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国良
目的:对儿科住院患者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3月-2013年5月住院儿科患者共计20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用药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共17例患者出现抗菌药物使用不合理现象。药物联用不合理问题发生率为58.82%,明显高于其他项数据。结论儿科住院患者的抗菌药物使用还存在一定问题,需要医务工作者提高重视,严格掌握抗菌药物用药指征,尽早查明感染原,根据患儿病情、抗菌药物抗菌谱特点,合理选药、给药,提高抗菌药物应用安全性。
作者:陶兰 刊期: 2014年第26期
目的:观察铝碳酸镁联合奥美拉唑治疗胃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1月-2013年12月治疗的96例胃溃疡伴幽门螺杆菌(Hp)阳性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应用奥美拉唑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铝碳酸镁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7.92%)高于对照组(85.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铝碳酸镁联合奥美拉唑治疗胃溃疡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国良 刊期: 2014年第26期
目的:探讨心脏B超和心电图在高血压性心脏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12月-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42例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分别采用心脏B超和心电图进行诊断,对比分析两种诊断方法的结果。结果心脏B超诊断组患者的诊断准确率(59.36%)明显高于心电图诊断组(33.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脏B超在高血压性心脏病诊断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应用价值,诊断结果的准确率明显高于心电图,安全可靠,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彭莉 刊期: 2014年第26期
目的:总结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固定治疗第5掌骨基底部骨折脱位的治疗经验与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7例急性第5掌骨基底部骨折脱位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通过X线摄片与查体进行随访,随访时间12个月~24个月,平均16个月,术后末次随访时根据疼痛、握力、灵活性进行评定,本组病例中优4例,良3例。结论经皮克氏针固定牢固可靠,愈合率高,是治疗急性第5掌骨基底部骨折脱位的有效方法。
作者:张国祥 刊期: 2014年第26期
目的:分析青年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64例青年AMI患者,并与同期随机抽取的64例老年AMI患者进行高危因素、诱因、临床表现、治疗等方面的对比分析。结果青年AMI以男性为主,吸烟、阳性家族史与老年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高脂血症与老年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暴饮暴食、过度劳累是青年AMI特异诱因(P<0.05),青年AMI多有典型胸痛症状(P<0.05);青年AMI再灌注治疗效果优于老年组。结论吸烟、冠心病家族史是青年AMI的主要危险因素,及时行再灌注治疗可显著改善AMI患者的预后。
作者:延朝进 刊期: 2014年第26期
目的:探讨药物不良反应与用药安全。方法统计我院发生的药物不良反应,分析其原因以及特点。结果药物不良反应116例,其中抗生素类致不良反应65例,占55%,中药制剂致不良反应28例,占25%,其他药品致不良反应23例,占20%。结论正确合理使用药物,采用先进的药学监护理念来管理药品的临床使用,可以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以及减轻不良反应带给患者的伤害,提高药物使用的安全性。
作者:张保侠;李建宁 刊期: 2014年第26期
目的:探讨应用β-受体阻滞剂治疗冠心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56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给予不同治疗方法,观察其临床效果。结果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同时试验组患者治疗后心率降低水平优于对照组。结论应用β-受体阻滞剂治疗冠心病疗效确定,并可有效降低心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华华 刊期: 2014年第26期
目的:总结小针刀治疗颈椎病的经验。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颈椎病患者60例,采用小针刀法对其进行治疗,统计治疗结果。结果本组60例患者治疗次数在2~10次之间,平均治疗次数为6次;其中治愈39例,显效13例,有效7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8.3%。结论 X线片和CT检查对于颈椎病患者可起到较好诊断作用,小针刀法可有效松解压迫颈椎,有利于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
作者:张天岺;苏涛 刊期: 2014年第26期
目的:探讨超声检查在健康体检中对甲状腺结节的筛查作用。方法选取到我院进行甲状腺检查的患者1300例,对所有患者采用触诊检查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触诊检查中测出甲状腺异常的体检者有210例,占总人数的16.2%,利用多普勒超声检查中,检查出甲状腺异常的体检者有468例,占总人数的36.1%,二者检出率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健康体检中,运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要比常规触诊检查可以提高对甲状腺结节的筛查效果,具有临床应用价值,适合推广使用。
作者:冯丽华 刊期: 2014年第26期
目的:探讨氧化亚氮与氧气混合气体吸入在产妇无痛分娩中的镇痛作用。方法对251例要求无痛分娩的产妇分别予以气体吸入法(观察组)与硬膜外麻醉法(对照组),观察2组在自然分娩、剖宫产、总产程时间等方面的差异。结果观察组自然分娩率90.4%,剖宫产率9.6%,总产程时间平均(103±24)min,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氧化亚氮与氧气混合气体吸入法在产妇分娩过程中能够起到明显的镇痛作用,具有镇痛效果好、缩短产程、降低剖宫产率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卢艳芳 刊期: 2014年第26期
