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路;江岩
为了解心率变异(HRV)对老年高血压病(EH)预后的预测价值,对121例EH者HRV执行如下.
作者:黄志标 刊期: 2003年第05期
本文对18例扩张型心肌病(DCM)并左心功能不全者的QT离散度(QTd)、梗死的QTd(QTcd)进行观察,并与24例正常成人作对比.结果显示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QTcd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
作者:苏虹 刊期: 2003年第05期
为探讨慢性肾功能不全(CRI)者引起的心电改变,对460例CRI者进行心电图检查,观察CRI对心电的影响.结果正常心电图有178例,心电明显异常的有:ST-T改变72例、早搏34例、低血钾25例、左室高电压18例、房室肥大17例.
作者:池莲花 刊期: 2003年第05期
患者男,53岁.因反复右侧胸痛1月,加重伴呼吸困难4h人院.既往体健.体检:T 36.4℃,P 130次/min,R24次/min,BP 80/60mmHg,神清,急性痛苦面容,口唇紫绀,颈静脉无充盈,双肺呼吸音清晰,心界不扩大,心率130次/min,律齐,心音不低钝,未闻及杂音,P2不亢进.
作者:谢绍峰;朱恒青;丁于海;谢旭光 刊期: 2003年第05期
室早(PVS)是常见的心律失常,现将我院1994年10月~2001年10月间的500例PVS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心电图分析如下.
作者:李莉;胡伟;任景艳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总结射频消融(RFCA)治疗快速心律失常经验和教训,以提高疗效.方法回顾分析自1996年3月~2003年2月治疗的446例RFCA.快速心律失常类型包括: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147例,占33%,房室旁道参与心动过速272例,占61%,其中显性旁道60例(A型预激43例,B型预激17例),隐匿性旁道212例(左侧隐匿性旁道139例,右侧隐匿性旁道73例),左室特发性室速5例,占1.1%.右室特发性室速4例占0.9%,房性心动过速7例占1.6%,心房扑动5例占1.1%,均先行心腔内电生理检查,寻找佳靶点进行消融.结果消融总成功率为97.4%,总复发率为2.6%,并发症发生率为1.3%,无死亡病例.结论RFCA已成为快速性心律失常简捷有效的治疗方法,有目的地预测和降低并发症,识别和正确处理分析特殊病例,是提高成功率的关键.
作者:杨承健;张月军;曹佳宁;徐欣;杨政杰;黄伟;胡世文;郑义通 刊期: 2003年第05期
预激综合征(WPW)并发心房颤动(Af)的发生率为11.5%~39%,当发生Af时,激动可沿房室结或旁道下传,由于旁道不应期较短,故可发生快速心室反应,导致严重的血流动力学障碍,甚至猝死.我们近遇到2例预激综合征并发房颤的病例,报告如下.
作者:严霞 刊期: 2003年第05期
对1996年3月~2002年9月间300例冠心病患者进行动态心电图(DCG)监测,探讨其无症状心肌缺血(SMI)的临床特点及规律报告如下.
作者:马秀英;侯华 刊期: 2003年第05期
冠状动脉(冠脉)循环改变可引起冠脉血流和心肌需求之间不平衡而导致心肌损害.心电图是早用于诊断急、慢性冠脉供血不足(简称慢供)的方法.
作者:仪忠直;王爱萍 刊期: 2003年第05期
T波交替(TWA)是一种少见的心电图表现,它是每隔一个心搏的T波振幅或形态发生交替性的变化.以往大多数学者认为T波交替见于心包积液的患者.本文报道2例器质性心脏病患者,在住院期间记录的体表心电图上,检测到T波交替,且都发生了室性心动过速.
作者:姚竟;吴为民;唐建忠 刊期: 2003年第05期
心率变异性(HRV)是窦性心动周期变异程度及规律的反映,是分析植物神经系统功能的方法;是判断多种心血管疾病预后的一个相对独立、与心源性猝死相关性较好的指标.
作者:冯湘红 刊期: 2003年第05期
患者女性,82岁.因头晕、腹痛2d就诊.体检:心率72次/min,律不齐,心音强弱不等,图示P波直立,时限0.06s,P-P间期为0.36s,节律规则,心房率167次/min,QRS波呈室上性型,V1呈rS型.P~R间期不一致,R-R间期不匀齐,但有一定的规律性,见梯形图.
作者:沈世进 刊期: 2003年第05期
本文对15例冠心病患者在急性心肌缺血过程中,观察到暂时性Q波异常.10例出现于心绞痛,3例为心源性休克、2例为阵发性呼吸困难.
作者:郑红岩;白凤英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心电向量图(VCG)诊断下壁陈旧性心肌梗死(OMI)的敏感性.方法以常规心电图(ECG)诊断下壁心肌梗死的标准为对照,对50例中两者诊断阳性率进行分析.结果2种检查方法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VCG诊断下壁OMI的敏感性高于ECG.
作者:李青莉;张国范 刊期: 2003年第05期
患者男性,76岁.因心悸、胸闷、气促1d入院.2年前患下壁心肌梗死.体检:双肺无异常,心率120次/min,心电图(图1)示:上2条Ⅱ、Ⅲ导联为同步记录,R1与R8呈QR型,宽0.10s,R8之前有高尖P波,P-R间期0.16s,其余QRS波呈rsR型,宽0.14s,其前后均无P波,心室率120次/min.考虑为室性心动过速(VT),R8为房性早搏下传心室者,显示出陈旧性下壁心肌梗死的图形.
作者:姜文清;顾法霖 刊期: 2003年第05期
患者男,54岁.因心悸、胸闷4余年,加重3d入院.体查:P 80次/min,R20次/min,X光:右下肺感染,心电图示:窦性心律,心率平均65次/min,P-R间期0.12s,QRS间期0.08s,QT间期0.42s,当心率增快至81次/min时,心电图呈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图形.
作者:曹淑贞 刊期: 2003年第05期
对807例患者作24h动态心电图(DCG)监测,发现室性心律失常(VAR)552例,其中59例出现短阵室速(VT),提前指数(PI)0.8~1.8,易损指数(Ⅵ)0.2~1.2,VAR的发作昼夜频率有明显不同,报告如下.
作者:吴秀婷 刊期: 2003年第05期
患者男,48岁.发作性胸骨后疼痛1年余,加重2月.疼痛难以忍受,伴出汗.常在凌晨4~5时或起床后发作.
作者:刘玲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对T波电交替(TEA)与室性心律失常(VAR)进行相关性分析.方法对112例住院患者进行24h动态心电图(DCG)检查与分析.结果TEA者其24h DCG检出VAR Lown氏3级以上者其发生率显著高于无TEA者.结论TEA不受束支阻滞和心律不齐影响,对折返和触发激动引起的VAR都能有效预测,不失为临床参考的一项有效指标.
作者:蔡丹;陈德芳;薛秉文;官文芳;曹明芳 刊期: 2003年第05期
对急性胰腺炎(AP)病人坏死型(nAP)及水肿型(EAP)各50例对比观察.方法:48h内心电图测定.结果发现nAP窦速、室早、房早、AVB、Af、QT延长、ST段上抬、ST段下降、T波改变多见.
作者:刘淑君;周昳;侯红霞;王建营 刊期: 2003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