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博统
目的:提高对嗜酸性粒细胞性胃肠炎的认识,探讨诊治方法。方法分析2013年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外科收治的1例嗜酸性粒细胞性胃肠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以往有关文献进行文献复习。结果患者口服泼尼松1个月后治愈。结论嗜酸性粒细胞性胃肠炎较罕见,病因未明,可能与变态反应有关。
作者:张晔;胡晓林;胡开兵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分析糖类抗原CA125、CA199和胚胎类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 CEA)单独及联合检测在卵巢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空腹静脉采血,化学发光法分别检测40例健康体检组妇女、27例卵巢癌患者和42例卵巢良性疾病患者血清CA125、CA199及CEA水平。结果37例卵巢癌患者空腹血清CA125、CA199及CEA值明显高于卵巢良性疾病患者及健康体检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血清CA125单项意义明显大于CA199和CEA;CEA和CA199水平在健康体检组和卵巢良性疾病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三项联合检测的阳性率和准确性比单独检测明显提高,对临床诊断较有意义。结论 CA125、CA199及CEA联合检测对卵巢癌与卵巢良性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及疾病的转归有重要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韩军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总结108例子宫内膜息肉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市中医院2007年8月至2010年8月收治的108例经宫腔镜检查加病理确诊的子宫内膜息肉患者的临床资料,在全身麻醉下采用宫腔镜手术摘除。结果108例中异常子宫出血70例(64.81%),合并不孕30例(27.27%),超声提示子宫内膜增厚20例(18.52%),提示子宫内膜不均质占位65例(60.18%)。手术时间(17.56±7.23)min,术中出血(15.30±5.10)ml,术后月经异常者恢复正常,术后妊娠18例。结论子宫内膜息肉是宫腔内常见的一种良性病变,超声联合宫腔镜检查是诊断子宫内膜息肉的金标准,而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电切术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有效手段。
作者:申素峰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尿激酶溶栓治疗对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采用数字表法将76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应用尿激酶溶栓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 NIHSS)评分为(10.10±2.01)分,显著低于治疗前和对照组( P﹤0.05);观察组治疗后全血高切黏度、低切黏度、血浆黏度和红细胞压积分别为(4.48±0.46)mPa/s、(8.02±0.87)mPa/s、(1.47±0.17)mPa/s和(42.68±3.24)%,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和对照组( P﹤0.05)。结论尿激酶早期溶栓治疗可明显改善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及血液流变性,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高健;李淑萍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宫腔镜无痛人工流产术的适用范围及疗效。方法选择2011年6月至2012年5月要求终止妊娠的患者1400例,随机分为两组,宫腔镜组700例采用宫腔镜无痛人工流产术,负压吸引组给予超导可视负压吸引人工流产术,比较两组漏吸、吸宫不全发生率、出血量及并发症。结果宫腔镜组漏吸率0、吸宫不全发生率0.14%、出血量(5±2)ml、子宫穿孔率0,均低于负压吸引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宫腔镜人工流产较超导可视负压吸引人工流产效果更佳,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斌;吴花荣;孙继英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对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 MHD)患者发生低血压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方法选取MHD患者126例,统计低血压发生情况,并对12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展开回顾性分析。结果低血压与非低血压患者年龄、体质量增长率、白蛋白( ALB)、C-反应蛋白( CRP)、射血分数值、血红蛋白伴发糖尿病、冠心病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经Logistic回归分析可知年龄、并发糖尿病、CRP与ALB是低血压发生的相关因素。结论炎症状态、糖脂代谢紊乱、高龄与营养不良均是老年MHD患者发生低血压的危险因素,这些因素可作为早期预测MHD患者低血压状态的重要因素。
作者:潘锐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对小切口手术切除甲状腺瘤的疗效进行分析和探讨,以此寻找佳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将郏县第一人民医院2012年10月至2013年10月就诊的100例甲状腺瘤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采取小切口手术治疗,对照组采取常规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总疗效。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肿瘤长径、手术切口长度、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术后出血量与对照组比较具有明显优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小切口手术对甲状腺瘤的切除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术后并发症少、出血量少,治愈率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和普及。
