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降脂袋泡茶的临床应用

张美蓉;崔正义;王雪莲;王泽强

关键词:降脂袋泡茶, 高脂血症患者, 药物临床研究, 调整血脂, 心脑血管疾病, 动脉粥样硬化, 预防和治疗, 总胆固醇, 制作方法, 指导原则, 药物组成, 药理研究, 使用方法, 平均年龄, 临床资料, 疗效确切, 疗效标准, 降脂药物, 降脂疗法, 甘油三酯
摘要:高脂血症是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因素,如不及时防治容易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降脂疗法是预防和治疗这类疾病重要而有效的手段之一。积极寻找疗效确切、副作用小的调整血脂制剂是我们医药工作者的责任。自1996-03开始,我们对部分中草药进行药理研究、科学组方、精工制作、应用降脂袋泡茶治疗高脂血症,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分析如下:1 药物组成 泽泻400 g,丹参150 g,生山楂150 g,川芎100 g,大黄50 g,茶叶50 g。2 制作方法 取茶叶与药物分别粉碎成粗末,按处方比例混合均匀,分装于100个特制滤纸袋中,每袋装量9 g,封好,灭菌即得。3 使用方法 取降脂袋泡茶1袋,放入饮水杯中,加入开水约200 ml,盖严,经20 min后服用,2袋/d。在此期间不需服用其它降脂药物,并忌烟酒及肥腻饮食。20 d为1个疗程,连服2个疗程。4 临床资料 选择总胆固醇(TC)>5.6 mmol/L和(或)甘油三酯(TG)>1.65 mmol/L的高脂血症患者49例。其中男性29例,女性20例,平均年龄54岁。5 疗效标准 参照卫生部试行的“药物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调整血脂药物测定标准。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相关文献
  • Ⅱ型糖尿病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血脂水平测定

    目的:探讨LDL-C、HDL-C、TG的水平与Ⅱ型糖尿病(NIDDM)并发动脉粥样硬化(AS)的相关关系。方法:采用直接法测定血清中LDL-C、HDL-C,利用酶法测定TG在血清中的含量。结果:15例血糖水平控制好(空腹血糖<5.6 mmol/L,餐后血糖<8.3 mmol/L)的NIDDM患者的LDL-C、HDL-C、TG的平均浓度分别为(2.62±0.23) mmol/L,(1.35±0.20) mmol/L,(1.09±0.29) mmol/L;30例血糖水平控制不好(空腹血糖<5.6 mmol/L,餐后血糖>8.3 mmol/L;或空腹血糖>5.6 mmol/L)的NIDDM患者的LDL-C、HDL-C、TG平均浓度分别为(3.69±0.97) mmol/L,(1.21±0.22) mmol/L,(2.4±0.83) mmol/L;50例正常对照组的LDL-C、HDL-C、TG的平均浓度分别为(2.59-0.25) mmol/L,(1.37±0.19) mmol/L,(1.06±0.31) mmol/L。NIDDM患者血糖水平控制好的LDL-C、HDL-C、TG的测定结果( ±s)与对照组的相应指标比较无差异(P>0.05),而血糖水平控制不好的LDL-C、HDL-C、TG分别与对照组的相应指标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LDL-C、HCL-C、TG的测定在NIDDM合并脂类代谢异常的预防和治疗中有较为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陈丽峰;翟中良;马增煌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加味三青饮治疗先兆流产32例

    加味三青饮是国家级名老中医裘笑梅主任医师所创制,具有清热滋阴,补肾安胎之功,专为阴虚内热型先兆流产而设。笔者在临床中运用此方加减治疗阴虚内热型先兆流产32例,疗效确切,特报告如下。1 病例资料 本组均为门诊病人,年龄大34岁,小21岁;有人流、药流史22例,无流产史10例;病程长15 d,短者1 d;均经过B超检查排除死胎和宫外孕。临床表现:停经后阴道少量出血,伴有下腹轻微疼痛,腰酸及下坠感,口渴、溲赤、便干,舌红少苔脉滑数,B超提示宫内活胎,符合先兆流产的诊断,中医辨证分型为阴虚内热型。2 治疗方法 以加味三青饮加减。基本方为:冬桑叶20 g,淡竹茹10 g,丝瓜络10 g,生白芍15 g,熟地15 g,菟丝子20 g,仙鹤草20 g,槐米炭15 g,杜仲15 g。加减:伴恶心呕吐者加川连3 g,苏叶10 g;兼气虚者加太子参30 g,麦冬15 g。10剂为1个疗程。

