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夏枯草口服液用于治疗乳腺增生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柳丽

关键词:乳腺增生症, 夏枯草口服液, 他莫昔芬, 中西医结合
摘要:为观察夏枯草口服液治疗乳腺增生症的临床效果,治疗组200例服用夏枯草口服液,疼痛明显者配伍他莫昔芬,对照组100例服用乳康丸,根据症状特点配伍维生素类,结果表明,两组药物对乳腺增生症均有较好疗效,治疗组有效率90.5%,对照组有效率79.0%,提示夏枯草口服液对乳腺增生症疗效确切。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电针治疗颈性眩晕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头颈部电针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效果。方法电针刺风池,颈夹脊穴治疗颈性眩晕28例,并随机设中频电疗对照组20例进行对照观察。结果观察组总有效96.4%,对照组总有效率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治疗颈性眩晕疗效优于中频电疗。

    作者:徐丽丽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缺血性脑血管病动脉溶栓介入治疗临床观察

    目的:通过对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不同治疗方法的分析研究,探讨动脉溶栓介入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0年9月至2012年10月间接诊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64例,以上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32例均为动脉介入先造影,再采用动脉溶栓法。对照组32例,采用传统静脉溶栓法。结果患者出院后回访,试验组显效+有效病例32例,无二次中风复发。对照组显效+有效病例20例,二次复发病例8例,无效4例。试验组显效+有效病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有显著性差异。两组患者治疗后FAM指数、BI评分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有显著性差异。治疗后试验组FAM指数、BI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对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采用动脉溶栓介入治疗的手术方法能够更好地发挥治疗效果,治疗后二次复发几率低,机体功能恢复良好,且能减少全身静脉用药对机体的损伤,FAM指数、BI评分都能较好地改善,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弘;赵慧荣;吕原峰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综合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影响研究

    目的:研究综合护理干预模式对冠心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影响。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对不同干预模式下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估。结果干预两组患者在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总体健康、精力、社会职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方面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模式可以有效的改进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护理中推广使用。

    作者:王娣;程红梅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宫颈癌相关知识健康教育及病理特征

    宫颈癌是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原位癌高发年龄为30-35岁,浸润癌为45-55岁,其发病率仅次于乳腺癌而居第二位。有资料表明,我国每年新发现的病例为13.15万,约占全球总数的1/3。在发展中国家宫颈癌的发病率高,呈年轻化趋势,发现时已多为浸润癌。在宫颈癌防治工作中,普及防癌知识,加强对社会人群的健康教育,是预防减少宫颈癌发生的优先措施。为促进宫颈癌的早预防、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提高妇女生存和生活质量,结合临床宫颈癌发生的相关因素,必须对妇女实施宫颈癌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

    作者:王秀菊;赵巍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怀牛膝与川牛膝的鉴别及其临床应用的异同

    目的:探讨中药怀牛膝与川牛膝临床应用的异同性,提高药效,避免混淆误用。方法通过怀牛膝与川牛膝药物的产地、性状、功效及主治进行鉴别二者差异性与相同之处。结果怀牛膝与川牛膝在临床功效中均具有补肝肾,强筋骨,利尿通淋等相似之处,但在实际临床具有差异性,不可代替互用。结论怀牛膝与川牛膝在临床治疗中虽然功效具有相似,但在临床证候中应根据患者实际证候区别运用。

    作者:徐英姿;王福大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宫外孕患者的护理体会

    宫外孕又称作异位妊娠,是妇产科比较常见的急腹症之一,该病的发病率高,各个年龄段的生育期妇女都有可能发生,如果不能及时诊断救治,会危及患者的生命。对宫外孕患者的护理工作十分重要,高效的护理是患者有效治疗和快速康复的关键。我院对宫外孕患者的护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作者:王艳明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坎地沙坦联合卡托普利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分析在糖尿病肾病临床中应用坎地沙坦联合卡托普利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82例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1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卡托普利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坎地沙坦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 SBP、DBP、UAER及 GFR的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的SBP、DBP指标均得到明显的改善,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UAER、GFR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不大,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糖尿病肾病临床中应用坎地沙坦联合卡托普利治疗,效果显著,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

