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成
目的:对医护联合查房在消化内科中的实施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取2015年9~12月消化内科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住院期间采用常规医护各自查房模式,观察组住院期间采用医护联合查房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的满意度、并发症发生率和平均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和平均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消化内科患者住院期间采用医护联合查房模式,能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缩短住院时间,显著提高患者对医疗服务的满意度,能有效提高临床疗效,促进医患关系和谐.
作者:王娇娇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建立煎药机加液量数学模型,浸药桶的改进,以利于采用煎药机制备中药汤剂时能准确计算加液量,从而保证中药汤剂煎煮质量,通过微信扫描发送每一操作步骤,增加透明度,加强患者认可度.方法:测定桐乡市中医医院在库中药饮片的吸水率;测量电煎药机的水分蒸发量、管道水量;结合上述参数结果建立电煎药机制备中药汤剂的加液量数学模型,计算每位患者的加水量,并把结果提供给煎药人员准确加水,通过微信扫描把每一步骤及加水量传给患者.结果:根据建立的加液量数学模型计算加水量,能完全煎出药液,保证质量,患者通过微信获知的每一煎药操作步骤信息满意率提高.结论:将加液量模型用于中药煎药机煎煮中药时可提高煎药加液准确性,保证中药汤剂煎煮质量,通过微信煎药的透明度增加,患者认可度提高.
作者:金利家;邹萍;梅伟强;王金强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探究肾内科开展新护士专科知识系统化培训的措施和成效.方法:设计新护士专科知识系统化培训制度,具体内容包括自主学习肾内科专科知识、开展肾内科专科知识讲座、实行导师制带教、进行新护士阶段工作总结、设立专科知识讨论平台等,自2015年1月开始实施,比较实施系统化培训前后新护士的专科理论、实践考核成绩,并由新护士和导师对培训方案进行满意度打分.结果:实施后新护士的专科理论、实践考核成绩均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新护士和导师对培训方案的满意度均显著高于以往培训模式(P<0.05).结论:肾内科开展新护士专科知识系统化培训措施能够有效的提高新护士的专科知识掌握程度,获得了新护士和导师的一致认可.
作者:董晓珍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研究药师应用自身的专业特长在慢病管理工作中,不断提高药学服务的质量,使慢病管理工作更完善,慢病患者疾病得到有效的控制.方法:通过对药师在慢病管理中的作用、角色分析,提出药师在慢病管理的药学服务中注重的问题.结果与结论:药师参与慢病管理的药学服务具有经济和社会双重效益,但任重而道远.
作者:朱丽萍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探讨无线手持设备在中药煎药质量控制中的应用.方法:由于中药饮片质量、中药调剂、浸泡水量、浸泡时间、煎煮时间、煎药人员素质、煎药操作流程等因素均会给煎药的质量造成一定的影响,根据《浙江省中药饮片代煎服务工作质量管理规范》制定相应的操作流程,采用无线手持设备对接方、审方、调剂、复核、浸泡、煎煮、包装、送货等流程进行有效管控,对每道工序进行质量跟踪.结果:无线手持设备在配方煎药整个过程中的应用,加强了煎药全过程的管理,有效提高煎药质量,提高患者对煎药质量的满意度.结论:无线手持设备适合在中药煎药中的推广应用.
作者:张方坤;章龙;岳显可;葛卫红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探究精神科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措施及成效.方法:自2015年1月起在精神科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具体内容包括转变护理观念、强化护理技能、创建病区文化、美化病区环境、转变工作模式、重视护理记录、丰富宣教方式、改变排班模式等,统计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后精神科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及护理服务质量改善情况.结果:开展后精神科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从开展前的91.40%提升到了98.90%,基础护理、专科护理、健康宣教、心理护理等护理质量评分显著提升(P<0.05).结论:在精神科开展优质护理服务,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改善整体护理服务质量.
