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前强化他汀治疗在非 ST 段抬高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中的安全性分析

苏淑红;王志方;刘志强

关键词:急性冠脉综合征, 强化他汀治疗,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摘要:目的:对比分析不同剂量的他汀治疗在非 ST 段抬高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中的安全性。方法入选欲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非 ST 段抬高的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15例,随机分为强化治疗组(7例)和常规治疗组(8例)。强化治疗组:PCI 术前给予阿托伐他汀80 mg/ d,连用2 d,术后阿托伐他汀40 mg/ d,直至术后30 d,此后阿托伐他汀20 mg/ d 维持治疗;常规治疗组一开始即给予阿托伐他汀10~20 mg,每晚睡前口服,分别于 PCI 术前、术后第2天、术后(30±3)d、术后(90±7)d、术后(180±7)d 等时间点采血查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总胆红素(TBiL)、肌酐(Cr)(术后90、180 d 未查)、肌酸激酶(CK)。结果强化治疗组只有术后30 d 的 TBiL 值较常规治疗组明显增高,但是呈一过性。其余指标在各个时间点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介入治疗术前强化他汀治疗在非 ST 段抬高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中是安全的。
临床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临床分析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疗法在原发性高血压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78例,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40例,在西药治疗基础上加用天麻钩藤饮加减汤治疗;对照组38例,给予阿托伐汀钙和马来酸依那普利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降压有效率97.5%、中医证候治疗有效率92.5%、血脂控制有效率90.0%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可有效降压,改善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庭喜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64例临床观察

    目的:研究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病因素及治疗方法。方法选择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在巩义市人民医院住院部接受治疗的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64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认真整理分析。结果出血原因主要为门静脉高压导致胃部疾病(48.44%)、食管静脉曲张(26.56%)、重症胃黏膜疾病(12.50%)、消化道溃疡(7.81%)、消化道肿瘤(4.69%)。所有64例患者经过治疗,显效38例、有效20例、无效2 例、死亡2例,总有效率为93.75%。结论导致肝硬化患者上消化道出血的原因有多种,明确患者的发病原因及出血部位,并针对性地制定治疗方案,能够有效提高治疗有效率,降低病死率。

    作者:景会玲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观察与分析

    目的:对应用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为临床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7月在邵阳市中心医院急诊科进行溶栓治疗的 AMI 患者89例,其中冠状动脉再通患者58例为观察组,未通患者30例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的溶栓时间、T 波对溶栓效果的影响及并发症和治疗后肌酸激酶(CK)和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结果。结果观察组≤4 h 者占32.76%(19/58),多于对照组的10.00%(3/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6 h 者占31.03%(18/58),少于对照组的70.00%(21/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心电图 T 波倒置和不倒置分别为74.14%(43/58)和25.86%(15/58),对照组分别为36.67%(11/30)和63.33%(19/3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观察组心率失常、休克和死亡分别为25.86%(15/58)、17.24%(10/58)和3.44%(2/58),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治疗后 CK 和 CK-MB分别为(178.44±15.36)U/ L 和(16.14±1.70)U/ L,均低于对照组的(472.38±31.79)U/ L 和(48.92±3.65)U/ 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溶栓治疗 AMI 患者是非常必要的,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宜及早应用以改善患者的急性期预后,减少并发症,降低病死率。

    作者:李忠贤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等比重左旋布比卡因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行剖宫产时适剂量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等比重左旋布比卡因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行剖宫产时的适剂量。方法选择 ASAⅠ~Ⅱ级剖宫产产妇75例,随机均分成三组,第2~3腰椎水平行腰硬联合穿刺,蛛网膜下腔分别给予0.5%等比重左旋布比卡因 L1组1.5 ml (7.5 mg)、L2组2.0 ml(10.0 mg)、L3组2.5 ml(12.5 mg),连续监测并记录麻醉前、麻醉后5、10 min 和胎儿娩出时的平均动脉压、心率、动脉血氧饱和度,观察并记录给药15 min 后麻醉平面、并发症发生率、麻醉效果、硬膜外给药例数及新生儿1、5 min时的 Apgar 评分。结果 L3组麻醉后5、10 min 和胎儿娩出时血流动力学稳定性较 L1、L2组差(P <0.05);L3组虽然得到很好麻醉效果但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 L1、L2组(P <0.05);L1组麻醉效果较差,L2组在达到较好麻醉效果的同时又能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论等比重左旋布比卡因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行剖宫产时适剂量为10 mg。

    作者:付代伏;王海兵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儿童呼吸衰竭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治疗儿童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42例不同原因引起的呼吸衰竭患儿使用常规氧疗、鼻塞式 CPAP 及呼吸机进行治疗,比较治疗前后的临床情况(气喘、气促、三凹征)、动脉血气[pH、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 PaCO2)]的变化及住院时间、预后等。结果常规氧疗有效率为50%, CPAP 有效率为79%,呼吸机有效率为100%。住院时间 CPAP 组为8.9 d,较常规氧疗(12.5 d)和呼吸机治疗(12.7 d)均明显缩短(P <0.05)。结论鼻塞式 CPAP 治疗儿童呼吸衰竭疗效显著,可以减少有创通气的应用及缩短住院时间,避免了有创呼吸支持对儿童气道的损害,具有无创伤、易操作、低费用、高疗效等优点,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何小城;林业辉;范联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早期乳腺癌行保乳手术治疗分析