    作者:楼月芳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胃灵散质量标准研究

    目的:建立胃灵散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TLC法对胃灵散中的延胡索、甘草进行了定性鉴别。并用HPLC法对制剂中的白芍所含芍药苷进行了含量测定。ODS分析色谱柱:(4 mm×250 mm,7 μm),流动相:甲醇-冰醋酸-水(30∶1∶69),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230 nm。结果:胃灵散中的延胡索乙素、甘草酸铵与其它成分分离良好。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芍药苷、可达基线分离,芍药苷对照品在0.35~1.75 μg*ml-1内呈线性关系,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98.8%,RSD为0.86%(n=5)。结论:该法简便快速,结果准确,重现性好,可作为该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

    作者:赵昕;张治国;郑家富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双波长薄层扫描法测定腰腿痛丸中麻黄碱含量

    目的:采用双波长薄层扫描法测定腰腿痛丸中麻黄碱的含量。方法:样品超声处理,离心后取上清液,在λS=515 nm,λR=680 nm下测定含量。结果:方法简便、准确度高,精密度好。结论:可作腰腿痛丸的质控方法。

    作者:尚立霞;张玲;胡庆文;单卫华;郭承军;时延增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当归散中芍药苷含量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当归散中芍药苷的含量。色谱条件为ODS-C18柱,流动相为甲醇-水(30∶70),流速为1.0 ml*min-1;测定波长为230 nm,柱温为室温。按外标法定量,操作简便,结果准确,5次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8%,RSD为1.50%。

    作者:王爱武;赵雪梅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芦荟多糖的提取与粗多糖中总糖的含量分析

    百合科芦荟属Aloe植物约300多种[1],其中被《中国药典》收载的仅有2种,木立芦荟是日本品种,8世纪传入我国,一直作为观赏花卉及药用流传于民间,《中国药典》尚未收载。芦荟多糖具有增强免疫、抗胃溃疡、抗肿瘤等多种药理活性[2,3],对《中国药典》所载的库拉索芦荟、好望角芦荟和未收载于《中国药典》的斑纹芦荟中的多糖组成及含量测定有报道[4,5],但木立芦荟多糖的研究未见报道。为开发利用芦荟新品种,作者从木立芦荟中提取出粗多糖,并进行了总糖含量测定。1 仪器和药品 721型分光光度计(上海第三分析仪器厂)。 木立芦荟鲜叶(盆栽2 a生),经本校生药教研室夏雷教授鉴定为Aloe arborescens Miller。 试剂均为分析纯。

    作者:纪耀华;刘志红;程力敏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降脂袋泡茶的临床应用

    高脂血症是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因素,如不及时防治容易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降脂疗法是预防和治疗这类疾病重要而有效的手段之一。积极寻找疗效确切、副作用小的调整血脂制剂是我们医药工作者的责任。自1996-03开始,我们对部分中草药进行药理研究、科学组方、精工制作、应用降脂袋泡茶治疗高脂血症,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分析如下:1 药物组成 泽泻400 g,丹参150 g,生山楂150 g,川芎100 g,大黄50 g,茶叶50 g。2 制作方法 取茶叶与药物分别粉碎成粗末,按处方比例混合均匀,分装于100个特制滤纸袋中,每袋装量9 g,封好,灭菌即得。3 使用方法 取降脂袋泡茶1袋,放入饮水杯中,加入开水约200 ml,盖严,经20 min后服用,2袋/d。在此期间不需服用其它降脂药物,并忌烟酒及肥腻饮食。20 d为1个疗程,连服2个疗程。4 临床资料 选择总胆固醇(TC)>5.6 mmol/L和(或)甘油三酯(TG)>1.65 mmol/L的高脂血症患者49例。其中男性29例,女性20例,平均年龄54岁。5 疗效标准 参照卫生部试行的“药物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调整血脂药物测定标准。

