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高度窦房传导阻滞伴韦登斯基现象1例

江声选;郭云辉;李云香;吴佑梅

关键词:窦房传导阻滞, 高血压病, 左室扩大, 心脏彩超, 临床诊断, 无杂音, 顺应性, 冠心病, 胸闷, 心率, 心悸, 头晕, 体检, 患者, 病窦
摘要:患者女,76岁.反复头晕、胸闷、心悸半年,加重1d,有高血压病史8年.体检:BP 150/100mmHg,心界向左下扩大,心率52次/min,律不齐,无杂音.X线胸片示左室增大,心脏彩超示左房、左室扩大,左室顺应性下降.临床诊断:冠心病,病窦综合征,高血压病(Ⅱ期).
实用心电学杂志相关文献
  • 表现为频率依赖性莫氏型房室传导阻滞的双结病变

    患者女性,75岁.因阵发性心悸、胸闷10年,加重4d入院.10年间经常出现头晕、头痛、记忆力减退、乏力等.既往高血压病史20余年,血脂异常5年.查体:BP 150/50 mmHg,双肺呼吸音清晰,心界不大,心率52次/min,律整,无杂音.

    作者:杨彩霞;郭建国;刘满仓;英俊岐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慢性肾衰合并充血性心力衰竭Q-T间期离散度变化与室性心律失常的关系

    作者:侯红霞;周映;刘淑君;王洪武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脑梗死致三分支阻滞伴右束支阻滞平面下方起源的室性并行心律

    患者男性,60岁.因脑梗死于2002年10月18日入院,临床为了解心律失常作心电描记.

    作者:杨妙珍;李楠;许士杰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不全性左房内传导阻滞心电图分析

    作者:虞钧芬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婚检青年106例异常心电图分析

    目的探讨婚前医学检查男女青年异常心电图发生机制及临床意义.方法对婚检青年4 000例中106例异常心电图的特点进行对照分析.结果心律失常、传导阻滞较为多见,其次为ST-T改变,心房心室肥大、低电压,早期复极综合症.结论自觉行婚前检查很有必要.

    作者:郑尧军;江秀珍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B型预激综合征酷似完全性左束支阻滞1例

    患者女,34岁,常规心电图检查可见(图1A):窦性心律,P-P间期规则,频率61次/min,P-R间期0.07s,QRS时间0.12s.QRS波在V1~V2呈rS型,V3呈Rsr'型.Ⅰ、Ⅱ、Ⅲ、aVF、V4~V6导联呈宽大R波型,R波上升支有挫折.

    作者:陈斓;谢玮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225例风湿性联合瓣膜病患者术前心电图分析

    目的通过心电图及动态心电图表现来协助临床治疗.方法观察225例风湿性联合瓣膜病患者,入院后前3天首次平静心电图表现并选择75例行24h动态心电图监测.对比观察x线胸片心胸比值(C/T)、二维超声心动图、左房内径(LAD)、心房颤动(Af)和窦性心律(SR)与C/T、LAD和心功能的关系;结果心电图主要表现:①心房颤动(Af)占69.5%.室性心律失常15.1%.ST-T改变比较常见(占40%);②24h动态监测可获得比平静心电图更多信息,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可靠依据;③一旦出现Af,标志着联合瓣膜病患者,病情恶化的开始;结论掌握心电图(包括动态监测)变化既可协助临床治疗,又可估测预后.

    作者:全薇;朱鲜阳;张玉威;韩秀敏;王琦光;盛晓棠;金岩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急性心肌梗死心电图的伪性改善1例报告

    据报道,心电图异常ST-T的伪性改善较为多见,急性心肌梗死(AMI)心电图ST-T的伪性改善相对少见,而急性心肌梗死时异常QRS-ST-T全面伪性改善更为少见,作者近遇1例,报道如下.

    作者:潘如宝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室性心动过速伴文氏型传出阻滞

    患者男性,46岁.因突感不适、晕厥、猝然倒地,急送医院抢救.立即行心肺复苏.查体发现双侧瞳孔散大,自主呼吸消失.

    作者:张卫平;李淑平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室性并行心动过速伴显性折返1例

    患者男,33岁.诉心前区闷疼,阵发性心悸、以夜间为甚.查体:T 36.4℃,P 50次/min,R 20次/min,BP 110/80-mmHg.心律不齐,心音有力,各瓣膜听诊未闻及病理性杂音.体表ECG诊断:①窦性心动过缓;②心电轴正常;③早期复极综合症.

