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志文;李育成;江萍;蒋丽红;骆林
目的 了解临床各种标本分离的大肠埃希菌的耐药特点及差异,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08年1月-2009年12月从305位患者中分离自中段尿.呼吸道及分泌物等标本的大肠埃希菌,采用天地人微生物分析系统及相配套的药敏试验卡进行细菌鉴定及药敏测定,并统计比较各种不同标本所检出大肠埃希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结果 共检出大肠埃希菌305株.其中中段尿检出121株,呼吸道88株,分泌物等96株.中段尿与呼吸道分离的大肠埃希菌对复方新诺明(85.12%,70.45%)、庆大霉素(67.77%,50.00%)、阿莫西林/克拉维酸(33.88%,60.23%)的耐药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中段尿与分泌物及其它分离大肠埃希菌对复方新诺明(85.12%,69.79%)、头孢他啶(37.19%,9.38%)、妥布霉素(42.15%,8.33%)、阿莫西林/克拉维酸(33.88%,15.62%)的耐药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呼吸道与分泌物及其它分离的大肠埃希菌对头孢他啶(43.18%,9.38%)、环丙沙星(73.86%,88.54%)、阿莫西林/克拉维酸(60.23%,15.62%)的耐药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不同标本分离的大肠埃希菌对同一抗菌药物耐药率不同,治疗不同部位大肠埃希菌引起的感染,要考虑由于感染部位不同而产生的耐药性以及药物有效浓度的差异,临床应依据药敏结果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作者:肖利君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目的 通过分析湖南省2008年孕产妇死亡的原因及影响因素,寻求降低孕产妇死亡率的干预措施.方法 采用个案回顾性调查方式,总结分析死亡孕产妇的一般情况、产前检查、死亡原因、分娩方式、省级评审意见等情况.结果 全省219例孕产妇死亡的死因顺位分别是:产科出血、妊娠合并内科疾患、羊水栓塞、妊娠合并心脏病、妊娠高血压疾患;孕产妇在医院分娩占79.9%,死亡地点在医院达 68.5%;已分娩孕产妇中剖宫产占52.1%;计划外妊娠孕产妇占51.6%;省级评审意见可避免及创造条件可避免死亡占79.5%.结论 医疗保健部门的知识技能是影响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因素.加大对妇幼卫生的投入,加强县乡产科质量管理,协调计划生育政策,严格助产机构管理等措施可望降低孕产妇死亡率.
作者:吴颖岚;刘建建;杨桂莲;方超英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早期综合发展在社区儿童保健中的推广应用意义.方法 把400个儿童随机分为对照组200名和实验组200名,对实验组进行早期教育、营养监测、睡眠指导、疾病预防等,在1岁时进行发育商和营养的对比.结果 实验组的发育商和营养性疾病的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 在基层儿童保健中通过早期教育、营养干预,能促进小儿智能的发育及降低营养性疾病的发病率,早期综合发展可以作为适宜技术向社区推广应用.同时开展健康教育使家长在儿童睡眠、疾病预防、营养等方面掌握科学的育儿技术,间接促进儿童综合发展.
作者:王桂荣;宋媛;黄敏;邱克;朱庆庆;陆艳红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MIF、MMP-1及hs-CRP的影响.方法 将170例冠心病患者分为2组:ACS组120例,稳定性心绞痛(SAP)组50例,另选同期40例冠状动脉造影正常者为对照组.同时随机将ACS患者分为阿托伐他汀组和常规治疗组各60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清MIF、MMP-1水平,用超敏乳胶增强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清hs-GRP水平,比较各组血清MIF、MMP-1、hs-CRP水平的变化.结果 ACS组血清MIF、MMP-1、hs-CRP水平显著高于SAP组和对照组(P<0.01).阿托伐他汀组治疗后与治疗前及常规治疗组治疗后比较,血清MIF、MMP-1、hs-CRP水平明显下降(P<0.01或0.05).结论 阿托伐他汀可降低ACS患者血清MIF、MMP-1、hs-CRP水平,减少冠状动脉粥样斑块基质成分的降解和炎症反应,增强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稳定性.