    作者:张美蓉;崔正义;王雪莲;王泽强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双白药膜的研制及薄层定性分析

    我院研制的双白药膜,具有祛斑增白、养护皮肤的功能。为保证其质量,本文并对其中的主要成分白芷、白芍进行了薄层定性鉴别。1 制备工艺1.1 处方当归75 g,白芷75 g,白芍30 g,黄芩45 g,黄芪30 g,桔梗15 g,丹皮15 g,甘草15 g,珍珠粉3 g,维生素E油30 g,聚乙烯醇 50 g。1.2 制备当归、白芷、丹皮先浸泡1~2 h,回流提取挥发油20~30 ml,得药渣(1),白芍、桔梗、黄芪、黄芩、甘草浸泡1 h,煎煮得药汁(1)和药渣(2),合并药渣(1)和(2),提取2次,压榨,弃去药渣,得药汁(2)。合并药汁(1)和(2),浓缩,醇沉,得上清液,回收乙醇至无醇味,将上清液浓缩至密度约为1.25 g/ml,得药液约90 ml。将聚乙烯醇溶于水,制成胶浆,加入药液、珍珠粉、维生素E油,使溶解,混合均匀,保持50℃左右,加入挥发油,加水调总量至1 500 g,搅匀,分装为100 g/支。

    作者:陈高萍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软肝丸制备与应用

    肝硬变是一种慢性进行性具有广泛肝细胞损害及结缔组织增生的一种疾病,它包括着多种不同的原因和机制,临床上较为常见。本病一旦发作,临床上可出现一系列的症状,如门静脉高压及肝机能不全等现象。近年来文献虽报道了很多新的治疗方法,但疗效不甚满意。出身于中医世家的顾中欣主任医师经过长期的临床实践和探索,总结出了对肝硬化有独特疗效的治疗方法,经临床验证,疗效颇佳。现介绍如下:1 处方 黄芪300 g,苦参200 g,川牛膝100 g,制莪术150 g,女贞子300 g,五加皮100 g,蜀羊泉150 g,猪苓200 g,海藻200 g,炒地龙100 g,生水蛭100 g,生鸡金100 g,鳖甲150 g,山药150 g,薏苡仁150 g,焦山楂、神曲、麦芽各100 g,土茯苓200 g。2 制备 将莪术、五加皮、鳖甲、地龙、水蛭、土茯苓、山药、薏苡仁、鸡内金、麦芽、海藻等抢水洗后,烘干,粉碎成粗粉,过筛,混匀备用。 将余下的药物用适量冷水浸泡1 h后,煎煮2次,0.5 h/次,合并煎液,冷却后过滤,得滤液,浓缩至粗粉重量的50%备用。 将粗粉与浓缩液搅拌,制成粗粒,低温(60℃)烘干,粉碎过6号筛,得细粉备用。 将细粉水泛为丸如绿豆大小,低温(60℃)烘干,分装,密封即得软肝丸。

    作者:赵进;任晓龙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中药蜜炙品易回潮粘手的原因及对策

    黄芪、甘草等中药的蜜炙品在临床应用较多,但笔者发现其炮制质量不尽如意,普遍存在的问题是蜜糖未被药材充分吸收,大量游离在药材表面造成粘手、潮湿,甚至霉变。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一方面可能是由于保管不善引起的(不在本文讨论之列);另一方面,炮制不当是造成这种情况更重要的原因。笔者经过几年反复实践,经手炮制的蜜炙品,内外颜色老黄,表面有光泽,不粘手,不易吸湿回潮。兹介绍如下:1 炼蜜 依《湖南省中药材炮制规范》的要求,按比例称取蜜糖。如蜜炙黄芪按饮片重量80%称取,蜜炙甘草按饮片重量的50%称取。依照常法炼蜜,达中蜜为度,即蜜糖含水量约为14%~16%,密度1.37左右。视季节不同,稍作调整,春夏季节,蜜糖稍炼老一些,秋冬季节,蜜糖稍炼嫩一些。2 兑水稀释 该步骤直接影响蜜炙成品的外观质量,不容忽视。笔者经多次试验发现,加水量应以蜜糖重量的50%为佳。

