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海英;谢鹏
目的:探究声触诊成像(VTQ)引导超声在颈部淋巴结穿刺活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就诊的120例颈部淋巴结肿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每组60例。对照组未在声触诊成像引导下做穿刺活检。观察组则在声触诊成像超声引导下,对恶性程度高的部分作穿刺活检,评估声触诊组织成像引导穿刺活检在颈部淋巴结中的诊断价值。结果对照组淋巴结数目为60枚,阳性44枚,其中11例为反应增生性肿大,6例为结核性肿大;其余27例为恶性病变,其中15例为淋巴瘤(6例为霍奇金病,9例为非霍奇金淋巴瘤),12例为转移性淋巴结癌(8例为转移性腺癌,3例为转移性鳞癌,1例为转移性甲状腺乳头状癌),阳性率为73.3%,明显低于观察组(88.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颈部淋巴结诊断中,应用声触诊成像引导穿刺活检,诊断阳性率较高,且操作简单,重复性好,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作者:金华;陈湘;曾福强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脑干梗死引起眼部特征性改变与定位的关系。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伴眼部特征性改变的初诊脑干梗死患者52例,分析其代表性的症状即眼征与临床定位的相关性。结果52例患者中脑梗死9例,主要表现为垂直性眼肌麻痹及动眼神经麻痹;脑桥梗死32例,主要表现为凝视麻痹、核间性眼肌麻痹;延髓梗死11例,主要表现为眼震及 Horner 综合征。结论脑干梗死眼征多变难以定位,总结其相关性有利于急性期脑梗死的定位诊断。
作者:孙海滨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对依达拉奉联合疏血通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分析。方法选取2012年5月至2014年5月东莞市黄江医院收治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96例,按入院时间随机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对照组采用疏血通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采用依达拉奉联合疏血通治疗。通过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变化以观察依达拉奉联合疏血通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有下降,但实验组治疗后下降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 ﹤0.05)。实验组治疗后有效率为93.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0%(P ﹤0.05)。结论依达拉奉联合疏血通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具有很好的临床疗效,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龚煜;温丹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分析设计一种能明显降低近端胃大部切除术后反流性食管炎的消化道重建方法。方法选择勉县医院外2科2003年8月至2013年6月接受近端胃大部切除、改良间置袢式空肠术的全部病例,共34例进行观察。结果本研究无死亡病例,无吻合口瘘、狭窄及倾倒综合征和胃瘫发生;术后反流性食管炎的发生率为11.8%(4/34),88.2%(30/34)的病例无术后反流性食管炎发生。结论改良间置袢式空肠术是一具有以低胃-食管反流发生率为显著优点的操作简单、安全的理想术式。
作者:杜维东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改良 B-Lynch 缝合联合欣母沛治疗顽固性宫缩乏力产后出血的效果。方法选取深圳市妇幼保健院产科收治的顽固性宫缩乏力产后出血患者58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随机将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予以改良 B-Lynch 缝合联合缩宫素治疗,观察组予以改良 B-Lynch 缝合联合欣母沛治疗,记录两组术中出血量、术后24 h 出血量、止血时间,记录两组输血率、产褥病发生率、子宫切除率、病死率及两组患者用药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止血时间、术中输血量分别为(876.39±241.26)ml、(9.26±1.05)min、(451.26±158.36)ml,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输血率和产褥病发生率分别为17.24%、6.90%,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改良 B-Lynch 缝合联合欣母沛能够有效控制难治性宫缩乏力产后出血,降低子宫切除率。
作者:黄志巧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研究无创正压通气(NPPV)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AECOPD)并重度二氧化碳潴留患者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41例经 NPPV 治疗的 AECOPD 并呼吸衰竭患者,根据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潴留程度分为重度二氧化碳潴留组( A 组)和轻中度二氧化碳潴留组( B 组)。其中 A 组17例,PaCO2≥80 mm Hg(1 mm Hg =0.133 kPa),平均(90.2±9.8)mm Hg;B 组24例,50 mm Hg≤PaCO2﹤80 mm Hg,平均(68.2±6.3)mm Hg。对比分析两组患者 NPPV 治疗后2、24、48 h 生命体征及动脉血气变化,并观察其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患者 NPPV 治疗后2、24、48 h 时 pH 值及动脉血氧分压(PaO2)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 ﹤0.05),PaCO2显著下降(P ﹤0.05);但两组患者疗效及并发症发生率组间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NPPV 对 AECOPD 并重度二氧化碳潴留患者有较好的救治效果及相对安全性。
