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64排CT肺结节实性成分定量分析判断良恶性病变的应用价值

庞萍;吴山

关键词:肺结节, 成分定量, 分析判断, 恶性病变, 良恶性, 肺内病灶, 治疗及预后, 影像学研究, 图像后处理, 淋巴结肿大, 圆形, 形态特征, 临床表现, 结构分析, 鉴别, 技术设备, 多排螺旋, 检出率, 工作站, 肺不张
摘要:肺结节是指直径≤3.0 cm的圆形或类圆形肺内病灶,且不伴有肺不张、卫星灶和局部淋巴结肿大[1]。肺结节一直是胸部影像学研究的重点与难点,鉴别其良恶性对临床治疗及预后具有重要意义。随着影像技术设备的发展,尤其是多排螺旋CT (MSCT )的广泛应用,使肺结节的检出率明显提高,功能丰富的图像后处理工作站对病灶的内部结构分析,特别是病灶较小、缺乏形态特征及临床表现时,为肺结节良恶性的鉴别提供更多的信息。
山西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急诊患者伴焦虑抑郁状态的优质护理干预效果研究

    急诊患者具有发病急、病情发展迅速、病情复杂多变、病情重等特点。优质护理的实施能有效地考虑患者的心理变化,针对患者病情给予及时有效的抢救及护理,大程度满足患者的临床护理要求,从而减轻患者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对疾病的有效治疗至关重要[1]。本院于2011年7月至2013年7月对收治的130例急诊患者进行护理干预研究,其中65例急诊患者给予优质护理干预,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贾雪莲;蒋毅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兔关节软骨撞击损伤的动物模型的建立及评价

    关节软骨损伤因其早期发病隐匿,不易发现,病理标本不易获得,临床早期诊断困难,在人群中研究有一定难度,而使用动物模型则可以采用多种有效手段,按研究的需要进行全过程的观察,并可采取相应的措施控制偏倚因素。因此,动物模型可以作为研究关节软骨损伤重要而有效的手段。有学者采用撞击的方法建立兔膝关节软骨损伤动物模型,操作简单,与人类关节软骨损伤的病变过程基本相似,具有良好的可比性,并可同期获得同一实验动物正常膝关节滑液的标本,是很好的动物实验模型。本研究旨在验证该动物模型的可靠性、可操作性和可重复性,以保证后续实验的准确性,提高实验结果的可信度,为进一步研究关节软骨损伤的发病机制打下基础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高宏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1,25-二羟维生素D3联合缬沙坦减少IgA肾病尿蛋白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1,25-二羟维生素D3(VD3)联合缬沙坦减少IgA肾病尿蛋白的疗效。方法将60例肾活检明确诊断为IgA肾病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RB组和ARB+ VD3组,ARB+ VD组根据所应用的1,25-二羟维生素D3的剂量分为联合治疗组1和组2,观察6个月,治疗过程中监测血压,检测治疗前后尿蛋白、肾功能、血钙、血钾水平。结果治疗后3组尿蛋白均较基线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且3组之间尿蛋白的下降程度两两比较,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联合治疗组2下降为显著,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1,25-二羟维生素D3联合缬沙坦对减少Ig A肾病尿蛋白有较好的疗效,联合较大剂量1,25-二羟维生素D3效果更为显著,为Ig A肾病的初始治疗提供更优先的方案。

    作者:刘玉才;袁红英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丁苯酞注射液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临床研究

    进展性脑梗死是指发病后经临床治疗,梗死面积仍进一步扩大,临床症状进行性加重的患者,一般发生在发病后6h至1周。这些患者在发病数小时或数天内出现神经功能恶化,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和病死率。进展性脑梗死起病快,病情发展迅速,常规治疗效果差,难以控制。丁苯酞注射液是治疗脑梗死的新型药物,通过阻断急性脑梗死的多个病理环节挽救缺血半暗带。本研究选取2011年1月至2014年1月我科收住院诊断为进展性脑梗死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丁苯酞注射液,观察其疗效及安全性。

    作者:张燕青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1966例结果分析

    子宫颈癌是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由于液基细胞制片技术的开展,使假阴性率明显降低,提高了宫颈病变的诊断率。本文回顾2014年1至3月期间在我院门诊和住院患者的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1966例,总结分析了宫颈病变的检出率,与宫颈活检的符合率以及宫颈病变与年龄的关系。