目的:对比原发性小肠肿瘤影像学检查的效果。方法对1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原发性小肠肿瘤采用的影像检查方法进行对比分析。结果18例行CT平扫加增强,其中检出16例;超声检查18例,其中检出12例;钡餐造影检查15例,其中检出11例;肠系膜上动脉造影检查1例,检出1例。结论原发性小肠肿瘤的诊断主要依靠影像学检查,而钡餐造影可作为首选诊断方法,CT检查则可提供更多的肿瘤信息,提高诊断率。
作者:李国锋 刊期: 2014年第26期
目的:探讨新绛县居民2011年-2013年伤害死亡的流行病学特征,为政府和相关部门制定伤害防控工作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新绛县疾控中心2011年-2013年死因登记报告系统数据信息资料进行比较,计算伤害死亡率、人群分布特征等指标,分析导致伤害死亡的主要原因。死因编码采用国际疾病分类法(ICD-10)进行编码分类。结果新绛县2011年-2013年死因监测系统共报告死亡4799例,总死亡率为495.58/10万,其中报告伤害死亡397例,死亡率为41.00/10万。死因顺位在心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肿瘤之后居第4位。在伤害死因中,交通事故死亡率30.15/10万,居第1位,其他依次是意外跌倒碰撞(4.13/10万)、自杀(2.27/10万)、意外中毒(1.55/10万)、触电(1.24/10万)。结论新绛县伤害死亡顺位居第4位,一直是危害我县居民健康的主要因素,相关部门应根据死因的不同,针对性地采取干预措施,从而有效降低死亡率。
作者:郭亚丽;段中虎;马丽霞 刊期: 2014年第26期
目的:探讨蒙脱石散联合利多卡因灌肠治疗腹泻病的疗效。方法将100例腹泻患儿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50例口服双歧三联活菌、蒙脱石散治疗,治疗组50例在口服双歧三联活菌的基础上加用蒙脱石散联合利多卡因灌肠治疗。结果经过5 d治疗,治疗组总有效率86.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0%,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蒙脱石散联合利多卡因灌肠治疗小儿腹泻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曹霞 刊期: 2014年第26期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救治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1月-2013年12月接收的48例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的临床救治情况。结果本组48例患者中,有2例抢救无效死亡,2例因病情加重转往上级医院救治,其余患者均抢救成功,成功率达91.67%。结论尽早对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进行彻底的洗胃,并使用阿托品等治疗,能明显提高基层医院救治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治愈率。
作者:潘子永 刊期: 2014年第26期
目的:探讨髌骨轴位X线片在膝关节损伤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对我院2012年12月-2014年3月收治50例膝关节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0例患者中髌骨骨折20例(其中髌骨纵行骨折5例),膝关节韧带损伤13例,半月板损伤3例,单纯膝关节软组织损伤14例。膝关节正侧位X线片诊断准确率90%,5例髌骨纵行骨折均被漏诊,漏诊率达10%。结论膝关节损伤患者首诊医生和放射科医生都应仔细阅读X线片,必要时加摄髌骨轴位X线片,或者CT扫描以防漏诊。
作者:马卫宁;殷小梅;马璐;张剑波 刊期: 2014年第26期
异位妊娠指受精卵着床于子宫以外的任何部位,常见的异位妊娠多是输卵管壶腹部妊娠,其他有输卵管间质部、宫角部、宫颈、子宫残角、子宫瘢痕、卵巢等少见部位异位妊娠。临床中有很多生育期女性因为异位妊娠大出血就诊晚或抢救不及时而危及生命。笔者在临床中遇到3例特殊部位异位妊娠(其中腹腔妊娠1例,双侧输卵管妊娠1例,宫内宫外妊娠1例),1例残角子宫妊娠,如果在处理时不够认真,按常规处理,超声易误诊,术中未仔细查找出血部位,则直接危及患者的生命。在此探讨如下,以期提高对特殊部位异位妊娠的诊疗水平。
作者:麻翠玲 刊期: 2014年第26期
目的:探讨腹部超声检查对子宫内膜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100例由于阴道异常排液以及流血现象而于2012年1月-2013年7月间在我院接受检查的患者资料进行研究和分析,对全部患者进行腹部超声检查,比较治疗前后病理检查结果。结果子宫内膜息肉检出率为83.33%,黏膜下子宫肌瘤检出率为94.74%,子宫内膜炎检出率为80.00%,子宫内膜增生症检出率为95.65%,子宫内膜癌检出率为76.92%。结论对子宫内膜病变患者进行腹部超声检查有较高的准确度,有利于为临床医生提供诊断和治疗依据。
作者:邓梅 刊期: 2014年第26期
目的:探讨治疗性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技术在基层医院的应用。方法对141例患者的治疗情况进行分析,探讨基层医院开展ERCP的方法、困难及对策。结果141例患者行治疗性ERCP,成功137例,失败4例,成功率97.1%。胆总管结石多,其次为恶性胆管梗阻。并发症发生率为2.5%,无死亡。结论在基层医院开展针对胆胰疾病、特别是胆总管结石疾病的治疗性ERCP疗效确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治疗手段。
作者:卫星;王海燕;张莉 刊期: 2014年第26期
目的:观察续命煮散治疗缺血性中风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09年4月-2012年12月住院治疗的60例缺血性中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观察组各30例,治疗组患者予以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中药复方煎剂续命煮散。对比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56.7%,观察组总有效率96.7%,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续命煮散治疗缺血性中风疗效显著、安全、经济、可靠,没有发现明显的不良反应,值得深入研究和推广。
作者:常变琳 刊期: 2014年第26期
目的:探讨新绛县甲、乙类传染病流行规律及变化趋势。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2004年-2013年新绛县甲、乙类传染病年均发病率为238.39/10万,死亡率为0.89/10万,总死亡率为0.38%。血液及性传播传染病发病构成和发病率均大幅度上升。强势病种为乙肝和肺结核。结论10年间甲、乙类传染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且上升幅度较大。肠道传染病,实施免疫策略的急性传染病发病下降,血源和性传播传染病、慢性传染病发病上升。建议及时调整防治策略,有针对性地采取防控措施。
作者:樊凯;马丽霞;王珊 刊期: 2014年第2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