作者:赵串串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探究健康教育路径在结核科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研究对象选取为2015年医院收治的100例结核病患者,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健康教育方案,观察组患者则应用健康教育路径进行宣教,比较两组患者的健康教育成果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健康教育达标率达到98.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8.00%(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达到100.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8.00%(P<0.05).结论:将健康教育路径应用于结核科患者的健康宣教,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疾病相关认知,改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作者:黄如平;张维;余丹;方丽敏 刊期: 2017年第16期
文章重点介绍了绍兴市人民医院在实施医德考评中,为了使医德考评工作客观化、数学化、公正化,在完善考评指标体系、考评实施、结果的应用中所采取的相应措施.
作者:沈少卿;寿清和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探讨以JCI评审标准为基础的检验科质量控制措施.方法:选取2011~2016年期间,检验科JCI标准实施前的2011~2013年与JCI标准实施后的2014~2016年检验样品,比较和分析其差错率及满意度.结果:与JCI标准实施前相比,JCI标准实施后检验结果差错率明显降低,患者满意度显著提升,差异显著(P<0.05).结论:JCI临床实验室评审标准应用于检验科的质量管理,能够提升检验科的服务质量,有利于增加患者对检验科的信任度.
作者:杨燕娜;林奇龙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探讨内镜中心医院感染的规范化管理措施.方法:医院自2015年2月开始在内镜中心对医院感染实施规范化管理,各选取实施前后的420份标本进行检查,比较实施前后内镜中心标本检查的合格率和医院感染的发生率.结果:实施规范化后,内镜中心医院检验标本合格率明显高于实施前,且医院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实施前(P<0.05).结论:内镜中心的医院感染实施规范化管理,定期进行全方位监测,能够有效预防医院感染的发生.
作者:章萍飞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探讨三级无缝隙质量管理应用于手术室护理管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0月医院手术室的160例患者,根据三级无缝隙质量管理实施前后,将其分为三级无缝隙质量管理实施前的对照组和三级无缝隙质量管理实施后的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应激情况、护理人员专业技能考核、护理满意度.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均明显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护理人员专业技能考核及格率明显增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对护理人员工作能力、沟通技巧、服务态度、病区管理、健康教育等方面满意度明显提升(P<0.05).结论:三级无缝隙质量管理能够有效减少手术应激,提升护理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改善患者满意度.
作者:张雅琴;冯艳萍;沈静红 刊期: 2017年第16期
“健康中国”带动健康服务产业,健康服务产业辐射我国的中医药事业.中医药事业的发展亟待中药从业人员从“治未病”的思想提升其健康服务能力.文章从国家和广大消费者的迫切需求出发,遵循相关性、比较性、理论性和全面性原则,初步确定了中药从业人员健康服务能力评价的3个一级指标——知识、技能、素质,以及9个二级指标——中医药基础知识、中药保健营养知识、慢性病防治与养生知识、患者心理学知识、信息管理技能、医药服务技能、中医体质辨识技能、健康教育与促进技能、医药职业道德.
作者:张平;彭攸灵;周红玲;蒋建平;彭丽英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探讨血透患者交接流程中的不安全因素与预防对策.方法:按照随机方式选取在2013年5月~2014年5月期间,丽水市中心医院未实施交接流程预防性措施时的血透患者30例为研究对照组;选取2014年6月~2015年6月期间在丽水市中心医院救治并实施交接流程中的不安全因素预防性措施后的血透患者32例为观察组.对两组血透病患在交接流程中出现的不安全因素给予比较和分析.结果:观察组在交接流程中实行预防干预措施后不安全因素的发生率为24.00%.对照组的血透患者不安全因素发生率为3.12%,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血透患者交接流程中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并加强对护理人员交接班工作培训与教育,可有效降低不安定因素的产生概率,确保血透患者的生命安全.