作者:高申琴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了解江门市新会中医院就诊的女性生殖道支原体感染及药敏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江门市新会中医院门诊和病房女性就诊患者生殖道样本进行支原体检测并做药敏分析,观察其支原体感染及耐药情况。结果1149例患者共检出支原体369例,总阳性率为32.11%。其阳性率构成比是解脲支原体(Uu)单一感染为73.17%,人型支原体(Mh)单一感染为10.57%,Uu + Mh 混合感染为16.26%。≤20岁患者总阳性率高,明显高于其他几个年龄段(P ﹤0.01)。Mh 感染和 Uu + Mh 感染对红霉素、罗红霉素、阿奇霉素等药的耐药率达80%以上。结论本地区女性患者支原体感染以 Uu 感染为主,其阳性率远高于 Mh 感染和 Uu + Mh 感染,而 Mh 感染和 Uu + Mh 感染的耐药率比较高。
作者:王小霞;钟莉萍;苏群志;唐荣德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病原微生物检测对儿童细菌性腹泻的治疗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2月至2015年2月细菌性腹泻患儿176例,均行病原微生物检测,分析病原菌的药敏结果,分析其防治措施。结果176例患儿粪便样本检测出病原菌169株,其中志贺菌87株,孤菌属54株,气单胞菌15株,其他菌种13株。检出病原菌对氨苄西林、头孢哌酮、头孢噻肟等具有较强的耐药性。结论根据病原微生物检验和药敏结果合理应用抗生素可提高治疗效果,有利于改善患儿预后和生长发育。
作者:何燕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丹参酮ⅡA 对大鼠 IRI 肾脏 TLR4/ NF-κB 信号通路以及下游炎症因子的影响,分析其对肾脏保护的可能机制。方法建立大鼠肾脏缺血再灌注(IRI)模型,将60只 SD 大鼠随机均分为空白组、对照组、丹参酮ⅡA 组、ST2825组及 Bay11-7082组,行对应处理,24 h 后取肾脏标本,行 HE 法观察组织病理学形态,以 PT-PCR 法、Western Blot-ting 法检测 TLR4、NF-κB mRNA 及蛋白水平,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结果与空白组相比,对照组肾组织病理学明显改变,且 TLR4、NF-κB mRNA 及蛋白水平,组织 TNF-α、IL-1β、IL-6水平均明显上升;丹参酮ⅡA、ST2825及 Bay11-7082均可有效保护肾组织,表现为细胞肿胀、坏死和脱落程度较轻,同时炎症反应更轻,表现为 TLR4、NF-κB mRNA 及蛋白水平,组织 TNF-α、IL-1β、IL-6水平降低,与对照组相比,上述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丹参酮ⅡA 对缺血再灌注肾脏组织有保护作用,其机制与抑制 TLR4/ NF-κB 信号通路、减少下游炎症因子有关。
作者:梅俪凡;欧银娟;林飞燕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观察雷贝拉唑联合新络纳治疗老年性反流性食管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郸城县人民医院2012年6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87例老年性反流性食管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4例与对照组43例。对照组单独应用雷贝拉唑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用新络纳,比较两组症状总有效率、内镜总有效率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症状与内镜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0.9%、86.4%,均分别高于对照组的72.1%、6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9.1%、7.0%,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雷贝拉唑联合新络纳治疗老年性反流性食管炎可有效改善烧心与返酸症状,治疗有效率更高,安全可靠,具有较大借鉴、推广价值。
作者:李凤明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分析总结124例不明原因发热(FUO)患者的病因,指导临床 FUO 诊断。方法对124例“发热原因待查”患者的临床表现及诊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24例中后确诊116例,确诊率为93.5%。确诊的116例患者中感染性疾病59例,占50.9%,其中普通细菌感染及结核感染居多,其次为寄生虫病及病毒感染,非感染性疾病57例,占49.1%,其中肿瘤占29.3%(34/116),风湿结缔组织病占17.2%(20/116)。结论 FUO 的病因中,感染性疾病的发病略高于非感染性疾病,普通细菌感染、结核菌感染、恶性肿瘤(特别是造血系统恶性肿瘤)、结缔组织病所致发热是FUO 的常见原因,一些寄生虫病及病毒感染也应引起足够的重视,避免误诊。