    作者:杜新泰;盛兰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日本当前感冒证候群的中医药治疗

    感冒证候群是常见的疾病,现代医学还没有研制针对感冒的治疗药物,只是以对症治疗和防止细菌进一步感染作为基本治疗方法。使用镇咳剂、解热剂、祛痰剂、抗组胺药、抗生素等,不但不能治疗感冒,反而常引起胃肠损害的副作用。早在2000多年前,中医药对急性感染症状就有治疗方法,并有严格的适应证和禁忌证。对感冒症候群的治疗,常能立竿见影。特别是感冒初期,常常是服药1 h内就能改善症状。中医药是治疗感冒的佳方法,这并不言过其实。1 按六经病位分期治疗 感冒是急性感染性疾病,由于素体状况、对病毒抵抗力的不同,产生热性倾向和寒性倾向,故有虚实之不同,还可进一步分为三阴三阳的不同病位。各期特点和常用方剂有:1.1 太阳病期是急性疾病的初期,以头痛、发热、恶寒、脉浮为特征,依据脉象和有汗无汗分虚实。自汗倾向脉浮弱是虚证;无自汗倾向而脉浮紧是实证。辨证用方:实证关节痛、腰痛等全身疼痛的用麻黄汤;实证烦躁、口渴的用大青龙汤;实证后项部、后背部寒冷的用葛根汤;实证背部块状寒凝、面赤、瘙痒的用桂枝麻黄各半汤。虚证用桂枝汤,因其发汗作用弱,故服药后啜热粥、覆被令微微汗出是有必要的;虚实夹杂,脉浮而弱,稀薄泡沫痰、流清涕、面色青白、水湿体质者用小青龙汤。还可辨证应用葛根汤加半夏汤、桂枝加桂汤、桂枝加葛根汤、桂枝加黄芪汤、桂枝二越婢一汤等。

    作者:李伟伟;韦衮政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10种药物有效部位的净选加工

    在药材净选加工时,某些有药用价值的部位往往被忽视,而被视为杂质除去,如花椒的种子、麻黄的根等。为了合理使用药材,扩大药源,现将其总结如下:1 花椒与椒目 花椒为较常用的温里药,药用部位为干燥成熟果皮,味辛、性热,有小毒,可温中、止痛、杀虫。在净选加工时,规定除去果柄、种子和杂质。花椒的种子亦有药用价值,入药称之为椒目,性味苦寒,可行水、平喘,常用于水肿胀满,痰饮喘咳等。2 麻黄与麻黄根 麻黄为辛温解表药的代表药物,功效发汗、平喘、利水,常用于治疗外感风寒表实证等。药用部位为地上草质茎。商品药材常带有根,要求除去。但根功专止汗,是较常用的收涩药,与麻黄的作用相反,应区别入药。3 诃子与诃子核 诃子的商品药材为成熟果实,但临床上要求去核用肉,诃子肉为酸涩收敛药,生用开音敛肺,煨用止泻涩肠,治久咳、久泻、久痢等。而文献记载诃子核磨白蜜注目能治风赤涩痛等,亦有药用价值。4 莲子与莲子心 莲子的商品药材为成熟种仁,中心包裹一绿色胚芽,即莲子心,净制去心后称莲子肉,心和肉作用不同,莲子心能清心热,莲子肉能补脾涩精,故应区别入药。

    作者:孙逢国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煎药机煎药与传统方法煎药的煎出率比较

    目的:考察煎药机对中药的煎出率。方法:比较4个传统方剂的两种煎药方法的煎出率。结果:传统方法煎液比煎药机煎液的有效成分的得率高。结论:煎药机煎药的方法还需进一步改进。

