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糖尿病母亲的新生儿出生体重和疾病发生率的比较

王蓓;钱继红;朱建幸

关键词:糖尿病母亲婴儿, 新生平均出生体重, 平均胎盘重量, 疾病发生率
摘要:目的了解糖尿病母亲的发病孕期对其新生儿出生体重和疾病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应用回顾性对照分析的方法,对9例孕早期发病的糖尿病母亲的新生儿(NODM)(1组),32例孕中期发病的NODM(2组),32例孕晚期发病的NODM(3组)进行比较.结果三组出生体重和胎盘重量上无显著差异,且出生体重与胎盘重量之间存在正相关(r>r0.05P<0.01).新生儿疾病发生率1组高于2组和3组,1组与3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χ2=3.88 P<0.05).结论在现有的干预措施下,不同孕期发病的NODM在出生体重上无差别,但孕母患病越早、其新生儿的围生期疾病发生率越高.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相关文献
  • 外部性脑积水血清和脑脊液髓鞘碱性蛋白的变化

    目的探讨围生期高危因素造成外部性脑积水(EH)小儿的血清及脑脊液髓鞘碱性蛋白(MBP)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华西医大陈俊杰报道的ELISA法对入组病例血清及脑脊液进行定量分析.结果入组病例血清及脑脊液MBP值均高于对照组(P<0.01),并有显著差异.结论高危因素所致EH小儿存在脱髓鞘病理改变和血脑屏障破坏,其脑脊液中MBP含量升高,小儿血脑屏障发育不完善,血清MBP亦升高,故对血清及脑脊液MBP的含量测定可做为脑损害的指标之一.

    作者:何馨;杨思达;祝惠华;何旦莎;夏学峰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脐血非蛋白结合铁的测定及意义

    非蛋白结合铁(NPBI)在氧自由基的形成中起催化作用[1].正常状态下血浆中一般不存在NPBI.国外报道正常成人血浆中未测出NPBI,但在25%的正常足月新生儿和48%的正常早产儿血浆中可测出NPBI[2].迄今国内NPBI的测定方面未见报道.作者建立了NPBI的Bleomnycin测定法,测定了30名健康新生儿脐血NPBI浓度,报告如下.

    作者:夏红萍;朱建幸;孙建华;吴圣楣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新生儿20项行为神经测定、脑干诱发电位对诊断胆红素脑病的价值

    目的探讨新生儿20项行为神经测定(NBNA)和脑干诱发电位(BAEP)对诊断胆红素脑病的意义.方法55例足月黄疸儿按血清胆红素(TSB)分为3组,检查其NBNA和BAEP.结果1.实验组NBNA评分较对照组低(P<0.05);BAEP除I波潜伏期(PL)外,余各波潜伏期及波间期(IPL)较对照组延长(P<0.05),BAEP异常率高于对照组(P<0.05).2.NBNA评分、BAEP各波PL、IPL及其异常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3.实验组黄疸消退后NBNA评分普遍提高;BAEP除Ⅲ~Ⅴ波间期外,余各波PL及IPL缩短(P<0.05);4.实验组60%以上NBNA评分≤37分,BAEP异常率明显增高.结论NBNA和BAEP可用于早期诊断胆红素脑病,应该对TSB>171μmol/L、NBNA评分≤37分的新生儿检查BAEP,并对NBNA、BAEP异常者积极干预.

    作者:刘华君;纳志云;魏群德;梁琨;马婉君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病毒性心肌炎患儿细胞免疫测定的意义

    病毒性心肌炎的发病机制十分复杂,目前仍未阐明,但其中细胞免疫参与了发病机制过程已得到多数人的共认.本文对62例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患儿进行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及B淋巴细胞进行测定,对其临床意义进行探讨.

    作者:赵二要;吴英淑;丁智晓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高频彩色多普勒诊断儿童甲状腺疾病的价值

    近年来,随着超声技术的发展,高频彩色多普勒已用于甲状腺疾病的诊断.现将我院50例儿童甲状腺异常图像进行总结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赵玉红;田锦芳;张文辉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不同剂量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治疗女童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GmRHa)缓释剂治疗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女童(ICPP)的疗效.方法以达菲林针1100ug/(28 d@kg)肌注两次,随机改用40~50ug/(28d@kg);与随机改用80~100ug/(28 d@kg)治疗ICPP女童各10例,每例共12次,疗程1年.起始年龄(8.3±0.9)岁;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性征、身高、骨龄及预测成年身高及性激素、生长激素(GH)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后性征均减退,性激素水平下降,骨龄增长受抑;两组预测成年身高改善相似.结论小剂量达菲林治疗ICPP能有效抑制中枢性性早熟,改善患儿成年身高,较大剂量具有更实用、经济的优点.

    作者:杨立础;张宇;李温慈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小儿皮肤病3219例统计分析

    我院皮肤科近5年收治小儿皮肤病3219例,现将登记完整的临床资料分析如下.资料和方法-、一般资料我院皮肤科门诊1996年1月~2000年2月登记的初诊确诊病例3219人.年龄3 d~14岁.男1651人,女1568人,农村1818人,城市1401人.二、方法按5年内每种疾病患病总人数和逐年增多的病种由高至低依次顺序排列出前10位,给予统计分析.

