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磊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以不完全可逆的气流受限为特征,病情可呈进行性发展的呼吸道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是COPD疾病进程中的重要环节,感染是COPD急性加重的主要因素[1],表现为咳嗽、咳痰的增多,喘息症状加重,可伴发热等其它症状.我院采用清热化痰汤联合常规西药治疗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成一星;田青青;曹岐新 刊期: 2015年第08期
单纯性乳房早发育(PT)属于部分性性早熟,多为良性自限性疾病,无需治疗.然而,近期的临床调查及研究表明,乳房早发育女童的活动、社交能力和学校情况均较正常女童欠缺,且部分患者可发展成中枢性性早熟[1].对此笔者运用自拟的早熟一号汤治疗,取得一定的疗效,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
作者:张美琴;金晶 刊期: 2015年第08期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一种复杂的内分泌代谢异常与生殖功能障碍并存的疾病.中医药在治疗PCOS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经验.安体舒通片联合中药周期疗法是张萍青主任医师总结继承前辈的治疗经验,结合长期临床诊治体会,针对PCOS中辨证为肝肾阴虚型患者所设,现就其应用情况介绍如下.
作者:陆申奕;张萍青 刊期: 2015年第08期
功能性肛门直肠痛是指发生在肛门和/或直肠的非器质性特发性疼痛.其患病率近年来呈现不断上升趋势,严重影响患者生活及工作.我院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治疗功能性肛门直肠痛患者39例,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
作者:赵雄碧;徐俊涛 刊期: 2015年第08期
范炳华教授,浙江省名中医,第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指导老师.范教授善用经典,临证思辨灵活,信奉有症必有因,凡症皆由因所致的学术观点.临诊注重审症求因原则,诊断主张症因相关原则,推拿遵循治因为先原则,每每应验.本人有幸师承于范教授,受益匪浅.推拿是中医的一种特殊治疗方法,是通过手法做功产生物理学效应来达到治疗目的的.推拿临床所涉及的病种,以脊柱、关节、软组织等病症为主,其受累组织以神经、血管、肌肉、筋腱等居多,其症候以疼痛、麻木、活动功能障碍、脊柱相关脏腑症候常见.范师经过多年的实践,在临床诊治方面总结出独特的辨因论治的推拿方法,形成“审症求因、症因相关、治因为先”经验.具有针对性强,诊断准确率高,见效快,疗效好的优点.现以临证实例剖析的形式总结其“辨因论治”推拿学术经验,以飨同行.
作者:许丽;汪芳俊 刊期: 2015年第08期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SC)是一种不明病因、有自愈能力的常见眼底病.多见于30~45岁的青壮年,以后极部视网膜感觉神经层和色素上皮层浆液性脱离为主要特征.临床上表现为患者无明显眼部不适症状,自觉眼前黑幕遮挡,视物变形等.西医治疗多以营养神经,改善微循环为主,但疗效欠佳,而在中医治疗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促进视功能的恢复.笔者以复方血栓通胶囊为主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视网膜病变患者30例,取效较好.报道如下.
作者:许伊勒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观察五虫驱风散热饮联合卡马西平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疗效.方法: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口服卡马西平;治疗组加服五虫驱风散热饮.两组疗程均为4周.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4%.对照组总有效率78%.2组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五虫驱风散热饮联合卡马西平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疗效明显优于单纯西药.
作者:叶秀春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优选天麻中天麻素的提取工艺.方法:采用单因素实验结合Box-Behnken实验设计,以天麻素含量、干膏率为评价指标,对提取时间、料液比、醇提浓度、提取次数等4个主要影响因素进行考察,并进行工艺优化.结果:通过Box-Behnken效应面法及总评归一值(OD)系统评价,确定优提取工艺为:取饮片适量加入13倍量65%乙醇溶液,提取2次,每次2h.结论:Box-Behnken设计优化天麻素提取工艺合理可行.
作者:宋颖娜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DNB)是糖尿病(DM)患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50%以上的DM患者并发DNB,在有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患者中DNB发病率高达85%.即使经治疗血糖得以控制,发生率仍达25%[1].早期主要表现为膀胱感觉减退,排尿无力,膀胱容量及残余尿增加,晚期可出现尿潴留、尿失禁、上尿路扩张及尿液返流,导致反复泌尿系统感染甚至肾功能衰竭,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笔者采用桃红四物汤化裁结合西医治疗DNB22例,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孙士梅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痰湿咳嗽属于内伤咳嗽之一,多发于冬春季节,病程缠绵难愈,易发展为慢性咳嗽,单纯西医治疗往往效果不明显.自2014年1月至2014年11月来,笔者临床采用三子养亲汤加味结合背部拔罐疗法治疗痰湿咳嗽36例,疗效较满意,兹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观察例共72例,均为2014年1月至2014年11月门诊病人.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6人,男15例,女21例;年龄小16岁,大60岁,平均40.34岁;病程1~5周.对照组36人,男18例,女17例;年龄小14岁,大66岁,平均44.54岁;病程1~5周.两组一般情况相仿(P>0.05),具有可比性.
