIE 患儿,且对不同程度 HIE 患儿采用免疫球蛋白治疗均可收到较好的疗效。

    作者:潘璐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钬激光碎石治疗老年输尿管结石的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钬激光碎石在老年输尿管结石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江阴市中医院老年输尿管结石患者86例,依照其入院顺序将其分为观察组44例和对照组42例。对照组给予传统开放性手术方式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术中及术后相关情况,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愈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输液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患者镇痛药物使用率、术中出血量、术后双 J 管移位发生率、术后不良反应率及再次碎石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钬激光碎石术可有效缩短老年输尿管结石患者手术时间,降低病情复发率,有重要临床价值,值得广泛推广使用。

    作者:龚豪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心肌肌钙蛋白 T 在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冠状动脉造影检查中的临床价值

    目的:探讨心肌肌钙蛋白 T(cTnT)在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及短期预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济宁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43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住院期间心电图、冠状动脉造影和心肌肌钙蛋白 T 检查结果进行比较分析,探讨心肌肌钙蛋白 T 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心电图 ST-T 改变患者 cTnT 为(0.24±0.1)ng/ ml,明显高于心电图 ST-T 未改变者(P ﹤0.05);冠状动脉造影(CAG)提示重度狭窄与完全狭窄患者的cTnT 同轻度狭窄、重度狭窄和正常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cTnT ﹤0.2 ng/ ml 患者的短期预后好于 cTnT ﹥0.2 ng/ ml,两组 CAG 狭窄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心肌肌钙蛋白 T 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有一定的评估价值,其对短期预后的指导意义重大。

    作者:张秋兰;谭占山;刘后光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氯吡格雷与质子泵抑制剂联合用药的利与弊

    随着冠心病发病率的增加,抗血小板治疗也变得十分重要。氯吡格雷作为一种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尤其是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时发挥重要作用。但是,近些年提出氯吡格雷联合质子泵抑制剂用药会降低氯吡格雷抗血小板作用,并增加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同时,也有研究提出不同观点:氯吡格雷联合质子泵抑制剂用药在药代动力学方面会影响氯吡格雷抗血小板作用,但是,并不增加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而对消化道事件的风险会起到明显降低作用。本文就氯吡格雷与质子泵抑制剂联合用药的弊与利展开综述。

    作者:喻川;喻卓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心脏直视术后发生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研究

    目的:分析研究心脏直视术后发生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对2010年3月至2013年5月在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实施心脏直视手术的2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行回顾性分析,实施问卷调查并分析数据,对有可能造成术后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和 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200例患者术后发生切口感染16例,感染率为8%;根据调查结果对心脏直视术后发生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易感因素、术前长期住院与手术后切口感染发生存在密切关系。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40岁以上男性患者术后发生切口感染率较高,术中有效消毒措施、预防性应用抗生素是减少切口感染发生率的重要保护性举措。结论年龄、消毒措施、易感因素是心脏直视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患者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率的降低要通过充分有效的消毒措施、无菌操作及合理有效的抗生素应用等来实现,通过实施严密观察和优质护理提升患者康复质量,降低临床并发症的危害。

    作者:曹劝省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浸浴疗法治疗深度烧伤残余创面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浸浴疗法对深度烧伤残余创面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茂名市人民医院2013年3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136例深度烧伤后残余创面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法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对症治疗及抗感染、营养支持等常规措施,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取浸浴疗法。观察、记录两组患者瘢痕情况和创面愈合时间,评定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1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瘢痕发生率为11.76%(8例),对照组为26.47%(18例),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观察组创面愈合时间为(11.32±3.05)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18.91±4.16)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浸浴疗法是治疗深度烧伤残余创面简单、经济、可行的有效治疗方法,能减少瘢痕发生率,缩短创面愈合时间,减轻患者痛苦,适用性强,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作者:吴小李;陈思雄;董永盛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腹膜透析在多脏器功能衰竭急性肾损伤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析腹膜透析在多脏器功能衰竭急性肾损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7月至2013年7月湘南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多脏器功能衰竭急性肾损伤患者31例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治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生化指标变化均优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临床上运用腹膜透析治疗多脏器功能衰竭急性肾损伤患者,不仅可以降低致残率和病死率,在一定程度上还能改善患者临床生化指标,恢复患者的肾功能,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黄存军;刘韵;王益芳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临床生化检测结果的影响因素及其对策