    作者:张云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急性脑梗死合并心电图异常Q波分析

    作者:刘晓洁;方业明;齐连芬;李川洁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心肺复苏后出现完全性电交替并心电阶梯现象1例

    患者男性,88岁.有冠心病、心绞痛病史20年,1996年3月发生急性前间壁心肌梗死.1998年12月24日因窒息行心肺复苏术,术后病人呈去大脑皮层状态,心电图检查开始出现电交替现象.同时病人胸片显示左侧肋膈角变钝,心影无增大.

    作者:陈庆英;卢喜烈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新型MIC系列数字化12导同步心电图机

    经过我国科研人员的攻关,1种新型MIC系列数字化12导同步心电图机(简称MIC仪)已研制成功,并通过国家有关部门检测验收合格,并在临床应用上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受到心电图工作者高度评价和接受检查伤病员的赞扬.

    作者:沈小卫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低血钾致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1例

    患者女性,40岁.因腹泻、呕吐2d伴乏力半天入院.体检:T 37.2℃,P 80次/min,R 20次/min,BP 90/60mmHg.双肺呼吸音清.心界不大,心率80次/min,心律齐,未闻及杂音.

    作者:张丽萍;李志勤;戴静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56例老年人左心功能衰竭诊治体会

    老年人左心功能衰竭,常因典型急性肺水肿症状不明显而漏诊、误诊,延误治疗,临床医师应予重视,现将本院1996~2001年收治的56例老年人左心功能衰竭诊治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王美珍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平板运动试验假阳性分析

    目的了解平板运动试验假阳性率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资料完整的77例平板运动试验阳性患者与冠脉造影结果对照.观察运动引起ST改变与冠状动脉造影阳性之间的关系.结果从中检出平板试验阳性,冠脉造影阴性的19例患者,占24.7%(17/19),在假阳性患者中植物神经功能紊乱52.6%(10/19),高血压36.8%(7/19),肥厚型心肌病和X综合征各占10.5%(2/19),冠状动脉瘘与原发性肺动脉高压各1例.结论平板运动试验假阳性患者,半数为心脏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半数有原发性心脏病,主要病因是高血压及肥厚型心肌病等.

    作者:程艳爽;卢喜烈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心房颤动伴室性早搏的2种不同表现

    例1患者男,68岁.3年前曾患广泛前壁心肌梗死(MI)在我院治疗,近2日来心悸、胸闷加重.查体:BP 110/75mmHg,心率104次/min,心律不齐,心音强弱不等,胸骨第5肋间可闻及Ⅱ级收缩期杂音.

    作者:郑瑞凤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高度窦房传导阻滞伴韦登斯基现象1例

    患者女,76岁.反复头晕、胸闷、心悸半年,加重1d,有高血压病史8年.体检:BP 150/100mmHg,心界向左下扩大,心率52次/min,律不齐,无杂音.X线胸片示左室增大,心脏彩超示左房、左室扩大,左室顺应性下降.临床诊断:冠心病,病窦综合征,高血压病(Ⅱ期).

    作者:江声选;郭云辉;李云香;吴佑梅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96例左前分支阻滞的心电图与心电向量图比较

    目的对96例左前分支传导阻滞(LAFB)心电图(ECG)与心电向量图(VCG)进行对比.方法分别按ECG诊断标准、VCG诊断标准进行筛选.结果显示ECG与VCG均符合者58例,ECG符合而VCG不符合者16例.结论诊断标准应严格要求.ECG、VCG二者对照会增加诊断准确性.

    作者:王俐玫;庄媛芬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心得安试验的心效应

    心得安是β-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之一,通过阻滞肾上腺素受体和改变细胞膜的极化过程,对心肌发生作用,表现为心率减慢、心肌收缩力减低、心肌氧耗量降低、乳酸积蓄量减少,从而使心脏症状得到缓解.T波低平、倒置及ST段偏移得以恢复正常[1].现对80例报告如下.

    作者:原昕 刊期: 2003年第06期

实用心电学杂志

实用心电学杂志

主管:江苏省卫生厅

主办:江苏大学;中国医师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