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来比林引起短暂性晕厥1例

夏青兰;吴丽兰;骆松梅

关键词:来比林, 短暂性, 患者, 胸闷, 心电监护, 生理盐水, 感冒发热, 恶心, 制药厂, 安徽省, 注射, 症状, 晕厥, 血压, 心率, 吸氧, 批号, 静脉, 急诊, 呼吸
摘要:患者,男,24岁,因感冒发热来院急诊,使用来比林针0.9g(安徽省蚌埠来比林制药厂,批号:000125)加生理盐水20ml静脉缓慢推注,在注射约过半小时患者突然面色苍白、胸闷、恶心即晕厥,立即停止使用并给予吸氧、心电监护.查心率66/min,呼吸25次/min,血压110/70mmHg,均未见异常,经观察,2h后患者慢慢清醒,面色转红,胸闷、恶心症状逐渐消失.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杂志相关文献
  • 大柴胡汤治疗痛风性关节炎36例

    目的:大柴胡汤加减治疗痛风性关节炎.方法:用大柴胡汤加减治疗痛风性关节炎,观察其近期疗效.结果:关节肿痛总有效率91.7%,血尿酸降至正常率72.2%.结论:大柴胡汤与痛风性关节炎有类似的病因、病机,治则基本相符.其内服外敷治疗痛风性关节炎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作者:杨德才;刘红娟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两种泻药做肠道摄片准备的比较

    目的:通过服用甘露醇和番泻叶两种不同泻药作肠道准备,对照它们的临床反应和泌尿系X线片子的质量,评价它们的特点,以获得较佳的KUB或和IVU肠道准备的药物.结论:甘露醇组的平均大便次数、排便时间和腹痛人次明显比番泻叶组少,且不影响睡眠,清晰度、积便积气率和X线片质量与番泻叶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讨论:甘露醇法作为腹部X线拍片的肠道准备药物具有反应轻、片子质量高等特点,应首选.同时也应注意其用法.

    作者:王刚;陈文辉;王初雄;邹强;董志超;狄辛波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16,16-二甲基前列腺素E2和r-干扰素抗大鼠肝纤维化实验研究

    目的:研究16,16-二甲基前列腺素E2(dmPGE2)及r-干扰素(IFN-r)的抗肝纤维化作用.方法:以二甲基亚硝胺(DMN)腹腔注射诱导大鼠肝纤维化模型,染毒开始及染毒后5周分别用dmPGE2和IFN-r预治疗和治疗肝纤维化.与正常及染毒组比较,观察各组病理及肝纤维化程度.结果:dmPGE2预治疗组和治疗组肝纤维化程度与IFN-r组相近,且明显小于染毒组,肝羟脯氨酸(HyP)、血清透明质酸(HA)较染毒组明显降低.结论:dmPGE2有较好的抗肝纤维化作用.

    作者:田静;吕坚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人工神经网络在临床药学中应用近况

    目的:介绍近五年来ANN在临床药学领域的应用进展,为临床药学的数据分析、模型建立、实时控制等方面提供有效的数学方法.方法:通过介绍近年来在药学领域应用较广泛、较成功的算法和模型,对ANN在药代动力学、药效学、临床治疗药物监测(TDM)等临床药学领域的应用进行分类和评价,总结ANN在实际应用中的优点和不足.结果和结论:与传统方法比较,ANN具有潜在的优势,在临床药学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作者:陈浩;余江南;相秉仁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乌头类药材及中毒案例未知品中酯型生物碱的检出及测定

    目的:建立乌头类主要毒性成分新乌头碱、乌头碱、次乌头碱的检出方法和含量测定方法.方法:以TLC法和HPLC法双重鉴定各药材及未知品中酯型生物碱的存在并测定其含量.结果:TLC法能有效检出新乌头碱、乌头碱和次乌头碱,HPLC法可进一步确证各酯型生物碱的存在并测定TLC1/500点样量的乌头碱含量.结论:该方法操作简单、快速、准确,可作为乌头类药材及中毒案例未知品的鉴定与含量测定方法.

    作者:张文婷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高效毛细管电泳法测定伤痛外搽酊中毒性成分的透皮吸收量

    目的:观察伤痛外搽酊中毒性成分在体内外透皮吸收强度.方法:采用高效毛细管电泳法测定了毒性成分在体外的渗透量和动物体内血液中毒性成分的透皮吸收量.结果:体外法表明士的宁、马钱子碱的平均透过率分别为:0.563μg/cm2·h和0.590μg/cm2·h;体内法表明伤痛外搽酊低、高剂量组家兔血液中均未栓出乌头碱,低剂量组家兔血液中未检出士的宁,高剂量组家兔血液中士的宁含量为32.44ng/ml.结论:本品中士的宁在动物体内外均有极微量的透皮吸收作用,乌头碱未见吸收.