作者:方永祥;林应标;匡泽民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目的 全面了解市售熟肉制品的卫生状况,探讨影响卫生质量的因素,保障居民食品卫生安全.方法 采用随机采样的方法,按照GB/T 4789.17-2003<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肉与肉制品检验>进行检测.结果 检测样品80份,合格56份,合格率为70%,散装熟肉制品45份,合格26份,合格率为57.78%,定型包装的熟肉制品35份,合格29份,合格率为82.86%.结论 熟肉制品的卫生质量不容乐观,要加强从业人员的卫生意识,加强对销售部门的经营管理,严格进货途径,加大监督管理力度,以保证市售熟肉制品的卫生质量,确保消费者健康.
作者:张雁;沈小芳;章迎春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北京市朝阳区、怀柔区、西城区适龄妇女生殖健康状况.方法 2008年1月-2009年2月在朝阳区、怀柔区、西城区,对25~65岁当地户籍妇女进行妇科及官颈细胞学检查,并记录个人基本信息及个人病史.结果 三个区县实际筛查148 989人,官颈癌筛查率20.94%;妇科筛查结果异常者59 834人,异常检出率40.16%;其中妇科异常常见的情况是宫颈炎,检出率为341.35%0;阴道炎74.48‰;子宫肌瘤29.24‰;组织病理诊断宫颈上皮内瘤变333例(CINⅠ 158例;CINⅡ87例;CINIⅡ88例),宫颈浸润癌31例,其他妇科恶性肿瘤7例.结论 适龄妇女生殖健康状况不容忽视,定期开展宫颈癌筛奋.早期发现并治疗癌前病变,提高妇女健康水平.
作者:韩历丽;齐庆青;董翠英;王朝;张杰娥;刘颖;李桂香;侯丽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流行性腮腺炎(腮腺炎)的流行特征,探索预防控制疫情流行的具体措施.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张家界市永定区2005-2009年腮腺炎病例及流行病学调查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张家界市永定区2005-2009年共报告腮腺炎病例369例,年平均报告发病率为16.76/10万,病例主要集中在4~15岁年龄组,占82.38%,其中学生占65.04%;2007年6月-2008年7月发生腮腺炎流行,累计报告发病290例,其中城区6个办事处报告169例(发病率96.88/10万),其余21个乡镇报告121例(发病率45.31/10万),流行高峰时段持续4个月;该区CDC2008年2月调查480名6~12岁在校学生免疫状况,疫苗保护率为64.10%;2008年国家扩大免疫规划项目全面实施以后,腮腺炎疫苗常规接种逐渐普及,加之流行期间实施应急接种,疫苗覆盖率达92.97%,逐步形成有效免疫屏障,2008年8月以后流行趋于结束.结论 学校和托幼机构,特别是人员密集的城区学校和托幼机构是腮腺炎疫情防控的重点单位,提高适龄儿童疫苗覆盖率是预防控制腮腺炎疫情的有效措施.
作者:田际雄;李跃;侯启年;王铸;吴炜;袁继卫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2007-2009年宿迁市健康人群流行性脑脊髓膜炎A群、C群抗体水平及变化趋势,为制定流脑防控对策提供依据.方法 采集健康人群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流腩A群、C群抗体水平.结果 2008年健康人群A群流脑抗体阳性率为73.50%,2007年、2009年A群流脑抗体阳性率均大于75%;2007-2009年健康人群C群流脑抗体阳性率均低于75%,小于3岁的低年龄组抗体阳性率均较低.结论 宿迁市存在C群流感暴发或散发的可能,尤其是低年龄组儿童.因此应该加大流脑的防控力度,做好低年龄组儿童A+C流脑疫苗接种工作,保护易感人群,减少流脑的暴发或流行.