    作者:唐黎欣;杨红刚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基层医院优质护理服务在病房中的应用

    护理工作是体现服务性较强的执业,患者的满意就是护理服务优质程度关键的标准。随着社会的发展,患者对医疗服务的需求不断提高,对护理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怎样围绕患者不断增长的服务需求,创新思维,推行更易于患者接受的服务模式,是护理管理者应思索的关键问题。卫生部推行的“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改善护理服务,提高护理服务质量,保障医疗安全,为患者提供安全、优质、满意的护理服务提供了重要的契机。本院通过积极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示范病房活动,护患关系更加和谐,服务满意度明显提升,减少护患纠纷的发生,促进了护理服务和患者服务的需求。

    作者:史荣花;刘莹婷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如何正确使用静脉留置针

    静脉留置针,又被成为套管针,它作为头皮针的一种替代品,以其携带方便、操作简单,且痛苦小等优点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然而,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时常会出现护理人员操作不当的情况,为患者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文章从患者肢体、血管、留置针型号选择,及如何进行正确的排气、贴膜、封管等方面进行具体的介绍,以规范护理人员对静脉留置针的使用技巧。

    作者:段宁霞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宫颈癌术前介入治疗的近期疗效观察

    宫颈癌是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其发病率与死亡率均居妇科恶性肿瘤之首。经盆腔动脉介入化疗栓塞术已成为妇科肿瘤的综合治疗方法之一,可明显缩小宫颈癌病灶,降低淋巴结转移率和亚临床播散率。我院2009年5月至2013年8月对23例宫颈癌患者进行手术切除前介入治疗,取得较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春芳;陈黎黎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氢氧化钙在60例老年人根管治疗中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对在老年人根管治疗中应用氢氧化钙的临床消毒效果进行分析。方法以我科采取根管治疗的60例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平均分成两组:对照组即使用甲酚醛或樟脑酚组与观察组即使用氢氧化钙组,对比分析两组封药1周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经对比,使用氢氧化钙的观察组,患者在封药1周内发生疼痛的概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老年牙髓病患者采取根管治疗中应用氢氧化钙消毒,可以有效降低并预防疼痛发生。

    作者:朱彬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120例微创子宫切除术的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 LTH)、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 LAVH)、非脱垂阴式子宫切除术( TVH)三种微创子宫切除术的临床症状,探讨这几类微创手术的安全性和优越性。方法对2012年6月---2013年8月期间接受三类微创手术的120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各组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康复时间及恢复情况等。结果 TVH组平均手术时间显著短于 LAVH、TLH两组(P<0.05);LAVH术中的平均出血量显著高于TVH和TLH两组,(P<0.05),且LAVH组的术后体温升高发生率显著高于其余两组;三组术后发病率以及平均住院时间都无统计学差异(P>0.05);平均手术费用方面,LAVH和TLH两组没有统计学差异,但显著高于TVH组(P<0.05)。结论三种微创子宫切除术各具优势,且不能相互取代,应该根据患者情况、医院条件以及医生的技术水平等综合考虑,从而选取微创、经济的方式。

    作者:王云萍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Ang-2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与病理和临床特征的关系探讨

    目的:分析探讨Ang-2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与病理和临床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对大肠癌组织43例、良性病变的组织21例、癌旁的正常组织19例进行Ang-2表达情况检测。结果 Ang -2在大肠癌组织阳性表达率为77.67%,在良性病变的组织阳性表达率为31.00%,在癌旁的正常组织阳性表达率为28.63%,在大肠癌组织的表达率与其他两种组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Ang-2的表达情况与患者年龄、性别、癌组织大小、部位、分化程度无关(P>0.05),与癌组织淋巴转移、浸润深度相关(P<0.05)。结论 Ang-2在大肠癌中的高表达,可能是大肠癌发病、发展、转移、侵袭的重要原因。

    作者:郭宝强;张星;郭小丹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脊髓型颈椎病后路改良单开门椎管成型术的术中配合

    目的:采用颈椎病手术的新方法,减轻病人二次手术痛苦及增加脊柱稳定性。方法对单开门椎管成型术加以改良,对单开门椎管成形术的开门侧脊髓加以植骨保护。结果植骨单开门椎管成形术的开门侧脊髓无骨性保护后侧脊柱不稳缺点。结论通过此方法,增加了脊柱稳定性及安全性,并将钢丝固定改为双“+”号丝线代替,避免了二次手术取钢丝带来的痛苦和经济负担,同时在硬膜上覆盖一薄的脂肪片以减少硬膜粘连,避免了因粘连引起的一系列并发症。

