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522例平板运动试验心律失常分析

李晓芳

关键词:平板运动试验, 心律失常, 构成比
摘要:目的了解平板运动试验(TET)诱发心律失常的性质和特点.方法分析1356例中522例心律失常患者的年龄、性别、心律失常分布及运动中心律失常的特点.结果心律失常占TET的38.5%,房早(PAS)比例大(46.4%),室早(PVS)次之(34.4%),第3位为PAS合并PVS(13.2%),其他心律失常均占比例很小.心律失常发生率TET阳性高于阴性,差异高度显著(P<0.01),但两者心律失常构成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PAS在试验的中晚阶段出现率较高(50.8%),并有随年龄增加其构成比增高的趋势,PVS在试验的早中阶段出现率较高(50.6%),并有随年龄增加其构成比降低的趋势,房速、室速、房颤等均出现在试验的中晚阶段.较严重的室性心律失常与年龄无关.结论 TET是诱发心律失常的有效方法,有助于了解心律失常的性质和特点,还可揭示潜在的恶性心律失常.
实用心电学杂志相关文献
  • 慢性心肌炎表现为三度房室传导阻滞1例

    患者女孩,10岁.因晕厥1d于1999年10月29日收入我院.患儿入院前1d在校上体育课时突然晕厥,呼之不应,经抢救1h后清醒.醒后觉胸闷、心悸、头晕、乏力,并吐出胃内容物.当地心电图示三度房室传导阻滞.

    作者:白杏莲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心室晚电位预测扩张性心肌病复杂性室性心律失常的意义

    心室晚电位(VLP)是心室局部心肌延迟除极产生的碎裂电位,文献表明VLP在心肌梗死(MI)和心肌病中检出率高,测定VLP有助于预测缺血性心脏病尤其是AMI者复杂性室性心律失常和心源性猝死的发生.有关扩张性心肌病(DCM)和VLP的关系报道不多.现将我们的资料总结如下.

    作者:叶忠;张克智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不同浓度高血钾引起系列性心电图改变1例

    高血钾症时,不同的血钾浓度会出现不同的心电图改变.现报告1例如下.

    作者:刘卓梅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50例单硝酸异山梨酯静脉点滴对缺血性T波的影响

    硝酸盐类之扩冠作用毋庸置疑.我们在使用单硝酸异山梨酸(鲁南欣康)过程中,发现其改善缺血性T波作用十分突出.现总结58例报告如下.

    作者:赵可安;贾兆广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休克与心律失常

    休克(shock)是由于各种原因(感染、创伤、出血、心源性及过敏等),导致全身性微循环功能障碍,使脏器血流灌注不足,产生以缺血缺氧、代谢障碍及脏器损害为特征的病理生理状态.

    作者:郑兰;慈书平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饮酒致窦房结至房室结游走心律及短阵交接区心律1例

    大量饮酒可致各类心律失常,现就我院体检中发现饮酒后引起窦房结至房室结游走性心律1例进行报告.

    作者:刘晓娟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昼夜心率变化规律的动态心电图分析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者昼夜心率变化规律.方法对34例AMI者昼夜心率变化与20例健康者对照.结果 AMI者昼夜心率变化无显著差异(P>0.05),正常健康者有显著差异(P<0.05).

    作者:张君;邱奋灵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房早揭示3相左束支传导阻滞

    患者男,60岁.临床诊断:冠心病,心律失常.心电图(ECG)示:窦性心律,R-R间期1.0s,P-R间期0.24s,QRS时间0.16s,Ⅰ、aVL、V6呈宽钝R型,图中R4为提前出现,其前有P′波,P′-R间期0.28s,为房早,早搏后第1个窦性QRS形态正常化.ECG诊断:

    作者:陈朱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100例健康成人HV1~HV与V1~V5 R导联QRS波形对比分析

    对100例健康成人用尹炳生[1]创建的HC导联与可用右胸导联同时记录,进行QRS形态对比分析,探讨两者QRS图象的差异,现报告如下.

    作者:徐萌苏;刘树红;张丽丽;彦宏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10例陈旧性右室心肌梗死定位的临床观察

    心电图(ECG)的表现在心肌梗死(MI)定位诊断有重要意义,与临床符合率约60%~70%,但与尸检符合率相差较远,右室梗死(RMI)尸检,总发现率23.0%~34.2%.临床发现率仅1%~3%,近年提高至6%~7%,常规心电图对RMI表达不佳,本文探讨头胸导联心电图对OMI的表达能力,报告如下.

    作者:尹恝;张暋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88例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动态心电图分析

    本文收集了1993年5月~1998年11月在我院确诊为病态窦房结综合征(SSS)的88例资料,从动态心电图的角度进行分析讨论.

