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加刚
目的观察复方甘草酸苷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0月---2011年10月在我院诊治的112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6例患者给予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静滴,对照组56例患者给予甘草酸二铵注射液静滴,4周后评价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3.9%;且治疗组肝功能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复方甘草酸苷可明显改善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肝功能及肝纤维化程度,因其安全有效,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李向春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老年骨折患者的护理措施与康复训练要点。方法选取我院于2010年2月到2012年4月收治的52例老年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老年患者的生理及心理特点,强化实施患者护理,并结合患者治疗情况探索个性化的康复训练,总结患者的康复情况与护理成果。结果52例老年骨折患者均康复出院,且患者对治疗效果满意度较高。结论老年患者受年龄与生理等因素限制,手术风险较高,强化骨折护理能够提高手术治疗效果;科学化的康复训练有助于提高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谷淑勤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扩张型心肌炎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的护理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收治的扩张型心肌炎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的患者54例进行分析讨论,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遵医嘱采取胺碘酮治疗,给予有效的用药护理治疗,并实施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结果用药后观察患者的心率、血压下降情况,心律失常得到控制,此组患者中显效率70.3%,有效率25.9%,总有效率96.2%,无效率3.7%。结论对于扩张型心肌炎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的患者临床使用胺碘酮治疗并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能够使临床治疗得到效果的,加之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明显的提高救治成功率。
作者:姜慧玲;李燕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对先兆流产孕妇实施心理护理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先兆流产孕妇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施行心理护理。结果观察组保胎成功率为83.33%,对照组的保胎成功率为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先兆流产孕妇进行适当的心理护理可以提高保胎成功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晓丽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用院前急诊护理,观察和分析其的护理效果。方法将我院此次收治的3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按照数字随机表法分组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为16例;对照组:对患者进行心肌梗死的常规治疗和护理。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和护理的基础上,对患者采用院前急诊护理。结果试验组经过护理后的HAMA评分要明显优于对照组,同时试验组患者的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上,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用院前急诊护理,能够有效地改善患者的焦虑等不良情绪,减少患者的死亡率,进而有效地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冯锐 刊期: 2013年第10期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素质教育的推行是希望透过有效的教学方式,改变先前凝固的教学。对于外科护理教学而言,也存在着以上问题,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方式等方面均不利于学生的培养。外科护理学是一项非常注重动手操作能力的学科,他要求学生学会应用自己的双手去实践,教学环节也应当以实验教学为主。为此,本文探索现今外科护理教学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措施,以此提高外科护理教学中学生的操作技能。
作者:华毛措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主要研究脑外科手术麻醉用药丙泊酚复合舒芬太尼靶控静脉麻醉用药的基本疗效,并就其临床应用功能进行研究。方法选取2011年2月---2011年9月期间入院治疗需要执行开颅手术的患者74例,对患者在执行手术过程中使用丙泊酚复合舒芬太尼靶控静脉麻醉后的效果进行临床观察。结果患者执行开颅手术过程顺利,在采用丙泊酚复合舒芬太尼靶控静脉麻醉后,患者MAP以及HR指数均显示正常,并且均低于诱导前的起始水平,患者在接受开颅手术后,麻醉效果在3min内对患者所造成的SpO2水平出现明显的下降,患者在执行手术后的对其自主呼吸时间、睁眼时间和拔管时间等进行统计,患者的表现基本正常。术后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5例,主要表现是头晕、恶心等症状,但并未出现低氧血症。结论丙泊酚复合舒芬太尼靶控静脉麻醉技术在脑外科手术执行的过程中能够发挥比较平稳的效果,并且能够对气管插管起到一定的反射作用,在执行手术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镇静、镇痛效果比较理想,术后恢复效果较好,不会出现低氧血症等现象。
作者:冷敦雁;陈森;聂文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讨论对血液透析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的方法,使患者们在血液透析治疗的认识上进一步提高,积极配合治疗。方法对我院收治的322名血液透析的患者,根据他们不同时期对健康教育的需要,采用具有明确目的、适当的健康指导,保持健康教育的持续性[1]。结果322名患者在进行血液透析治疗的时候配合都非常积极。结论健康教育更加系统,使患者及其家属对血液透析的意义的认识进一步增强,患者在遵医行为上也得到加强,使患者的生命得到延长,护士的素质得到了提高。
作者:程亚宇 刊期: 2013年第10期
凝血酶是一种血清丝氨酸蛋白酶,产生于高血压脑出血、颅内动脉瘤、AVM破裂出血、颅脑外伤等脑组织。脑出血在神经外科中很常见,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及生命有所影响。脑水肿到目前为止没有确切有效的治疗手段,实验研究发现,血凝块自身有毒性作用,从而对脑组织产生毒性及损害作用。目前许多研究已阐明凝血酶在脑出血后脑水肿形成和神经损害的发生机制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凝血酶与脑出血的关系及凝血酶在脑出血后的作用机制在近年来受到研究学者的重视,本文就此项研究的相关进展进行论述。
