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补肾活血方对早期激素性股骨头坏死血液粘滞性基因表达影响的研究

耿艳华;王昌兴;石仕元;董黎强;谢文君;赵毅

关键词:激素性股骨头坏死, 血粘度, SD大鼠, 补肾活血, 基因表达
摘要:目的:探讨补肾活血方对激素性股骨头坏死大鼠病变早期血液粘滞性基因表达及病理生理改变的影响。方法成年健康SD大鼠30只,随机分成实验组,中药组以及对照组。实验组及中药组先予腹腔注射内毒素20g/kg,间隔24h,分2次注射,然后肌注甲强龙40mg/kg,连续注射3次,间隔24h。造模后中药组予补肾活血方灌胃,实验组及对照组均用等量0.9%氯化钠注射液灌胃,分别在造模后第3周处死大鼠,取大鼠左侧股骨头洗净、做矢状对半分开,一半行石蜡包埋、制备组织病理HE切片,另一半行基因芯片制作、分析及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组织病理学检测显示骨髓腔未见扩张,营养血管充盈情况良好,血管密度轻度增加。骨小梁间基质未见萎缩、退变,关节软骨厚度、细胞成熟度、生发层次序及生长板上中药组均好于实验组,并接近于正常对照组组织。基因芯片结果显示,中药组与实验组比较,ASPG, CRISPLD2和PLA2G2A的表达均明显增高(倍数变化>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显示,中药组三种基因ASPG, CRISPLD2和PLA2G2A表达均显著高于实验组(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早期相关血液粘滞性基因表达均出现明显下调,提示信号传导分子基因ASPG,CRISPLD2和PLA2G2A是早期的SNFH发生、发展过程中起作用的关键基因。补肾活血方能有效恢复股骨头血液粘滞性相关基因表达的改变,促进骨代谢动态平衡恢复,使早期股骨头病损得以及时修复。
浙江临床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生理学教学中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探讨

    生理学是研究机体正常生命活动过程和规律及其发生机制的科学。传统的生理学授课侧重于教师对教材的讲授,学生通过课堂笔记被动的接受知识,整个学习过程比较枯燥,教师教学效果一般。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物医学模式的转变,社会对高等医学教育提出更高的要求,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已成为医学教育界的当务之急。如何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本校生理教研室对生理学教学方法和内容进行探索性改革,现总结如下。

    作者:孟巍;王邦华;余良主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祛风益肾汤治疗慢性肾炎蛋白尿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祛风益气汤联合坎地沙坦治疗慢性肾炎蛋白尿的临床效果。方法慢性肾病患者155例分为对照组69例(采用坎地沙坦治疗)和观察组86例(采用中药联合坎地沙坦治疗),治疗8周,观察服药前、后24h尿蛋白定量等指标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0.23%,高于对照组的55.07%(P<0.001)。结论祛风益肾汤治疗慢性肾病蛋白尿疗效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从而保护肾功能,延缓慢性肾病的进展,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且耐受性良好,安全性高。

    作者:潘承锋;虞新燕;张金飞;张清奇;张灵芳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肺原位腺癌的MSCT征象分析与病理分级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原位腺癌(AIS)多层螺旋CT(MSCT)的特征性表现,旨在提高临床诊断的准确率,减少误诊。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检查证实的56例(58个病灶)AIS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其特征性表现及与病理分级的相关性。结果 MSCT征象大体形态(部位、大小、形态)、内部结构(密度、空泡征)、周围改变(CT血管征、胸膜凹陷征)具有一定的特点,并与其病理有相关性。结论 AIS的大小、形态、密度、空泡征及CT血管征对MSCT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可以用于初步评估病理的分化程度。

    作者:张坤;张铁英;王梅;严金岗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射频三氧硬脊膜外置管联合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射频热凝多靶点消融联合三氧、硬脊膜外神经阻滞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C形臂X线机检测引导下采用颈前气管鞘和颈血管鞘之间穿刺入路至靶点,行射频、三氧(臭氧)、硬脊膜外阻滞联合治疗。结果治疗前后的VAS评分改善显著,优良率95.32%,总有效率98.52%。未出现严重并发症,临床治疗效果满意。结论射频热凝多靶点消融联合三氧、硬脊膜外神经阻滞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疗效确切,安全性好,为不愿接受开放手术的患者提供了一种治疗选择。