作者:赵启慧;唐万琴;窦彦蓉;李伟;毕诚;卫平民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大学生对甲型H1N1流感的认知状况、预防意识和健康行为方式.方法 2009年9-11月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对广州市2 200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大学乍对甲型H1N1流感的针对性认识情况较低.得分(38.07±16.62)分(满分100分),其中城市生源学生得分比城镇生源学生和农村生源学生高(P<0.05);对甲流的隔离意识较强,有77.1%的大学生在发现自己有流感症状时会采取主动隔离措施,且女生的隔离意识比男生强(P<0.001);预防甲流的方法较多,但缺乏科学性和针对性;只有22.0%的人知道且应用WHO倡导的科学洗手步骤和要求.结论 健康教育是预防甲型HIN1流感的重要手段,应加强对大学生有关科学地防控甲流的健康教育.
作者:何伟强;汤凤鸣;谭欣;蔡学坤;练玉银;何志彬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某儿童专科医院各部门医务人员手卫生认识和习惯.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2010年4月在某儿童医院抽取医务人员300名,使用自拟<医务人员手卫生情况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医务人员手卫生认识不足和习惯不理想.结论 医务人员手卫生认识不足可能是导致手卫生习惯不好的重要因素.
作者:朱丽辉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密云县农村地区婴儿的喂养行为和营养现状,为政府制定营养规划政策提供可靠依据.方法 多阶段分层抽取密云县农村 4~12 月龄婴儿130名,对其喂养行为现状进行入户问卷调查,对身高体重进行现场测量.结果 四个月内婴儿纯母乳喂养率为 47.1%;婴儿添加辅食开始时间平均为(4.3±1.8)月龄,添加的时间顺序由早到晚依次为:配方奶粉、营养索补充剂、蛋类、谷类、水果蔬菜、肉类、豆类;64.6%的婴儿在 4 月龄前添加了辅食.16.6%的婴儿晚于9月龄添加辅食;婴儿到12月龄,谷类、蛋类、水果类、蔬菜类添加率均达到100%;肉类、豆类添加率分别为91.3%和45.7%;有94.5%的婴儿添加了营养素补充剂,以添加钙制剂和维生素 D 制剂为主.结论 密云县农村地区婴儿喂养存在问题,母乳喂养率低,辅食存在添加过早和不及时并存.应该继续普及母乳喂养观念,加强婴儿喂养知识宣传,适时添加辅食,增加肉类和豆类添加率.
作者:张杰;郑德生;郭振;李军;郑若凤;滕克强;王大华;王荣付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石家庄市青少年伤害相关危险行为现状,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于2008年3-5月,随机抽取石家庄市6类32所学校7 176名学生进行伤害相关危险行为的问卷调查.结果 石家庄市青少年学生中骑车违规、动手打架、不良情绪等危险行为发生率高,分别为61.5%、37.7%、17.4%,其中男生骑车违规、动手打架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女生(P<0.01),城市学生骑车违规发生率明显高于农村学生(P<0.01).结论 青少年中存在许多易导致意外伤害的危险行为,应针对青少年的性别和地区差异开展相关的健康教育,以提高其对意外伤害的预防和自我保健意识.
