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针对性护理在 ICU 重症监护清醒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王金磊

关键词:重症监护, 清醒患者, 针对性护理
摘要:目的:分析针对性护理在 ICU 重症监护清醒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济源市人民医院2014年6月至2014年12月 ICU 重症监护的46例清醒患者,首次护理实施常规护理,在调查分析患者临床不良心理及其影响因素基础上实施第二次针对性护理,两次护理间隔时间为14 d。对比分析两种护理模式后患者的不良心理发生率。结果接受针对性护理后,患者的各种不良心理发生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于 ICU 重症监护清醒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能够显著降低患者的不良心理发生率,提高护理效果,值得推广。
河南医学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癫痫并发偏头痛患者30例临床特点分析

    目的:分析癫痫并发偏头痛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选取新乡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内科2012年6月至2013年5月收治的30例癫痫并发偏头痛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期收治的30例单纯癫痫患者作为对照组。分析两组患者性别比、癫痫病程、癫痫分型、癫痫发作频率等临床特点的差异性。结果观察组中女性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癫痫病程明显长于对照组,癫痫发作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年龄、体质量、癫痫分型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癫痫并发偏头痛患者与单纯癫痫患者相比,具有女性患者比例高、癫痫病程长、癫痫发作频率高等临床特点,病情更加复杂、应予以重视。

    作者:张红梅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系统性健康教育路径表在阑尾炎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

    目的:探讨系统性健康教育路径在阑尾炎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6月至2014年6月原阳县红十字医院收治的行阑尾切除术的160例患者,按照不同的护理路径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研究组80例患者采用系统性健康教育路径表进行健康教育,对照组80例患者采用传统方式进行健康教育,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各项术后临床指标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25%,低于对照组的16.25%,同时研究组的各项临床指标也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阑尾炎切除患者围术期应用系统性健康教育路径表,能有效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提高生活质量,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沙桂凤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四神丸治疗慢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四神丸治疗慢性结肠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杞县人民医院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100例慢性结肠炎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服用四神丸方剂进行治疗,对照组服用柳氮磺吡啶肠溶片进行治疗,1个月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在治疗中未出现不良反应。对照组有5例发生不良反应,其中1例头晕、2例皮疹、2例恶心呕吐。结论四神丸治疗慢性结肠炎效果显著,且副作用小,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具有很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李柏林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精细化护理在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精细化护理在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镇平县人民医院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42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精细化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优良率为90.48%,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精细化护理在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护理中可提高治疗效果,增加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甘春旭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改良去骨瓣减压术治疗颅脑损伤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探究改良去骨瓣减压术用于颅脑损伤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巩义市中医院收治的48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4例)和对照组(24例),观察组行改良去骨瓣减压术治疗,对照组行标准去骨瓣减压术治疗,比较术后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颅内压稳定时间。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颅内压稳定时间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改良去骨瓣减压术在颅脑损伤的治疗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作者:闫鹏辉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不同化疗途径治疗进展期胃癌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不同化疗途径治疗进展期胃癌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2月至2014年6月洛阳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64例进展期胃癌患者,随机分为甲乙两组,各32例。甲组给予选择性动脉灌注化疗,乙组给予全身静脉化疗,均完成2个周期化疗,比较两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生活质量。结果治疗后甲组的临床有效率为78.13%,明显高于乙组(62.50%),甲组在不良反应、生活质量方面亦明显优于乙组(P <0.05)。结论选择性动脉灌注化疗治疗进展期胃癌临床疗效好,不良反应少,且操作简单、安全,易于被患者接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存良;董林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综合护理在唐氏综合征合并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术后护理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在唐氏综合征合并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术后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河南省人民医院儿童心脏中心2013年3月至2014年5月行手术治疗的15例 DS 合并 CHD 患儿,给予 PH 监护、加强营养、口腔护理、预防继发感染、防止误伤意外发生和做好出院指导及随访等全面综合护理,评价护理效果。结果13例合并 PH 患儿仅有2例发生 PH 危象,经对症处理后恢复,8例患儿肺动脉压力在后期门诊随访中降为正常。15例患儿均无压疮发生。1例出现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痰培养呈阳性,为肺炎克雷伯杆菌感染所致,经积极抗感染治疗和加强肺部护理后,感染得到控制。14例患儿治愈出院,治愈率高达93.33%。结论综合护理在唐氏综合征合并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术后护理中应用效果较好,可促进肺动脉高压改善及感染风险降低等,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赵永红;张伟宏;孙艳芳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CT 导向下射频消融对不能手术切除肺癌的治疗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 CT 导向下射频消融对不能手术切除肺癌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肺部肿瘤患者64例,共75个肿瘤病灶,采用 CT 导向下射频消融术对其进行治疗,分别于术后3个月和6个月行胸部 CT 扫描复查,并与治疗前进行对比,评价病灶变化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64例患者75个肿瘤病灶共进行了81次射频消融治疗(其中6个病灶进行了2次重复射频消融),治疗后3个月复查,75个肿瘤病灶体积均有不同程度的缩小,有效率100%。治疗6个月后再次复查总有效率为86.67%。所有患者均未发生大出血、支气管胸膜瘘等严重并发症。结论CT 导向下射频消融治疗肺癌具有定位准确、疗效确切、创伤小、不良反应少的优点,可作为不能手术肺癌患者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

