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艳华;王昌兴;石仕元;董黎强;谢文君;赵毅
??头颈部肿瘤(HNC)患者放疗后发生的脑血管改变越来越受到重视。随着生存期的延长,这些患者更容易经历由于脑内大血管包括颈总动脉和颈内动脉的狭窄引起的缺血性脑卒中。但是,脑血管病变常在放疗结束后经过一段长潜伏期才会出现,大部分患者因为早期无症状,而忽视了缺血性脑卒中的重要性。而一旦发生放疗后的脑血管后遗症,则会严重影响患者后期的生活质量。
作者:宋飞凤;吴承龙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的氨磺必利治疗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精神分裂症患者90例随机分成3组,分别给予氨磺必利片100~300mg/d(低剂量组),400~800mg/d(中等剂量组)和900~1200mg/d(高剂量组)口服治疗12周,在治疗前及治疗后第4、8和12周末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和不良反应症状量表(TESS)评定疗效和安全性。结果在治疗后各周末,3组患者PANSS总分及各因子分较治疗前均有明显下降(P<0.01),中等剂量组PANSS总分及各因子分均明显低于低剂量组(P<0.01),低剂量组PANSS阴性症状分与高剂量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2周末,中等剂量组PANSS总分及阴性症状分明显低于高剂量组(P<0.01);3组间不良反应的差异主要体现在锥体外系反应、月经改变或泌乳方面(P<0.05或P<0.01),其中高剂量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结论3组不同剂量的氨磺必利对以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均有疗效,但中等剂量氨磺必利组在3组中的优势更为明显。
作者:腾建民;袁天懿;周勇;吴永忠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分析显微镜下多血管炎(MPA)肾损害患者的临床和病理特征,初步探讨该病的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8月至2014年12月MPA肾损害患者34例的临床、病理资料及治疗转归。结果34例患者平均年龄56.71岁。23例患者伴有肺部受累,所有患者均有肾脏累及,表现为血尿、蛋白尿、血肌酐高、贫血、血沉增快、C反应蛋白升高。30例患者有肾脏穿刺资料,肾脏穿刺病理检查可见新月体形成、肾小球节段性纤维素样坏死、肾小球硬化、肾小管萎缩、间质炎症细胞浸润及纤维化等,大部分患者免疫荧光提示无或少量免疫复合物沉积,仍有少数患者合并IgA、IgG沉积。所有患者均接受激素及免疫抑制剂治疗,完全或部分缓解21例,总体缓解率61.76%;另外13例进展至慢性肾衰竭。结论显微镜下多血管炎多见于老年患者,肾脏受累多见。激素及免疫抑制剂能有效抑制病情,然而肾损害严重者肾功能预后差。
作者:闫慧玲;王宇晖;李亚妤;倪军;俞东容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全甲状腺切除术的手术指征与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0月至2015年2月全甲状腺切除术17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甲状腺癌74例,巨大多发结节性甲状腺肿59例,结节性甲状腺肿单侧切除术后对侧复发12例,顽固性结节性桥本氏病25例。术后均恢复良好,痊愈出院。术后1例出现暂时性喉返神经损伤,经治疗3个月后恢复正常;17例有一过性低钙血症表现,对症治疗后改善。结论分化型甲状腺癌或伴有远处转移;良性病变但已失去正常甲状腺组织者;顽固性桥本氏病伴有压迫症状,为全甲状腺切除术的主要手术指征。术中细致精准的解剖是确保手术安全性的关键。
作者:林加宝;徐小盛;张霄鹏;李小伟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急性肾盂肾炎复发的原因及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妊娠合并急性肾盂肾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5例患者中肾积水占60.0%,贫血占33.3%,低蛋白血症占20.0%,糖尿病占33.3%,抗生素治疗<7d占26.7%,8例分离出大肠埃希菌中的6例ESBLs为阳性。结论妊娠期急性肾盂肾炎复发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妊娠期增大的子宫压迫输尿管导致尿液引流不畅;抗感染治疗疗程不足;耐药菌感染的增加;营养不良;妊娠期糖尿病或妊娠合并糖尿病;卫生习惯不良。
作者:许永良;王娜;朱凯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调查老年心房颤动(AF)患者胃食管反流病(GERD)及其他心脑肾合并症的发生率。方法老年AF患者1100例,按是否合并GERD分为:GERD组、非GERD组,比较两组临床症状及生活质量。按患者年龄分为四组,比较各组合并GERD的发生率。结果在老年AF患者中,GERD组EHRA评分III级的患者显著多于非GERD组,且GERD组心悸、心动过速及呼吸困难的评分显著高于非GERD组。在年龄>80岁的患者中,GERD的发生率高于其他各组患者。结论积极防治GERD有助于老年AF患者的综合管理,终改善其临床症状及生活质量。