    作者:王林林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19例老年患者开胸术后心肺并发症的回顾性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老年患者开胸术后心肺并发症发生原因及预防处理措施。方法对2012年2月---2013年9月期间于我院行开胸手术治疗且合并术后心肺并发症的19例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后7d出现气胸及皮下气肿6例,肺部感染5例、肺不张2例、胸腔积液1例、呼吸衰竭1例,发现7例心律失常;其中心律失常并肺部感染2例,心律失常并肺不张1例,皮下气肿并肺部感染1例;行气管切开机械通气3例,终均顺利脱机,无严重不良后果发生。结论提高对老年患者开胸手术术后并发症的认识,早期发现、及时预防与救治措施是提高手术成功率、改善患者预后的关键。

    作者:王姝敏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优质护理服务在宫颈癌患者中的应用及效果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宫颈癌患者护理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将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我院收治的60例宫颈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普通护理组和优质护理组,普通组29例,按照宫颈癌护理常规进行护理;优质护理组31例,按照优质护理模式给予护理,对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基础护理质量、住院天数、满意度、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优质护理组患者的焦虑抑郁程度和术后并发症则明显低于普通护理组,患者的基础护理质量及对护理的服务满意度均高于普通护理组,住院天数少于普通组。结论对宫颈癌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模式有利于缓解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满足患者需求,提高服务质量,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促进患者康复,值得推广。

    作者:于会超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二维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诊断膀胱癌32例

    目的:探讨二维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诊断膀胱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二维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对我院2009年12月---2011年12月间收治的32例原发性膀胱癌的声像图表现进行研究分析。结果采用超声技术能够准确、清楚的将肿瘤的疾病情况显示出来,包括肿瘤的位置、大小、生长情况、数目、分期等等,从而为肿瘤的病理性质判定及治疗方案提供重要的依据。在本组研究中,通过超声显示32例膀胱癌中有36个结节内均探及彩色血流,并主要表现为高阻动脉频谱,静脉系统与肿块的体积成正相关关系,没有发现静脉频谱。结论二维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诊断膀胱癌具有良好的诊断价值,值得在临床应用上推广。

    作者:邓玉红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对儿童疫苗接种后检测两对半的结果讨论

    目的:对儿童接种疫苗后两对半的检测结果进行讨论。方法资料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月我中心行疫苗接种后的1-10岁儿童630例,进行乙肝血清学检查,并检测其乙肝两对半,方法为金标快速免疫层析法。结果630例儿童疫苗接种后两对半的检测中,抗 HBs 阳性儿童占77.14%,抗-HBc阳性儿童占2.54%。乙肝表面抗原为阳性HBsAg儿童占2.38%,其余均为阴性。且1-3岁中无HBsAg阳性儿童,产生抗体的百分率较高。结论乙肝疫苗的接种对降低人群HBsAg阳性效果明显,但随着年龄增长,部分儿童血清抗-HBs抗体阳性率逐渐减弱或出现疫苗接种免疫低应答,积极普及乙肝疫苗免疫接种,可有效预防和控制乙型肝炎传播。

    作者:丰芳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浅析心血管内科护理的安全隐患及防护措施

    目的:探究分析心血管内科护理存在的安全隐患与防护措施,进而为提高心血管内科护理疗效提供有效依据。方法选取自2010年7月至2012年6月在我院心血管内科进行临床治疗的患者130例,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其中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予以针对性安全护理,总结分析护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完善相关资料的统计分析工作。结果心血管内科护理安全因素主要来自患者自身与护理操作环节,容易造成患者血压升高、心脏负荷增大、心力衰竭以及治疗纠纷等安全隐患。采取对照护理后,观察组无安全隐患发生,对照组则出现8例安全隐患问题;且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达到98.5%,显著优于对照组86.2%,P<0.05,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分析心血管内科护理安全因素,进而采取针对性护理防护措施,可以有效降低安全隐患发生率,进而确保临床护理工作的有效开展,临床价值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张莉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蓝光治疗对新生儿血钙的影响

    目的:探讨蓝光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对血钙的影响。方法将60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分足月儿和早产儿两组,足月儿30例,早产儿30例,测定光疗前后血清钙水平,比较两组患儿低钙血症的发生率。结果足月儿和早产儿光疗后血清钙均下降,p<0.01。早产儿低钙血症发生率为50%,足月儿为。26.7%,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新生儿接受光疗时易发生低钙血症,早产儿比足月儿发生率更高,光疗时应监测血清钙浓度,必要时补钙。

    作者:卢绍英 刊期: 2014年第01期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原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管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