作者:陈风格;王生平;白萍;刘卫红;高娉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儿童短暂性抽动障碍与血铅水平的关系.方法 测定 180 例短暂性抽动症患儿及 160 例正常儿童的血铅浓度;将 180 例短暂性抽动症患儿中58例铅中毒的抽动症患儿按1:1的比例随机分成A、B两组,A组先用鹿珠合剂进行驱铅治疗,同期 B 组用(谷维素+肌苷片)治疗,经一个月的治疗期后,A、B两组再交换药物治疗一个月,B 组使用鹿珠合剂驱铅治疗,A组再同期使用(谷维素+肌苷片)治疗.在每个治疗期末观察两组患者的抽动类型、抽动频率、抽动强度以及对生活的影响,采用耶鲁抽动症整体严重度量表(YGTSS)在治疗期前后对两组进行临床症状评分,并且测定各治疗期患者的血铅浓度.结果 对180例短暂性抽动症患儿及160例正常儿童的血铅测定中发现,抽动症患儿平均血铅浓度为 84.73 μg/L,正常儿童的平均血铅浓度为49.1 μg/L,抽动症患儿的血铅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儿童(P<0.05).58例铅中毒的抽动症患儿在不同顺序治疗的治疗期末,患者的临床症状均得到改善,但血铅水平仅在鹿珠合剂驱铅治疗后有明显下降.在对血铅中毒的短暂性抽动症患儿进行鹿珠合剂驱铅治疗的过程中,血铅水平下降的同时,抽动症状也得到相应的控制.结论 有短暂性抽动障碍的孩子血铅水平高于正常儿童,且血铅中毒的短暂性抽动症患儿在驱铅治疗的同时抽动症状得到相应的改善,因此儿童抽动障碍与血铅有一定的相关性.
作者:游诚;钟燕;丁大为;蒋耀辉;刘康香;康如彤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目的 通过对冠心病患者的健康行为进行干预,探索建立正确可行的健康行为,从而减少冠心病的发病率,改善和促进冠心病患者的健康状况,提高其生活质量.方法 将200例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100例和对照组100例,两组均采用常规对症治疗和基础健康教育,而干预组额外给予专门的针对健康行为的健康教育,比较干预后两组得分情况.结果 通过健康行为干预,在健康责任、营养、自我实现、人际关系、压力应对、运动和锻炼方面干预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与基础健康教育相比,专门的针对健康行为的健康教育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健康行为,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陈夏明;张艳萍;诸笔科;李群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血清胱抑素 C(Cystatin C)在糖尿病早期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乳胶颗粒增强免疫比浊法(TPNIA)测定 50 例糖尿病患者和50例健康体检者血清胱抑素 C,同时测定其血肌酐(Scr),β2- 微球蛋白(β2-MG)及肌酐估算清除率,比较 Cystatin C,Scr 及β2- MG 与 Ccr估计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ROC)评价 Cystatin C的诊断效能.结果 血清 Cystatin C、Scr、β2-MG 与 Ccr与糖尿病肾病均成显著相关,其中尤以 Cystatin C 与 Ccr 的相关程度为密切.Cystatin C、Scr和β2-MG 的 AUCROC 分别为 0.984、0.922、0.947.结论 Cystatin C水平升高,能协助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诊断.
作者:傅锦芳;高银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母儿红细胞中脂质过氧化水平及其对红细胞AT-P酶的影响,探讨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胎儿窘迫发生的原因.方法 抽取32例ICP孕妇(ICP组)和30例健康产妇(对照组)空腹肘静脉血和脐血采用硫代巴比妥比色法测定血浆中丙二醛(MDA)水平,黄嘌呤氧化法测定红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无机磷测定法测定红细胞Na+-K+-ATP酶、Ca2+-Mh2+-ATP酶活性.结果 两组母儿血SOD活性和MDA的比较,ICP组母血红细胞SOD活性和MDA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分别<0.05,<0.001),而脐血红细胞MDA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脐血红细胞SOD活性亦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母儿红细胞Na+-K+-ATP酶、Ca2+-Mg2+-ATP酶活性比较,ICP组母儿红细胞Na+-K+-ATP酶活性均较对照组低(P<0.001)、母儿红细胞Ca2+-Mg2+-ATP酶活性也均较对照组低(P<0.01,P<0.001).ICP组内围生儿有胎儿窘迫组MDA显著高于无胎儿窘迫组(P<0.05).红细胞Na+-K+-ATP酶、Ca2+-Mg2+-ATP酶活性均较无胎儿窘迫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或P<0.001).ICP患者母儿红细胞Na+-K+-ATP酶活性与MDA浓度呈显著负相关关系(P均<0.01).结论 ICP患者胎儿宫内窘迫的发生可能与红细胞ATP酶活性降低有关,红细胞ATP酶活性受脂质过氧化的影响,抗氧化剂的应用可能会减少ICP患者胎儿宫内窘迫的发生.