作者:何孜岩;孟君霞;栾春来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研究 CT 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对肺内孤立性小结节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1年3月至2014年3月来天河区人民医院就诊的48例经病理、临床治疗或随访证实为孤立性肺小结节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病例资料,分析 CT 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的敏感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并发症发生率,评价其诊断价值。结果48例患者终确诊为恶性肿瘤28例,良性肿瘤20例,穿刺诊断恶性肿瘤26例,良性肿瘤22例;3例假阴性,1例假阳性。穿刺活检的诊断敏感性为92.88%,阳性预测值为100%,阴性预测值为90.91%,诊断准确率为91.67%。检查后共4例患者发生气胸,发生率为8.33%,1例患者行胸膜腔闭式引流,未发现胸腔积液和穿刺针道种植转移现象。结论 CT 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诊断肺内孤立性小结节的准确性、特异性及敏感性高,具有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且该检查方法并发症较少,是临床诊断肺内孤立性小结节的重要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巨新;张晓忠;刘海伦;余锡煌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心肌肌钙蛋白 T(cTnT)在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及短期预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济宁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43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住院期间心电图、冠状动脉造影和心肌肌钙蛋白 T 检查结果进行比较分析,探讨心肌肌钙蛋白 T 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心电图 ST-T 改变患者 cTnT 为(0.24±0.1)ng/ ml,明显高于心电图 ST-T 未改变者(P ﹤0.05);冠状动脉造影(CAG)提示重度狭窄与完全狭窄患者的cTnT 同轻度狭窄、重度狭窄和正常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cTnT ﹤0.2 ng/ ml 患者的短期预后好于 cTnT ﹥0.2 ng/ ml,两组 CAG 狭窄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心肌肌钙蛋白 T 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有一定的评估价值,其对短期预后的指导意义重大。
作者:张秋兰;谭占山;刘后光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经阴道和经腹部超声诊断子宫内膜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深圳市宝安区人民医院2013年3月至2015年3月经超声与病理学检查确诊为子宫内膜病变的13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超声检查途径不同分为两组。观察组采取经阴道超声检查,对照组进行经腹部超声检查。比较两组超声检查结果与病理学检查结果的符合情况,计算其诊断准确率,并分别对不同类型病变诊断的符合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诊断出63例,准确率为92.65%,对照组诊断出50例,准确率为73.53%,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1)。观察组子宫内膜炎与子宫内膜增生诊断符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子宫内膜息肉、子宫黏膜下肌瘤、子宫内膜癌的诊断符合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经阴道超声检查简单、方便、可行,诊断子宫内膜病变准确率高,具有明显优势,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周小英;叶春媚;范齐波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远段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2月至2014年12月胫骨远端骨折患者100例,根据手术方案分为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行切开复位解剖钢板内固定处理,观察组则行经皮微创复位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处理,观察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用时、术后并发症及骨折愈合时间,随访1年对比两组下肢功能恢复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更少,骨折愈合时间更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随访1年,观察组下肢功能恢复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胫骨远端骨折治疗方案中,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创伤小,固定强度高,患者恢复快,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强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代谢综合征与前列腺癌的相关性及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天津市西青医院2010年6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68例前列腺癌并存代谢综合征(前列腺癌合并 MS 组)以及65例单纯前列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单纯前列腺癌组),包括身高、年龄、体质量、腰围、血压、血脂水平[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空腹血糖(FPG)、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以及病理 Gleason 评分。