    作者:张凤仙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胸腔注射顺铂和干扰素联合全身化疗治疗恶性胸腔积液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胸腔注射顺铂和干扰素联合全身化疗治疗恶性胸积液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62例组织病理学和胸水细胞学检查确诊的非小细胞肺癌合并恶性胸腔积液患者,分为联合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30例。在胸腔穿刺置管排尽胸水后,联合组胸腔注射顺铂50 mg/m2和干扰素300 IU 联合静脉输注多西他赛40 mg/m2,对照组胸腔注射顺铂50 mg/m2和干扰素α-2b 300 IU,用药时间均为每周1次,共3次,4周后观察两组胸腔积液治疗有效率、原发病灶和其他转移灶肿瘤控制率、生活质量改善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二分类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联合组胸腔积液有效率100.00%、原发病灶和其他转移病灶肿瘤控制率96.88%、生活质量改善率93.75%,分别高于对照组的86.67%、80.00%和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联合组发热反应发生率12.50%低于对照组4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胸腔注射顺铂和干扰素联合全身化疗治疗恶性胸积液疗效确切,毒副作用小,生活质量改善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晓珂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高压氧配合钻孔引流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高压氧配合钻孔引流在慢性硬膜下血肿治疗中的效果。方法将202例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分为两组。A 组102例给予钻孔引流+高压氧治疗,B 组100例单纯行钻孔引流。依据 CT 扫描自动测量法计算出残余血肿体积。比较两组患者血肿残余程度。结果术后1个月复查,A 组血肿残余程度Ⅰ级40例(39.2%)、Ⅱ级28例(27.5%)、Ⅲ级27例(26.4%)、Ⅳ级7例(6.8%)。B 组血肿残余程度Ⅰ级31例(31%)、Ⅱ级17例(17%)、Ⅲ级40例(40%)、Ⅳ级12例(12%)。A 组血肿残余体积较 B 组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术后高压氧配合钻孔引流治疗 CSDH 效果较好,能减少术后血肿残留,降低血肿复发,减轻患者痛苦,效果肯定。

    作者:侯玉武;赵东宁;李艳培;张龙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疼痛护理管理在鼻中隔偏曲矫正术后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疼痛护理管理在鼻中隔偏曲矫正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98例鼻中隔偏曲矫正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9例。对照组给予一般疼痛护理,观察组参照疼痛护理管理的标准进行疼痛护理。结果观察组手术后的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疼痛护理管理能够有效减轻鼻中隔偏曲矫正术后患者的术后疼痛感,提高患者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

    作者:邵慧玲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延期内固定治疗股骨骨折合并颅脑损伤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延期内固定治疗股骨骨折合并颅脑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抽取西峡县人民医院2011年4月至2013年4月收治的股骨骨折合并颅脑损伤的患者46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3例。观察组采用早期外固定延期内固定手术(>48 h),对照组采用急诊型内固定手术(≤48 h),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率等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较对照组短,术中出血量小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采用早期外固定联合延期内固定治疗股骨骨折合并颅脑损伤可以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安全性高。

    作者:孙文武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针对性护理在 ICU 重症监护清醒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针对性护理在 ICU 重症监护清醒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济源市人民医院2014年6月至2014年12月 ICU 重症监护的46例清醒患者,首次护理实施常规护理,在调查分析患者临床不良心理及其影响因素基础上实施第二次针对性护理,两次护理间隔时间为14 d。对比分析两种护理模式后患者的不良心理发生率。结果接受针对性护理后,患者的各种不良心理发生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于 ICU 重症监护清醒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能够显著降低患者的不良心理发生率,提高护理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王金磊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炔雌醇环丙孕酮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炔雌醇环丙孕酮与二甲双胍联合治疗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中山市博爱医院妇科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80例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按随机抽样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单纯给予炔雌醇环丙孕酮片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炔雌醇环丙孕酮片联合二甲双胍治疗。结果治疗前两组 BIM、FIN、IR、T、FSH、LH、E2均无差异(P >0.05);治疗后观察组除 BIM外,FIN、IR、T、FSH、LH、E2均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炔雌醇环丙孕酮片联合二甲双胍对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效果显著,可有效调节卵巢激素的分泌,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作者:俞奇;林霞;叶育芳;孙广范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中切除双侧输卵管对卵巢近期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阴式全子宫切除术中切除双侧输卵管对卵巢近期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河南省人民医院2010年7月至2012年6月有子宫切除指征的220例良性子宫疾病患者,根据行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中是否切除双侧输卵管分为两组,110例行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输卵管切除术作为观察组,110例行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保留输卵管患者作为对照组;分别于术前(月经第3~5天)及术后1、6、12个月,同位素法测定血清卵泡刺激素(follicle stimulating hormone,FSH)、黄体生成素(luteotropic hormone,LH)、雌二醇(estradiol,E2)水平,改良 Kupperman评分评估围绝经期症状,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卵巢血供变化及盆腔情况,以评价患者卵巢功能变化。结果与术前相比,对照组患者术后1、6、12个月,血清 FSH、LH 显著升高,E2降低(P <0.05);改良 Kupperman 评分逐渐升高(P <0.05)。观察组与对照组同期相比,FSH、LH 升高及 E2降低均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中切除双侧输卵管对卵巢近期功能无明显影响。