    作者:贺娟敏;夏保志;孙剑;卓明群;王以友;黄良夫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呼吸道生物标志物的研究进展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以反复出现急性加重为特征, COPD 急性加重(AECOPD)可导致病死率的增加[1]。研究发现,通过呼吸道标本采样技术所获得的生物标志物可揭示AECOPD 的病理生理学机制[2],但这些技术多局限于研究阶段,且因缺乏标准化操作规程和生物标志物正常参考值而一直未能广泛应用于临床[3]。本文综述2014年12月前有关AECOPD 呼吸道生物标志物的研究文献,分析其与临床参数和结局的关系,旨在揭示呼吸道生物标志物潜在的临床意义。

    作者:杨中良;杨秀云;黄飞华;张永建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持续负压吸引联合创面灌洗术在深部复杂创面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持续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联合创面灌洗术在深部复杂性创面修复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50例深部复杂性创面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采用VSD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并联合创面灌洗)和对照组(采用常规换药及清洁方法治疗),每组各25例。分别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创面情况、换药次数及予手术关闭创面的时间;比较术后创面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及治疗效果。结果术前创面予关闭的手术时间、换药次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创面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及总治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持续负压吸引联合创面灌洗术,对于深部复杂创面治疗能够缩短术前准备时间、术后创面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减少换药次数,并能提高Ⅱ期手术治愈率,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李山林;计鹏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合理情绪疗法对抑郁患者自我概念的影响

    目的:探讨合理情绪疗法对抑郁患者自我概念的影响。方法抑郁患者8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0例,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合理情绪疗法。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护理。分析合理情绪疗法提高患者自我概念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后,干预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RSD)、Carroll抑郁自评量表(CRS)得分较干预前显著下降,田纳西自我概念量表(TSCS)得分较干预前显著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患者HRSD得分较干预前下降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组HRSD、CRS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 TSCS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组自我概念各因子得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自我概念各因子中自我认同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组自我概念各因子得分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伴有抑郁情况的住院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合理情绪干预,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自我概念,改善患者的抑郁情绪。

    作者:赵宁;马晓亮;赵润平;安春;李春艳;刘洪军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刮吸法在腔镜甲状腺部分切除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刮吸法在腔镜甲状腺部分切除术中应用的可行性与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58例刮吸法在腔镜下甲状腺部分切除术的临床资料。结果58例患者中,57例行刮吸法腔镜下甲状腺部分切除术,手术平均时间100min,术中出血20~80ml,平均50ml,术后3~5d出院。无一例出现严重并发症,患者对手术效果非常满意。1例为左甲状腺胸骨后肿瘤,且有甲状腺炎粘连严重,转改为开放式手术,手术顺利,无术后并发症。结论在腔镜下甲状腺部分切除术中,刮吸法结合超声刀可提高手术成功率,尤其适合在基层医院应用。

    作者:祝慧鹏;李嘉根;许中友;胡贤杰;严金林;王辉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光棒引导经鼻清醒气管插管术在困难气道处理中的应用

    目的:评价光棒引导经鼻清醒气管插管在困难气道处理中的应用。方法术前气道评估Mallampati分级均为Ⅳ级、张口度和颈部活动度受限的择期手术患者18例,麻醉诱导前用1%丁卡因行鼻腔、咽喉部表面麻醉,环甲膜穿刺用2%利多卡因3ml气管内注射,在面罩吸氧下静脉恒速泵入右美托咪定1.0μg/kg(12min内注射完毕),继后在保留自主呼吸下行光棒引导经鼻清醒插管。结果光棒引导插管成功率100%,插管时间30~90s,平均55s,插管过程中均未发生通气困难,术后患者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使用特殊可塑型的光棒经鼻引导清醒插管操作简便,插管成功率高,并发症少,可作为该类患者可选的一种插管方法。

    作者:余洁;邵雪泉;徐玲;潘中心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壶腹入路法在急性胆囊炎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急性胆囊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中行胆囊壶腹入路法预防胆管损伤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1997年8月至2013年7月急性胆囊炎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壶腹入路法73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急性胆囊炎患者通过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壶腹入路法均顺利完成,术中胆囊壶腹、胆囊管、胆总管及胆囊动脉多能顺利显露,无一例胆管损伤,中转开腹及并发症发生率低。结论在急性胆囊炎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采用壶腹入路法,胆囊壶腹部与胆囊管移行区是关键的解剖学标志,该移行区的后三角区完全分离是重点,操作精准、完整显露是成功进行胆囊切除的保证,可有效避免术中胆管损伤。