作者:孙伟;张俊侠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游泳对新生儿基础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在察布查尔县妇幼保健院经阴道顺产分娩的正常的足月新生儿50例,随机分为游泳组及对照组两组,观察记录两组每天体质量、睡眠时间、睡眠质量、神经行为评分。结果观察组在体质量增加、每天睡眠时间、哭闹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新生儿出生后第7天神经行为安慰性增加,颈紧张反射活跃,手握持力度增加,并能重复抓握,觅食反射活跃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游泳及抚触婴儿是早期的保健活动,有利于促进新生儿的神经行为及体格发育。
作者:王志军;余伟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在降低H型高血压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及预防脑卒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6月至2012年6月H型高血压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依据治疗药物不同分为两组,每组60例,观察组给予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治疗,对照组给予马来酸依那普利片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和脑卒中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脑卒中发生率以及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能有效地降低H型高血压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及脑卒中发生率。
作者:慕英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婴儿良性颅内压增高症的发病情况、临床特点和发病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总结32例符合诊断标准的患儿,总结发病率,观察临床特点,结合文献分析其发病相关因素。结果占住院婴儿的构成比为1.3%,年龄中位数为5.52个月,初发或伴发病27例,症状主要表现为烦躁、呕吐、惊战,无神经系统症状8例。发病相关因素:病毒感染27例,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91%,皮质激素减量1例。预后均良好。结论婴儿良性颅内压增高临床表现不特异且多变,可能存在高发年龄,相关因素多样,感染和缺铁性贫血有很高伴发率,部分颅内高压反复发生,一般预后良好。婴儿良性颅内压增高更多的、确切的相关因素和机制需要进一步明确。
作者:张庆民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血管内栓塞治疗隐源性大咯血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6例内科保守治疗无效的隐源性大咯血患者行超选择性支气管动脉栓塞( BAE),术中行主动脉造影。对支气管动脉( BA)和非支气管动脉( NBSA)进行评估,分析血管造影表现。随访观察BAE的临床效果及术后肺部CT表现。结果6例患者中4例有吸烟史,血管造影共发现15支BA,肋间动脉3支。呈病理性改变11支,其主干增粗,可见血管末梢不同程度的增生,主干正常4支。所有患者BAE后即刻获得止血,随访时间内均未再发咯血,术后CT扫描未见异常。结论 BA是隐源性大咯血的主要责任血管,长期吸烟可能是导致隐源性咯血的主要因素,超选择性BAE治疗隐源性大咯血安全、疗效显著。
作者:张战利;杨瑞民;肖刚;王建利;葛永强;张铭秋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超声弹性成像在甲状腺癌诊断中的应用。方法对2010年8月至2013年10月住院手术并经病理确诊的57个甲状腺肿块的二维图像和弹性成像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声像图特征。结果57个肿块中,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弹性成像正确诊断恶性46个,误诊11个,其中恶性误诊为良性的9个,良性误诊为恶性的2个。结论常规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和超声弹性成像二者联合,综合分析,必要时结合穿刺活检,可大大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作者:吴秀平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观察锁骨钩及锁骨锁定钢板和张力带用于治疗锁骨远端骨折并脱位的临床效果。方法对72例锁骨远端骨折均为neerⅡ~Ⅲ型并脱位的患者,28例行锁骨钩治疗,34例行锁定钢板治疗,10例用张力带固定。结果经6~24个月随访,锁骨钩及锁定钢板治疗者无内固定松动及断裂,无骨不连,无骨折延迟愈合及伤口感染病例。张力带固定者出现2例异物反应及脂肪液化,切口延迟拆线瘢痕愈合。有3例12周出现退针钢丝断裂。72例中,优48例,良21例,差3例,优良率为95.8%。结论锁骨钩钢板和锁定钢板稳定性优于张力带固定,可早期功能锻炼,且并发症少。
作者:冯松林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评估持续有创颅内压监测在自发性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意义。方法治疗组20例患者应用有创颅内压监测,根据监测结果指导临床治疗,观察其疗效;另选择我科既往住院患者19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格拉斯哥昏迷评分( GCS)、脱水剂的使用量、肾功能不全出现情况以及ICU停留时间。结果治疗后治疗组较对照组GCS评分高、使用脱水剂剂量少、肾功能不全发生率低、ICU停留时间短,而颅内感染发生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持续有创颅内压监护在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中效果明显,有利于早期发现颅内再出血、精确评估预后、指导和及时调整治疗措施,减少并发症,提高疗效。