作者:张彬娥;麻青芽;吴莉菲;章巧庆 刊期: 2017年第16期
临床合理用药是保障患者疾病得到准确治疗的关键,在患者用药环节中,药师扮演了一个重要角色.由于药师本身具有较高的专业知识水平,其对药品的鉴定能力相对于其他诊治医师较高,越来越多的药师开始参与到患者疾病的治疗过程中.作者就目前临床药物应用的不合理情况进行了有效的回顾性分析,对药师在合理用药过程中的重要性进行探讨,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
作者:罗永康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探讨翻转课堂在泌尿外科护生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级泌尿外科护生90名为观察组,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法.并同时选取2015级泌尿外科护生90名为对照组.出科时完成考核评估,比较两组护生的教学效果,包括基础理论知识,以及自学能力、评判性思维、应急处理能力、沟通交流和保健指导能力五方面.结果:观察组护生的基础理论知识考核成绩平均分为(95.45±4.50)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出科考核组评估结果显示,观察组护生在自学能力、评判性思维、应急处理能力、沟通交流及保健指导能力五方面的综合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翻转课堂用于泌尿外科护生教学,有助于提高护生的综合素质,使护生更好地适应泌尿科护理.
作者:周丽珍;张伟丽;李鸿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探究胸外科开展多样化健康教育的措施及实施效果.方法:以医院胸外科2014年9月~2015年9月收治的14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健康教育,观察组患者采用多样化健康教育.结果:观察组患者对健康教育内容掌握率及对健康教育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胸外科开展多样化健康教育,能够有效提高患者对健康教育内容的掌握程度,极大满足患者的需求,对于提高患者对健康教育的满意度有着重要作用.
作者:张小英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调查分析中医专业学生的学业情绪及学生对学业辅导的需求.方法:选取北京中医药大学一至三年级在校中医学本科生581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学生对于学业辅导选择“比较需要”及“非常需要”的占59.21%;遇到学业困难时先想到的是“自己钻研”和“询问同学”的占80.21%;学生希望课程教师和专业教授开展学业辅导;更多地希望得到专业培养及规划、培训及升学交流、课程答疑、学习方法等方面的指导.学生在学业情绪上整体呈现出高唤醒状态,对学业辅导需求越强烈的学生表现出积极高唤醒情绪状态,反之亦然(P<0.01).结论:应高度关注学生的学业辅导需求,引导学生调整心态,给予学业科学规划及专业辅导,积极开展赋予专业发展特色的学业辅导工作.
作者:李玮;高笛;张靖;杜伟 刊期: 2017年第16期
往往外科的临床护理工作量较大,长期超负荷的护理工作会使护士产生负面情绪,而外科患者多数经手术治疗后需卧床恢复,经济负担与身体负担的双重压力下会使患者产生负面情绪,再加上外科规章制度的不完善等因素,极可能引起护患纠纷的发生.一旦发生护患纠纷不仅影响患者的健康,还会导致医院整体护理质量的降低从而影响医院信誉,所以避免护患纠纷的发生是提高医院整体护理质量、改善护患关系的关键,文章为降低护患纠纷的发生率提供更多的有效帮助,就可能引起护患纠纷的几点风险因素及相应改进措施作一综述.
作者:王雪芳 刊期: 2017年第16期
随着医改已进入深水区和攻坚期,医院根据《意见》的精神,实行“腾空间、调结构、提效益”的改革新政策,通过规范诊疗行为、降低药品和耗材,利用腾出空间提高纯医疗服务收入;同时降低各项支出,提高医院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作者:张彬彬;吴奕;陈灵巧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观察采用标准化护理程序加强老年内科患者口服药物管理的效果,提高老年内科患者口服药物的安全性.方法:湖州市第三人民医院从2014年11月开始采用标准化护理程序加强老年内科患者口服药安全管理,随机抽取2014年5月~2014年10月期间的老年内科口服药治疗患者100例作为对照组,随机抽取2014年11月~2015年4月期间的老年内科口服药治疗患者100例作为设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对患者口服药安全进行管理,观察组采用标准化护理程序对患者口服药进行安全管理,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期间的服药依从性、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患者对用药护理的满意率.结果: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服药完全依从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对用药护理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标准化护理程序对提升老年内科患者口服药物治疗患者的服药依从性、患者对用药护理的满意率,降低患者的药物不良反应具有确切的临床效果.
作者:姚建红 刊期: 2017年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