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修花
目的:对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采用丙种球蛋白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2年3月到2014年10月收治的50例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通过常规方式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丙种球蛋白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心功能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BNP、LVEF、LVEDD等参数分别为(600±115)、(48.33±11.55)、(43.25±9.24);与对照组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通过丙种球蛋白进行临床治疗,获得较为明显的效果,对心功能可明显改善,加快患者疾病痊愈速度,具有极大的临床推广意义。
作者:吴传本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对细节管理在儿科护理管理中的临床运用效果加以探讨。方法:按入院前后顺序,将我院所收治的86例儿科患者均分成常规组与观察组,前者予以一般护理,后者在前者基础上予以细节管理,并观察其运用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差错、医院感染、护患纠纷等发生率均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93.0%)高于常规组(8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儿科患者实施细节管理,效果佳,不良事件发生率低,满意度高,值得推行。
作者:徐艳莲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超声检测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本次医学研究选择我院心内科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之间收治的76例住院患者为观察对象,其中,原发性高血压38例、单纯原发性高血压18例、合并冠心病20例,同时选择23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对比分析各组观察对象超声检查结果。结果:高血压患者斑块出现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但各组高血压患者斑块出现率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各组观察对象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对比不具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超声检查是一种较为准确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检查和诊断技术,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龚泽璠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美国政府科研机构的专家建议,高血压患者尤其50岁以上的患者应采用强化降血压措施治疗,因为一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新研究表明,强化降压将显著减少心血管疾病发作与死亡的风险。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04期
肩关节脱位手法复位是短小手术,常在无麻醉的情况下进行。近年出现越来越多的小儿和老年患者发生肩关节脱位,且随着人们生活质量不断提高,要求麻醉后无痛下手法复位病例逐年增多。过去多采用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或静脉全身麻醉来完成,这些麻醉方法均能满足手法复位的要求,但对于不合作的小儿和合并心脑血管疾病的老年患者,麻醉选择和操作顾虑较多。七氟醚因诱导快、苏醒快、麻醉深度易调节、对循环抑制轻、呼吸道刺激小、有一定的肌松作用等优点[1],已较广泛用于临床麻醉。
作者:李家奎;李莉;肖继来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加强实习生医院感染管理的做法。方法:将医院感染知识作为实习生岗前培训的重要内容,通过培训认识预防医院感染的重要性,从思想上重视;熟悉造成医院感染的因素,从工作上预防;掌握控制医院感染的方法,从操作上杜绝。结果:实习生对医院感染的认识普遍提高,有效避免了医院感染的发生。结论:加强实习生医院感染管理很有必要,是提高和保证医疗护理质量的重要途径。
作者:梅花;李渠;李占彪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08例胆囊结石患者,68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观察组),40例行开腹胆囊切除术(对照组),对比两组的手术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下床时间、腹痛持续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比对照组更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比对照组更低,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和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结石均有显著疗效,但腹腔镜手术还具有出血少、用时短、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等优点,是治疗胆囊结石的理想术式。
作者:李静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对乳腺癌患者整体护理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的临床价值进行探讨分析。方法:将我院69例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35例)与对照组(34例),分别应用临床护理路径与传统护理法。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术后卧床时间、住院费用、护理依从性以及并发症明显优于对照组,经对比P均<0.05。结论:对乳腺癌患者进行整体护理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能够明显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减少医疗费用。
作者:邹江燕 刊期: 2016年第04期
胸腔积液是许多疾病常见的一种病理过程,主要表现为咳嗽、胸痛、呼吸困难,中等以上积液可见胸部饱满[1]。临床多见于结核性胸膜炎、原发和转移性肺或胸膜恶性肿瘤、低蛋白血症等疾病。近年来许多学者就针对该病如何发挥中医特色、降低复发率、提高治愈率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也取得了许多可喜的成绩。通过总结我们发现在传统治疗方法基础上配合葶苈大枣泻肺汤合五苓散治疗胸腔积液临床疗效明确,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德伟;骆世光;何建文;刘怀刚;党永生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凝血功能的异常,在脑梗塞中的衍变及意义;方法:检测血浆蛋白C(PC)、蛋白S(PS)和抗凝血酶-Ⅲ(AT-Ⅲ)用酶联法;结果:(1)病患组血浆蛋白C、蛋白S、AT-Ⅲ的活性低于健康组,组间比较P<0.05,差异显著;(2)单因素分析:r=0.441,P=0.152,病患组血浆PC与PS显著正相关;结论:在脑梗塞致病的众多危险因素中,凝血异常可能是主要原因之一,监测凝血功能,对疾病的预防、治疗及转归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作者:刘徐桂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旨对急性创伤患者院前救治工作的组织实施与救治措施进行分析探讨,以期为120院前救治工作提供更多的参考与借鉴。方法:回顾分析总结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间我市120出诊急救急性创伤患者200例的救治资料,并就急性创伤患者年龄、性别、创伤部位、致伤原因等进行详细统计分析。结果:本组200例急性创伤患者中,男性占62.0%,女性38.0%;其中21~35岁发生急性创伤患者居首。本组患者存活195例(97.5%),死亡5例(2.5%),其中1例在到达现场已死亡,4例在途中死亡;其急性创伤死亡原因主要为重度颅脑外伤、交通伤、多发伤以及刀伤。结论:急性创伤是院前急救第一病因,以颅脑伤、肢体伤为常见,而颅脑伤也是主要致死因素。同时,在全面控制救治反应时间的基础上,院前急救医师还须全面掌握基本颅脑伤、骨科检查等技能,有效提升现场急救技术水平是降低各类创伤漏诊率,避免或降低致死率、致残率的关键环节。