    作者:周文磊;吴衡慧;刘广芝;张菊新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前列腺增生合并膀胱结石同期手术治疗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前列腺增生合并膀胱结石同期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50例前列腺增生合并膀胱结石患者,根据结石特点分别给予膀胱切开取石、膀胱镜激光碎石和电切镜切环勾出手术治疗,同期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评价手术前后临床疗效及结石复发情况。结果50例患者均一次性手术成功,无膀胱穿孔、泌尿系感染及大出血等并发症。术后1 a 随访,IPSS 评分为(4.5±1.3)分,明显低于术前(24.3±2.2)分(P <0.05);QOL 评分为(2.3±0.2)分,明显低于术前(5.2±0.5)分(P <0.05)。复查腹部 B 超及 X 线片,均无结石残留或复发。结论同期手术治疗前列腺增生合并膀胱结石效果较好,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避免结石复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姚亚雄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基于医联体的远程医学中心建设分析

    医联体是区域医疗联合体的简称,是指将同一个区域内的医疗资源整合在一起,通常是由一个区域内的大型医院与其他各级医院组成的,目的是合理利用区域内的优势医疗资源,实现优势医疗资源下沉,方便群众就医,节约医疗开支,并通过大医院的带动作用,终推动区域内整体医疗服务水平的提高。区域医疗联合体医疗服务运作模式早在20世纪90年代已在美、英等国家出现[1]。2011年上海出现首家医联体组织,我国于2013年在医疗改革中正式推行医联体模式[2]。通过在多个地区推行运作,目前医联体已成为大型公立医院与其他各级医院实现医疗信息共享、细化医疗分工及资源整合优化的平台。

    作者:魏海英;谢地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TE 及 NE 方案在乳腺癌新辅助化疗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比较

    目的:探讨 TE 及 NE 方案在乳腺癌新辅助化疗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长葛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乳腺癌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 TE 方案治疗,观察组实施 NE 方案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及其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45.0%,对照组为42.5%(P >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7.5%,低于对照组(67.5%)(P <0.05)。结论采用 TE 及 NE 方案在乳腺癌新辅助化疗中疗效相当,但是 NE 不良反应相对较少,且为外周给药,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杨东亮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惠州市无偿献血者 HCV 感染情况调查及输血残余风险评估

    目的:调查惠州市无偿献血者 HCV 的感染情况并评估经 EIASA 筛查抗-HCV 后经血传播感染 HCV 的残余风险。方法采用2种抗-HCV 试剂对每份献血者标本进行检测,2种试剂均无反应判阴性,任1种试剂有反应标为结果待定。待定标本进行 HCV 确诊实验。阴性标本进行 HCV 病毒核酸检测。结果2013年8月至2014年8月共检测无偿献血者标本103197人份,确认阳性151份,初次献血者阳性率高于再次献血者;酶免阴性标本中核酸检出2份阳性,经抗-HCV 筛选后的阴性血传播 HCV 的总残余危险度为1/51600。结论结合本地区献血者的特点和 HCV 流行情况,有必要增加 NAT 方法对无偿献血者血液进行筛查,减少输血传播 HCV 病毒的风险。

    作者:朱春燕;邹晓东;钟展华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早期削痂植皮在手背部深度烧伤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早期(24 h 内)削痂植皮在手背部深度烧伤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手背部深Ⅱ度烧伤患者54例,54只手,且烧伤后24 h 内入院治疗。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即早期(24 h 内)削痂植皮组和传统削痂植皮组。观察组患者烧伤后24 h 内生命体征稳定即行手术治疗。对照组入院后给予常规治疗,生命体征稳定,做好术前准备后行手术治疗。所有患者门诊随访1 a。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皮瓣成活率明显提高,感染率降低,住院时间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随访1 a,观察组患者手功能优良率为84.61%,对照组优良率为50.00%;观察组手功能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早期(24 h 内)削痂植皮及早去除坏死组织,提高了皮瓣成活率,降低了创面感染率,缩短愈合时间,促进手功能恢复,是手背部深度烧伤值得推广的治疗方法。

    作者:周锐华 刊期: 2015年第05期

河南医学研究杂志

河南医学研究杂志

主管:河南省卫生厅

主办:河南省医学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