    目的:探讨影响临床生化检测结果的因素及其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7月至2015年7月250例进行生化检查患者的资料,比较初检与复检差异的相关指标。结果初检严重溶血的肌酸激酶、乳酸脱氢酶和血钾水平高于复检,同侧采血的钠、血糖、钾离子水平高于对侧采血,血标本纤维蛋白充分析出的血糖、尿素、氯离子水平高于未析出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严重溶血、不同的采血方式、血液标本处理不当等均影响临床生化检测结果。

    作者:宁博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无创正压通气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并重度二氧化碳潴留患者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目的:研究无创正压通气(NPPV)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AECOPD)并重度二氧化碳潴留患者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41例经 NPPV 治疗的 AECOPD 并呼吸衰竭患者,根据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潴留程度分为重度二氧化碳潴留组( A 组)和轻中度二氧化碳潴留组( B 组)。其中 A 组17例,PaCO2≥80 mm Hg(1 mm Hg =0.133 kPa),平均(90.2±9.8)mm Hg;B 组24例,50 mm Hg≤PaCO2﹤80 mm Hg,平均(68.2±6.3)mm Hg。对比分析两组患者 NPPV 治疗后2、24、48 h 生命体征及动脉血气变化,并观察其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患者 NPPV 治疗后2、24、48 h 时 pH 值及动脉血氧分压(PaO2)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 ﹤0.05),PaCO2显著下降(P ﹤0.05);但两组患者疗效及并发症发生率组间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NPPV 对 AECOPD 并重度二氧化碳潴留患者有较好的救治效果及相对安全性。

    作者:高申琴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与传统结肠癌根治术中远期疗效的随机对照研究

    目的:探讨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CME)与传统结肠癌根治术的中远期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8月至2013年12月在临颍县人民医院进行治疗的结肠癌患者180例,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90例和研究组90例。观察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拔管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以术后开始进食时间。比较两组患者术中淋巴结切除情况、术后吻合口瘘及残端肿瘤残余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拔管、开始进食及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对照组患者术后吻合口瘘和残端肿瘤残余分别为8、14例,而研究组分别为2、5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平均淋巴结数和阳性转移淋巴结数对照组显著高于研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在中远期的治疗中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较传统结肠癌根治术治疗效果好,对机体损伤小,并发症少。

    作者:杨建华;陈原;杜玉英;毛成银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代谢综合征对前列腺癌发病的影响

    目的:探讨代谢综合征与前列腺癌的相关性及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天津市西青医院2010年6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68例前列腺癌并存代谢综合征(前列腺癌合并 MS 组)以及65例单纯前列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单纯前列腺癌组),包括身高、年龄、体质量、腰围、血压、血脂水平[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空腹血糖(FPG)、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以及病理 Gleason 评分。结果前列腺癌合并 MS 组与单纯前列腺癌组比较,年龄、血压、三酰甘油(TG)、病理 Gleason 评分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 ﹥0.05);而肥胖、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空腹血糖(FPG)、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MS 与前列腺癌的发生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体质量指数、FPG、TG 可能影响血清 PSA 的水平,MS 患者前列腺癌的发生率低,MS 可能为前列腺癌的保护因素。

    作者:刘书航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顽固性宫缩乏力产后出血的治疗

    目的:探讨改良 B-Lynch 缝合联合欣母沛治疗顽固性宫缩乏力产后出血的效果。方法选取深圳市妇幼保健院产科收治的顽固性宫缩乏力产后出血患者58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随机将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予以改良 B-Lynch 缝合联合缩宫素治疗,观察组予以改良 B-Lynch 缝合联合欣母沛治疗,记录两组术中出血量、术后24 h 出血量、止血时间,记录两组输血率、产褥病发生率、子宫切除率、病死率及两组患者用药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止血时间、术中输血量分别为(876.39±241.26)ml、(9.26±1.05)min、(451.26±158.36)ml,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输血率和产褥病发生率分别为17.24%、6.90%,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改良 B-Lynch 缝合联合欣母沛能够有效控制难治性宫缩乏力产后出血,降低子宫切除率。

    作者:黄志巧 刊期: 2016年第02期

临床医学杂志

临床医学杂志

主管:河南省卫生厅

主办:中华医学会河南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