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艳;陈吉庆;邵小松
输尿管开口异位常并重复肾重复输尿管畸形.异位开口的输尿管一般均有狭窄,临床定位诊断较困难.我们收治临床资料完整的病例21例,均经超声诊断和手术证实,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张煜华 刊期: 2003年第08期
目的了解肺炎支原体(MP)感染近年发病情况及临床特点.方法对1999~2001年我院收治684例呼吸道感染住院患儿进行支原体抗体(MP-IgM)及冷凝集试验检测,并对171例阳性者进行临床分析.结果支原体感染患儿占呼吸道感染23.22%,且呈逐年增多趋势;2~6岁组感染率高;MP可致多器官、多系统损伤.结论支原体与呼吸道感染关系十分密切,应重视对MP的防治.
作者:徐桂芳;费德琼;李敏 刊期: 2003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65-Ab)和血、尿C肽在1型糖尿病(DM)诊治和预后中的意义.方法1型DM 23例,馒头餐试验检测胰岛功能,酶免法测定血清GAD65-Ab,放免法测定血、尿C肽,进行有关临床特点分析,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1型DM组GAD65-Ab阳性率显著升高[分别为34.8%和0%,各时相血C肽和24 h尿C肽分泌总量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在1型DM组,与GAD65-Ab阳性患儿比较,GAD65-Ab阳性患儿发生酮症多、空腹C肽水平低和较多的胰岛素使用量(P<0.05).结论检测血清GAD65-Ab和血、尿C肽对于1型DM的诊断、了解胰岛功能、指导治疗和判断预后均有重要临床意义.
作者:翁孝刚;王卫民;张清贵;王福玉;郭永年 刊期: 2003年第08期
本文采用JT-RI型血细胞分析仪对各型乙肝患儿血小板计数(BPC)、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压积(PCT)和血小板分布宽度(PDW)4项指标进行检测,现报告如下.
作者:胡建福 刊期: 2003年第08期
目的探讨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ICPP)与单纯性乳房发育(SPT)女童血清瘦素、类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水平、脑电图异常率及这些指标对真性性早熟的诊断价值.方法乳房早发育为主患儿中特发性中枢性早熟18例,单纯性乳房发育12例,用放射免疫法和酶标免疫法测定两组血清瘦素、IGF-1及行脑电图检查.结果ICPP组血清瘦素、IGF-1水平明显高于SPT组(P均<0.001).其脑电图异常率明显高于SPT组(P<0.01).血清瘦素与IGF-1之间呈明显正相关(r=0.668 P<0.001).血清瘦素与黄体生成素(LH)或LH/卵泡刺激素(FSH)间无相关性.结论血清瘦素、IGF-1、脑电图可作为真性性早熟的早期诊断指标之一.
作者:顾威;石星;刘倩琦 刊期: 2003年第08期
目的分析儿童特发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IHP)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86~2001年诊治的12例IHP发病情况、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治疗及预后.结果儿童IHP以女性多发(8例),表现为1.典型手足搐搦发作;2.低钙血症、高磷血症、血清甲状旁腺激素(PTH)低于同龄正常儿童;3.视力障碍5例,智能低下4例;4.肝肾功能及心肌酶谱正常;5.脑实质及基底核多发性对称性钙化;6.予钙剂及维生素D等综合治疗效果显著.结论儿童IHP均出现手足搐搦,且多为其首发表现;对疑为IHP患儿应做血清钙、磷、PTH头颅CT检查,以利于确诊.
作者:张秀梅;刘红英;郑淑娟 刊期: 2003年第08期
目的探讨高肺血流量所致肺动脉高压(PH)大鼠肺血管结构和血浆硫化氢的变化.方法雄性SD大鼠共16只.对分流组大鼠行腹主动脉、下腔静脉分流术;11周后以右心导管法测定肺动脉平均压(mPAP);检测右心室/体重(RV/BW)和右心室/左心室+室间隔(RV/LV+S)比值;并以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观测肺血管结构变化;以分光光度法测定血浆硫化氢含量.结果分流组大鼠mPAP、RV/BW及RV/(LV+S)比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1);光镜下肺小血管肌化程度明显增强,肺中、小肌型动脉相对中膜厚度明显增加;电镜下,肺中、小肌型动脉内皮细胞增生、肥厚、肿胀,平滑肌细胞增生、肥厚,并由收缩表型向合成表型转化.分流组大鼠的血浆H2S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肺动脉平均压与血浆硫化氢含量呈负相关.结论肺血管结构重建是高肺血流量所致PH重要病理基础,内源性H2S下调可能在其形成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石琳;杜军保;齐建光;魏冰;唐朝枢;汤秀英 刊期: 2003年第08期
临床使用丙戊酸钠(VPA)治疗儿童癫癎时,为提高治疗效果及患儿依从性,常采用丙戊酸钠缓释制剂.目前,使用广泛的丙戊酸钠缓释制剂是由法国Sanofi Winthrop公司生产,商品名为德巴金缓释片(Depakine Chrono,DK),此药吸收后的药时曲线较平稳,峰谷血药浓度波动小,从而达到减少服药次数、降低毒副作用、疗效持久、安全的目的,提高癫癎患儿的依从性.
作者:卢建;张旭晖 刊期: 2003年第08期
目的探讨一氧化氮(NO)、一氧化氮合酶(NOS)、丙二醛(MDA)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中的作用.方法NO测定采用硝酸还原法,NOS、MDA测定采用分光光度计比色法.共检测HIE患儿36例.结果轻、中度HIE患儿NO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重度HIE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NOS在中重度HIE有显著差异,MDA在中重度HIE均有显著差异.结论新生儿脑组织缺氧缺血时存在脂质过氧化损伤,NO、NOS参与HIE的发病过程.