作者:刘慧;周昌菊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2007-2009年郴州市H3N2亚型流感病毒流行情况及血凝素基因变异特征.方法 按时间先后顺序随机选择2007-2009年流感病原学监测中分离到的H3N2亚型毒株8株,提取病毒核糖核酸(RNA),采用RT-PCR法扩增病毒HA1基因,纯化产物进行核苷酸序列测定并推导其氨基酸序列进行基因特性分析.结果 H3N2亚型流感病毒在2007年为优势株,2008-2009年相对H1N1亚型流感病毒为弱势株;2007年分离株与该年疫苗株(AlWisconsin/67/2005)比较,变异位点主要为G50E、S138A、K140I、R142G、N144D和L157S,抗原性发生了漂移;2008年分离株与2008-2009年疫苗株(A/Brisbane/10/2007)比较,变异位点主要为R142G、L157S;2009年分离株与该年疫苗株比较,变异位点主要为L157S、K173Q,2008-2009年分离株与该年疫苗株比较未发生明显变异.结论 郴州市2007年H3N2亚型流感病毒HA1发生了明显变异,H3N2流感病毒较活跃,当年生产的疫苗预防效果较差;2008-2009年H3N2亚型流感病毒HA1与该年度疫苗株相比未发生明显变异,人群对其建立较好的免疫屏障,这是郴州市2008-2009年H3N2亚型流感病毒活动水平较低的主要原因.
作者:谢群;谭徽;付敏;王大燕;赵翔;陈柏塘;罗文英;刘爱平;陈白鹭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目的 采用两种不同榆测方法来比较饮用水中的细菌总数.方法 采用3M Petrifilm检测纸片法与GB标准.结果 两种方法检测标准菌株及饮用水中的细菌总数,结果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3M纸片法检测结果高于国标法.结论 3M Petrifilm纸片法不宜取代国标法检测饮用水的菌落总数.
作者:王中民;田葆萍;曹巧玲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硫辛酸(LA)对高脂诱导肥胖大鼠氧化应激水平的影响.方法 29 只5~6周龄 Wistar 雄性大鼠,按体重随机分为 2 组:基础组(n=8)和高脂组(n=21).高脂组大鼠饲养 6 周末尾尖采血,测定空腹血糖,按血糖水平随机分为 2 组:高脂组,高脂+硫辛酸干预组(硫辛酸组),分别用生理盐水和 LA 进行腹腔注射,4 周后测定大鼠体重、内脏脂肪含量以及血清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总抗氧化能力(T-AOC)和全血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结果 与基础组比较,高脂组大鼠的血清 MDA 水平和 SOD 活性明显增高,T-AOC 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高脂组比较,LA 组大鼠体重和内脏脂肪含量明显降低,血清 T-AOC 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大鼠GSH-Px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A 能显著降低高脂诱导肥胖大鼠的体重和内脏脂肪含量,提高肥胖大鼠的抗氧化能力.
作者:曲佳音;张冠楠;李莹;刘露;贾丽红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目的 通过冷沉淀在凝血功能异常的肿瘤患者中的输注,了解不同次数和不同剂量对肿瘤患者凝血常规异常的纠正效果.方法 对15例肿瘤患者在第一次凝血常规结果明显异常时,给予冷沉淀治疗,连续1~5 d,每天都监测血小板及凝血功能的各项指标.结果 15例肿瘤患者在冷沉淀给予过程中,凝血常规指标除PLT外,其它指标随着剂量和次数的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肿瘤患者在凝血常规明显异常时合理使用冷沉淀可以改善其凝血障碍,还可以减少血浆的输注量.但补充冷沉淀的次数及剂量要根据凝血常规的结果再结合患者的病情来具体定夺.
作者:欧阳旋;吕岳峰;黎一华;汤旭东 刊期: 2011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