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开腹、阴式以及腹腔镜三种手术方法对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比较研究

杜柯青

关键词:腹腔镜, 阴式, 开腹, 子宫肌瘤
摘要:目的:对比开腹手术、阴式手术、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5.01.01日-2017.05.01日在本院接受治疗的60例子宫肌瘤患者按照手术方法不同分成三个小组,20例/组.分别采取开腹手术(开腹组)、阴式手术(阴式组)、腹腔镜手术(腹腔镜组).对比三个组的各项临床指标和术后止痛药使用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复发情况.结果:三组的各项临床指标对比,阴式组的术中失血量、手术时间更有优势,腹腔镜组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更有优势;术后情况对比,阴式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更有优势,腹腔镜组的止痛药使用率更有优势(P<0.05).结论:阴式与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相对于开腹手术更好,但开腹手术也有适应证广的优势.
大家健康(上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临床路径在急诊危重症患者院内转运中的应用

    目的:研究分析临床路径在急诊危重症患者院内转运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收治收治的200例急诊危重症患者为研究对象.2015年6月到2016年6月收治的100例急诊危重症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常规转运.2016年7月到2017年6月收治的100例患者为实验组,进行临床路径转运.比较分析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转运病死率、意外发生情况及满意程度等临床指标.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中均未在转运中出现死亡.实验组科室接收满意度为92.0%,对照组科室接收满意度为67.0%,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转运过程中发生意外的概率为32.0%显著高于实验组发生率为4.0%,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路径在急诊危重症患者院内转运中的应用临床效果较为理想,可显著提高满意度,建立和谐医患关系,提高转运效率和质量,具有推广意义.

    作者:白庆琳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电话随访实施健康教育对提高脑卒中患者满意度的分析

    目的:分析电话随访实施健康教育对提高脑卒中患者满意度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90例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选取时间为2016年4月~2017年4月,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5例,观察组患者出院后进行电话随访实施健康教育,对照组患者出院后未应用电话随访实施健康教育,对比统计两组脑卒中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话随访实施健康教育可使脑卒中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大幅度提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曾艳萍;谢开华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通过改善产妇保健管理与措施,加强社区妇产科服务效果分析

    目的:本文通过改善产妇保健管理与措施,对加强社区妇产科服务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2年10月到2014年10月在我院住院的孕产妇40例,将其设定为对照组,对这些孕产妇进行常规的保健管理.选取2014年11月到2016年11月在我院住院的孕产妇40例,将其设定为研究组,对这些孕产妇进行常规的保健管理,且加强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同时将对照组和研究组孕产妇的妇产科服务效果进行对比.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较,研究组的社区妇产科服务水平要明显好些,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孕产妇,在常规保健管理工作的基础上对社区卫生服务进行加强,能够大大提升社区服务效果,孕产妇也能够在全流程中得到完善的社区护理,因此值得推广.

    作者:李金秀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脑血栓伴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分析

    目的:探讨综合性护理干预对脑血栓伴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6月-2017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脑血栓伴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均分为两组,对照组为常规护理,观察组为综合性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情况.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的D-二聚体水平低于干预前,股静脉内径、腘静脉、HCT高于干预前,观察组的D-二聚体水平低于对照组,股静脉内径、腘静脉、HCT高于对照组.结论:综合性护理干预对脑血栓伴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应用效果显著,症状和指标得到改善,提高了护理效果,值得应用.

    作者:李艳菲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前列腺癌根治术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前列腺癌根治术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总结护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2月-2016年5月本院收治的42例前列腺癌根治术治疗的前列腺癌患者的临床及护理资料.结果:前列腺癌根治术患者经过精心的术前护理及术后护理,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均顺利康复出院.结论:前列腺癌根治术患者术前肠道准备、心理护理,术后加强引流管护理、严密观察生命体征、盆底肌肉锻炼、合理饮食等可以有效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陶晓波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经胸超声心动图联合双源CT心脏CTA对复杂先天性心脏病的诊断价值