作者:王亮;张建富;刘海珠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对尧峰社区糖尿病人的药物治疗效果进行评价并分析影响的因素。方法在尧峰村开展慢性病体检的基础上,选取笔者所在社区146名糖尿病患者,调查他们健康档案中2011年5月到2013年5月的随访记录,以及与部分病人直接交流相结合的办法,分析目前糖尿病人药物治疗效果的总体情况,总结多数糖尿病人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的因素。
作者:吴金方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缺血性心脏病的病理基础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寿命的延长,其发病率、致残率、病死率很高,5年病死率约50%,严重威胁着人类的身体健康。缺血性心脏病与动脉粥样硬化致心肌缺血坏死、心肌收缩力减弱、心肌纤维化等有关,同时伴有一系列广泛的神经内分泌改变及生化代谢改变。尿酸是嘌呤代谢的终产物,已有研究表明,血尿酸与心血管疾病密切相关,本文旨在探讨缺血性心脏病患者血尿酸水平与心功能分级之间的相关性。
作者:于霞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糖尿病足介入手术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6-12月我院收治糖尿病足病例中的20例为研究对象,在实施整体化护理中运用舒适护理的方式。结论舒适护理在糖尿病足患者介入手术中的应用,可有效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患者舒适度,减少并发症,提高了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作者:穆荣红;刘保清;李丹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为了探讨社区综合管理及家庭保健员参与对糖尿病患者的影响。方法总结90例糖尿病患者并随机分为两组:进行社区综合管理及家庭保健员参与管理的45例为观察组,常规社区卫生管理方法进行管理的45例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干预后分别收集相关数据并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空腹血糖平均值(6.51±0.88)mmol/L,餐后两小时血糖平均值(7.82±0.41)mmol/L,三酰甘油平均值为(1.49±0.11)mmol/L,数据结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而观察组患者问卷调查情况也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对社区糖尿病患者加强综合管理能够使患者具备不断改变自我行为的能力,而家庭保健员的参与,又会进一步增加患者的依从性,更加有效的解决健康问题。
作者:王春玉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了解临床护士对预防老年患者跌倒的认知情况。方法采用方便取样的方法,自制调查问卷调查临床护士预防老年患者跌倒的认知情况。结果部分临床护士对老年患者跌倒风险、预防措施认知不足,与护士的工作经验有关。结论临床护士对老年患者跌倒风险认知水平是影响老年患者跌倒的重要因素,应开展系统的防跌倒认知教育,提高护理人员对预防老年患者跌倒的认知。
作者:黄铣明;严晓芬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的心理状况及护理管理方法。方法对80例糖尿病患者进行心理分析并实施相应护理对策,开展有效健康教育,建立健康档案。结果73例(91.25%)安心配合治疗,能讲述糖尿病相关知识要点,77例(96.25%)能主动控制饮食,患者的自我护理和自我保健能力提高。结论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心理分析,个性化护理管理,帮助患者建立自信,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降低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李玉梅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制备并评价尼莫地平-β-环糊精包合物。方法采用超声辅助饱和水溶液法制备尼莫地平-β-环糊精包合物,通过考察包合物的溶解度、相溶解度及红外光谱验证包合物的形成。结果红外光谱分析尼莫地平被β-环糊精包合物充分包合,包合物溶解度得到显著提高,表观稳定常数达到874.4L· mol-1。结论本实验采用的包合方法可以显著改善尼莫地平的溶解性能。
作者:蓝海珍;张红梅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介绍多年来应用生发梅花针环压叩刺法治疗血瘀毛窍型斑秃的临床研究。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用自主研制的生发梅花针,采取环压叩刺法治疗;对照组用传统梅花针治疗。结果治疗组显效率90%;对照组显效率40%。两组显效率对比有显著差异( p﹤0.05)。结论生发梅花针是一种新型针具;环压叩刺法治疗血瘀毛窍型斑秃是一种疗效确切的新疗法。
作者:高险峰;徐百灵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CT动态随访联合TCD预测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tSAH)患者预后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00例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给予CT动态随访及TCD监测脑血流,6个月后行GOS评分(预后评分)。结果 CT扫描tSAH出血量多、Hidjra分型13分以上、出血部位位于颅底大血管周围(外侧裂池、基底池、鞍上池、环池、四叠体池),合并明显颅内损伤,颅内压较高及TCD监测的大脑中动脉血流明显增快者GOS评分低,预后较差。结论 tSAH患者CT动态随访表现严重、TCD血流增速明显者,预后差。
作者:王俊锋;高朝前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应用于乳腺占位性病变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6月---2013年6月来我院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的163例乳腺占位性病变患者,并与手术、病理学及临床治疗结果进行对比。结果163例患者超声检查共诊断出196个乳腺占位性病变,其中146个实性包块和50个囊性包块,进一步确诊为83例乳腺纤维瘤、45例乳腺囊肿、29例乳腺乳头状导管癌、26例乳腺硬癌、13例乳腺增生性病变,与临床病理学检查结果基本一致,良恶性诊断符合率87%。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在鉴别和诊断乳腺占位性病变方面有一定的价值,可以为鉴别诊断乳腺占位性的病变情况提供依据,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苏丽娟 刊期: 2013年第10期
整形美容外科是用手术方法塑造人体美的科学,其临床实践技术应在遵循一般外科原则的基础上更加精细准确。而接受整形美容手术的患者对手术效果的要求远远高于其它外科手术,由于整形美容外科其专科特点及住院患者年龄段的特殊性,因此给临床实习带教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度,因此我们在对临床护理实习生在实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对策,取得了一定效果,现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唐凤云 刊期: 2013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