    作者:贾邢倩;王凤秀;马伟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巨大J波致心室颤动1例

    患者男,59岁.胸闷、胸痛5d,有高血压病史10余年,曾诊断为冠心病.发病时胸痛较重,呈阵发性,每d 3~5次,每次2~3min缓解,有时伴有向双臂放射,且大汗.住院4d后突发室颤死亡.心电图(ECG)分析(图1):HR 62次/min,P-R 0.18s,QRS0.08s,Q-T 0.40s,平均心电轴+77°,Ⅱ、Ⅲ、aVF、V5、V6ST段压低0.1~0.2mV,V1~3上抬0.1mV.V1~3可见巨大J波,尤以V2导联为著,J波电压0.5mV,时间0.06s.

    作者:仪忠直;李民生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肾病患者心脏自主神经功能变化的临床研究

    目的了解肾功能正常之肾病者和尿毒症病人心脏自主神经(CAN)功能的变化,及血透对尿毒症者CAN功能的影响.方法对30例肾功能正常的肾病者(A组)、30例正常人(C组)和30例尿毒症者(B组)血透前、后的520次窦性心搏,应用短时心率变异(HRV)的时域、频域及非线性分析方法,评价CAN功能状态.结果 B组者血透前、后时域指标RR间期平均值(MRR)、全部正常窦性心搏间期(NN)的标准差(SDNN)、相邻NN间期差值的均方根(rMSSD)、相邻NN间期相差大于50ms占心动周期数的百分比(PNN50)、心率变异指数(HRVI)和频域指标极低频(VLF)、低频(LF)、高频(HF)、总功率(TP)均显著低于A组和C组(P<0.001).A组HRVI、VLF、LF、HF、TP显著低于C组(P<0.05).LF/HF在各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血透前、后上述各项指标均无显著差异(P>0.05).尿毒症者Poincare散点图呈点状,正常对照组和肾病组则呈慧星状.结论慢性肾病者在肾功能正常期已出现CAN功能损伤,尿毒症者更甚.血透治疗不能明显改善尿毒症者CAN功能受损的状态.

    作者:张道斌;陶月玉;程向明;汪春晖;黄兴林;吕东岭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短P-R综合征时房早P′-R间期达0.12s 1例

    患者女,37岁.临床诊断肺结核和肺心病.心电图(ECG)示:PI、Ⅱ、avF直立PaVR倒置,本帧ECG除Ⅰ导联外,均有提前出现的室上性QRS,其前有P′波P′-R=0.12s,其后有完全代偿间歇

    作者:许智永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过敏性及心源性休克抢救成功1例报告

    患者男,60岁.因心前区、胸骨后针刺样疼痛4h于1998年10月3日上午10:15急诊入院.查体:T 35.5℃,P60次/min,R20次/min,BP 18/10 KPa.神志清楚,急性重病容.头颅五官端正,双侧瞳孔等圆、等大,直径约2.5mm,对光反射存在.口唇无紫绀.颈软,气管居中,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罗音.

    作者:王振枢;殷汉贤;李卓庶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无痛性心肌缺血的Holter诊断及价值

    无痛性心肌缺血(SMI)是指无心绞痛的心肌缺血,又称无症状心肌缺血、隐性冠心病.SMI造成的心肌梗死,不次于有症状的心肌缺血.因无症状,往往不能引起患者的警觉,严重者可发生心肌梗死并发致命性心律失常而猝死.本文收集Holter诊断为SMI 32例,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吴建生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运动负荷试验QTC间期延长的意义探讨

    本文采用活动平板运动试验(TET)观察冠心病诊断中,QTc延长与ST参数价值对比.

    作者:王莉真;刘亚南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心导纳血流图对21例急性胰腺炎者心功能的影响

    目的观察急性胰腺炎(AP)对心功能的影响.方法用心导的血流微分图对AP心功能参数进行观察分析.结果对3882例各种疾病中之心脏病组与非心脏病组间阳性检出率有极显著的差异(X2=7.4,P<0.01);而非心脏病患者中AP者与其它非心脏病者间阳性率亦有非常显著的差异(X2=22.6,P<0.01).结论AP者心功能改变不仅与血流动力学有关还可因酶学改变,进而引起心血管系统某些活性物质分泌和代谢异常,加之剧痛的刺激,导致心血管(尤其是冠脉)强烈痉挛、心肌挛缩、回心血量不足、排血量下降.

    作者:王晋云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电话传输心电监测系统在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

    电话传输心电监测系统(Transtele-phonic electrocardiograph monitoring TTM)是70年代以来发展起来的一项新技术,正处于不断完善之中.我院自1996年11月建立TTM室以来,从以下4个方面作了探讨

    作者:金春辉;马华;马丽雅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右室心肌病心电图及临床特征(附2例报告)

    心肌病(CM)是临床上较常见的心脏病,但以右心扩大为主要表现的CM则较为少见.我院于近期收治了2例CM病人,现将其心电图(ECG)及临床特点报告如下.

    作者:王丽;王俊芬;王燕舞 刊期: 2001年第01期

实用心电学杂志

实用心电学杂志

主管:江苏省卫生厅

主办:江苏大学;中国医师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