    目的:回顾性分析采用TTE及DSCT扫描检查的复杂性先天性心脏病病例,研究两种检查方式对复杂性先天性心脏病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经TTE及DSCT检查的复杂性先天性心脏病患者50例,并与手术结果或心导管造影等金标准对比,统计TTE与DSCT及非心电门控螺旋扫描在对复杂先心病心内及心外大血管畸形诊断符合率并进行配对资料χ2检验.结果:DSCT检查对心内畸形的诊断符合率前者为88.7%,TTE为95.7%,两者联合诊断符合率达到96.5%,两种检查方法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00,P=0.039),对心外大血管畸形的诊断符合率DSCT为95.9%,TTE为75.6%,两者联合诊断符合率为96.7%,两种检查方法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8.58,P=0.00).结论:DSCT对心内畸形的诊断能力低于TTE,对心外大血管畸形的诊断能力优于TTE检查,两者结合可对先心病患者绝大多数畸形做出正确的诊断,可作为复杂先心病患者常规术前检查手段.

    作者:王倩;刘家骥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肺癌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病和手术方式对患者术后快速康复及治疗费用的影响

    目的:研究肺癌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病和手术方式对患者术后快速康复及治疗费用的影响.方法:利用回顾分析的方法对我院在2016年1月-2017年5月期间收治的74例行肺癌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按照是否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病分为合并组(37例)和非合并组(37例),按照手术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两组,即全胸腔镜组和开胸组,全胸腔镜组37例患者,采用全胸腔镜肺癌肺叶切除术治疗,开胸组患者37例,采用开胸手术进行治疗,对比不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住院时间以及住院费用.结果:合并组和非合并组在并发症和住院时间方面对比没有明显差异,全胸腔镜组在并发症和住院时间方面均低于开胸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费用方面对比,合并组与非合并组相比没有明显的差异,全胸腔镜组明显高于开胸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胸腔镜切除术可以加快术后康复的速度,但是治疗费用明显增加.肺癌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病对术后康复以及治疗费用均不会产生明显影响.

    作者:农巍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急腹症保守性治疗方法与手术治疗方法时机选择观察

    目的:探讨急腹症保守性治疗方法与手术治疗方法时机选择的相关问题.方法:从我院在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期间收治急腹症患者当中随机选取86例作为观察对象,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急腹症患者鉴别、诊断治疗方法和时机的选择问题.结果:86例患者经过诊断之后,80例患者实施手术治疗,6例患者采用保守方法进行治疗,其中2例患者在治疗3d之后没有出现缓解的情况转为手术治疗,没有出现死亡患者,治愈率达到了100%.结论:急腹症发病比较急,病情进展较快,需要及早进行正确的诊断和鉴别,并根据诊断结果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保守治疗或者是手术治疗,以提高治疗的效果,减少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促使患者尽快恢复健康.

    作者:杨成吉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高职院校药物化学实验教学模式改革措施初探

    高职院校应以培养创新性、应用型的人才为目标,实验教学则是高职高专学生培养动手能力的重要环节.本人基于多年的教学经验,以提高我校药物化学实验教学水平为目的,对我校药物化学实验从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考核方式、先进实验仪器使用、合理应用实验器材等多方面进行改革,并将改革措施在我院16级学生进行实践,效果斐然.不仅实验教学水平及学生实践综合能力有极大的提高,同时也促进了教师队伍的素质提高,在此,和各位同仁共勉.

    作者:唐云灿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研究慢性肾功能衰竭采取尿毒清颗粒治疗的临床疗效

    目的:研究采取尿毒清颗粒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研究对象选择2016年1月到2017年6月收治的92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根据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的不同平均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组)和观察组(联合尿毒清颗粒治疗),比较治疗效果的差异,指导临床诊断治疗实践.结果:患者临床控制率:观察组是91.30%,对照组是82.60%,对照组患者临床控制率明显比观察组低,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应尽可能在早期得到诊断和治疗,如此可以有效地保护剩余的肾功能,尿毒清颗粒具有健脾利湿、通腑降浊、活血化瘀的效果,其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效果非常好,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杨小英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院前急救护理流程化对急性重度颅脑损伤患者急救效果及预后的影响

    目的:研究院前急救护理流程化对急性重度颅脑损伤患者的急救效果及预后影响.方法:对照组患者是由家属直接送到医院就诊,观察组患者是由我院进行流程化的院前急性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病死率、医院反应时间、医务人员急救时间及半年后随访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半年之后的治疗临床效果均比对照组优,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院前急救护理流程化对于急性重度颅脑损伤患者具有良好的急救效果,能够有效缩短患者急救反应时间及医院反应时间,降低患者的病死率,并且预后良好.