    作者:董海泉;吴金荣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ERCP治疗ABP细胞因子及小肠黏膜COX-2蛋白研究

    目的:探讨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ERCP)介入治疗对急性胆源性胰腺炎(ABP)患者血清细胞因子及小肠黏膜环氧化酶-2(COX-2)蛋白表达的影响作用及其相关性。方法根据有无器官功能障碍或局部并发症、Ranson评分<或≥3分、CT 分级分为轻症急性胰腺炎(MAP)和重症急性胰腺炎(SAP)两组。分别提取两组ERCP术前及术后1周患者血液及小肠黏膜组织,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及免疫组化技术分别检测血清细胞因子IL-6及十二指肠黏膜COX-2蛋白表达。结果30例ABP患者,经ERCP内镜治疗后,术后1周较术前生化指标明显改善(P<0.01);两组30例ABP患者,血清IL-6表达SAP组明显高于MAP组(P<0.01),经ERCP内镜治疗术后1周较术前患者血清IL-6表达明显降低(P<0.05);两组30例ABP患者,术前十二指肠黏膜COX-2蛋白表达SAP组明显高于MAP组(P<0.05),经ERCP内镜治疗术后1周较术前COX-2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5)。结论 ABP患者经ERCP介入治疗后临床表现及生化指标明显改善。ABP患者重症者较轻症者血清IL-6及小肠黏膜COX-2蛋白高表达,经ERCP介入治疗术后血清IL-6及小肠黏膜COX-2蛋白表达降低。

    作者:张乐;韩娟;范震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子宫内膜癌患者外周血调节性T细胞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目的:分析子宫内膜癌患者外周血 CD4+ CD25+ CD127-调节性T细胞(Treg)水平及其在肿瘤免疫耐受中的作用。方法选择2012年8月至2014年8月子宫内膜癌患者82例为观察组,健康志愿者30例为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中CD4+ CD25+ CD127-Treg占CD4+T细胞的比例,分析其与肿瘤分期、分化程度和年龄的关系。结果子宫内膜癌患者CD4+ CD25+ CD127-Treg占CD4+T细胞比例为(4.89±1.42)%,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3.34±0.84)%。不同分期、不同分化程度及不同年龄子宫内膜癌患者的CD4+ CD25+ CD127-Treg占CD4+T细胞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子宫内膜癌患者外周血CD4+ CD25+ CD127-Treg占CD4+T细胞比例明显升高,可能参与子宫内膜癌免疫耐受。

    作者:李莉;楼寒梅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20G玻璃体切割系统硅油取出术的短期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20G玻璃体切割系统硅油取出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7月至2013年5月应用玻璃体切割系统行硅油取出术17例患者(17眼)的临床资料,对取油时间、术中及术后并发症进行观察并记录。结果16例患者均一次完成硅油取出,1例患者硅油取出后出现复发性视网膜脱离,再次行玻璃体腔硅油填充;平均硅油取出时间(12.2±3.5)min。术中无一例出现爆发性脉络膜上腔出血。术后3例出现低眼压,全身使用糖皮质激素后均在<5d恢复正常。术后随访期间无眼内炎、复发性视网膜脱离、爆发性脉络膜上腔出血发生。结论玻璃体切割系统硅油取出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具有临床可行性和实用性,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樊琳;成拾明;汤咏梅;张勇;谭业双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股骨外侧壁在股骨粗隆间骨折钢板内固定中的生物力学研究

    目的:观察分析股骨外侧壁在股骨粗隆间骨折锁定加压钢板(PF-LCP)内固定中的生物力学作用。方法采用成人尸体股骨标本9具,制成股骨粗隆间骨折AO 分型A1型骨折,随机分为A、B、C三组,每组3具,对照组制成股骨外侧壁损伤,观察1组行PF-LCP内固定并保留外侧壁完整,观察2组行PF-LCP内固定但制成外侧壁损伤,三组股骨标本采用万能材料测试机进行压缩承载试验,比较骨折断端压缩时的间隔位移情况及骨折远、近端沿粗隆间的滑动位移情况,同时观察比较三组股骨标本的大承载力。结果在压缩后观察1组和观察2组的断端间隔距离均大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1组大于观察2组(P<0.05);观察1组骨折端的间距压缩位移显著小于对照组和观察2组(P<0.01);观察1组和观察2组的骨折远、近端滑动位移均小于对照组(P<0.01),且观察1组小于观察2组(P<0.05);观察1组和观察2组的大载荷力均显著大于对照组(P<0.01)。结论 PF-LCP内固定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有效方式,具有较强的坚固性和稳定性,并且保留股骨粗隆外侧壁的完整能够增强骨折端的稳定性,提高固定治疗效果。

