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浅议电刀回路负极板在手术中的应用

张莉青;刘勇;宋巧玲

关键词:高频电刀, 回路, 负极板, 手术室护士, 组织, 外科手术, 外科器械, 切割, 理想材料, 高压电流, 原理, 同仁, 烫伤, 烧灼, 烧伤, 人体, 凝血, 经验, 机体, 电极
摘要:高频电刀在现代外科手术中已广泛使用,高频电刀属于外科器械,利用Radio Frequency原理,对组织进行切割,通过电极尖端产生的高频高压电流对组织进行瞬间烧灼,实现对机体组织的切割或凝血。作用到人体的电流必须形成一个完整回路,流回高频电刀内部,回路负极板是形成完整回路的理想材料,手术室护士正确使用回路负极板,可以有效避免意外烧伤和烫伤。现将笔者使用过程中的一些经验与各位同仁探讨如下。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相关文献
  • 全封闭持续负压引流技术治疗慢性溃疡创面观察

    目的:总结全封闭持续负压引流技术对慢性溃疡创面的治疗效果。方法2012年1月-2013年12月,应用全封闭持续负压引流技术联合皮肤移植、皮瓣转移治疗8例患者的不同部位的慢性溃疡创面,其中背部1例,右膝关节外侧1例,骶尾部压力性溃疡6例。给予患者全身营养支持治疗,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尽早清创后应用全封闭持续负压引流装置后,根据创面基底部条件选用皮瓣或游离皮片移植术修复创面。结果8处创面通过应用全封闭引流技术+游离皮片移植术后完全封闭愈合,9处小于3 cm×2 cm的创面通过局部皮瓣转移后均愈合良好。结论创面清创后正确使用全封闭负压引流装置,能保持创面液化组织的充分引流,促进新鲜肉芽组织生长,提高了慢性溃疡创面的修复效果。

    作者:牛兴红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膀胱直肠贯通伤的诊治

    膀胱直肠贯通伤临床上较少见,多由于工农业生产、交通事故、生活意外、打架斗殴所致。由于损伤涉及泌尿、消化两大系统,损伤后尿液粪便严重污染伤口,极易导致伤口感染;又常合并腹腔内脏器损伤和骨盆骨折等,临床处理非常棘手,如果处理不当,易造成感染等并发症,危及患者生命。1995年2月-2012年1月间,我院对15例膀胱直肠损伤患者实施了成功救治,现报告如下。

    作者:巩新成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小切口胆囊切除临床体会

    目的:总结小切口胆囊切除的临床应用体会。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3年6月行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患者75例,回顾患者临床资料,探讨临床体会。结果75例患者经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治疗,无死亡病例。术中出现1例胆管损伤,经置入T管引流,14 d后拔除T管,恢复良好。术后未出现手术切口感染情况,切口均Ⅰ期愈合,切口恢复良好,瘢痕小,未影响美观。结论小切口胆囊切除术伤口小,损伤小,不会影响美观,安全有效,可作为切除胆囊的理想方法。

    作者:杨谋刚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聚酯泡沫敷料在临床中的应用

    临床中骨科和脊柱损伤患者大多数是车祸或建筑伤,普遍存在皮肤擦伤,有较多的渗出液,无法保持皮肤清洁,同时也加大了护理工作量。也有患者因自身情况导致,例如:水肿、低蛋白、被动体位、皮肤潮湿等[1]。使得患者皮肤的恢复有一定的难度,皮肤护理己成为护理工作的重点。

    作者:郭福蝶;汪丽;龙海丽;杜凤;杜瑶瑶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产后早期乳房按摩对乳胀及泌乳的影响

    产后早期泌乳、减少乳房胀痛是母乳喂养成功的关键。我院产科2011年-2012年开展早期乳房按摩,观察对产妇乳胀产科、泌乳的影响,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于利英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X线鉴别骨肿瘤良恶性的临床价值探讨

    目的:探讨X线检查在鉴别骨肿瘤良、恶性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3月-2013年3月收治的76例骨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X线摄片检查,对其X线表现进行分析。结果经X线检查,诊断出良性骨肿瘤38例,恶性骨肿瘤32例,6例诊断为其他性质。其中1例恶性骨肿瘤诊断为良性,2例良性骨肿瘤诊断为恶性,诊断正确率为88.16%(67/76)。良性骨肿瘤的X线片表现主要为骨壳完整,肿瘤轮廓完整清晰等;恶性骨肿瘤的X线片表现主要为边界浸润、局部骨小梁及骨皮质消失、大片低密度影,边界模糊等。结论临床鉴别骨肿瘤的良、恶性,除了要根据肿瘤组织来源和患者病史判定,还需进行X线检查,结合X线片表现加以鉴别。