作者:王建平;苏怡凡;陈虹 刊期: 2003年第08期
1999~2002年4月我院用鱼腥草雾化吸入辅助治疗68例支气管哮喘患儿,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吴珍珠 刊期: 2003年第08期
我院1983~2002年共收治儿童发作性睡病13例,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本组男8例,女5例;起病年龄5~13岁.其中2例中有分娩困难史,1例有颅外伤史,2例有发作性睡病家族史.
作者:牛锋;张世昌 刊期: 2003年第08期
为探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医院感染相关因素,现将我院医院感染的新生儿89例进行临床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振西;刘玉荣;郭东红 刊期: 2003年第08期
目的探讨T淋巴细胞在儿童支气管哮喘发生中的作用.方法应用流式细胞术对24例发作期支气管哮喘患儿和21例正常对照组儿童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血浆IgE等进行检测.结果1.发作期患儿外周血T细胞亚群CD3+、CD4+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意义,发作期CD8+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而CD4+/CD8+高于正常对照组(P均<0.01);2.发作期患儿CD+23、CD+19、IgE和嗜酸性粒细胞计数(EBC)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均<0.01);3.同IgE浓度CD+23(r=0.575 P<0.001)及CD+19(r=0.372 P<0.05)均呈正相关,CD+23与CD+19(r=0.663 P<0.001)呈正相关.结论1.哮喘患儿外周血T淋巴细胞分布发生变化,哮喘发作期T淋巴细胞处于激活状态;2.CD+23、IgE在哮喘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杨运刚;陈茂荣 刊期: 2003年第08期
目的总结分析穿刺引流治疗婴幼儿外伤性硬脑膜下积液的临床疗效.方法1996年5月~2002年5月对收治婴幼儿外伤性硬脑膜下积液28例,采用穿刺引流及压腹、应用血管扩张药、补充生理盐水等治疗.结果14例1周内积液消失,10例2周内积液消失.1个月后复查CT,26例积液均消失.3个月后复查,27例均恢复正常.1例6个月后复查CT显示仍有颅骨内板下低密度区,量约25 ml,但颅压正常,无临床表现.均随访3~12个月,平均9个月,患儿智力、体格发育均正常.结论婴幼儿外伤性硬脑膜下积液经穿刺引流,辅以脑组织复位治疗,效果满意.
作者:李彦伟;吕继锋 刊期: 2003年第08期
目的研究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浓度与生长激素缺乏症(GHD)患儿生长激素(GH)激发试验中血清GH峰值关系,为其代替GH激发试验提供依据.方法选择GHD患儿62例(男39例,女23例),为GHD组;60例健康儿童(男38例,女22例)为对照组.分别用放射免疫分析法(RIA)、免疫放射分析法(IRMA)检测两组血清IGF-1、IGFBP-3浓度,同时做GH激发试验,测定血清GH峰值,并比较其与IGF-1、IGFBP-3的关系.结果GHD血清IGF-1、IGFBP-3均显著低于对照组(t=3.116、11.579 P均<0.01);GHD组血清IGF-1、IGFBP-3浓度与GH激发试验中GH峰值呈显著正相关(r=0.331、0.347 P均<0.01);GHD组血清IGF-1、IGFBP-3降低阳性率分别为97.58%、98.38%,与激发试验的阳性率(100%)比较无统计学意义(x2=3.074、2.033 P均>0.05).结论血清IGF-1、IGFBP3浓度的检测对诊断GHD有重要意义;检测血清IGF-1、IGFBP-3浓度可替代GH激发试验.
作者:欧阳士香;白东 刊期: 2003年第08期
目的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血浆神经肽Y(NPY)与催乳素(PRL)水平的变化.方法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32例新生儿HIE及12例对照组血浆NPY与PRL水平变化.结果HIE组急性期血浆NPY与PRL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1),中、重度HIE急性期血浆NPY与PRL水平均显著高于恢复期(P均<0.01);HIE惊厥组急性期血浆NPY与PRL水平显著高于非惊厥组(P均<0.01).病程中NPY与PRL水平变化呈正相关.结论血浆NPY和PRL水平与HIE脑损伤及其程度密切相关,并与HIE惊厥发作有关,可作为判断新生儿脑损伤程度及惊厥是否发作的指标之一.
作者:李占魁;冯晋兴;李静;郑纯礼 刊期: 2003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儿童肺隔离症(PS)的影像学表现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2例PS临床资料、影像学资料及手术所见。结果本组22例,男13例,女9例;年龄1~14岁。X线胸片均能发现肺部阴影,位于左肺下叶后基底段16例(72.73%),表现为囊性或多囊性肿块13例(59.09%),并感染表现为肺实变且边缘模糊8例(36.36%)。10例行CT高分辨率(HRCT)扫描,发现下肺后部肿块,且见有条索影与主动脉相连,提示为异常供血血管8例,病灶周围均有局限性肺气肿。多发1例,并肺囊肿2例,并食管气管瘘1例。CT血管造影(CTA)检查1例,显示异常供血血管。结论X线胸部正侧位片可发现肺部阴影,胸部CT及HRCT扫描可为诊断和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作者:袁亮;杨春华;李军 刊期: 2003年第08期
我院1996年6月~2002年6月应用超声检查诊断76例隐睾患儿,均经手术治疗得到证实,现报道如下.
作者:杨香梅 刊期: 2003年第08期
1995年7月~2002年6月我院儿科收治难治性肾病综合征(NS)并骨病36例,现将报告如下.
作者:张百让 刊期: 2003年第08期
1998~2002年我院和郑州市儿童医院共诊断儿童纵隔内非霍奇金病7例,对其临床资料分析、总结,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广英;陶菁 刊期: 2003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