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小卫
灭鼠剂常与食物相拌投放,小儿极易误服.灭鼠剂中毒占我院小儿急性中毒病例的60%左右,成为儿童常见的中毒疾患.氟乙酰胺灭鼠作用强,用量小,价格便宜,被广泛使用.现将1997年5月~2000年5月收治的26例心电图分析如下.
作者:蔡惠文 刊期: 2003年第06期
自1959年人体胸壁上植入第1只心脏起搏器以来,该技术得到很大发展,起搏器应用日益广泛,随着社会的老龄化.前列腺增生的发病率不断增多.目前,治疗前列腺增生主要的治疗仍以手术为主.本组均为老龄高危病人.术前因各种原因,心率在30~50次/min.术后由于手术创伤,病人可能出现心跳骤停等症状.
作者:苏秋菊 刊期: 2003年第06期
作者:刘战旗 刊期: 2003年第06期
患者女性,75岁.因阵发性心悸、胸闷10年,加重4d入院.10年间经常出现头晕、头痛、记忆力减退、乏力等.既往高血压病史20余年,血脂异常5年.查体:BP 150/50 mmHg,双肺呼吸音清晰,心界不大,心率52次/min,律整,无杂音.
作者:杨彩霞;郭建国;刘满仓;英俊岐 刊期: 2003年第06期
目的报告9例急性重型颅脑外伤,探讨其心电图及临床特征.方法分析9例心肌酶谱正常而心电图有酷似急性心肌梗死改变,合并各种严重心律失常患者的心电图及临床表现.结果1例死于感染,8例随临床症状好转,心电图改变在短期内也随之消失.结论急性重型颅脑外伤病人其ECG改变一般为应激反应,是暂时的、可逆的,与病情及预后存在着平行关系.急性重型颅脑外伤病人进行心电图监测对诊断及判断预后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朱为娅 刊期: 2003年第06期
患者男性,88岁.有冠心病、心绞痛病史20年,1996年3月发生急性前间壁心肌梗死.1998年12月24日因窒息行心肺复苏术,术后病人呈去大脑皮层状态,心电图检查开始出现电交替现象.同时病人胸片显示左侧肋膈角变钝,心影无增大.
作者:陈庆英;卢喜烈 刊期: 2003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婚前医学检查男女青年异常心电图发生机制及临床意义.方法对婚检青年4 000例中106例异常心电图的特点进行对照分析.结果心律失常、传导阻滞较为多见,其次为ST-T改变,心房心室肥大、低电压,早期复极综合症.结论自觉行婚前检查很有必要.
作者:郑尧军;江秀珍 刊期: 2003年第06期
作者:王海燕;宋文静;李士英 刊期: 2003年第06期
目的对96例左前分支传导阻滞(LAFB)心电图(ECG)与心电向量图(VCG)进行对比.方法分别按ECG诊断标准、VCG诊断标准进行筛选.结果显示ECG与VCG均符合者58例,ECG符合而VCG不符合者16例.结论诊断标准应严格要求.ECG、VCG二者对照会增加诊断准确性.
作者:王俐玫;庄媛芬 刊期: 2003年第06期
患者男,38岁.因心悸、胸闷3d而就诊.体检:神志清楚,双肺无异常,心率70次/min,律不齐.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部无异常.临床诊断:病毒性心肌炎,心律失常.
作者:费萍;顾法霖;邢燕;张守荣 刊期: 2003年第06期
作者:陈立群;曲萍;韩立群 刊期: 2003年第06期
作者:刘晓洁;方业明;齐连芬;李川洁 刊期: 2003年第06期
作者:滕亚平 刊期: 2003年第06期
目的探索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临床特征,提出早期诊断、治疗要点.方法将84例老年AMI患者与78例非老年AMI患者进行对比.结果老年AMI患者临床多见,年龄越大发生率越高,临床表现越不典型,首发症状复杂多样,早期并发症多及病死率高.结论应掌握老年AMI的临床特点,对怀疑者应及时监测全导心电图、血清酶学,有条件者应做放射性核素或冠脉造影.
作者:王俐 刊期: 2003年第06期
作者:虞钧芬 刊期: 2003年第06期
患者男,33岁.诉心前区闷疼,阵发性心悸、以夜间为甚.查体:T 36.4℃,P 50次/min,R 20次/min,BP 110/80-mmHg.心律不齐,心音有力,各瓣膜听诊未闻及病理性杂音.体表ECG诊断:①窦性心动过缓;②心电轴正常;③早期复极综合症.
作者:张云 刊期: 2003年第06期
患者男性,58岁.因间断咳嗽、咳痰、发憋伴气短2个月,加重2d入院.临床诊断:肺癌(中心型),左侧胸膜及心包转移癌,伴左侧胸腔、心包积液.住院期间发现如下心电表现.
作者:王力明;毕雪冰 刊期: 2003年第06期
临床资料:患者男性,35岁,汉族.误服防冻液约300ml(主要成分为乙二醇)后,8h后出现胡言乱语、烦躁不安.
作者:王金会;建萨 刊期: 2003年第06期
目的研究慢性肺原性心脏伴右心室肥厚与Doll-Bilger指数的关系.方法对128例慢性肺原性心脏病患者及60例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和100例正常人作常规心电图、心脏超声、胸部X线检测.分析V5导联R/S及Doll-Bilger指数,研究两者之间的关系.结果V5 R/S及Doll-Bilger指数<1在诊断慢性肺原性心脏病时有一定价值.结论Doll-Bilger指数可作为早期诊断慢性肺原性心脏病伴右心室肥厚的心电图指标.
作者:王旭 刊期: 2003年第06期
患者女,76岁.反复头晕、胸闷、心悸半年,加重1d,有高血压病史8年.体检:BP 150/100mmHg,心界向左下扩大,心率52次/min,律不齐,无杂音.X线胸片示左室增大,心脏彩超示左房、左室扩大,左室顺应性下降.临床诊断:冠心病,病窦综合征,高血压病(Ⅱ期).
作者:江声选;郭云辉;李云香;吴佑梅 刊期: 2003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