    作者:王威;张华黎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肠旋转不良术后并坏死性小肠结肠炎致肠狭窄1例

    患儿,男,4 d,足月顺产,生后2 d出现呕吐,为黄绿色胃内容物,次日排果酱样血便3次.查体:腹胀,无压痛,无包块,肠鸣音弱.腹立位平片:生理性积气减少且不规则,可见液平.钡灌肠见回盲部位于右上腹.手术见肠旋转不良,小肠顺时针扭转450度,空肠有10 cm呈暗红色,给予温盐水热敷及0.1%普鲁卡因封闭肠系膜后肠管血运及蠕动恢复.

    作者:齐新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沙眼衣原体肺部感染的临床特点

    目的研究沙眼衣原体(CT)肺部感染的临床特点和诊疗措施.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299例住院肺炎患儿呼吸道分泌物中的CT-DNA,其中62例同时测定血CT-IgM.结果CT肺炎占同期小儿肺炎的10.4%,1~6个月的小婴儿CT肺炎的检出率为14.8%,高于>6个月龄组6.7%(χ2=5.24 P<0.025);1~6个月的无热肺炎中CT肺炎占24%,高于有热肺炎组8.6%(χ2=6.¨P<0.025).CT肺炎病程10~101 d,71%可闻及湿罗音,38.7%有哮鸣音,45%白细胞增高,X线主要呈支气管肺炎改变.以CTPCR为标准,CT-IgM阳性一致率71.4%,阴性一致率67.3%.红霉素有效率85.7%,凯福隆为80%.结论CT肺炎多见于小婴儿无热肺炎,病程较迁延,其他表现缺乏特异性,CT-lgM诊断CT肺炎特异性不高,治疗除红霉素外凯福隆不失为一种选择.

    作者:汪天林;陈志敏;贾土妹;余钟声;陈黎勤;张在珍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小儿非霍奇金淋巴瘤的分型及治疗

    目的总结24例小儿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的诊断及治疗.方法采用组织病理及免疫组化诊断,并行临床分期.依据类型、分期选择治疗方案.结果23/24例为晚期NHL.3例小无裂细胞型均为B细胞型,5例淋巴母细胞型均为T细胞型,大细胞型8例显示不均一的表现.治疗的完全缓解率为94.4%(17/18例).10例长期治疗患儿目前无病存活7例.结论依据病理、免疫类型及分期采用强化多药联合的大剂量化疗治疗小儿晚期NHL,可以达到较高的长期无病存活率.

    作者:卢新天;孙桂香;朱英华;华英;杨丽华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鱼腥草致严重过敏反应1例

    患儿,男,12岁,因发热、咳嗽4 d入院.既往体健,1月前曾有氨苄青霉素过敏史(皮疹,停药后消失).入院查体:体温38℃,脉搏100次/min,呼吸28次/min,血压100/60mmHg,神清,精神尚可.咽稍红,双肺呼吸音粗,可闻及痰鸣音.胸片示双肺纹理增粗.

    作者:王梅琴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儿童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医嘱顺从性和行为干预探讨

    目的观察幽门螺杆菌(Hp)相关性胃炎患儿对医嘱的顺从状况,以及行为干预对医嘱顺从性及其疗效的影响.方法将确诊为Hp相关性胃炎患儿¨7例随机分成四组(A、B、C、D),了解医嘱的顺从性,并予常规治疗加行为干预.疗程结束后停药4周,复查胃镜,观察患儿的医嘱顺从性的改变及对疾病转归的影响.结果儿童Hp相关性胃炎医嘱的顺从好为D组,顺从率为73.33%.对医嘱顺从者Hp根除率为96.97%,而不顺从者Hp根除率不到50%,医嘱的顺从性对疗效影响显著(P<0.01).结论医嘱的顺从性与行为干预对疗效有显著影响.

    作者:黄爱芬;黄开宇;胡伟国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甲状腺功能减退伴糖尿病酮症酸中毒1例

    患儿,女,8岁,因阵发性中上腹疼痛4 d,气促、面色紫绀0.5 d,呕吐1次入院.1年前发现生长发育迟缓,身材短小,表情呆滞,体型雍肿,身高100cm,体重20 kg,腹围57 cm,全身皮肤液性水肿,以颈背及手足背为主,腹壁皮肤粗糙、干燥,双眼距宽,鼻梁塌陷,甲状腺不大,心律不齐,心音略低钝,外心脏B超示心包少量积液;心电图示窦性心律不齐,T波改变,低电压趋势;胸片示心影增大,心胸比率大于0.6;骨龄延迟大于2 s;甲状腺扫描正常;智测52分;T3(RIA法)0.3 ng/rnl(0.9~1.9 ng/m1),T4 7.7 ng/ml(45~125 ng/ml),TSH(IRMA法)26.62 mIU/L(0.3~5.0 mIU/L),TGAb863.9 IU/ml(<200IU/ml),TPAb及TRAb正常.

