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红儿;柯美林;马素敏
目的 探讨FOLFIRI联合EGFR单抗治疗不同部位Kras基因野生型结直肠癌肝转移(CRLM)患者的疗效.方法 38例CRLM根据原发肿瘤部位不同分为右半结肠癌组(A组)与左半结肠癌组(B组),终A组10例,B组28例患者完成入组.两组均采用EGFR单抗联合FOLFIR化疗方案进行化疗,评估两组总体有效率(ORR)、转化情况、总生存期(OS)、无进展生存期(PFS)与毒副反应.结果 经治疗,A组ORR为30.0%(3/10),B组为60.7%(17/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共8例部分缓解患者的肝转移瘤转化成功,达到了可切除标准,行手术或局部射频消融治疗,其中R0切除(消融)6例,R1切除(消融)2例.两组均完成治疗及随访,A组OS为199个月,B组为37.7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A组PFS为9.6个月,B组为16.0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毒副反应大部分为0~Ⅱ级,对症治疗后均可耐受,未影响后续治疗.结论 FOLFIRI联合EGFR单抗对于不同部位Kras野生型CRLM患者均安全有效,可以达到的治疗获益.左半结肠CRLM患者ORR及OS优于右半,可以作为一线治疗方案.右半结肠Kras野生型CRLM患者以肿瘤缩小为目标的转化治疗也可以选择.
作者:范晓翔;谢阳阳;沈伟男;戴晓宇 刊期: 2018年第04期
重症监护室(ICU)患者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类群体,由于患者的病情较为危重,住院期间需要接受多种较为复杂的诊疗措施,所以,患者的躯体以及心理层面将会出现一定的生理性应激[1].伴随着症状的改善与好转,患者在离开ICU前会有一段过渡期,而处于该阶段的患者意识开始恢复,所以,对自身所享受到的诊疗照护内容有着自我认知[2].
作者:张娓;杨小敏;张文源;李爱琴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改良乳晕区切口对乳腺纤维腺瘤患者术后切口愈合效果、美观性评分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收集乳腺纤维腺瘤患者共20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分别采用常规切口和改良乳晕区切口手术治疗.比较两组围手术期临床指标、术后切口愈合效果、术后美观性评分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两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切口甲级愈合率、术后6、12个月美观性评分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 改良乳晕区切口用于乳腺纤维腺瘤患者治疗可有效减少手术创伤程度,改善切口愈合效果,提高手术美观性,并有助于避免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阮春岚;杨勇明;刘益民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在胸乳入路腔镜甲状腺手术中,通过改变颈部引流管放置位置,以保留术后胸骨上凹的可行性及意义.方法 59例甲状腺患者,均为女性.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31例用常规方法在颈前区放置负压引流管,实验组28例采用改进后方法放置负压引流管.观察两组术前、术后1d、拔管当天及术后3个月的颈部胸骨上凹保留情况;比较两组术后引流量、拔管时间以及颈部异常感觉.结果 两组间手术时间、术后引流量及拔管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两组胸骨上凹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胸乳入路腔镜甲状腺手术中,通过采用新的颈部引流方式,可以促进患者胸骨上凹的复原,满足患者更高的美容美学要求.
作者:陈高翔;张海;黄春军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通过对宁波市下属各县市区2010-2016年统计质量各项平均指标进行综合评价与分析,了解各地的统计质量水平,为下一步工作规划和分类指导提供决策依据.方法 确定5个关于出生统计质量的指标,应用非整秩次秩和比法对出生统计质量进行综合评价与分析.结果 根据RSR值的排序与分档,330209和330211两个县市区出生统计质量一般,330201、330207和330212三个县市区出生统计质量优秀,其余县市区出生统计质量处于良好水平.结论 非整秩次秩和比法可以客观反映计划生育出生统计质量水平.