    作者:蒋孟良;张春桃;林晓东;易延逵;张水寒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山茱萸与其伪品苦楝子果皮的辨别

    目的:为山茱萸的真伪鉴别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性状鉴别、TLC、UV光谱.结果:二者有显著差异.结论:三种方法均可用于山茱萸的真伪鉴别

    作者:李海鹰;周长征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养正合剂中黄芪甲苷含量的测定

    目的:建立养正合剂中黄芪甲苷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薄层扫描法进行测定,检测波长λs=400nm,参比波长λR=700nm.结果:本方法线性方程为y=1851.4x-4762.8,r=0.9988(n=5),线性范畴2~10μg;平均加样回收率96.89%,RSD=1.87%(n=6).结论:建立了养正合剂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准确,重现性好.

    作者:王小明;赵满琼;叶向阳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清中苯巴比妥、苯妥英、卡马西平、氯硝基安定的浓度

    目的:建立血清中苯巴比妥(PB)、苯妥英(PT)、卡马西平(CBZ)、氯硝基安定(CNZP)浓度测定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以PB、PT互为内标,ODS-Hypersil柱为分析柱,甲醇-水-β环糊精(45:55:0.01)为流动相;流速为0.8ml/min,紫外检测波长254nm.结果:PB、PT、CBZ、CNZP分离良好,低检测浓度分别为0.25、0.5、0.05、0.015μg/ml;线性范围分别为2.5~40、2.5~40、1.25~20、0.02~0.32μg/ml;相对回收率分别为97.8%、102.1%、102.3%、103.3%;日内、日间RSD均小于10%.结论:该法操作简便,结果可靠,适用于临床开展药物浓度监测.

    作者:王增寿;朱光辉;李光乾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乌头碱致蟾蜍心律失常和抑制心脏收缩作用的毒性分析

    目的:分析乌头碱(Ac)致心律失常和抑制心脏收缩的毒性作用.方法:用0.01~100×10-5mo1·L-tAc灌流蟾蜍心脏,观察Ac抑制蟾蜍心脏收缩和致心律失常的量-效反应.结果:Ac抑制心脏收缩作用早于致心律失常.随浓度加大,心脏收缩的抑制率增强(F测验,P<0.01),室早和室颤潜伏期以及心抑潜伏期缩短,平均押制速率加快,半平衡时间缩短.结论:Ac抑制心脏收缩和致心律失常具有明显的量反应和时反应量-效关系.

    作者:潘群皖;汪萌芽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奥美拉唑肠溶胶囊人体药代动力学和相对生物利用度研究

    目的:研究奥美拉唑肠溶胶囊在健康人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和相对生物利用度.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8名男性健康志愿受试者随机交叉一次口服康恩贝产(受试品,商品名金奥康)和瑞典产(参比品,商品名洛赛克)奥美拉唑胶囊各40mg的血药浓度,进行人体生物利用度研究.结果:两种胶囊的药一时曲线和药代动力学特征均符合一室开放模型.测得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为:试验胶囊和参比胶囊从胃肠吸收的滞后的时间(L T)分别为1.36±0.92h和0.90±0.42h Cmax分别为0.28±0.20mg/L和0.3±0.20mg/L;;Tmax分别为3.69±1.46h和2.44±0.74h;AUC分别为1.71±1.20mg/L·h和2.44±0.74mg/L·h;消除半衰期分别为2.34±0.61h和2.22±0.70h;结论:奥美拉唑试验胶囊的相时生物利用度为102.5±16.1%.经统计分析与参比胶囊比较为等效.

    作者:代宗顺;汪敏燕;顾世芬;杨德隆;曾繁典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来比林引起短暂性晕厥1例

    患者,男,24岁,因感冒发热来院急诊,使用来比林针0.9g(安徽省蚌埠来比林制药厂,批号:000125)加生理盐水20ml静脉缓慢推注,在注射约过半小时患者突然面色苍白、胸闷、恶心即晕厥,立即停止使用并给予吸氧、心电监护.查心率66/min,呼吸25次/min,血压110/70mmHg,均未见异常,经观察,2h后患者慢慢清醒,面色转红,胸闷、恶心症状逐渐消失.

