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文芳;赵书敏;黎巧玲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胸腺肽过敏反应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将772例静脉滴注胸腺肽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72例)和观察组(400例).对照组输注胸腺肽前不做皮肤过敏试验,输液滴速根据患者年龄及病情调节为40~60 gtt/min.观察组输注胸腺肽前做皮肤过敏试验,阳性者禁用胸腺肽,阴性者行静脉滴注胸腺肽,输液开始30 min内将滴速控制在30 gtt/min;输液过程中严密观察患者反应.结果 观察组过敏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静脉滴注胸腺肽前行皮肤过敏试验,严格控制输液滴速,严密观察患者反应等,可有效降低胸腺肽过敏反应发生率.
作者:张胜芝;詹艳;李海燕;冯晓敏;施灵波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探索新护士的优化培训模式,尽快提高其理论知识和操作水平.方法 选拔护师以上职称的优秀护士为导师,对426名新护士实行一带一培训,为期1年.结果 按期(1年)转正405人(95.07%)、护理文件书写合格404人(94.83%)、护理服务获患者满意评价406人(95.30%),均显著优于常规培训模式(均P<0.01).结论 导师培训制有利于提高新护士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作者:张广清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静脉输注高氧液对心脏停搏患者心肺复苏的价值.方法 将60例心脏停搏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8例和观察组3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抢救和输入常规液体,观察组在常规施救的基础上输入高氧液,1 000~2 500 ml/d至神志恢复.结果 观察组血气指标及SpO2恢复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在心肺复苏过程中静脉输注高氧液有助于改善微循环、迅速提高氧分压与血氧饱和度,提高复苏成功率.
作者:汪晓攀;李永莲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情感引导培养和提高新上岗护士情商的有效性.方法 对2004~2006年35名新上岗护士,于上岗的第1年内,在按照常规培养法加强护理理论和技能的基础上,采用情感引导法进行情商培养和训练.结果 培养后新上岗护士的情商与培养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1).结论 情感引导法可提高新护士的情商,帮助其顺利成长,提高青年护士队伍整体素质.
作者:刘芬芳;望会;吴泽慧 刊期: 2008年第01期
从词源学和构词法着手,介绍医学英语词汇的词源、构词规律及记忆方法,旨在帮助医护人员更好地习得复杂的医学英语专业词汇.
作者:陈攻;李晶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呼吸道分泌物对呼吸波形变化规律的影响,利用呼吸波形指导呼吸道分泌物的管理.方法 根据呼吸机螺纹管、气管导管可见部分中的分泌物蓄积情况,以及在吸痰操作吸引痰液时吸痰管所插入呼吸道的深度分为四组.分别观察四组呼吸波形的不同变化以及在清理呼吸道分泌物前后的改变.结果 当呼吸道有分泌物蓄积在不同位置、不同量时,呼吸波形有特征性改变;吸痰后呼吸波形高、低拐点压力较吸痰前降低.结论 呼吸波形监测对呼吸道分泌物的量、所在部位有重要的临床护理意义;分析呼吸波形的变化,可作为临床呼吸道护理管理、清除分泌物的客观质量指标.
作者:李玉华;杜叶平;徐跃 刊期: 2008年第01期
从治疗性沟通的概念、意义,患者对治疗性沟通的主观感受及护理人员对治疗性沟通的态度等方面对国内外护患治疗性沟通的现状进行综述,指出患者和护士对治疗性沟通的观点存在很大差异,而患者的主观感受决定护理服务满意度的高低,因此应注重从患者的角度来研究护患治疗性沟通.
作者:胡芬;王桂兰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护士的职业态度及其影响因素,为护理管理者规划护士职业生涯提供依据.方法 自行设计护士职业态度调查问卷对389名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护士进行调查.结果 护士职业态度总均分3.94±0.35.不同职称、用工性质及择业原因护士职业态度的3.个维度得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P<0.01);不同护龄护士行为及认知维度得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 P<0.01);不同婚姻状况护士行为维度得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 护士职业态度总体处于满意水平,护龄、婚姻状况、职称、用工性质及择业原因对职业态度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护理管理者应针对上述影响因素采取有效措施规划护士职业生涯,保证护理人力资源.
作者:赵光红;阮满真;邱丽丽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长期雾化吸入普米克令舒的效果.方法 28例COPD住院患者,住院期间及病情稳定出院时均给予雾化吸入指导,出院后继续雾化吸入普米克令舒治疗,观察疗效并记录症状改善情况,出院时、出院后3、6及12个月检查肺通气功能.结果 患者出院后不同时间,咳嗽、气促、咳痰显著减轻(均P<0.05).结论 长期雾化吸入普米克令舒能改善COPD患者的自觉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鲜于云艳;张芹新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调查护士对分层管理的认知与态度,为实施分层管理提供依据.方法 对503名护理人员进行分层管理的认知及态度的问卷调查.结果 72.2%和75.7%护士认为护士分层管理是不同层次的护士岗位职责不同、承担责任不同;护士分层应采取的方法:65.4%护士认为应通过自己选择,考核公开竞聘上岗;护士分层的主要依据:70.6%护士认为应根据观察、处理及解决问题的能力,53.9%护士认为根据职称.护士对分层管理态度的总分为75.17±6.80,属认同程度高水平.影响护士对分层管理态度的主要因素是职称和学历(均P<0.01).结论 护士对实施分层管理的认知情况不佳,但认同程度属高水平,可对不同学历、职称护士的薄弱环节培训后实施分层管理.