    作者:杨凌;包玮鸳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中药灌肠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的护理

    慢性肾功能不全(Chronic Renal Failure,CRF)是一种常见病,目前血液净化治疗和肾移植显著延长了一些病人的生命。但因设备和费用等条件限制,尚不能全面普及,使大多数CRF病人不能接受上述治疗,而靠非血液透析疗法来改善病情,延长生命。利用肠道排泄“毒素”便是CRF非血液透析治疗的重要途径。我科对1996~1999年间住院的CRF患者78例实行中药灌肠,取得了满意效果。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 78例病人均系住院患者,其中男35例,女43例;年龄30~60岁,平均年龄45岁;平均住院时间为20 d。原发病为肾小球疾病41例,慢性肾盂肾炎28例,多囊肾9例,主要症状为浮肿、腰酸、乏力、蛋白尿、少尿、贫血〔血红蛋白为(64±3.2)g/L〕,多伴有高血压〔收缩压为(22.1±4.7)kPa〕,舒张压为〔(13.2±4.7)kPa〕。所有78例均符合1992年全国肾病会议制定的CRF诊断标准。

    作者:戴兴珍;李宁霞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白术对小鼠免疫功能影响的实验研究

    目的:从免疫功能方面探讨中药白术的强身健体作用。方法:用100%白术水浸出液定期给小鼠灌胃,然后测定其外周血白细胞(WBC)、脾脏及胸腺重量、抗体产生能力、淋巴细胞转化率、巨噬细胞吞噬率。结果:与对照组比,用药组小鼠胸腺和WBC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它免疫学指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01),未见有副作用。结论:口服白术可明显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

    作者:彭新国;李彩玉;邱世翠;张群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葛根及其提取物治疗心脑血管疾病药理和临床研究进展

    葛根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中品,为豆科植物野葛和粉葛的干燥根,具有解肌退热、生津透疹、升阳止泻的功效,其化学成分复杂。含有异黄酮、葛根素、葛根素木糖苷、大豆黄酮、大豆黄酮苷及β-谷甾醇、大豆苷、大豆苷元、多量淀粉等。主要有效成分为大豆苷元和葛根素,现已人工合成[1,2]。葛根的临床应用非常广泛,对心脑血管疾病、消化系疾病、视网膜疾病具有良好疗效。本文就葛根及其提取物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药理和临床研究作一简要综述。1 药理研究1.1 对冠脉循环的作用葛根水煎剂、酒浸膏、总黄酮、葛根素均有明显的扩张冠脉血管的作用。正常狗静注30 mg/kg总黄酮,其冠脉血流量增加40%,血管阻力降低29%,且这种作用随剂量的增加而增加[3],葛根素的作用要强于总黄酮。从急性心肌缺血狗的右室旁路静注葛根素15~20 mg/(kg·min),连续15 min使进入缺血区冠脉侧枝血流量增加,非缺血区的冠脉血流量亦增加[4],利血平给药后,总黄酮和葛根素对冠脉循环的作用仍保持,表明其作用是通过直接松弛血管平滑肌而实现的。此外,总黄酮和葛根素能对抗垂体后叶素引起的大鼠急性心肌缺血。

    作者:何惟胜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花椒掺伪鉴别

    花椒为芸香科植物青椒或花椒的干燥成熟果皮。秋季采收成熟果实,晒干,除去种子及杂质。花椒既是食品又是药品,作为食品常用于调味,以及工业提炼,用量很大;作为药品用于脘腹冷痛、呕吐泄泻、虫积腹痛、蛔虫症等,外治湿疹瘙痒。 莱芜花椒历来以产量高、质量好而著称。莱芜曾被授于“中国花椒之乡”荣誉,花椒为莱芜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但近年来出现了一些掺伪现象。现将正品与伪品的鉴别叙述于下,供同行参考。1 正品 果多单生,直径4~5 mm,外表面紫红色或棕红色,散在有多数疣状突起的油点,直径0.5~1 mm,对光观察半透明,内表面淡黄色。香气浓,味麻辣而持久。2 伪品 外表面暗红色,无疣状突起的油点。对光不透明,擦捻手指染红;无香气,味涩发散。3 小结 经查询,原来是个别不法商贩,将面粉拌上红色染料,蒸熟后与花椒种混合滚动,过筛,面粉便堂而皇之的成了花椒,更有甚者,竟从外地购进红砖土作染料。制假者所用染料均为工业用材料,无论作药用还是食用,均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望同道在工作中引起注意。

