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大连市肠道病毒71型VP1区段基因特征分析

栾明春;薄志坚;刘丹红

关键词:肠道病毒EV71型, 手足口病, 基因型
摘要:目的:了解大连市手足口病病原体肠道病毒71型( EV71)分离株的基因特征.方法:从手足口患者粪便标本中分离EV71病毒,经RT-PCR扩增VP1全长,并进行核苷酸序列分析.结果:4株EV71分离株与C4亚型代表株具有较高的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在系统进化树上,4株EV71分离株与C4亚型代表株处于同一分支.结论:大连市手足口病患者中分离的EV71属C4亚型.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相关文献
  • EDTA滴定法测定保健食品中钙元素的改进研究

    目的:使用改进的EDTA滴定法测定保健食品中的钙元素.方法:采用干法消化样品,以硫化钠做掩蔽剂,进行EDTA滴定测定.结果:方法相对标准偏差为0.024% ~0.29%,加标回收率为94.7%~98.8%,经t检验,与ICP-AES法测定结果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改进的EDTA滴定法结果准确,操作简单安全,能够用来测定保健食品中的钙元素.

    作者:王正;李敏;孙开奇;杨永红;罗仁才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2005年-2011年玉林市外环境霍乱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了解玉林市2005年-2011年霍乱弧菌对外环境水体和水产品等的污染状况,及时发现霍乱病例,为制定预防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运用主动监测对玉林城区内2005年-2011年的腹泻病人、外环境水体、(海)水产品、食品、重点人群等进行监测.结果:7年共采集各类标本15922份,检出霍乱弧菌36份,总阳性率为0.23%.2005年-2011年检出的阳性率分别为0.06%、0.67%、0.04%、0.29%、0.16%、0.00%、0.47%,外环境水体监测阳性率为0.26%.(海)水产品监测阳性率为0.55%,腹泻病人及重点人群监测结果全部为阴性;食品监测中未发现阳性样品.结论:我市外环境水体及水产品存在霍乱弧菌,应加强监测力度,及时了解其污染状况,以便采取有针对性措施预防和控制霍乱的发生和流行.

    作者:全信斌;刘义威;罗俊;罗铭;詹晓瑜;林瑞玲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改进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测定空气中氨

    氨气是一种无色而具有强烈刺激性臭味比空气要轻的气体.它对所接触的皮肤组织都有腐蚀和刺激作用,可以吸收皮肤组织中的水分,使组织蛋白变性,并使组织脂肪皂化,破坏细胞膜结构.氨气通常来自建筑施工中使用的混凝土外加剂,和室内装饰材料中的添加剂和增白剂.长期接触,部分人可能会出现皮肤色素沉积或手指溃疡等症状;氨气被呼入肺后容易通过肺泡进入血液,破坏运氧功能.我们通过改进空气中氨的检测方法,改用无氨蒸馏水定容和调整钠氏试剂的加入量,提高了方法的检出限,其各项指标均符合技术要求,实际样品的测定也令人满意.

    作者:李坤;郭文静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血清胰岛素在早期多发伤患者中的临床研究

    正确判断多发伤患者的创伤严重程度和预后是目前危重病医学领域创伤诊治方面所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亦是进一步降低多发伤患者死亡率的关键[1,2].本研究试图通过观察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胰岛素(Insulin,INS)和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bg)指标在早期多发伤患者中的动态变化及相关性,以探讨其在多发伤患者病情发生、发展及预后中的意义.

    作者:郑高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大连市肠道病毒71型VP1区段基因特征分析

    目的:了解大连市手足口病病原体肠道病毒71型( EV71)分离株的基因特征.方法:从手足口患者粪便标本中分离EV71病毒,经RT-PCR扩增VP1全长,并进行核苷酸序列分析.结果:4株EV71分离株与C4亚型代表株具有较高的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在系统进化树上,4株EV71分离株与C4亚型代表株处于同一分支.结论:大连市手足口病患者中分离的EV71属C4亚型.