作者:车文芳;赵书敏;黎巧玲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无肝素外周双管同步换血疗法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可行性.方法 将60例高胆红素血症符合换血指征的新生儿随机分为无肝素组(32例)和肝素组(28例).无肝素组将作为输出途径的动脉穿刺置管不连接肝素帽、三通活塞管及延长管,直接接10 ml注射器抽血;建立静脉通路以换血,整个换血过程无肝素抗凝.肝素组将作为输出途径的动脉穿刺置管接三通活塞管,三通活塞管另外两端,一端接肝素氯化钠溶液,一端接输液延长管后接10ml注射器抽血,每抽出20 ml动脉血,经三通活塞管注入2 ml肝素氯化钠溶液.结果 无肝素组血总胆红素换出率(51.87±8.74)%,肝素组(48.48±12.55)%,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换血后两组总胆红素、间接胆红素显著下降(均P<0.01);两组血常规、血糖、血电解质、生命体征等观察指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均P>0.05);两组换血后血小板、血糖、血钾与换血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1);肝素组出血并发症发生率14.29%,无肝素组无出血并发症,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无肝素外周双管同步换血疗法与肝素外周双管同步换血疗法同样安全有效,且可大限度地避免传统的肝素外周双管同步换血疗法可能带来的出血并发症;但同样可引起血小板减少、血糖升高及血钾降低.
作者:吴丽元;陈平洋;巫洁;杨芳;彭敏;杨红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哈萨克族高血压病患者的遵医行为,并提出护理对策.方法 随机整群抽取18岁以上定居、半定居哈萨克族牧民,对其中确诊的625例高血压病患者采用自制高血压病患者遵医行为问卷进行调查.结果 4.3%患者能遵医坚持药物治疗,90.2%患者能遵医坚持运动,2.5%患者能遵医合理饮食,3.8%患者能遵医坚持门诊随访.结论 乌鲁木齐南山牧区哈萨克族高血压病患者在遵医服药、合理饮食、随访方面的遵医行为差;提高患者高血压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率、加强高血压病健康教育、简化治疗方案等,有利于提高哈萨克族高血压病患者的遵医行为.
作者:代亚丽;由淑萍;崔蓉 刊期: 2008年第01期
以医院管理年活动提出的背景和意义为切入点,分析护理管理存在的问题为临床一线护理人员缺乏、护理人员素质偏低、护理管理者管理水平有限;提出应加强与科主任沟通、确立护理人员培训机制及加强护士长队伍建设,并通过建立有效的质量控制管理体系督促各项制度落实、建立急救管理专项评估机制、及时督导协助解决工作中的问题和管理难题、督促改善促进护理队伍健康成长,达到提高护理服务质量的目的 .
作者:熊永芳 刊期: 2008年第01期
2007年颁布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及医疗管理工作进一步规范化明确了护理记录是病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观察患者病情和解决患者问题的真实记录,是判定医疗事故、进行技术鉴定的重要依据[1].护理文件书写质量不仅是衡量护理人员素质、护理管理水平、护理技术水平和工作效率的重要指标之一,客观上也反映了医院的护理质量.为使护理文书质量持续稳步提高,我科2006年1月至2007年7月建立科内一级护理文书质控体系,效果满意,介绍如下.
作者:赵莉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综述了评判性思维的概念、理论结构、特点和测验工具,评判性思维在国外护理教育中的发展及评判性思维能力培养在我国护理教育领域中的研究现状.
作者:陈英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冰袋联合皮肤防护剂局部应用对放射性皮肤损伤的预防作用.方法 选择31例双侧面颈部均需接受放射治疗的头颈部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身对照方法将左侧面分为对照组,右侧面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局部应用冰袋和皮肤防护剂,比较两组皮肤的变化.结果 两组放射性皮肤损伤程度及色素沉着、干性皮炎发生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P<0.05).结论 冰袋联合皮肤防护剂局部应用对预防放射性皮肤损伤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倪杰;龚光明;徐云香;陆雁;吉冬丽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辨证施护联合中药外搽治疗斑秃的效果.方法 将60例斑秃患者按中医分型为血热生风型、肝郁血瘀型、气血两虚型和肝肾不足型,予中药外搽对症治疗和辨证施护.结果 痊愈52例,显效4例,有效2例,总有效率96.67%.结论 辨证施护联合中药外搽治疗斑秃疗效显著.
作者:邹学敏;付相钰;张利君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护理专业学生的人格特质及其与学习成绩的相关性,为培养心理素质好、综合能力强的护理人才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卡特尔16种人格因子量表手册,对护理、环境、中文3个专业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提取护理专业学生8门主要专业课程的期末成绩与其人格特质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护理专业学生与中文、环境专业学生在乐群性、稳定性、有恒性等9种主要人格因素方面及怯懦与果断性、创造能力、在新工作环境中有成长的能力3种次级人格因素方面存在显蓍性差异(P<0.05,P<0.01).护理专业学生学习成绩与有恒性、自律性及忧虑性3种人格因素显著相关(均P<0.01).结论 护理专业学生的人格特质有其自身特点,某些人格特质影响学习成绩,应重视对学生人格的塑造与培养.
作者:王研;刘革新 刊期: 2008年第01期
多参数监护仪可实时、连续监护危重患者的重要生命体征,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但由于是便携式仪器,没有固定的专用车来放置,一般在使用过程中放于普通治疗车或患者床头柜,对监护仪存在一定的不安全性,也给患者带来不便.为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制作了能固定便携式多参数心电监护仪的专用车,临床应用效果满意,介绍如下.
作者:陈瑶;郭健丽 刊期: 2008年第01期
螺旋型鼻肠管以操作简便、管饲安全方便、易于护理等优点[1]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并得到普遍认可.2006年10月15日我科1例患者拔除螺旋型鼻肠管时,遇到阻力,拔除困难,遂借助喉镜顺利拔除,报告如下.
作者:李桂云;袁媛 刊期: 2008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