    作者:刘月香;郭秀丽;常芳;路静;白威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老年高尿酸血症的相关因素分析及干预疗效观察

    高尿酸血症(HUA)是嘌呤代谢障碍性疾病,目前研究表明,其发病与年龄、性别、遗传、生活方式、饮食和经济水平等因素有密切的关系[1]。在我国,随着经济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日常饮食结构也发生了极大的变化,高嘌呤、高蛋白食物的摄入明显增加,导致HUA的发病率逐年增加。由于老年人的整体代谢能力均有所减退,其高尿酸血症的发生率更高。 HUA与心脑血管等疾病的发生及发展均有一定的相关性。本研究旨在探讨 HUA患者血尿酸与血压、血糖、血脂水平的相关性,及对血尿酸水平进行干预治疗后,以上各相关因素的变化情况。现报告如下。

    作者:魏爱英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大同市某钢铁有限公司炼铁厂职业病危害调查分析

    了解大同市某钢铁有限公司炼铁厂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情况,从源头上控制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发生,保护工人身体健康,减少职业病危害因素对工人健康的影响,我们于2013年7月对该厂现场进行劳动卫生学调查与评价。

    作者:赵晋林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骨科创伤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与护理

    深静脉血栓形成(D V T )是指血液在静脉管内不正常地凝结,阻塞静脉管腔,导致静脉回流障碍。DV T 可发生于全身各部位静脉,以下肢静脉常见。临床上主要表现为下肢肿胀、疼痛、浅静脉曲张,严重时甚至并发肺栓塞。DV T 是骨科创伤患者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也是导致临床猝死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对于骨科手术后的深静脉血栓应引起临床的密切关注。本科室自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对83例骨科创伤患者积极预防与精心护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炎炎;佘海洋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集中供养和分散供养优抚精神残疾军人生存质量研究

    自从新修订的《军人抚恤优待条例》颁布后,民政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原卫生部、总后勤部制定了《军人残疾等级评定标准(试行)》,将精神病残疾列入病残条目准予评残,是党和政府对复退军人精神病患者的重视和关怀。《关于进一步做好伤病残义务兵退伍和安置工作意见的通知》(国发〔1992〕4号)等有关文件规定对患精神病退役义务兵,实行集中优抚和分散优抚2种方式[1]。但是何种优抚方式对精神残疾军人生活质量提高更为明显,目前尚无相关报道。我院作为复员退伍军人医院,长期从事精神残疾军人的医疗服务和生活保障工作,本研究分析了集中供养优抚和分散供养优抚对精神残疾军人生活质量的影响,旨在为如何提高精神残疾军人生活质量提供一定的指导意义。

    作者:李红英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2012-2013年阳泉市城区手足口病流行病学分析

    为掌握阳泉市城区手足口病的流行特征,以便采取针对性的防治措施,有效地控制手足口病的发生和流行,对阳泉市城区2012-2013年手足口病疫情监测资料进行分析。

    作者:张志江;李婧;姬煜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孕期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对降低剖宫产率的影响

    对于产妇而言,分娩是一种强烈、持久的应激源,它不但产生生理应激,还可产生精神、心理应激,从而导致一系列特征变化,而抑郁、焦虑则为常见。健康教育的开展能够让人们认识其自身疾病,通过信息交流和沟通,能消除或者缓解患者的恐惧、焦虑心理,让患者对于医护工作人员有信任感以及安全感,从而自觉采取益于其自身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为[1]。因此,本研究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3月我院收治的单胎孕妇共120例,探讨孕期健康教育与心理护理对产妇活跃期分娩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莉;杨照艳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浅谈医院岗位管理中的动态管理机制