    作者:栾明春;薄志坚;刘丹红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三种他克莫司测定试剂盒测定移植病人全血中他克莫司浓度的比较

    目的:比较国产他克莫司测定试剂盒(微粒子酶联免疫法检测法,MEIA)、进口他克莫司测定试剂盒(微粒子酶联免疫法检测法,MEIA)以及进口他克莫司测定试剂盒(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法,CMIA)在检测移植病人全血中他克莫司血药浓度时的异同与相关性.方法:用国产和进口他克莫司测定试剂盒(微粒子酶联免疫法检测法,MEIA)分别测定147例移植后服用他克莫司的病人全血样品,用进口他克奠司测定试剂盒(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法,CMIA)测定其中49例样品,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考察三种试剂盒的等效性与相关性.结果:三种方法中任意两种方法的检测结果用配对t检验进行检测,均无显著差异,用Excell进行相关性分析,其相关系数均大于0.9,相关性好.结论:三种试剂盒均可用于他克莫司的血药浓度检测,且相关性高.

    作者:冯艳青;刘振红;张杨丽;张丽;刘志国;李伯安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CMIA法测定梅毒螺旋体抗体在临床筛检梅毒的应用

    目的:探讨CMIA法测定梅毒螺旋体抗体在临床筛检梅毒的应用.方法:用CMIA法测定患者梅毒螺旋体抗体,阳性标本再进行TPPA确认试验,用ROC曲线分析确定S/CO值筛检梅毒精确度.结果:在28468例受检患者中,CMIA法梅毒抗体阳性501例,其中TPPA阳性413例,通过ROC曲线分析确定S/CO为3.2时(曲线下面积0.953,95%可信区间0.936~0.970),预测梅毒精确度为(敏感性88.8%,特异性94.4%).结论:CMIA法检测梅毒抗体可以准确预测梅毒感染,根据S/CO值可以确定是否需要进行TPPA确认试验.

    作者:金国江;邹大伟;杜毅鑫;陈俊丽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游离脂肪酸水平与TNF-α及胰岛素抵抗的关系

    目的:研究甲状腺功能亢进(简称甲亢)患者血清游离脂肪酸(FFA)、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的变化及其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方法:测定50例甲亢患者及50例正常人游离脂肪酸(FFA)、空腹胰岛素(FINS)、空腹血糖(FPG),同时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TSH、FT3、FT4等指标,并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ISI)、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分析FFA水平的变化与TNF-α及胰岛素抵抗的关系.结果:甲亢患者FFA、TNF-α、Homa-IR、FPG、FINS、FT3和FT4水平均较健康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或P<0.01),TSH、ISI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直线相关分析显示,血FFA水平与TNF-α、FINS、Homa-IR、FT3和FT4呈正相关(P<0.05或P<0.01),与ISI负相关(P<0.01).结论:甲亢患者FFA水平明显升高,且与TNF-α水平及胰岛素抵抗密切相关.

    作者:吴荣辉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胱抑素C在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早期的检测及意义

    目的:血清和尿液探索胱抑素C在预测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蛋白正常时肾功能损害的临床意义,评价其与蛋白尿的关系.方法:将232例患者分成3组:正常蛋白尿组、微量白蛋白尿组和大量白蛋白尿组,检测肌酐、尿白蛋白、血清/尿胱抑素C、肾小球滤过率(eGFR、MDRD计算的eGFR和CKD-EPI计算的eGFR).结果:胱抑素C随尿蛋白的增加而增加.血清胱抑素C受CRP、性别、尿白蛋白/肌酐比值和eGFR影响,而尿胱抑素C受甘油三酯、年龄、eGFR和ACR影响.胱抑素C在正常蛋白尿组MDRD计算的eGFR< 60 ml/min/1.73 m2中是独立因子.结论:胱抑素C在诊断2型糖尿病肾病尿蛋白正常时为有用的指标.

    作者:蒋峻梅;杨婷;陈芳建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聚乙二醇辛基苯基醚(OP)-硝酸银分光光度法测定作业场所空气中的硫化氢

    目的:建立稳定、灵敏、可靠的聚乙二醇辛基苯基醚(OP)-硝酸银分光光度法测定作业场所空气中的硫化氢的方法.方法:OP体系中硝酸银与硫化氢反应生成稳定的硫化银,用于测定作业场所空气中硫化氢.结果:硫化氢浓度在0.05 mg/m3 ~ 8.00 mg/m3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2) =0.9995,回收率在99.4% ~ 100%范围,相对标准偏差在0.86% ~3.5%(n=6)范围.结论:用聚乙二醇辛基苯基醚(OP)-硝酸银分光光度法测定作业场所空气中的硫化氢,具有操作简便、稳定、灵敏、准确等特点,结果满意.