    作者:贾莉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骨科大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

    目的:探讨骨科大手术后间歇充气加压装置(intermittent pneumatic compression devices,IPCD)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DVT)中的预防作用。方法将85例骨科大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45例和对照组40例,试验组术前开始应用IPCD联合基本预防和药物预防,对照组采用基本预防和药物预防。所有患者术后10 d进行DVT症状评估、下肢深静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试验组出现下肢DVT 1例(2.2%),对照组出现下肢DVT 7例(17.5%),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2组患者术后出血倾向发生率分别为15.6%,1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应用IPCD在骨科大手术后可获得持续、有效的抗凝效果,显著降低DVT的发生率,并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作者:王旭东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89例体会

    桡骨远端骨折是在临床上较为常见和多发的一种骨科疾病,是指距桡骨远端关节面3 cm以内的骨折,这个部位比较薄弱,是密质骨和松质骨的交界处,在遭受外界暴力时,很容易发生骨折。我科2011年3月-2013年3月采用手法复位石膏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89例,疗效较为肯定,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宝怀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硬膜外麻醉在无痛分娩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探讨硬膜外麻醉在无痛分娩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120例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在分娩过程中未给予任何镇痛处理,观察组使用硬膜外麻醉无痛分娩。比较2组产妇分娩过程中疼痛程度,分娩镇痛对产程及分娩方式的影响。结果观察组分娩过程中疼痛程度显著轻于对照组,观察组自然分娩率高于对照组。结论硬膜外麻醉在无痛分娩中镇痛效果显著,可降低剖宫产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廉三海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富马酸酮替芬片治疗成年人变异性咳嗽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富马酸酮替芬片对成年人变异性咳嗽治疗效果。方法将104例变异性咳嗽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6例,给予罗红霉素、咳喘灵口服液口服;治疗组58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富马酸酮替芬片。结果治疗组治愈率为79.31%,总有效率为96.55%;对照组治愈率为56.52%,总有效率为86.96%,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富马酸酮替芬片对成人变异性咳嗽治疗有显著疗效。

    作者:李林燕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口服多潘立酮在治疗婴幼儿哮喘中的地位分析

    目的:观察口服多潘立酮联合吸入布地奈德治疗婴幼儿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6个月~5岁大的哮喘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比较2组7d总有效率以及定期随访3个月的长期疗效及安全性。结果治疗7d后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4.2%和88.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1个月~3个月后发病次数、咳嗽、喘息天数治疗组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2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服多潘立酮联合吸入布地奈德对婴幼儿哮喘急性发作的短期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3个月的长期疗效及安全性明显优于单用布地奈德组,同时不良反应未见增加。因此口服多潘立酮在治疗婴幼儿哮喘中有特殊的地位。

    作者:杜天仁;赖延忠;曾庆生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浅议电刀回路负极板在手术中的应用

    高频电刀在现代外科手术中已广泛使用,高频电刀属于外科器械,利用Radio Frequency原理,对组织进行切割,通过电极尖端产生的高频高压电流对组织进行瞬间烧灼,实现对机体组织的切割或凝血。作用到人体的电流必须形成一个完整回路,流回高频电刀内部,回路负极板是形成完整回路的理想材料,手术室护士正确使用回路负极板,可以有效避免意外烧伤和烫伤。现将笔者使用过程中的一些经验与各位同仁探讨如下。

    作者:张莉青;刘勇;宋巧玲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基层卫生院对胆结石患者行微创保胆治疗的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对胆结石患者行微创保胆治疗的效果。方法将42例胆囊结石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1例,观察组行微创保胆治疗,对照组行常规三戳孔法行胆囊切除术。结果观察组在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切口感染发生率等方面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别(P>0.05),但在术中出血与术后不良事件发生率方面显著优于行对照组(P<0.05)。结论微创保胆取石治疗胆囊结石疗效肯定,值得在基层医院开展。

    作者:吴保平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闭合复位交锁髓内钉与经皮锁定板治疗胫腓骨骨折疗效比较