作者:吴俊;曾龙欢;郑永科;徐静;丁桂英;陈宁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桡动静脉内瘘术中桡动脉阻断后的压力与自体动静脉内瘘远期通畅率的关系。方法首次行自体桡动静脉内瘘术的尿毒症患者52例,于手术过程中监测其桡动脉血压以及残端动脉压力水平。手术过程中游离患者的桡动脉,将桡动脉测量血压的设备归零,然后用测压针穿刺患者的桡动脉,观察患者的桡动脉压力水平。使用血管钳暂时夹闭患者穿刺点近端的桡动脉,再观察患者的桡动脉残端的压力水平。随访5年,并观察其手术后第3年和第5年的内瘘通畅率。结果桡动脉夹闭前的血压水平为68~149mmHg,平均值为105.7mmHg。桡动脉残端的压力30~124mmHg,平均值98.5mmHg。患者的桡动脉被阻断前后的动脉压力差值>30mmHg或者阻断后桡动脉的残端的压力的绝对值<70mmHg的患者,采取桡动脉-头静脉端侧吻合术;否则应用桡动脉-头静脉端端吻合术。手术成功率100%。且桡动脉阻断后压力越低,内瘘第3、5年的通畅率越低。结论术中测定的桡动脉阻断后压力水平与内瘘远期通畅率有明显的相关性,且其压力水平越低,内瘘远期通畅率越低。
作者:朱迎春;冯岗;查芳芳;吴莲叶;王青;白寿军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双能X线骨密度和Singh指数相关性。分析不同节段及不同性别胸腰椎骨折患者的Singh指数的相关性,从而为基层医院筛选骨折高危人群提供可靠简便的方法。方法随机选取非骨折的住院患者40例及胸腰段脊柱骨质疏松性骨折住院患者280例,均予以骨盆正位X线片评估Singh指数,并行双能X线骨密度检查,对两种检查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对不同节段及不同性别胸腰椎骨折患者的Singh指数的差异性及相关性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非骨折40例患者的骨密度值与Singh指数有显著相关性(P<0.001)。单纯胸椎和单纯腰椎骨折两者Singh指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单纯胸椎与合并胸腰椎骨折Singh指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腰椎与合并胸腰椎骨折患者Singh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骨折患者Singh指数平均级数为(3.03±1.005),女性骨折患者平均级数为(2.08±1.227),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基于骨盆X线片的Singh指数在不同节段的胸腰椎骨质疏松性骨折风险预测具有一定价值。
作者:王玮琪;牟永忠;刘春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川芎嗪针联合阿托伐他汀胶囊治疗慢性肺心病肺动脉高压患者疗效观察。方法慢性肺心病肺动脉高压患者100例,随机分成2组,单纯应用川芎嗪针为对照组;川芎嗪针联合阿托伐他汀胶囊为观察组,治疗2周。2组分别在入院时和治疗2周后接受6分钟步行试验(6MWT),并测量肺动脉压和氧分压(PaO2)。结果2组均能提高慢性肺心病肺动脉高压6MWT距离、降低肺动脉高压、血氧分压,观察组比对照组显著提高(P<0.05)。结论川芎嗪针联合阿托伐他汀胶囊治疗慢性肺心病肺动脉高压患者疗效确切,治疗后患者6MWT显著提高,肺动脉压力明显下降,能够提高血氧分压、血氧饱和度。
作者:费鑫法;皇甫秋强;陶鸿杰;何强;肖丽娜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观察跟骨骨折切开复位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移位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跟骨外侧切口入路,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患者30例,男24例,女6例,年龄21~61岁,均为闭合性骨折。结果28例患者获得随访,随访4~15个月,骨折全部愈合。1例出现伤口感染,渗液,植入的人工骨漏出,3例出现表皮坏死,均经对症治疗愈合。按Maryland足部评分系统评价疗效:优20足,良6足,可2足。结论把握好手术时机,保护好跟骨外周软组织,应用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移位骨折效果满意。
