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窒息新生儿心肌酶谱检测的临床意义

史丹华

关键词:心肌酶, 窒息, 心肌损害, 婴儿, 新生
摘要:本文对2001年2~12月我院住院的46例窒息新生儿及19例同期出生的正常足月儿做血清LDH、CK、HBDH、CK-MB定量测定,以探讨其对窒息新生儿心肌损害的诊断价值,现报告如下.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相关文献
  • P73mRNA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P73mRNA失表达在小儿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中的临床意义. 方法 RT-PCR法检测40例ALL患儿骨髓单个核细胞内P73mRNA表达,并分析P73mRNA失表达与影响ALL预后因素的关系.结果 ALL中存在较高频率的P73mRNA失表达,且与高白细胞数、高肿瘤负荷、髓外浸润、高危临床分型显著相关.结论 P73mRNA失表达在小儿ALL发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P73mRNA失表达与预后不良因素相关,P73mRNA检测可能对评估小儿ALL预后、指导临床治疗有重要意义.

    作者:殷小成;曹励之;邓晖;王颖超;张朝霞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文献计量学分析

    采用文献计量学及引文分析的方法,以<实用儿科临床杂志>1998~2001年共4卷24期所载全部文献为统计源,手工检索全部文献,逐一核对.应用Epi Info 6.0版统计分析软件建立数据库,并录入相关内容,用分析模块进行分析,从而得出文献相关研究词频分析,文献的引文量、引文来源、引文语种,中文引文文献的高被引图书及论文,归纳出4年来<实用儿科临床杂志>所发表文献的研究热点、现报告如下.

    作者:胡猛立;杨克虎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新雪丹致过敏性休克1例

    患儿,男,8个月,足月顺产.因流涕,服新雪丹0.6 g (广州奇星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生产批号:2051 ),约 10 min 后突然出现憋气,面色苍白,烦躁,立即住院.查体:神志不清,鼻扇,口唇发绀,四肢厥冷,躯干及四肢可见针头至米粒大散在红色斑丘疹.

    作者:周桂荣;黄义文;张梅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窒息新生儿心肌酶谱检测的临床意义

    本文对2001年2~12月我院住院的46例窒息新生儿及19例同期出生的正常足月儿做血清LDH、CK、HBDH、CK-MB定量测定,以探讨其对窒息新生儿心肌损害的诊断价值,现报告如下.

    作者:史丹华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儿童格林-巴利综合征并心血管系统损害81例

    目的探讨儿童格林-巴利综合(GBS)并心血管系统损害的临床表现及其机制.方法对81例并心血管系统损害的GBS患儿进行动态心电图检查及临床观察.结果儿童期GBS并心血管系统损害发生率占40.6 %,多发生在病后1周内.损害类型依次为心动过速、ST-T段改变、室性早搏、传导阻滞等.结论儿童期GBS常并心血管系统损害.心血管系统损害较轻者无需特殊处理,较重者须予心电监护治疗.

    作者:方岩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脆性X综合征患儿细胞内环磷酸腺苷降低的机制

    目的探讨脆性X综合征细胞内环磷酸腺苷(cAMP)降低的机制.方法通过基因封闭方法,建立Fra(X)细胞模型,研究cAMP代谢途径中的两个关键酶腺苷酸环化酶(AC)及磷酸二酯酶(PDE)的活性变化.结果试验组AC的比活力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0),而PDE比活力则无显著改变(P=0.983).结论 Fra-(X)细胞内cAMP水平的降低可能与AC活性的抑制有关,而与PDE活性无明显关系.

    作者:张传仓;姚英民;陈瑶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狼疮性肾炎患儿免疫球蛋白E低亲和力受体的意义

    目的探讨狼疮性肾炎免疫球蛋白E(IgE)低亲和力受体与发病机制的关系.方法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儿童狼疮性肾炎18例和健康同龄儿20例IgE低亲和力受体.结果狼疮性肾炎患儿CD23阳性细胞(20.1 %±4.96 %)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14.07 %±4.44 %),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IgE低亲和力受体可能在狼疮性肾炎发病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楚海峰;张永法;钟英杰;宋亚新;李悦南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患儿血清促红细胞生成素变化

    目的检测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地贫)患儿血清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含量,为探讨其临床治疗的有效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应用酶联法检测25例β地贫、17例血红蛋白H病(HbH病)和25例健康对照组儿童血EPO含量.结果重型β地贫患儿EPO含量高,其次为中间型β地贫患儿,后为HbH病患儿,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P<0.001),各组儿童与成人EPO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地贫患儿EPO含量增高,因贫血程度不同而有所差异.

    作者:张新华;吴志奎;黄有文;王荣新;蔡辉国;黄欣秋;蔡利群;李平萍;朱凌;周天红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楔形截骨加内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21例

    1997年3月~2000年12月我院采用切开复位桡侧楔形截骨加克氏针内固定方法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33例,随访21例,并与克氏针内固定治疗的同类骨折20例比较,疗效较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符孔龙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经直肠手术治疗女童后天性直肠前庭瘘91例

    目的总结经直肠修补女童后天性直肠前庭瘘的手术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91例经直肠修补后天性直肠前庭瘘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后痊愈85例,手术成功率93.4 %.结论经直肠修补女童直肠前庭瘘是简单、可靠的手术方法.