作者:丁蕊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观察自拟清热解毒扶正汤治疗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90例老年老年CAP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自拟清热解毒扶正汤治疗.结果:治疗组的治疗后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拟清热解毒扶正汤辅助治疗老年CAP患者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方莉;王忠良 刊期: 2015年第08期
银屑病是一种常见的,顽固并易复发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近年来发病率有逐年升高的趋势,银屑病血热证,相当于银屑病的进展期,如突然出现皮损增多,脓疱,红皮病样变化,笔者在常规西医外治基础上加用犀角地黄汤并重用生地治疗血热证银屑病30例,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
作者:叶静静;陈宁刚 刊期: 2015年第08期
感染后咳嗽是指各种病原体如细菌、病毒、支原体和衣原体等导致上呼吸道感染,在急性期感染症状消失后咳嗽迁延不愈,且病程超过3周的咳嗽,其中以感冒引起的咳嗽为常见,又称为“感冒后咳嗽”.由于咳嗽症状迁延不愈,治疗不及时可以发展成为慢性支气管炎或支气管哮喘,严重影响患者日常工作和生活.笔者临床上用解痉止咳汤加减治疗感染后咳嗽48例,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周忠辉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笔者有幸伺诊何少山先生,遇一经前泄水患者,32岁.1999年12月19日初诊.患者经前、经行泻水3年,大产1胎,人流1次,置环6年.末次月经为12月12日.且便难,3~4日一行,伴腰酸肢冷、乏力.舌质淡、苔薄润,脉细.治拟温阳化湿.处方:炙黄芪20g,炙露蜂房9g,白果7个,川柏6g,车前子、炒苍术、炒白术、全瓜蒌各10g,巴戟肉、桑螵蛸、金樱子、芡实各12g,菟丝子、臭椿皮、怀山药、鹿角霜、仙灵脾各15g,甘草5g.连服14剂后,药后经前泄水仍较多,去白果、臭椿皮,加防己15g,茯苓10g,米仁30g.于经前2周连服14剂,药后经行泄水明显减少.治疗1月后不再复发.
作者:胡也莉 刊期: 2015年第08期
“有诸内者,必形诸外”出自《丹溪心法·能合脉色可以万全》,源于《灵枢·外揣》“司外揣内,司内揣外”之思想,意为体内一切变化,通过内外相袭的整体性规律,必然有相应的征象显露于人之体表.“司外揣内”是中医临床认识病因的重要方法.当今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实验室、影像和器械等现代医学常用理化检查方法越来越广泛地为中医所用,大大丰富了诊断途径,也拓展了“有诸内者,必形诸外”的“外”延.因此,笔者认为,中医学的发展应该充分利用西医学的先进检查手段,增强辨证论治的准确性,真正做到中西医优势互补.
作者:王国忠 刊期: 2015年第08期
落枕又名失枕,是以颈部疼痛、颈项僵硬、转侧不便为主要表现的颈部软组织急性扭伤.临床治疗落枕方法众多,疗效各异.笔者自2010年1月至2014年11月间,运用针刺液门、中渚两穴治疗落枕64例,结果51例临床治愈(颈项强痛酸胀消失,压痛点消失,颈部功能活动恢复正常.13例好转(颈项部疼痛减轻,功能活动改善.是为全部有效.
作者:杨欢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穴位埋线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高脂饲料12周建立NASH模型,从第13周起以穴位埋线中脘、气海、天枢(双)进行治疗8周,每2周1次,连续4次.血清Visfatin水平采用ELISA法测定;肝组织PPARγmRNA、Visfatin mRNA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测定;肝组织PPARγ蛋白表达采用免疫组化测定.结果:模型组大鼠肝组织PPARγmRNA及蛋白表达较正常组明显降低,肝组织VisfatinmRNA表达及血清Visfatin水平较正常组明显增高.穴位埋线治疗后大鼠肝组织PPARγmRNA及蛋白表达较模型组显著增强,肝组织Visfatin mRNA及血清Visfatin水平较模型组显著降低.结论:穴位埋线治疗NASH的作用机理之一可能与其增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大鼠肝脏PPARγ的表达,抑制Visfatin的过表达有关.
作者:李晓东;俞建顺;陈芝芸;严茂祥;龚秀杭 刊期: 2015年第08期
轮状病毒性肠炎由A组轮状病毒引起,多发生于秋季,属中医学“泄泻”范畴[1].笔者从2013年2月~2014年12月采用自拟方儿宝膏外敷治疗轮状病毒性肠炎128例,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诊断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中小儿腹泻病诊断标准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3].
作者:江春燕 刊期: 2015年第08期
近年来,笔者采用六味地黄丸治疗慢性尿路感染、性早熟及婴儿便秘等疾病,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现将验案3则介绍如下.1 慢性尿路感染傅某某,女,9岁.2014年9月14日初诊.因尿液不自主少许漏出,尿检长期异常而来诊.经常规抗菌素治疗短时好转,但停药即发.2年多来,不规律服用抗菌素及中药汤剂,尿检示红白细胞均为++~卅,镜下细菌+~++,尿液常少许不自主漏出,纳好寐安,大便偏干,面色红润.舌质红、苔中腻少津,脉平和.
作者:倪晓红 刊期: 2015年第08期
血液透析(HD)作为终末期肾病阶段主要治疗方法已长期广泛使用,但老年HD骨质疏松症(OP)普遍存在,其患病率明显高于同年龄组健康人群,且患病情况较后者严重.OP已成为影响HD病人生活质量和生存率的重要因素.笔者采用自拟强肾壮骨方治疗老年HD合并OP病人25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
作者:蔡明;郑妮军;胡长安;高爱娣 刊期: 2015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