    目的:评价闭合复位交锁髓内钉与经皮锁定板治疗胫腓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1月-2013年2月收治的69例胫腓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交锁髓内钉组及经皮锁定板组,各35例及34例,比较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平均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疗效。结果本组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个月~18个月,平均12个月。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平均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闭合复位交锁髓内钉与经皮锁定板都是治疗胫腓骨骨折的有效方法,交锁髓内钉对于软组织条件差、胫骨干多段骨折具有优势,胫骨干骺端骨折选用经皮锁定板更具有稳定性。

    作者:靳艳斌;罗润明;李兵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锁骨解剖板治疗锁骨骨折的体会

    目的:探讨锁骨解剖板治疗锁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08年4月-2012年4月,我院骨科采用锁骨解剖板内固定治疗锁骨骨折34例,男21例,女13例。结果全部患者获得随访,骨折全部愈合,平均愈合时间4个月。结论锁骨解剖板内固定治疗锁骨骨折,固定牢靠,骨折愈合快,功能恢复好,适合基层医院使用。

    作者:李福跃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血府逐瘀汤治疗43例糖尿病肾病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血府逐瘀汤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1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符合入选标准的糖尿病肾病患者86例,分为治疗组43例采用常规治疗联合血府逐瘀汤,对照组43例采用常规治疗。结果2组病例治疗2个疗程后24 h尿蛋白定量、尿蛋白排泄率(VAER),血尿素氮(BUN)、血肌酐(Cr)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糖尿病肾病治疗过程中应用血府逐瘀汤辅助治疗可以达到改善肾脏血流、改善肾脏功能、阻断和缓解疾病发展作用,是良好的辅助治疗方法。

    作者:蒋丙义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C-反应蛋白在小儿细菌性肺炎和支原体肺炎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在小儿细菌性肺炎和支原体肺炎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10月-2013年7月我院收治的细菌性肺炎患儿36例,支原体肺炎患儿32例,分别检测入院后第2天、治疗第4天、出院时CRP的变化。结果随着病情的好转,2组患儿的CRP值及阳性率均逐渐下降到正常水平。细菌性肺炎组在入院时、治疗第4天,CRP值及阳性率均高于支原体肺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出院当天2组患儿CRP值基本恢复正常,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RP在小儿细菌性肺炎初期即明显升高,且随着病情的好转逐渐下降到正常水平,而支原体肺炎在病情较重或并发感染时才会升高。 CRP是两种肺炎鉴别诊断的有效指标。

    作者:董素娥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不同非甾体类抗炎药对心肌梗死患者心血管的影响分析

    目的:探讨心肌梗死后应用不同非甾体类抗炎药对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23例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治疗后用药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15例,持续服用布洛芬、塞来昔布等;对照组患者8例,治疗后服用阿司匹林。比较2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和再发心肌梗死率。结果观察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心肌梗死再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心肌梗死后患者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应慎重,否则会显著增加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临床上应予以重视。

    作者:王海云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易滑动内瘘拔针方法的改进

    临床上有些年老体弱、血管较细或长期穿刺形成假性动脉瘤的患者,其内瘘触之易滑动,在拔针时极易出现血管滑动移位导致渗血或皮下血肿。为此,我科采用2人合作拔针法,效果满意,介绍如下。

    作者:罗芳;王璐;孙娜;王晶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手指捻动式吸痰法对气管切开术后相关并发症的影响观察

    目的:探讨气管切开术后有效的吸痰方法。方法62例气管切开患者于吸痰前均做气道评估,做到按需吸痰,戴无菌手套执笔式持吸痰管头端5 cm处,以每5 cm/s的速度轻柔准确迅速将吸痰管插入痰液积聚部位,右手拇指示指和中指捻动吸痰管由下向上边吸边退,时间不超过15 s。操作完毕将吸痰管缠绕于右手4指然后翻脱手套系口,扔入医疗垃圾箱内。结果2010年1月-2012年2月62例气管切开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2008年1月-2009年12月的45例。结论手指捻动式吸痰法能有效降低气管切开术后患者的气道阻塞,肺部感染,气道痉挛,气道黏膜损伤,低氧血症的发生。减少吸痰次数,提高吸痰效果。

    作者:李艳红 刊期: 2014年第14期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主管:山西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山西科技新闻出版传媒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