作者:王玮;袁瑞新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Kelch样环氧氯丙烷相关蛋白1(Keap1)在前列腺组织中的表达与临床意义。方法2001年1月至2008年10月手术治疗的前列腺癌患者(73例)和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73例,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Keap1蛋白在前列腺癌和良性前列腺增生中的表达,并探讨其表达的临床意义。结果 Keap1蛋白在前列腺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21.9%,显著低于良性前列腺增生组织82.2%(P<0.05);Keap1蛋白的的阳性表达率与前列腺癌患者的年龄和T分类无关,与患者的Gleason评分、有无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相关(P<0.05);Kaplan–Meier 生存分析结果显示Keap1蛋白阳性表达的患者5年生存率显著高于于阴性表达的患者(P=0.04)结论 Keap1蛋白可能是前列腺癌发生和发展中的重要参与者。
作者:张普;孔丽敏;金雷钢;俞佳文;卢婷婷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高膨胀止血海绵在急诊鼻出血中的应用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2月至2013年6月急诊鼻出血患者92例行Merocel高膨胀止血海绵填塞止血临床资料。结果92例患者经高膨胀止血海绵填塞后87例疗效满意,5例仍间断性出血,在鼻内镜下行止血治疗。结论高膨胀止血海绵因其操作简单方便,快速止血,适用于急诊鼻出血。
作者:王秀华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腹膜前无张力疝修补术预防性使用抗生素的必要性。方法选择2013年6月至2014年5月手术治疗的单侧成人斜疝患者25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及对照组,两组均行腹膜前无张力疝修补术,观察组术前不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对照组术前预防性使用抗生素。比较两组的切口感染情况、术后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结果术前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并未减少切口感染率、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反而增加Ⅰ类切口抗生素的使用率。结论通过严格执行术前准备常规,优化手术操作技术,合理使用手术材料,可以预防切口感染的发生,腹膜前无张力疝修补术不需术前预防性使用抗生素。
作者:王李云;代明盛;康新年 刊期: 2016年第01期
??我国是世界食管癌高发区,食管癌死亡占全国恶性肿瘤死亡的21.8%,仅次于胃癌,位居第二[1]。目前对于进展期食管癌唯一可以临床治愈的方法是根治性手术。冠心病是一种常见的、发生率和病死率较高的疾病,合并冠心病的食管癌患者行食管癌根治术,围术期并发症多,为临床护理增加一定的难度。2012年1月2014年9月本院收治的合并冠心病的食管癌根治术患者109例,现将围术期护理报道如下。
作者:张立;罗湘玉;陈西梅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刮吸法在腔镜甲状腺部分切除术中应用的可行性与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58例刮吸法在腔镜下甲状腺部分切除术的临床资料。结果58例患者中,57例行刮吸法腔镜下甲状腺部分切除术,手术平均时间100min,术中出血20~80ml,平均50ml,术后3~5d出院。无一例出现严重并发症,患者对手术效果非常满意。1例为左甲状腺胸骨后肿瘤,且有甲状腺炎粘连严重,转改为开放式手术,手术顺利,无术后并发症。结论在腔镜下甲状腺部分切除术中,刮吸法结合超声刀可提高手术成功率,尤其适合在基层医院应用。
作者:祝慧鹏;李嘉根;许中友;胡贤杰;严金林;王辉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原位腺癌(AIS)多层螺旋CT(MSCT)的特征性表现,旨在提高临床诊断的准确率,减少误诊。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检查证实的56例(58个病灶)AIS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其特征性表现及与病理分级的相关性。结果 MSCT征象大体形态(部位、大小、形态)、内部结构(密度、空泡征)、周围改变(CT血管征、胸膜凹陷征)具有一定的特点,并与其病理有相关性。结论 AIS的大小、形态、密度、空泡征及CT血管征对MSCT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可以用于初步评估病理的分化程度。