    作者:陈亚军;魏临琪;王永红;高洪波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丰富环境早期干预对早产儿预后的影响

    目的研究早期丰富环境干预对早产儿预后的影响.方法将胎龄30~36周、出生体重1700~2450 g的106例早产儿随机分为早期丰富环境干预组(干预组)和普通环境干预组(对照组),生后即开始不同环境干预,观察对早产儿出生后2周内呼吸、心率、神经行为评分、吸吮能力、睡眠的影响及对大运动、精细运动发育过程、语言发育过程、2岁内脑性瘫痪(CP)发生率影响.结果干预组出生2周内呼吸、心率、睡眠较对照组平稳(P<0.01),吸吮能力较对照组强(P<0.01),神经行为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运动发育过程显著快于对照组, 2岁内CP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早产儿应尽早开始早期丰富环境干预,以改善其预后.

    作者:郭亚乐;袁宝莉;李瑞林;任利芬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肺炎支原体感染并丙种球蛋白非敏感性川崎病1例

    患儿,男,10岁.发热、咳嗽10 d入院.病后3~4 d全身出现红色斑片样皮疹,持续2~3 d消失;病后6 d双眼发红.用抗生素无效.体检:体温 38.2 ℃,热病容,无皮疹,浅表淋巴结不肿大.

    作者:何奎华;边明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新生儿多器官功能不全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变化

    新生儿多器官功能不全(MODS)是严重危及新生儿生命的疾病,病死率高,除综合监测患儿内环境变化外,目前尚缺少快速观察指标[1].为此我们检测新生儿MODS 25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变化,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作者:刘清泉;薛国昌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肾病综合征患儿血清白细胞介素13、18测定及其意义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3(IL-13)、IL-18与肾病综合征(NS)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分析法定量测定74例原发性肾病血清IL-13、IL-18水平.结果 NS患儿发作期血IL-13、IL-18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和缓解组(P<0.01),恢复期与对照组比较无差异(P>0.05).单纯性肾病IL-13、IL-18明显高于肾炎性肾病(P<0.01).结论 IL-13、IL-18参与肾病综合征的发病,且单纯性肾病较肾炎性肾病明显.

    作者:朱光华;何威逊;罗运九;方明俊;任志德;田国力;董庆元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二磷酸果糖治疗急性病毒性心肌炎31例疗效观察

    急性病毒性心肌炎的治疗主要是病因治疗及促进受损心肌细胞恢复.如未能及时有效地治疗其可发展成慢性心肌炎或不可逆转的心肌病变[1,2].我们应用二磷酸果糖治疗儿童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建庄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一氧化氮吸入治疗新生儿肺动脉高压的应用及评价

    新生儿窒息、肺炎、呼吸窘迫综合征、先天性心脏病和持续胎儿循环(原发性及继发性)等多种疾病均可引起肺动脉高压(PH).肺动脉压力的增高可导致严重的低氧血症和心功能不全,甚至死亡.一氧化氮(NO)是一种内皮衍生舒张因子,具有舒张血管平滑肌细胞的作用.自1992年Kinsella首次将吸入NO成功地应用于治疗新生儿持续PH以来,已尝试用于多种新生儿疾病引起的PH治疗,其临床应用和相关的基础研究也取得长足的进步,但仍有一些不同看法.

    作者:陈新民;洪新如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儿童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治疗进展

    白血病是全身性疾病,各重要脏器均有浸润.血脑脊液屏障使多数药物未能在脑脊液(CSF)中达到有效浓度,从而使中枢神经系统(CNS)常成为疾病复发的根源.70年代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LL)的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CNSL)发生率约 26 %~30 %,急性非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NLL)的CNSL发生率约5 %~18 %.近年来采用放疗、化疗鞘注等方法使发生率降至5 %~10 %.

    作者:柳彩凤;刘桂兰;陆爱东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1,6-二磷酸果糖治疗病毒性心肌炎30例

    病毒性心肌炎是儿科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了.该病目前尚无特效治疗,一般多采用综合治疗.本文采用1,6-二磷酸果糖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疗效满意,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沈晓莲;赵竹莲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Nd-YAG激光治疗喉乳头状瘤18例

    喉乳头状瘤是发生于喉部的良性肿瘤.小儿喉乳头状瘤往往生长迅速,复发率高,有时可导致呼吸道阻塞,需行气管切开,但易引起局部扩散.所以小儿喉乳头瘤的治疗对临床医师来说仍是一个棘手问题,1996~2000年我科应用Nd-YAG激光治疗小儿喉乳头状瘤18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袁园;刘长秀;李海霞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咪达唑仑、氯胺酮合剂在小儿外科手术中的应用

    本文观察微量输液泵持续静脉注射咪达唑仑、氯胺酮合剂在小儿外科手术的临床麻醉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郭忠英 刊期: 2003年第05期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