作者:王庆玮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不同治疗方案对妊娠早期合并绒毛膜下血肿患者妊娠早期结局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将260例首次经阴道B超发现绒毛膜下血肿患者分为三组(B超见胎心,单胎,均无腹痛无阴道流血),进行前瞻性研究,在妊娠13+6周比较妊娠早期结局。利用SPSS19.0统计软件对不同治疗组早期妊娠结局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结果:达芙通保胎组、达芙通+滋肾育胎丸组和自然观察组的早期妊娠保胎成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两两比较,达芙通组与自然观察组、达芙通+滋肾育胎丸组与自然观察组的早期保胎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达芙通对早期妊娠合并绒毛膜下血肿并不伴有先兆流产症状患者的妊娠早期结局是有利的。
作者:朱晓芳;蒋秋静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手术前后护理在胆石症切除术中的重要性。结果:通过有效护理胆石症切除术患者手术后治愈46例,死亡1例,合并并发症1例,结论:综合护理措施可提高患者对遗嘱依从性和自我护理能力,提高患者对手术知识的了解,极大提高患者术后的愈合和康复。[1]
作者:马兰花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撰写规培日记”在手术室新护士规范化培训(简称“规培”)中效果的影响。方法:护士长讲解或引导如何撰写规培日记,并按时上交,批阅日记。结果:带教组在新护士入科后3个月进行考核,理论、操作考试成绩显著上升,新护士规培效果满意度明显提高。结论:通过撰写规培日记,提高了新护士的主动学习能力,撰写规培日记是培养手术室新护士的良好思维方式和学习习惯的有效途径。
作者:邓文琼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研究护理干预对阑尾炎围手术期的影响作用。方法:将86例患者做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的症状好转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满意率为93.02%高于对照组的72.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阑尾炎患者围手术期进行护理干预,康复效果明显提高,患者满意度高,值得推广与应用。
作者:王丹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对生化检验在糖尿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进行分析探讨。方法:选取于2012年3月~2015年5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8例糖尿病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3例)和观察组(35例)进行对照研究,对常规检验和生化检验的准确性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诊断正确率为91.4%,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5.8%,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化检验在糖尿病诊断中具有显著的临床应用价值,能够显著提高糖尿病诊断的准确性,值得进行大力推广。
作者:孙园圆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甲状腺切除采用开放式与经腋窝单孔腹腔镜切除治疗的临床效果对比。方法:入选我院符合标准的行甲状腺切除患者150例,按照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5例;对照组患者实施传统甲状腺切除术治疗,观察组患者实施经腋窝单孔腹腔镜甲状腺切除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术中的相关情况、术后恢复情况、术后并发症及伤口满意度情况等。结果:两组患者术后,病情均得以改善,但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术后使用止痛药率14.7%显著低于对照组40.0%,观察组患者术后满意度93.3%显著优于对照组70.7%,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经腋窝单孔腹腔镜行甲状腺切除术,有效的减轻了患者术后的疼痛感,促进了患者术后的恢复时间,提高了临床治疗效果。同时,切口的美容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赵思哲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对CT增强扫描碘造影剂不良反应的预防及护理措施进行分析探讨,为今后的临床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5年6月间我院收治的接受C T增强扫描患者106例,将其按照入院时间顺序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在扫描诊断期间接受临床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则是接受预防碘造影剂不良反应的护理干预,而后对这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进行分析探讨。结果:接受护理干预的观察组碘造影剂所致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对照组发生显著降低(P<0.05)。结论:临床诊断过程中,出于降低CT增强扫描碘造影剂发生不良反应的目的,临床应及时作出有效的预防和护理干预,从而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诊断安全性。
作者:薛永春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观察初发2型糖尿病采用二甲双胍缓释片联合津力达进行治疗的有效性。方法:抽取2014年3月1日~2014年8月1日到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二甲双胍缓释片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津力达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用药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分别为(5.3±2.1)、(6.2±2.9)、(5.3±2.1),与对照组相比具有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有效性分别为93.33%、73.33%,观察组治疗效果较高(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3.33%、30.00%,观察组不良反应较低(P<0.05)。结论:二甲双胍缓释片用于初发2型糖尿病临床治疗中,获得较为明显降糖效果的效果,可控制患者的血糖,,而津力达可促进患者便秘、口干等症状得到明显改善,两者联合使用,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明显改善患者治疗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吴文莉;何志群;杨莉玲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研究对肝肾不足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采用中药补肾壮筋汤治疗的临床分析。方法:在我院治疗肝肾不足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患者60例按照随机对照原则平均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口服骨康胶囊,实验组患者采用口服补肾壮筋汤,观察记录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Lysholm总评分和主次症状体征积分进行比较,记录治疗期间发生的不良反应。结果:经过治疗后,两组患者的Lysholm总评分均较各自治疗前升高,实验组患者的分数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中医证候总评分和各项症状评分均较治疗前低,且实验组患者治疗后的各项分数均低于对照组;所有患者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肝肾不足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采用中药补肾壮筋汤治疗方案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值得推广。
作者:刘波 刊期: 2016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