    作者:余作取;许兵;戴寿旺;王锋;童培建;李敏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后入路腹膜前无张力腹股沟疝修补术治疗马鞍疝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后入路腹膜前无张力疝修补术在马鞍疝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回顾分析26例应用后入路腹膜前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马鞍疝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手术时间、术后切口疼痛、住院时间、并发症及复发率等。结果手术平均时间(39.5±7.6)min。术后患者疼痛评分0~4分,未发现阴囊积液、切口感染、血肿及其它相关并发症。术后1~5d出院。术后随访6~37个月,无复发。结论后入路腹膜前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马鞍疝具有明显的优势,值得应用推广。

    作者:施书强;温培楠;黄益领;杨伟青;徐贤绸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血清FGF21与腹内脂肪及胰岛素抵抗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浆中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FGF21)水平与腹内脂肪及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性。方法 T2DM患者124例,按照腹内脂肪四分位法分为四组,分析腹内脂肪与FGF21和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性。结果腹内脂肪越多的组别其FGF21水平也越高,且胰岛素抵抗指数越大,FGF21水平与腹内脂肪成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胰岛素抵抗不是导致FGF21升高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T2DM患者腹内脂肪与FGF21正相关,FGF21可能是T2DM合并肥胖发病的重要的危险因素之一。

    作者:阮芸;姚佳琦;王秀景;谭擎缨;阮勇;王静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严防诈骗的紧急声明

    作者:浙江临床医学杂志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高膨胀止血海绵在急诊鼻出血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高膨胀止血海绵在急诊鼻出血中的应用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2月至2013年6月急诊鼻出血患者92例行Merocel高膨胀止血海绵填塞止血临床资料。结果92例患者经高膨胀止血海绵填塞后87例疗效满意,5例仍间断性出血,在鼻内镜下行止血治疗。结论高膨胀止血海绵因其操作简单方便,快速止血,适用于急诊鼻出血。

    作者:王秀华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带袢纽扣钢板内固定治疗踝关节骨折下胫腓联合分离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带袢纽扣钢板治疗下胫腓联合分离的临床疗效。方法踝关节骨折伴下胫腓联合分离患者21例,均采用解剖锁定钢板、空心钉固定及带袢纽扣钢板线缆系统重建下胫腓联合治疗,其中合并单踝骨折4例、双踝骨折11例、三踝骨折6例。结果术后踝关节正侧位X线检查:下胫腓骨联合间隙、踝穴均恢复正常,切口均Ⅰ期愈合,无内固定失效等并发症。21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18个月,平均12.1个月。骨折均愈合。术后6个月,根据美国矫形足踝协会(AOFAS)踝关节功能评分系统评分为78~97分,平均92分,其中优17例、良3例、可1例,优良率95.2%,所有患者负重步态均正常。结论带袢纽扣钢板治疗下胫腓联合分离恢复下胫腓联合的正常功能,符合生理特点,减少恢复时间,可以早期功能锻炼,不需早期取出内固定,无内固定断裂等问题。

    作者:林俊宏;朱健儿;金斌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婚前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对出生缺陷干预效果探讨

    ??出生缺陷(BD)是指患儿在出生时的先天异常(CA),是患儿在孕前或孕期,遗传因素、环境因素或两者相互共同影响下,胚胎或发育过程中发生的结构或功能上的异常[1]。明确出生缺陷的病因是临床干预出生缺陷的前提条件[2]。婚前、孕前优生健康检查能够对遗传因素所可能造成的缺陷进行监测,降低该因素的风险,同时,健康检查还能通过检查孕妇及胎儿的日常身体状况来干预环境因素所带来的影响。本文探讨婚前、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对出生缺陷干预效果。

    作者:厉晓萍;马健;王芳;黄敏;葛福章;杨婷 刊期: 2016年第01期

浙江临床医学杂志

浙江临床医学杂志

主管:浙江省教育厅

主办:浙江中医药大学 浙江省科普作家协会医学卫生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