    目的:探讨早期乳腺癌行保乳手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获嘉县人民医院2010年8月至2011年8月收治的25例行保乳手术的早期乳腺癌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5例患者术后两侧乳房基本保持对称,外形均较好,2年内患者生存率为96.0%,乳腺癌复发率为4.0%。结论对处于早期的乳腺癌患者实行保乳手术临床疗效较好,能有效保留患者乳房,保证乳房外形良好,提高生活质量,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鹏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美托洛尔联合卡托普利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美托洛尔联合卡托普利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许昌县人民医院收治的72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6例。对照组采用卡托普利治疗,治疗组采用美托洛尔联合卡托普利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2%,治疗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少,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美托洛尔联合卡托普利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疗效显著,无严重不良反应,可明显改善患者心功能和6 min 步行距离,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付振强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热毒宁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热毒宁注射液治疗非重型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5例住院的非重型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热毒宁注射液,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56%,优于对照组(88.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组治疗后症状积分及住院天数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热毒宁注射液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疗效好,临床症状缓解快,可缩短住院天数,提高有效率。

    作者:郑崇杰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呼气末正压在小儿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中的合理应用

    目的:探讨呼气末正压(PEEP)在小儿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CLS)中的合理应用。方法将32例机械通气CLS 患儿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动态调整 PEEP,渗漏期选择较低 PEEP,恢复期根据液体负荷、水肿程度、尿量及呼吸指数、氧合指数预先上调 PEEP,维持渡过 CLS,以后根据病情下调呼吸机参数至撤机。对照组渗漏期选择低PEEP,监测病情,发现肺渗漏、肺水肿指征后及时上调 PEEP,以后根据病情下调呼吸机参数至撤机。比较两组患儿肺水肿发生率、机械通气时间、预后。结果实验组16例均临床治愈出院。无一例肺水肿并发症,平均机械通气时间4.8 d。对照组16例中并发肺水肿5例,放弃治疗1例,死亡1例。平均机械通气时间6.7 d。结论动态调整 PEEP,渗漏期选择低 PEEP,恢复期根据液体负荷、水肿程度、尿量及呼吸指数、氧合指数预先上调 PEEP,维持渡过 CLS,能减少肺水肿发生率,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并发症少,预后好。

    作者:刘亚丽;陈建政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宫腔镜检查及治疗不孕症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宫腔镜检查及治疗不孕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阜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拟行宫腔镜检查及治疗的患者80例,对其检查治疗情况予以记录和分析。结果80例不孕症患者中出现宫腔异常情况53例,异常率为66.25%;余27例怀疑输卵管异常者,经宫腔镜输卵管插管通液后,其输卵管通畅总有效率为92.59%,显著高于通液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53例宫腔异常患者经宫腔镜手术治疗后1年内妊娠30例,妊娠率为56.60%。结论宫腔镜可直视了解不孕症患者宫内病变部位,并能给予及时治疗,使患者病变部位得到有效改善,提高妊娠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琍琍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急诊恶性心律失常的治疗及预后

    目的:探讨急诊恶性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疗效及预后。方法选取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120例恶性心律失常患者,对照组72例心律 Q-T 间期正常,研究组48例 Q-T 间期延长,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预后。结果对照组平均 Q-T 间期(0.36±0.03)s,直流电复律能够成功转复;研究组平均 Q-T 间期(0.53±0.03)s,大剂量补充钾、镁及异丙肾上腺素钾,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和室性心动过速静脉注射阿托品能够成功复律。结论恶性心律失常通常因不同形式期前收缩而诱发,发作方式不同,需按病情应用特定临床干预。

    作者:郭丛径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儿童慢性咳嗽120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儿童慢性咳嗽的病因。方法对商丘市第三人民医院2007年1月至2009年1月接诊的120例慢性咳嗽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20例患儿中反复呼吸道感染20例,肺炎支原体感染22例,细菌性肺炎3例,咳嗽变异性哮喘26例,胃食管反流13例,鼻窦炎12例,支气管异物 3例,结核感染1例,鼻后滴漏综合征20例。结论本研究慢性咳嗽的常见原因为咳嗽变异性哮喘、支原体感染、反复呼吸道感染、鼻后滴漏综合征等。

    作者:许素玲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在子宫切口瘢痕妊娠中的应用观察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子宫切口瘢痕妊娠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临颍县人民医院自2010年12月至2011 年12月收治的88例子宫切口瘢痕妊娠患者,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4例,对照组单用米非司酮治疗,观察组采用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包块消失时间、血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转阴时间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18%,对照组为79.55%,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包块消失时间、血β-HCG 转阴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 <0.05)。结论给予子宫切口瘢痕妊娠患者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牛会如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135株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耐药性分析