    作者:李芹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乙型肝炎的心理护理

    乙型肝炎是由乙型肝炎病毒引起的一种在世界各地广泛流行传染病,主要侵犯儿童及青壮年,部分患者可转化为肝硬化或肝癌。因此,它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世界性疾病,也是我国当前广泛流行,危害性严重的传染病。乙型肝炎一年四季均可发病,无一定的流行期,近几年来,乙型肝炎发病率有增高的趋势,其流行情况与生活习惯、居住条件、人群免疫水平及防治措施等因素有关。对乙肝患者除进行必要的药物治疗外,心理护理对乙肝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我国的心理治疗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早在《黄帝内经》中便有“古人治病,惟其移情变气,可祝由而已”的记载,后世医学家运用心理疗法治愈疾病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不少流传下来的心理治疗方法沿用至今。笔者结合工作实践,谈谈乙肝的心理护理。1 乙型肝炎病人的心理状态 患了乙型肝炎之后,病人可出现多种不同的心理状态,大致有以下几种常见类型:1.1 恐惧型患乙肝后思想恐惧,害怕随时会恶化,终日惶惶,六神无主,担心死神会降临。

    作者:唐锦洪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枣粱散治疗婴幼儿腹泻50例

    婴幼儿腹泻好发于夏秋季,临床以大便次数增多,粪质稀薄,或如水样为其主证。笔者1993-07~1998-10,用枣粱散治疗婴幼儿腹泻50例,取得了满意疗效。现介绍如下。1 一般资料 本组50例系我院门诊和急诊病人,其中男性27例,女性23例;年龄4个月至3岁,其中6个月以上41例,6个月以下9例。参照《实用儿科学》[1]诊断标准,其中轻度脱水30例,中度脱水15例,重度脱水5例。2 治疗方法 全部病例均以枣粱散为基本方治疗,对中、重度脱水者均配合输液治疗,纠正水电解质失衡。方药组成如下:炒枣树皮(为鼠李科落叶小乔木红枣树的干裂树皮),炒高粱、青黛、车前子。诸类药等份共研细末,过120目筛,6个月以上2~3 g/次,6个月以下1.5 g/次,加温开水调匀,3次/d口服,7 d为1个疗程。3 治疗结果3.1 疗效标准临床症状消失,大便成形,日行1次,为痊愈;临床症状好转,大便略稀,日行2~3次,为有效;临床症状,大便次数、粪质治疗前后没有变化,为无效。

    作者:吴子德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炮制对中药理化性质和功效的影响

    中药材必须经炮制后才能入药,这是中医用药的特点。中药材经水处理、火制、水火共制,加辅料制后,其所含成分发生一系列变化,理化性质和功效也发生相应改变。故同一药材不同炮制品,或同一方法炮制不同药材,其作用是不同的[1]。临床用药时,须选用合适炮制品对症治疗。下面是笔者对中药炮制后理化性质和药效变化的几点认识:1 水处理 是指干燥药材切成饮片须经过水处理使其软化的过程。由于药材的质地种类,所含成分的水溶性不同,须选用合适的水处理方法,并严格控制水量、温度、时间,使药材软化适中而不影响药效。含水溶性成分的药物如地榆、虎杖有效成分为鞣质,易流失,不宜久浸;含芳香性成分的药材如荆芥、香薷宜用水喷淋润法;有效成分易水解的药材如南沙参含皂苷易水解宜用抢水洗润透法;含毒性成分药材如乌头类、半夏、南星等可用漂法减毒。

    作者:杨港坚 刊期: 2001年第05期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主管:湖北省黄石市卫生局

主办: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