    作者:朱彩燕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人文关怀在内分泌临床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究人文关怀在内分泌科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在我院内分泌科就诊的100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不同的护理方法,将其分为护理组和对照组,分别各50例.对照组患者使用临床常规护理,护理组患者使用人文关怀护理,根据两组患者的满意度从而进行对比得到应用效果.结论:由于采用了两种不同的临床护理,护理组和对照组的满意度各有不同,护理组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满意度,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也没有任何不良反应或者并发症等其它问题发生,临床护理效果明显;护理组满意度为97.05%,对照组满意度为86.75%,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足以说明人文关怀护理对患者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让患者的情绪得以缓解可以使患者从容对待治疗,值得深入研究.

    作者:周明波;莫兰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对比分析常规护理与围术期优质护理在妊娠合并心力衰竭患者行剖宫产术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分析常规护理与围术期优质护理应用于妊娠合并心力衰竭患者行剖宫产术中的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60例妊娠合并心力衰竭行剖宫产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围术期优质护理,观察两组患者产后疼痛、产儿窘迫以及患者发生的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产后疼痛评分为(3.74±1.12)分,新生儿窘迫评分为(9.34±0.66)分;对照组分别为(6.65±1.52)和(7.03±1.52)分,观察组疼痛评分、新生儿窘迫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比较显著(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6.7%,对照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20%,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价值(P<0.05).结论:围术期优质护理在妊娠合并心力衰竭患者行剖宫产术的应用效果更加显著,能够改善患者疼痛,缓解新生儿窘迫,降低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应该加以推广.

    作者:赵淑芳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探究烫伤整形患者治疗疗效中早期整形修复对二次手术率的影响

    目的:为了探究、分析烫伤整形患者治疗疗效中早期整形修复对二次手术率的影响.方法:选取在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期间在某医院就诊的76名烫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把全部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分别是实验组和对照组,各有38名实验研究对象患者.其中,对实验组的实验患者在入院接受治疗时立刻采取早期整形修复治疗,对照组的实验患者在发生烫伤的8天之后再采取整形修复治疗,治疗之后再根据实验患者的各项数据指标对实验组与对照组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价总结,评价指标包含二次手术率和患者治疗有效率.结果:实验组患者的各项数据指标(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治疗有效率、功能恢复评分、皮肤恢复评分)均比对照组要高,二次手术的发生率也比对照组要低,本次实验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整形修复却是能够有效地加强烫伤整形患者的治疗效果,减少二次手术发生的可能性,临床应用的价值较高.

    作者:李平洋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规范化护理在重症监护病房深静脉导管相关感染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目的:观察规范化护理在重症监护病房深静脉导管相关感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90例ICU深静脉导管相关感染患者(收取时间在2016年1月20日至2017年1月20日之间),将其进行随机分组,分为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规范化护理),各45例,并将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ICU深静脉导管相关感染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2.22%,与对照组相比,具有高度的差异性,P值<0.05.结论:将规范化护理应用于重症监护病房深静脉导管相关感染患者中,能够有效降低临床不良事件发生,值得研究.

    作者:陈晓香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局部晚期宫颈癌调强放疗联合不同化疗方案近期疗效比较

    目的:研究放疗同步联合不同化疗方案治疗中晚期宫颈癌的临床疗效、毒副反应及相关预后因素,为中晚期宫颈癌的治疗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对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间收治的118例确诊的宫颈鳞癌局部晚期患者(Ⅱb-Ⅲb期)进行临床回顾性研究.分为三组,35例采用三维调强放疗+腔内三维插值放疗+顺铂每周方案,为顺铂周疗组;55例采用三维调强放疗+腔内三维插值放疗+TP每三周方案,为TP组;28例采用三维调强放疗+腔内三维插值放疗+FP每三周方案,为FP组.比较两组近期疗效及毒副反应.结果:根治性放疗结束1月后3组患者的完全缓解率(CR)分别为80%,81.82%,78.58%,部分缓解率(PR)分别20%,16.36%,21.42%,3月后3组患者CR率为:94.28%,98.18%,96.43%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3月后PD率为2.86%,0%,3.57%,FP组较高,t<0.05.主要近期不良反应为白细胞减低、粒细胞减低、低钾血症及呕吐,其中TP组Ⅲ-Ⅳ度骨髓抑制反应(白细胞、粒细胞减少)发生率为:87.27%、81.81%,t<0.05;低钾血症TP组发生率58.18%,<0.05;呕吐反应DDP组、TP组为40%、45.45%,<0.05.其余不良反应如贫血、血小板减少、肝肾功损伤、腹泻、肠梗阻、皮肤反应、膀胱反应等近期反应及远期放疗反应,三组方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中晚期宫颈癌根治性放疗中3种同步化疗方案的近期疗效相似,FP组3月PD率稍高于其他两组,TP组骨髓抑制较其他两组高,FP组在低钾血症及呕吐反应方面优于其他两组.