    作者:陈中件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流行性腮腺炎并多器官损害36例

    流行性腮腺炎(流腮)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并发多器官损害的报道尚少见,现将我院1999年10月~2001年10月住院的36例流腮并多器官损害分析如下.

    作者:李春枝;陈玲;付彩红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风湿性心脏炎心脏超声改变的研究

    目的了解风湿性心脏炎患儿心脏受累情况,探讨超声心动图对本病的价值.方法总结分析228例风湿性心脏炎患儿的心电图及超声心动图特点,比较两者诊断房室肥大的敏感性,观察治疗前后心脏超声改变.结果心电图异常者166例(73.1%),以房室传导阻滞多见(67例,40.4%);治疗前166例行心脏超声检查,162例(97.6%)显示不同程度的房室扩大,其中以左房大多见(104例,62.7%),166例患儿心脏瓣膜均有改变,主要表现为二尖瓣返流、增厚及狭窄和主动脉瓣返流,其中以二尖瓣返流多见(108例,65.1%);超声诊断左房大、左室大的敏感性明显优于心电图;部分患儿左室收缩功能左室射血分数、心脏指数降低,舒张功能E/A<1;治疗后复查心脏超声二尖瓣返流、增厚可消失.结论超声心动图对儿童风湿性心脏炎的诊断及治疗随访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韩秀珍;庄建新;王金荣;马沛然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恶性淋巴瘤死亡原因分析

    目的探讨小儿恶性淋巴瘤(ML)的死亡原因.方法搜集我院20年来小儿ML资料完整的死亡病例,根据NL的病理类型、临床分期、症状分组、治疗方法等与预后有关的重要因素进行分析总结.结果23例淋巴瘤死亡病例中非霍奇金淋巴瘤19例,占83%,Ⅳ期患者17例,占74%,有症状的B组18例,占78%.男性发病17例,占74%,男女之比为2.8:1.结论 ML预后主要与病理类型、临床分期、有无临床症状等因素有关.非霍奇金淋巴瘤、Ⅲ期或Ⅳ期患者,有临床症状的B组死亡率高.男性发病高于女性.

    作者:贾苍松;张玲;郭玉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连接蛋白43在正常胎儿和室间隔缺损患儿心脏的表达

    目的探讨正常胎儿和室间隔缺损患者心脏连接蛋白43(Cx43)表达的分布规律.方法应用SP免疫组化方法,检测10例正常胎儿和5例室间隔缺损患者心肌细胞Cx43的蛋白表达.结果1.Cx43主要在心室肌表达,心房较少.2.正常胎儿心室肌细胞的Cx43多数分布于细胞表面,少数位于闰盘处.3.室间隔缺损心肌Cx43表达的颗粒细小,分布不均.结论Cx43的表达在胎儿时期主要位于心肌细胞表面,闰盘处少.室间隔缺损在未出现心功能异常之前对Cx43的表达影响不明显.

    作者:郭萍;徐振平;郭志坤;韩培立;席鸿钧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血浆血管活性肠肽的变化及纳洛酮对其的影响

    目的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血浆血管活性肠肽(VIP)的变化意义及纳洛酮对其的影响.方法分别于入院时和入院72 h用放免法测定新生儿HIE 24例纳洛酮治疗(A组)、8例未用纳洛酮治疗的HIE对照组(B组)、13例正常对照组(C组)血浆VIP含量.结果入院时A组和B组VIP含量均明显高于C组(P<0.01);入院72 h A组VIP明显下降,与C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而B组仍高于C组(P<0.05).结论HIE患儿血浆VIP升高,提示VIP可能参与了HIE的发病机制;纳洛酮治疗HIE的作用可能与降低血浆VIP有关.

    作者:刘宝琴;郭在晨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儿童偏头痛与癫癎相关性的研究

    目的探讨儿童偏头痛与癫癜的相关性及鉴别诊断.方法对32例偏头痛患儿(其中9例并临床癫发作)进行脑电图及临床分析.结果32例中脑电图异常18例,其中14例为偏头痛,异常率为43.75%,4例枕叶癫癎.3例普通型头痛伴癫癎发作,脑电图3次复查正常,2例复杂型偏头痛伴临床癫癎发作,脑电图均表现异常.结论儿童偏头痛常常表现脑电图非特异性异常,甚至癎样放电,但以脑电图异常不能代替临床诊断.头痛性癫癎的诊断必须结合临床表现和脑电图检查结果综合判定,并与偏头痛进行鉴别.某些偏头痛可以伴癫癎发作,两者交叉重叠,极易混淆.对头痛性癫癎的诊断应慎重.

    作者:姚宝珍;丁琼;刘智胜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超声诊断婴儿肥厚性幽门狭窄

    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CHPS)以往主要根据临床表现及X线或钡餐(GI)检查诊断,本文应用超声检查肥厚性幽门狭窄,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红;陈梅 刊期: 2002年第03期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