作者:杨永传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评估持续非卧床腹膜透析(CAPD)治疗Ⅱ型心肾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纳入Ⅱ型心肾综合征患者6例,予常规CAPD治疗,具体方案为1.5%或2.5%葡萄糖腹透液2000 ml,4次/d,留腹4h/次,夜间留腹.随访6个月,观察患者治疗前后心功能分级、体质量、血压、心脏超声指标(左室射血分数、左室舒张末内径、左室收缩末内径)、血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及肾功能指标[血肌酐、血尿素氮、肾小球滤过率估算值(eGFR)]等变化情况.结果 6例患者对CAPD均有较好的耐受性,治疗后心力衰竭症状均改善.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心功能NYHA分级下降,体质量减轻,左室舒张末期内径、血NT-proBNP均下降(均P<0.05),肾功能稳定.结论 CAPD可有效改善Ⅱ型心肾综合征患者病情,耐受性较好,可作为治疗Ⅱ型心肾综合征的一种临床选择.
作者:王来亮;罗群;朱蓓霞;戴智威;周芳芳;柴凌雄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内固定术后发生髋内翻的危险因素.方法 256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依据术后是否发生髋内翻,分为髋内翻组(观察组)和无髋内翻组(对照组).收集患者的基本资料,包括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BMI)、骨密度、骨折分型、内固定方式、小转子是否复位及术后负重时间,对观察组及对照组上述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确定危险因素.结果 256例患者术后34例发生髋内翻(观察组),未发生髋内翻222例(对照组).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BMI、骨密度、骨折分型、小转子是否复位及术后负重时间均是股骨转子间骨折内固定术后髋内翻的危险因素(均P< 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骨密度、骨折分型及负重时间是股骨转子间骨折内固定术后发生髋内翻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 0.05).结论 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内固定术后易发生髋内翻,年龄、BMI、骨折分型及术后负重时间是影响髋内翻的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吴凤琴;陶娟;章大伟;余水芳;张亮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肾血管阻力指数(RRI)联合床旁平均动脉压(MAP)对重症脑病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 56例重症脑病患者于入院后监测RRI,采集生命体征MAP及实验室数据等.结果 急性出血性卒中、急性缺血性卒中、缺血缺氧性脑病患者RRI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患者肾功能分为急性肾损伤组(AKI组)和非急性肾损伤组(非AKI组),两组RRI、生存时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根据患者MAP分为<90mmHg组,90~110 mmHg组和>110 mmHg组,MAP90~110mmHg时RRI低.结论 重症脑病合并AKI患者预后差,MAP维持在90~110mmHg,患者的肾血流灌注佳.
作者:王婳;刘鹏;许兆军;王芳;沙宇毅 刊期: 2018年第04期
剖宫产能解决临床不良妊娠,但是该分娩方式属于是一种入侵式操作,分娩时对产妇产生的创伤、刺激较大;且部分产妇对于剖宫产分娩缺乏了解,不免会产生各种不良的负性情绪,再加上剖宫产后的疼痛等,容易进一步增加痛苦,影响产后母乳喂养率,增加产后出血发生率[1-2].无痛干预理念是一种新型的护理模式,主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对患者进行干预尽可能降低围术期疼痛,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及配合度[3-4]].
作者:裘亚君;王吟春;方静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快速康复外科(FTS)理念在腰椎融合术围手术期患者中的效果观察.方法 选取接受腰椎融合手术的患者73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纳入对照组(37例)及实验组(36例).对照组患者围手术期采用常规护理及治疗处理;实验组实施FTS理念,给与术前镇痛、术后早期功能锻炼及胃肠道管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下床时间、导尿管拔除时间、解大便时间、Nakai术后疗效评定及术后住院天数.结果 两组术后下地时间、导尿管拔除时间、术后首次解大便时间、出院时间和术后1周Nakai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围手术期应用FTS理念干预腰椎融合术患者,可以促进患者康复进程,缩短住院时间,提早恢复正常自理能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小军;徐涛;赵宏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恒温扩增法肺炎支原体RNA检测(SAT-MP)结合胸部X线检查在早期支原体肺炎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463例咳嗽、发热症状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进行SAT-MP检测和MP-IgM检测,SAT-MP阳性患者进行胸部X线检查.结果 入院24h时血清MP-IgM阳性14例(3.02%),经双份血清MP-IgM检查确诊MP感染19例(4.10%).经SAT-MP检查共发现36例(7.77%)MP感染患者.SAT-MP诊断MP感染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36.11%、98.59%、68.42%、94.82%.SAT-MP检测患者入院24 h内MP感染阳性率高于血清MP-IgM(P<0.05).36例SAT-MP检测阳性患者胸部正位X线检查均可见肺炎病变.结论 SAT-MP检测MP具有较高的特异度,且与X线检查结果有高度一致性,可用于临床疑似支原体肺炎患者的早期诊断.