    作者:夏青兰;吴丽兰;骆松梅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炎痛净乳膏中双氯芬酸钠和苯佐卡因的含量

    目的:测定炎痛净乳膏中双氯芬酸钠和苯佐卡因的含量.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甲醇为提取溶剂,地西泮为内标,No-Va-PakC18色谱柱,甲醇-水-冰醋酸(80:20:0.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83nm.结果:双氯芬酸钠和苯佐卡因在5μg/ml~40μg/ml范围内,其浓度与峰面积均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1.0%,RSD=1.21%;99.8%,RSD=0.62%.结论:本法专属性强,操作简便,结果准确.

    作者:茅志安;姚健康;张艳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国际丹溪中医药论坛首次会议征文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绞股兰总皂苷对小鼠脑缺血的保护作用及对自由基生成的抑制作用

    目的:观察绞股兰总皂苷对小鼠脑缺血的保护作用及对自由基生成的抑制作用.方法:不完全结扎小鼠一侧颈总动脉及迷走神经,另侧完全结扎造成脑缺血,观察6h卒中指数,12h存活时间和死亡率;体外生成O2.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绞股兰总皂苷17.5,35和52.5mg·kg-1ip可以降低卒中指数,分别降低25.6%(P<0.05),36.7%(P<0.01)和52.4%(P<0.01);延长存活时间,分别延长165%(P<0.01),189%(P<0.01)和252%(P<0.01);降低死亡率,分别降低30%(P<0.01),48%(P<0.01)和64%(P<0.01);均呈一定的剂量依赖性趋势.绞股兰总皂苷50,100和150mg·L-1对体外生成的O2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结论:绞股兰总皂苷对小鼠脑缺血具有保护作用,且可能与其对自由基生成具有抑制作用有关.

    作者:王迪;李晓东;王化洲;赵艳杰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硫糖铝片制备工艺的改进

    本文针对硫糖铝片表面出现暗斑、裂纹且崩解时间超限这些质量问题进行了探讨,通过合理调整处方和改进工艺条件,并在多次小样试验的基础上,使上述棘手问题得到了解决.

    作者:李雪君;吕克刚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地西泮致严重血管神经性水肿1例

    地西泮致药物不良反应近年有所增加,口服致过敏性皮疹,静注致呼吸抑制等已见诸报道.但静脉注射引起速发型变态反应,致血管神经性水肿尚未见报道,现将我们目前遇到的1例报道如下.

    作者:王刚;谷容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前列痛栓治疗前列腺痛的药效学研究

    目的:探讨和验证前列痛栓治疗前列腺痛的药效.方法:采用小鼠肛门给药,以空白、消炎痛栓为对照组,测定前列痛栓对小鼠扭体次数、网状内皮系统吞噬指数、耳廓肿胀、肉芽增生及大鼠小肠肌电的影响.结果:前列痛栓能明显减少小鼠扭体次数,优于消炎痛栓;对网状内皮系统吞噬功能、二甲苯所致小鼠耳廓肿胀和滤纸片埋入形成的肉芽增生及大鼠小肠肌电的影响,与消炎痛栓相近.结论:前列痛栓治疗前列腺痛有显著的镇痛作用.

    作者:张蒙强;郇宜俊;宁斌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均匀设计筛选甲苯咪唑微丸的处方工艺

    目的:为提高难溶性药物甲苯咪唑的溶解度和溶出度,研究一种将甲苯咪唑与载体制成固体分散体并滚成微丸后制成的新制剂.方法:采用均匀设计对制备微丸的处方工艺进行优选.结果:以PEG6000为载体,甲苯咪唑与载体按1:9(重量比)投料并以乙酸-乙醇(3:1,体积比)为溶剂,用溶剂法制成固体分散体后再滚制成微丸.结论:按优选处方工艺制备的微丸可显著提高药物的溶解度和溶出度.

    作者:李岩;孙殿甲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咳停片对豚鼠咳嗽反射的抑制作用及析方研究

    目的:观察咳停片的镇咳作用,进行初步析方研究,评价该处方的配伍合理性.方法:分复方组(咳停片)、无氯组(不含氯化铵的咳停片)和氯化铵组3组,比较3组对枸橼酸雾化吸入或电刺激喉上神经引起的豚鼠咳嗽反射的抑制作用.结果:复方组和氯化铵组能抑制枸橼酸引起的豚鼠咳嗽反射,复方组的作用强度是氯化铵组的1.32倍,是无氯组4倍以上,无氯组无明显作用.复方组、无氯组能抑制电刺激喉上神经引起的豚鼠咳嗽反射,复方组的作用强度是无氯组的2.94倍,氯化铵组无作用.结论:咳停片处方中剔除氯化铵后镇咳作用减弱,表明氯化铵与处方中的中药成分有协同作用,初步证明了该处方的合理性.

    作者:李志民;谢强敏;郭磊;沈文会 刊期: 2002年第02期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杂志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国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