作者:张坤;张铁英;王梅;严金岗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宫腔镜治疗人工流产后宫腔粘连效果。方法人工流产后宫腔粘连患者86例,根据患者意愿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44例应用宫腔镜手术治疗,对照组42例传统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成功率、术后周期性腹痛发生率,术后3个月患者月经恢复情况和有生育要求者术后<6个月妊娠情况等。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成功率100%,显著高于对照组90.5%,周期性腹痛显著低于对照组,术后3个月恢复月经者93.2%显著高于对照组76.2%,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有生育要求者术后6个月妊娠率71.4%,高于对照组53.8%。结论采用宫腔镜诊治人工流产后宫腔粘连治疗成功率高,全面改善临床症状,提高妊娠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旭日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动脉导管未闭(PDA)患者行介入封堵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动脉导管未闭患者178例,经临床及经胸超声心动图(TTE)确诊,并行左右心导管、主动脉弓降部造影检查,应用经皮动脉导管未闭介入封堵术治疗[方法:蘑菇伞封堵法、弹簧栓法、Amplatzer第二代封堵器(ADO-II)封堵法],术后即刻行主动脉弓降部造影和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观察疗效,术后1d、1个月、3个月、6个月、1年行经胸超声心动图、X线胸片、心电图随访观察。结果经皮动脉导管未闭介入封堵成功率98.9%。失败原因:大型PDA1例,伴重度肺动脉高压放置封堵器后血压下降1例。并发症:术后1h封堵器脱落1例,降主动脉血流速度增快1例,左肺动脉血流速度增快1例,溶血1例。结论经皮动脉导管未闭介入封堵治疗创伤小,操作安全,并发症低,在适应证范围内可以替代外科治疗。
作者:余忠琴;朱辉银;李涛;肖玉;张勇;席世兵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核因子-B(NF-B)在幽门螺杆菌(Hp)相关性萎缩性胃炎和胃腺癌中的活性变化以及相关性。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5年1月幽门螺旋杆菌(Hp)相关性萎缩性胃炎患者67例,胃腺癌患者(Hp阳性)36例,同时选取浅表性胃炎(Hp阴性)患者42例为对照组,检测各组胃黏膜组织NF-B表达及活性。结果所有患者胃黏膜组织标本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显示,NF-B在胃腺癌组织标本中表达强,其次为Hp相关性萎缩性胃炎,而浅表性胃炎组织标本中NF-B表达弱;胃腺癌组NF-B活性值为(11087.26±974.20),明显高于萎缩性胃炎组和浅表性胃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萎缩性胃炎组NF-B活性值为(8734.65±783.19),明显高于浅表性胃炎组的(56.13±24.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和胃腺癌NF-B表达强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胃腺癌NF-B表达强度明显高于其他浅表性胃炎和萎缩性胃炎。结论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萎缩性胃炎和胃腺癌的NF-B活性明显增强,NF-B信号通路可能参与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黏膜癌变过程。
作者:孟曼;夏云红;黄震琪;王为民;高明珠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分析超声检查评价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与胆囊壁厚度及前后径改变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5月至2015年5月36例乙肝肝硬化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空腹胆囊壁厚度、餐后1h、2h胆囊壁增厚量和肝功能Child-Pugh分级均呈正相关(P<0.05),空腹胆囊前后径、餐后1h胆囊前后径缩短量和肝功能Child-Pugh分级均呈负相关(P<0.05),但餐后2h胆囊前后径缩短量和肝功能Child-Pugh分级无相关性(P>0.05);门静脉主干内径、脾大、腹水、凝血酶原时间及胆红素和肝功能Child-Pugh分级均呈正相关(P<0.05),而白蛋白和肝功能Child-Pugh分级呈负相关(P<0.05);肝硬化患者的肾功能血尿素氮(BUN)、尿肌酐(Cr)、血尿酸(UA),血常规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计数、血红蛋白和肝功能Child-Pugh分级均呈负相关(P<0.05),但年龄、性别和肝功能Child-Pugh分级均无相关性(P>0.05)。结论超声检查能有效评价慢性乙肝肝硬化与胆囊壁厚度及前后径改变的关系。
作者:莫如清 刊期: 2016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