作者:白丽梅;董昔山 刊期: 2018年第04期
健康素养作为衡量个人获取、理解、运用健康信息和服务来维持和促进自身健康的一种能力[1],已经越来越受到重视.糖尿病健康素养是指糖尿病患者获取、处理、理解糖尿病相关知识及医疗服务的能力,从而达到控制疾病的目的[2].《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2015年版)》明确指出要“关注血糖变化,控制糖尿病危险因素,糖尿病患者应当加强自我健康管理[3],提升健康素养水平,从而实现良好的自我管理.随着社会不断进步与发展,护理学科的不断更新进步,“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和护理模式的广泛应用,患者急需从医护人员身上获得更多的健康知识,然而,传统的健康教育手段作用有限,因此急需找到一种更有效的健康教育方式来提高糖尿病患者的健康素养.微课是由简短的视频及配套资源组成,是一种新型的教育手段.本研究在患者住院期间进行微课健康教育,观察其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纳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不同手术方案对乳腺导管内癌妇女生存状况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128例乳腺导管内癌患者临床资料,其中91例进行改良根治手术,29例进行保留乳房手术,8例进行全乳切除手术.42例患者术后接受了辅助治疗,分析手术选择的影响因素,比较单纯手术组和辅助治疗组患者的复发率、因乳腺癌病死率,比较3种手术方式的无复发生存时间(DFS)、总生存时间(OS).结果 不同手术方式患者年龄、绝经状态、肿瘤大径、组织学分级、首发症状及活检方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患者的年龄、肿瘤大径、组织学分级、首发症状、活检方式是选择手术方式的独立影响因素(均P< 0.05).单纯手术组的复发率、因乳腺癌病死率均高于辅助治疗组(均P< 0.05).进行改良根治手术患者和保留乳房手术患者的DFS均大于进行全乳切除术的患者(均P< 0.05),O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乳腺导管内癌患者手术方式的选择及术后是否进行辅助治疗应根据患者的病情进行判断,改良根治手术和保留乳房手术均可获得较好的预后结局.
作者:乔丽莉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计数(WBC)、超敏C-反应蛋白(hs-CRP)、降钙素原(PCT)在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150例急性呼吸道感染儿童,根据病原体检测结果分为细菌感染组(62例)和非细菌感染组(88例),另选50例健康体检儿童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血清IL-6、WBC、hs-CRP、PCT水平.结果 细菌感染组血清IL-6、WBC、hs-CRP、PCT水平均高于非细菌感染组和对照组(均P<0.05);非细菌感染组血清PCT水平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IL-6、WBC、hs-CRP水平高于对照组(均P<0.05).细菌感染组血清WBC、hs-CRP、PCT阳性率明显高于非细菌感染组(均P<0.05),两组血清IL-6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IL-6、WBC、hs-CRP、PCT水平与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呈正相关性(r=0.932、0.897、0.926、0.918,均P<0.05).结论 IL-6、WBC、hs-CRP、PCT检测有利于急性呼吸道感染儿童的早期诊断,可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作者:王赛红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神经肌肉激活技术在腰椎骨折术后康复训练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按随机数字表法将68例手术治疗的腰椎骨折患者分为观察组(术后行神经肌肉激活技术康复训练)和对照组(行腰背肌强化康复训练),各34例.术后15周对两组患者腰痛缓解情况及健康状况进行评价.结果 观察组VAS评分明显降低、SF-36评分显著升高,均优于对照组(均P< 0.05).结论 神经肌肉激活技术能够有效地缓解腰椎骨折术后腰痛症状,改善患者健康状态,有助于患者的术后恢复,在术后患者康复训练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柳晨希;陈栋梁;陈雅萍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标准化粉尘螨滴剂舌下含服特异性免疫治疗(SLIT)对变应性鼻炎(AR)患儿的疗效及对IL-10和IL-13表达水平的改变.方法 收集84例AR患儿,分为SLIT组和对照组,各42例.SLIT组采用SLIT,并配合药物对症治疗;对照组单纯使用药物对症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后比较患儿鼻部症状评分(TNSS)、用药评分(TMS)、IL-10和IL-13水平.结果 两组治疗1年、2年时TNSS评分及TMS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1年后,SLIT组的IL-10水平显著上升,IL-13水平显著下降(均P<0.05);两组治疗1年后IL-10及IL-1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前及治疗2年后IL-10水平与TNSS评分均呈负相关(r=-0.26、-0.47,均P<0.05),IL-13水平与TNSS评分均呈正相关(r=0.64、0.72,均P<0.05);而治疗1年后IL-10及IL-13水平与TNSS评分不存在相关性(均P>0.05).结论 SLIT对尘螨引起的儿童AR疗效满意,且IL-10和IL-13表达水平的变化有望作为评价舌下脱敏疗效的指标.