作者:丁雪梅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比较局部晚期食管癌累积野照射与选择淋巴引流区照射的毒性反应与疗效。方法将60例局部晚期食管鳞癌患者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成两组:累积野照射组和选择淋巴引流区照射组。两组PTV照射50.4 Gy,共28次, PGTV照射59.36 Gy,共28次。两组均同期给予DF方案化疗2个周期。结果累积野照射组和选择淋巴引流区照射组1、2生存率分别是83%、65%和80%、5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64,P=0.317)。累积野照射组和选择淋巴引流区照射组有效率分别为93.3%(28/30)和96.6%(29/3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867,P=0.335)。急性不良反应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局部晚期食管癌放射治疗时采用累积野照射与选择淋巴引流区照射疗效相同,急性不良反应相同,应进一步观察晚期损伤,放疗中应使用照射野较小的累积野照射。
作者:孙荣刚;张光斌;任润川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丙种球蛋白( IVIG)联合地塞米松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ITP)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0年9月至2013年9月在兰考县人民医院进行治疗的98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将98例患者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49例,治疗组应用丙种球蛋白联合地塞米松进行治疗,对照组单纯应用地塞米松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血液指标改善情况及住院时间。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96%,对照组为65.31%,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治疗组的出血症状控制时间、血小板开始上升时间、血小板正常时间、住院时间等指标的改善时间明显比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结论丙种球蛋白联合地塞米松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临床疗效明显,且起效迅速,可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代翠莲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研究分析鼻内镜下治疗结构性鼻炎的手术方法,并探讨其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汤阴县人民医院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82例结构性鼻炎患者,其中鼻中隔轻度偏曲65例次,筛大泡34例次,中鼻甲气化22例次,中鼻甲曲线反常19例次,下鼻甲内伸18例次,钩突骨质增生或者向内偏曲14例次,下鼻甲肥厚伴随骨质增生14例次,中鼻甲骨质增生11例次。分别给予鼻内镜手术治疗。结果经过6~18个月的随访,治愈例数为67例(81.71%),有效例数为12例(14.63%),无效例数为3例(3.66%);无效的3例患者均为下鼻甲肥厚伴随骨质增生者,加下鼻甲骨折外移术治愈。82例患者中的4例患者出现鼻内结构粘连,及时分离换药后治愈。结论鼻内镜治疗结构性鼻炎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针对各种结构性鼻炎治愈率较高,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及应用。
作者:范述孝 刊期: 2014年第08期
乳腺增生病是女性常见的乳房疾病,发病率占乳房疾病的首位。近年来该病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且越来越低龄化。乳腺增生病以乳房肿块、经前疼痛加重经后减轻为特点,好发于30~40岁妇女的一种慢性既非炎症又非肿瘤的一类病。临床上按中医辨证施治分为肝郁痰凝、冲任不调两型。2005年3月至2012年5月笔者用中药治疗250例乳腺增生病患者,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曹金婷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手握绷带卷外固定治疗闭合性近节指骨骨折的效果。方法手指近节指骨骨折患者42例行手握绷带卷外固定治疗,早中期口服自制中药方剂接骨散,观察其疗效。结果治疗后当即复查X-ray示解剖复位,5 d后复查X-ray较前无改变。优秀41例,良好1例。结论手握绷带卷外固定治疗闭合性近节指骨骨折,安全简易,疗效确切,值得临床及基层医院推广。
作者:张宇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胃癌全胃切除结肠代胃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获嘉县人民医院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98例进行胃癌全胃切除手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A组与B组,每组49例。A组给予结肠代胃的消化道重建方式进行治疗,B组给予食管空肠吻合术的消化道重建方式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A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较B组低,A组发生营养不良的例数明显较B组少,且A组术后胃肠食物储量明显较B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两组患者生存率均较高,胃癌复发率均较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癌全胃切除结肠代胃术能有效提高患者食物储备量,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整体的生存质量,在全胃切除术中是较为理想的消化道重建方式,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李鹏 刊期: 2014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