    作者:霍雯;孙立婷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出疹性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要点评价

    目的:对出疹性传染病的发病情况以及预防和控制要点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以我县2015年至2016年共报告的出疹性传染病患者216例为研究对象,对其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总结疫情状况和治疗手段,分析研究有效的出疹性传染病预防和控制措施.结果:216例患者中,病毒感染性患者有124例,过敏性疾病患者有88例,剩余4例为细菌感染患者.对216例患者进行对症治疗后情况均已恢复.结论:出疹性传染病要根据其特点进行早发现和早治疗,患者在发病的时候要进行隔离控制,这样可以切断传染途径.

    作者:陈惠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呼吸内科老年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性分析

    目的:分析呼吸内科老年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分布情况及其耐药性特点.方法:选择2014年6月-2017年6月本院2000例呼吸内科老年患者,收集痰标本后进行细菌培养、病原菌检查、药敏试验,分析结果.结果:2000份痰标本中分离得到的细菌有500株,包括380株革兰阴性杆菌,80株革兰阳性球菌,40株真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有高的敏感度;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ESBLs检测显示阳性率为22.94%.结论:革兰阴性杆菌是呼吸内科老年患者下呼吸道感染主要病原菌,存在较高耐药性,必须重视检测药敏、病原菌,确保临床抗菌药物应用的合理性.

    作者:李大金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112例病人强化降压方式治疗脑出血有效性及安全性的临床观察

    目的:在112例脑出血患者中采用强化降压的方式进行治疗,对临床治疗中的有效性以及安全性进行观察.方法:从我院收集2016年8月到2017年8月进行治疗的脑出血患者共112例,随机将其分成两组,即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6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降压治疗,观察组采用强化降压的方式进行治疗.终,对两组患者的头颅CT检查、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简称NIHSS评分、Rankin量表,简称MRS评分分别对两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前后的血肿量、水肿量、血肿的扩大例数进行比较.同时,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Barthel指数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在接受14天的治疗后,在实验组中,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要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在接受24小时的治疗后,实验组中,血肿量为(11.98±6.80)毫升,并且具有6.90%的血肿扩大比例.而对照组中,血肿量为(14.75±7.74)毫升,并且具有37.93%的血肿扩大比例(P<0.05);在接受治疗3个月后,对实验组的患者进行Rankin量表评分发现,患者中被鉴定为重度残疾的患者为27.59%,而对照组中,被鉴定为重度残疾的患者为58.62%(P<0.05);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进行比较发现,实验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55%,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65.52%(P<0.05).结论:在112例脑出血患者中采用强化降压的方式进行治疗,可以有效避免患者出现血肿扩大以及减轻脑水肿的发生率,同时,也有利于神经功能的恢复和改善,具有优秀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王丽颖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问题教学法在医学教育中的应用体会

    目的:探究问题教学法在医学教育中的可行性.方法:对我校在2015年到2016年接收的两届学生按班级进行随机抽选分组.对照组247人接受传统的教学讲解授课;实验组263人接受问题教学法授课.比较两组学生的学习成果.结果:对照组考试成绩均值75.3±12.5,授课满意度为47.7%;实验组考试成绩均值87.7±8.1,授课满意度为83.8%.结论:问题教学法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积极性,鼓励创新思维,提高学习效率和质量,具有教学推广价值.

    作者:方芳;杨晓宇;于勇;阎振林;黄耀 刊期: 2017年第10期

大家健康(上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上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