作者:吕渊;叶栋;章菊琴;张秀强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孟鲁司特联合布地奈德治疗老年支气管哮喘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112例老年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6例.两组均行常规抗支气管哮喘疗法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孟鲁司特联合布地奈德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肺部哮鸣音消失时间、咳嗽缓解时间、喘息缓解时间、呼吸困难改善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小于对照组(均P< 0.05).观察组治疗后FVC、FEV1及PEFR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孟鲁司特联合布地奈德是治疗老年支气管哮喘的有效方案,可以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患者肺功能,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沈惊雷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局部治疗联合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治疗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晚期患者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TKI治疗后局部进展的效果.方法 选择EGFR-TKI治疗后出现局部进展的NSCLC晚期患者64例,对其在继续TKI治疗的前提下进行局部射频消融治疗,观察其近期疗效及远期生存期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1个月后,64例NSCLC晚期患者中,完全缓解17例,部分缓解26例,稳定11例,进展10例,总有效率为67.2%;NSCLC患者初次接受EGFR-TKI治疗时出现局部进展,患者无进展生存期(PFS)为(11.23±5.64)个月,在接受局部治疗联合TKI治疗后,PFS为(21.08±6.29)个月.结论 局部治疗联合TKI治疗对NSCLC患者EGFR-IKI治疗后局部进展的治疗效果较好,可延长患者PFS,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郑加莲;李金瑞;姜金;张烨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双重超声造影(DCUS)对老年胃良恶性溃疡的鉴别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老年胃溃疡患者60例的临床资料,依据病理结果分为良性组(n=36例)和恶性组(n=24例).两组均给予DCUS检查,分析DCUS对老年胃良恶性溃疡的鉴别价值.结果 DCUS显示恶性组溃疡胃壁增厚隆起多呈“火山口”表现、局部血管丰富杂乱,良性组溃疡胃壁呈低回声轻度增厚伴较小范围凹陷、壁层次结构清晰可辨.良性组和恶性组造影时间-强度曲线参数、对比剂开始增强时间、达峰时间、灌注时间、基础强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恶性组峰值强度、增强强度均明显高于良性组(均P< 0.05);DCUS鉴别老年胃良恶性溃疡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为94.44%、95.83%、95.00%,与病理结果准确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胃良恶性溃疡的DCUS表现存在差异,DCUS可提供胃壁及病灶的解剖结构、血流灌注等依据,可作为鉴别老年胃良恶性溃疡的重要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杨光亮;陆安时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日常检测的4969例奥氮平血药浓度,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对4969例奥氮平血药浓度按照不同性别及年龄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不同性别间服药剂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间血药浓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0岁组平均服药剂量及平均血药浓度与< 18岁组、18~44岁组、45~60岁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18岁组、18~44岁组及45~60岁组的女性平均血药浓度均高于男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 不同性别及年龄组血药浓度差异较大,需临床密切监测,以便对不同对象及时调整服用剂量,通过定期分析血药浓度和药师干预方式能够使药物的使用更趋合理.
作者:张巧真;黄敏芳;宋伟明 刊期: 2018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