    医院的发展依赖于人才的发展。人才的发展,归根到底又是吸引、留住、用好人才机制的发展。良好的发展有赖于良好的管理,良好的管理有赖于良好的制度。

    作者:冯立;韩永斌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卒中后抑郁的早期预测及临床对策

    目的:对脑卒中后抑郁早期进行预测,并给予早期干预即抗抑郁药、心理干预和早期神经功能康复等治疗。方法将136例脑卒中患者中出现卒中后抑郁的患者8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40例)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4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抗抑郁药物及心理干预和日常生活能力训练。2组疗程均为12周。结果治疗后2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均显著改善( P <0.05或 P <0.01),但观察组的改善程度较对照组更明显( P <0.05)。结论早期预测卒中后抑郁并给予相应的早期临床干预,能促进患者的神经功能康复和减少卒中后抑郁的发生,有效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黎宏斐;沈福玉;吴丽玲;黄伟;王圣岳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维生素 B6与甲氧氯普胺治疗急性轻型高原病呕吐纳差疗效观察

    急性轻型高原病是指机体由平原进入到高原地区(海拔3000 m 以上)或久居高原进入到更高海拔地区,在数小时内发病,出现头痛、头晕、心悸、胸闷、恶心、呕吐等症状。经过在高原短期适应,或经过对症治疗,症状及体征显著减轻或消失。2010年4月至2013年6月笔者采用维生素B6针剂与甲氧氯普胺针剂分别治疗40例急性轻型高原病患者,观察恶心、呕吐等症状恢复情况,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佳;陈华芳;王玲;王敏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脑出血80例疗效观察

    我科2011年7月至2013年4月采用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脑出血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崔志武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64排CT肺结节实性成分定量分析判断良恶性病变的应用价值

    肺结节是指直径≤3.0 cm的圆形或类圆形肺内病灶,且不伴有肺不张、卫星灶和局部淋巴结肿大[1]。肺结节一直是胸部影像学研究的重点与难点,鉴别其良恶性对临床治疗及预后具有重要意义。随着影像技术设备的发展,尤其是多排螺旋CT (MSCT )的广泛应用,使肺结节的检出率明显提高,功能丰富的图像后处理工作站对病灶的内部结构分析,特别是病灶较小、缺乏形态特征及临床表现时,为肺结节良恶性的鉴别提供更多的信息。

    作者:庞萍;吴山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椎旁肌入路术中保留黄韧带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0例疗效观察

    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手术摘除,已经被广大学者所共识,但是术后黄韧带的切除往往导致椎管的暴露,会形成大量瘢痕并进入椎管,与硬膜及神经根粘连,极大地影响了手术的疗效和二次手术。我科2011年9月至2013年2月采用椎旁肌入路术中保留黄韧带治疗3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临床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汪龙凡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门诊药房实施绩效考核管理的体会

    随着我国医学事业的不断发展和医改的持续进行,医院药学已逐步由保障供应型转变为以患者为中心的药学服务上来。门诊药房作为医院一个重要的服务窗口,如何引导门诊药房人员不断改进自己的思维方式和服务模式,更大限度地发挥药师的价值,是一项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1]。本院通过在门诊药房引入绩效考核机制,有效地激励了门诊药房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作者:攸利民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2011-2013年我院口服抗高血压药应用分析

    近年来,我国原发性高血压的患者呈明显上升趋势,其治疗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临床本着安全、有效、经济的原则使用抗高血压药物。本文对2011-2013年我院口服抗高血压药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为临床合理规范用药提供参考。

    作者:张玉林;李敏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P-cadherin 和34βE12在乳腺导管内增生性病变及浸润性癌中的表达与鉴别意义

    目的:探讨P-cadherin、34βE12在乳腺导管内增生性病变和浸润性导管癌中的表达与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观察P-cadherin、34βE12在各组病变中的表达。结果 P-cadherin的表达在乳腺普通型导管增生(UDH)与导管原位癌(DICS)组、UDH与浸润性导管癌(IDC)组、平坦型上皮非典型增生(FEA)与IDC组、非典型性导管增生(ADH)与 IDC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34βE12的表达在 UDH 与 FEA组、UDH与ADH组、UDH与DICS组、UDH与IDC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P-cadherin、34βE12可应用于乳腺导管内增生性病变和浸润性导管癌的鉴别诊断。

    作者:李明雷;焦艳;赵长燕;陈浩华;才秋敏 刊期: 2014年第14期

山西医药杂志

山西医药杂志

主管:山西省卫生厅

主办:山西医药卫生传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