    作者:范建中;冷朋波;姚浔平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采用荧光光谱法测定谷氨酸诺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中诺氟沙星的含量

    目的:研究了稀土铽-诺氟沙星-十二烷基磺酸钠(SDS)体系的荧光性质,在中性缓冲溶液中,镧对此体系的荧光强度具有增强作用.方法:用常规化学方法建立此体系,对此体系进行了荧光检测,测定其荧光光谱图,并且对此体系的荧光强度进行具体分析.结果:对产生共发光效应的实验条件进行优化,在佳实验条件下,建立了体系的荧光强度和Tb3+浓度之间的线性方程,线性范围为2×10-7~1×10-5 mol/L,相关系数r2为0.9985,该实验得到了满意的结果,并对反应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结论:第二稀土金属镧的加入对体系的荧光强度具有增强作用,采用荧光光谱法测定谷氨酸诺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中诺氟沙星的含量得出满意的结果,该方法可作为药物制剂的含量直接分析方法.

    作者:吕玉光;赵悦辉;李刚;谭博;张云杰;王莹;李烨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化妆品中苯菌灵和多菌灵

    目的: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UPLC-MS/MS)法测定化妆品中微量苯菌灵和多菌灵的方法.方法:试样用甲醇-盐酸水溶液提取后,经正己烷萃取除去脂溶性杂质,以混合机理的阳离子固相萃取柱净化、富集,后C18色谱柱分离,采用UPLC-MS/MS电喷雾电离(ESI),正离子,多反应监测(MRM)模式检测,外标法定量.结果:在1 ng/ml ~ 100 n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优于0.99;添加回收率范围为82.0% ~ 95.6%,相对标准偏差(RSD)小于4.8%,定量下限为1.0 μg/kg.结论:该方法适合各类化妆品中苯菌灵和多菌灵的测定.

    作者:薛霞;宿书芳;王骏;张卉;祝建华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同型半胱氨酸、超敏C-反应蛋白、脂蛋白(a)联合检测在急性脑梗死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脂蛋白(a)[LP(a)]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检测127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和60例健康对照组血清Hcy、hs-CRP、LP(a)含量,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急性脑梗死组Hcy、hs-CRP、LP(a)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脑梗死不同临床分型组间血清Hcy、hs-CRP、LP(a)水平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Hcy、hs-CRP、LP(a)作为动脉粥样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是急性脑梗死患者重要的血清标志物,三者联合检测对评价脑梗死的发生及判断病情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薛邦禄;李妍;徐维家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从暴发腹泻的贻贝中同时检出腹泻性贝类毒素和扇贝毒素

    目的:2011年5月25日-5月27日,我市苍南县暴发了57例因食用贻贝引起的腹泻性贝类毒素(DSP)中毒事件,采集了19份样品进行检测.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方法对贻贝中5种脂溶性贝类毒素进行检测,根据欧盟贝类毒素的限量值进行评价.结果:15份样品检出大田软海绵酸(OA)、鳍藻毒素-1(DTX-1)和7-epi-pectenotoxin-2 seco acid(7-epi-PTX-2sa),16份检出pectenotoxin-2seco acid(PTX-2sa),7份检出pectenotoxin-2(PTX-2).其中4份样品中游离OA和DTX-1含量超出欧盟限量值3倍多,它们的总OA约超出9倍.其余均低于欧盟限量值.首次在我国贝类中检出了PTX-2sa和7-epi-PTX-2sa.结论:鉴于部分贻贝样品DSP超标,今后应加强贝类上市前的监测工作.

    作者:张秀尧;蔡欣欣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速冻米面制品中两种金黄色葡萄球菌计数方法的比较

    目的:比较和分析速冻米面制品中金黄色球菌计数的两种方法.方法:采用直接生理盐水稀释和用7.5%的NaCl肉汤4h前增菌处理两种样品对含一定浓度(2.6×105 CFU/ml)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加菌样品进行处理并采用Baird-Parker培养基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计数.结果:4 h前增菌处理法优于生理盐水稀释法,更接近于人工加入的细菌数2.6×105 CFU/ml.结论:采用4h前增菌处理后计数更接近于加入的细菌数,没有增加,具有可行性.