结果前列腺癌合并 MS 组与单纯前列腺癌组比较,年龄、血压、三酰甘油(TG)、病理 Gleason 评分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 ﹥0.05);而肥胖、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空腹血糖(FPG)、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MS 与前列腺癌的发生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体质量指数、FPG、TG 可能影响血清 PSA 的水平,MS 患者前列腺癌的发生率低,MS 可能为前列腺癌的保护因素。
作者:刘书航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了解不同方案治疗传染性软疣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88例传染性软疣患者抽签随机分为六组,每组48例。分别采用电灼、刮除、冷冻、挑刺法、血管钳挤压、常见药物(以中药酊为例)方法治疗,治疗期2个月。比较分析各组治疗疗效、治疗过程中患者疼痛不良反应程度。结果总有效率比较:刮除组(93.8%)、挑刺组(93.8%)﹥电灼组(85.4%)﹥血管钳挤压组(75.0%)﹥冷冻组(66.7%)﹥中药酊药物组(64.6%),刮除组、挑刺组总有效率相比血管钳挤压组、冷冻组、中药酊药物组显著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患者治疗过程中疼痛程度重度率电灼组(25.0%)﹥血管钳挤压组(20.8%)﹥挑刺法(18.8%)﹥刮除组(12.5%)﹥中药酊药物组(6.3%)﹥冷冻组(4.2%),冷冻组、中药酊药物患者疼痛程度重度率相比电灼组、血管钳挤压明显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刮除法、挑刺法治疗传染性软疣疗效显著,且患者疼痛不良反应程度适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电灼法疗效显著,但疼痛感较重,适合成年人。
作者:胡鹏飞;葛亮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对比分析后腹腔镜手术与开放性手术在肾肿瘤切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珠海市人民医院2012年1月至2014年5月接诊的52例肾肿瘤患者,随机将其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6例。对照组行开放性肾肿瘤切除术治疗;观察组行后腹腔镜肾肿瘤切除术治疗。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长、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随访1年,调查患者肿瘤复发、转移情况。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56.1±23.6)m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66.4±43.1)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且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观察指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随访结果显示,两组患者1年内肿瘤复发、转移与生存率对比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较开放性肾肿瘤术,后腹腔镜肾肿瘤切除术出血量小、术后并发症少,患者恢复快,优势明显,更适合于临床推广。
作者:张征荣;曹明奎;谢群;陈俊泳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比较Ⅲ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应用同步放化疗与序贯放化疗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Ⅲ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70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35例采取同步放化疗者为同步组,另35例给予序贯放化疗者为序贯组,比较两组患者近期疗效,1年、2年生存率及不良反应。结果同步组近期总有效率(71.4%)优于序贯组(45.7%),同步组治疗后1、2年生存率分别为77.1%、62.9%,优于序贯组(54.3%、3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应用长春瑞滨联合顺铂方案同步放疗治疗Ⅲ期非小细胞肺癌近期疗效理想,有助于延长患者生存期,且不良反应轻微,患者能耐受,值得临床借鉴。
作者:孙自伟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在新生儿听力筛查中联合运用自动听性脑干反应与耳声发射的临床效果。方法从新乡市妇幼保健院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出生的新生儿中选取2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100例,对照组100例,对照组新生儿单用耳声发射进行筛查,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自动听性脑干反应筛查。结果新生儿听力筛查结果显示,观察组未通过率同对照组比较,明显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新生儿听力筛查中联合应用自动听性脑干反应及耳声发射,可有效提高灵敏度及筛查率,为新生儿听力损伤发现与治疗提供指导。
作者:汤园园;刘强 刊期: 2016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