    目的:了解临床分离的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对郸城县人民医院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临床科室送检的标本中分离的135株产 ESBLS 大肠埃希菌药敏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35株产 ESBLS 大肠埃希菌临床科室分布:外一科(普外科、烧伤科)占38.5%,外三科(胸外科、泌尿外科)占14.8%,呼吸科占9.6%,肛肠科占8.1%,门诊部占6.7%,骨科占5.9%,ICU 占4.4%,其余科室合计占11.6%;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氨苄西林、哌拉西林、头孢唑林、头孢呋辛全部耐药,头孢噻肟、头孢曲松、复方磺胺甲噁唑、四环素、环丙沙星均大于80%,头孢吡肟、庆大霉素、左氧氟沙星、氨曲南均大于75%,头孢他啶、氨苄西林/舒巴坦均为65.2%,阿莫西林/克拉维酸为68.9%,均大于65%,头孢哌酮/舒巴坦为31.1%,阿米卡星为17.0%、头孢西丁为10.0%、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为8.1%、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均为0,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阿米卡星、头孢西丁有较高的敏感率。结论临床分离的产 ESBLS 大肠埃希菌耐药严重,应重点加强其耐药性检测,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作者:刘茜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新生儿窒息的产科原因分析

    目的:探讨新生儿窒息的产科原因。方法选取范县人民医院产科2010年12月至2011年12月出生的2540例新生儿中发生窒息现象的68例患儿,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研究68例患儿中脐带异常24例,羊水过少15例,胎位异常及产程异常13例,早产7例,胎膜早破6例,其他原因 3例。结论为有效降低新生儿窒息率,产妇及医疗机构需做好产前保健,同时还要加强对预防及处理相关并发症的重视,并且要严格进行产前、产时电子监护及B 超监测。

    作者:岳金霞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机用 ProTaper 器械预备磨牙重度弯曲根管对根管工作长度的影响

    目的:观察机用 ProTaper 器械预备磨牙重度弯曲根管对根管工作长度的影响。方法选择磨牙根管弯曲度在25°~45°的牙髓炎、根尖炎患者307颗牙386个重度弯曲根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151颗磨牙186个根管使用 GG 钻联合手用不锈钢 K 锉采用逐步后退法预备根管,分别测量预备前、后根管长度;实验组156颗牙200个根管使用机用 ProTaper 器械预备根管,分别测量预备前和 SX、S1、S2、F1、F2、F3预备后根管长度,将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对照组和实验组组预备前后根管长度变化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 =14.28,P <0.01),实验组内 SX、S1、S2、F1、F2、F3预备后根管长度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机用 ProTaper 器械预备磨牙重度弯曲根管后对根管工作长度影响小,根管预备效果好。

    作者:阳冬青;张泳;王冬梅;邱睿;吴洁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后腹腔镜单纯性肾切除术治疗无功能肾26例报告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肾切除术治疗无功能肾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总结26例后腹腔镜下单纯性肾切除术治疗无功能肾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6例手术均获成功,无中转开放手术者。手术时间40~90 min,平均70 min;术中出血30~100 ml,平均50 ml。结论后腹腔镜单纯肾切除术治疗无功能肾安全可靠、创伤小、并发症少、恢复快、不干扰腹腔内脏器、没有污染腹腔的危险,尤其适合于治疗无功能肾。

    作者:刘学进;张涛;熊建荣;朱要辉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经胃镜置入覆膜食管支架治疗食管气管瘘26例分析

    目的:探讨经胃镜食管覆膜支架置入治疗食管气管瘘的疗效及并发症。方法食管气管瘘患者26例,采用经胃镜食管支架置入术,观察术后瘘封堵的有效性、并发症及短期生活质量。结果食管支架置入均一次成功,术后患者感染减轻,咳嗽好转,进食增加,营养状态好转。结论经胃镜食管覆膜支架置入术治疗食管气管瘘成功率高,并发症发生率低,短期疗效好,已成为治疗食管气管瘘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李捷;屠惠明;许科斌;乔峤;钱荦荦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舒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麻醉用于结肠镜诊治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舒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麻醉用于结肠镜诊治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温县人民医院自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收治的92例行结肠镜检查患者,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异丙酚麻醉,给予观察组患者舒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麻醉,对两组患者的异丙酚用量、苏醒时间、麻醉后及术后患者血氧饱和度、平均动脉压、心率进行对比。结果麻醉后观察组血氧饱和度、平均动脉压、心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异丙酚用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 <0.05),苏醒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 <0.05)。结论给予结肠镜检查患者舒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麻醉可有效减少对患者机体的影响,缩短患者苏醒时间,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赵红波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心理护理干预对老年肺结核患者的影响

    有调查[1]显示,1990年我国老年肺结核及老年涂阳肺结核患病率显著高于其他各年龄组,而且多以被动发现为主,临床表现不典型,常伴发其他疾病而使病情复杂化,造成病程缠绵不休,经常反复发作,严重影响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为使老年患者能以佳的身心状态接受治疗,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我们对本院72例老年肺结核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干预,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到如下。

    作者:张彦娜;王晓健;杨璐 刊期: 2014年第05期

临床医学杂志

临床医学杂志

主管:河南省卫生厅

主办:中华医学会河南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