    作者:邓艳华;熊克勇;傅松哲;曾仁高;肖菊珍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院内感染的重点科室及病原菌分析

    目的:调查综合医院发生院内感染的重点科室病原菌种类.方法:采用目标性监测方法,调查2010年患者感染率,并进行分析.结果:院内感染发生率高的科室为ICU,主要部位是下呼吸道,主要病原菌是革兰阴性杆菌.结论:医院ICU感染发病率高,其中呼吸机相关性肺部感染率高,应加强引起感染相关因素控制.

    作者:鲁小红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104例急性散发腹泻病例病原学分析

    目的:了解北京市宣武区春季就诊的急性散发腹泻病例中病原感染分布现状,为制定相关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以北京市宣武医院就诊的腹泻病例作为监测对象,留取便标本进行霍乱弧菌、沙门菌、志贺菌、副溶血弧菌、致泻大肠杆菌和诺如病毒、轮状病毒检测及分析.结果:共调查并检测腹泻病例104例,总阳性率38.5%,细菌培养阳性率21.2%,病毒检测阳性率为20.2%,有3例患者便检结果细菌、病毒皆为阳性.结论:急性散发腹泻病原类型复杂多样,应进行必要的病原学监测及研究,以进一步明确感染性腹泻的流行特征.

    作者:李继珊;庞晶晶;高波;崔海洋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广州市某区水厂汞污染调查

    目的:了解某区水厂污染状况,为某区城镇居民饮水安全提供可行的解决方案.方法:对某区各水厂针对性采取不同监测方案,将所得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水源水总体较好,出厂水基本上都含有汞,某些时段的出厂水汞含量超出限值;对某厂的非常规监测中发现,沉淀剂和使用后滤砂中均检出汞,疑为厂内蓄积和器壁吸附造成的出厂水污染.结论:某区水厂均存在厂内污染和蓄积问题,严重影响出厂水质量;因此,改进水处理工艺;定期清洗和更换厂内耗材;建立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对地表水的保护,保证城镇居民的用水安全.

    作者:罗海英;陈亚精;翁开桂;刘恕安;李诚;谭伟煊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TLR4在肾移植急性排斥反应中的预测作用

    目的:研究血液中Toll样受体4(TLR4)的含量在大鼠肾移植后发生急性排斥反应中的预测作用.方法:建立大鼠原位肾移植模型.利用流式细胞技术动态监测大鼠血液及移植肾组织中TLR4的含量,以酶联免疫法检测大鼠血液中IL-2的含量.以组织病理学作为急性排斥反应的诊断标准,研究其表达与急性排斥反应的关系.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术后1d、2d、3d、5d、7d异基因移植组大鼠移植肾均有急性排斥反应发生,异基因移植组血液中IL-2和TLR4水平明显高于同基因移植组及健康对照组大鼠体内相应指标的水平.在造模后1d大鼠血液中TLR4含量即开始升高.同时异基因移植组大鼠移植肾组织中的TLR4含量也明显高于同基因移植组及健康对照组.结论:TLR4参与了肾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的发生,可作为肾移植术后预测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的一个敏感指标.

    作者:瞿亚红;陈丽娜;任雨;宋文慧;忻立敏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乳与乳制品中硫氰酸盐含量的分光光度法测定

    目的:建立分光光度法测定乳与乳制品中硫氰酸盐含量的方法.方法:样品经处理后,在中性介质中,于50℃条件下,样品中硫氰酸根与氯胺T反应生成氯化氰,再与异烟酸作用,经水解后生成戊烯二醛,后与吡唑啉酮缩合生成蓝色染料,该蓝色染料的吸光度与硫氰酸根的浓度在一定范围内呈线性关系,以此测定样品中硫氰酸根的浓度.结果:该方法硫氰酸盐浓度在0.0 mg/L~ 1.0 mg/L呈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97,检出限为0.02 mg/kg,相对标准偏差在3.48%,样品加标回收率为90.8%.结论:该法操作简单,灵敏度高,准确可靠,适用于乳制品的质量监测.

    作者:陈惠珠;宣栋梁;潘璐;蔡嵘 刊期: 2012年第08期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