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产后出血的护理措施及预防

谢小丽

关键词:产后出血, 护理措施, 阴道流血量, 严重并发症, 胎儿娩出, 死亡原因, 生命安全, 护理工作, 宫缩乏力, 孕产妇, 发生率, 预防, 分娩, 产科
摘要:产后出血是指胎儿娩出后24h内阴道流血量超过500ml者[1]。是产科严重并发症之一,居我国目前孕产妇死亡原因的首位,其发生率占分娩总数的2%~3%,而产后出血又是以宫缩乏力性出血为常见[2]。因此,做好产后出血的预防和护理工作,是保证产妇生命安全的关键。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保留不同齿状线范围对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后肛门功能的影响分析

    目的:探讨保留不同齿状线范围对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后肛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接收的90例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保留齿状线范围的不同将其分为三组,A组(完整保留齿状线)、B组(保留齿状线大于等于1/2)、C组(保留齿状线小于1/2),比较三组患者术后肛门功能。结果:术后随访一年,C组患者肛门功能优良率明显低于 A、B两组(p<0.05),A、B两组肛门功能优良率比较无较大差异(p>0.05)。结论:对于行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患者尽可能多的保留齿状线可有效改善其排便能力、提高其生活质量,应推广应用。

    作者:周凤其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社区健康管理对糖尿病患者生活方式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社区健康管理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宁波市海曙区西门街道社区内70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健康管理,包括知识的管理、行为的管理和情绪的管理,比较患者管理前后的生活方式和生活质量的变化。结果:管理后,患者的自我实现、健康责任、营养等生活方式方面的评分均高于管理前,物质功能、心理功能和社会功能方面的生活质量高于管理前,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区健康管理有利于改善糖尿病患者的生活方式,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王莉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胃癌根治术患者术后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胃癌根治术患者术后临床护理方法。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2年-2013年诊断并收治的胃癌患者300例,实验组进行术后精心护理,饮食上加强营养,提高抗病能力。对照组进行一般护理。两组患者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护理后,对患者是否食欲不振,腹部疼痛,是否出现并发症等方面调查统计。结果:普遍病情都有所好转并且心情愉悦,在实验组和对照组中,在实验组经过精心的护理之后,相对于没有全方位护理的对照组来说,效果更好,病人恢复情况更好,有效预防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结论:胃癌根治术患者的良好的全方位护理,可以使得胃癌根治术患者的预后状况得到明显的改善。

    作者:吴丽杰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全科治疗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分析

    本文研究的的目的是为了对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进行全方位的探讨和分析,在研究的过程当中以我中心94名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与常规的治疗方法进行对比和分析,将患者分为两组,分别使用常规方法和全科治疗方法,在治疗的过程当中对两组患者进行临床反映的观察,后针对观察到的结果进行总结和临床效果分析。本文后根据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的出结论:全科治疗对于心理衰竭的患者具有很好的疗效。

    作者:陈觅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不同胆囊手术术后肠粘连分析

    目的:探究不同方法的胆囊切除手术后肠粘连的发生情况。方法:选取我院普外科收治的胆结石需行胆囊切除术的患者112例,将其分为逆行组和顺行组,逆行组由胆囊管开始切除胆囊,逆行组由胆囊底部开始,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肠粘连的发生率和平均住院时间。结果:手术后开腹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为:15.41±4.80天,明显久于腹腔镜组患者的14.98±1.07天;术后随访结果显示,逆行组患者穿孔率、发热率、置管引流、肠粘连发生率分别为:1.79%、12.50%、5.36%、16.07%,明显高于顺行组的:0.00%、3.57%、1.79%、3.57%,在肠粘连差异方面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χ2=4.9397,P=0.0262)。结论:顺行性胆囊切除较逆行性胆囊切除手术创伤更小并发症更少。较传统的开腹手术而言,腹腔镜手术在胆囊切除方面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

    作者:喻贵云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155例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的社区治疗管理体会

    目的:调查社区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的社区治疗及管理情况,探讨对老年高血压病患者有效的社区治疗管理办法及有效的社区健康干预措施。方法:对选自辖区建立健康档案的155例60岁以上的老年高血压病患者进行社区治疗及慢性病管理,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生活方式干预、定期随访,包括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指导,提高老年患者对高血压知晓率和治疗依从性。结果:经社区治疗管理干预后,患者的血压控制情况有所改善,干预后的血压控制率明显提升,同时患者对高血压防治知晓率和治疗依从率有所提高。结论:采取社区治疗管理措施如广泛的开展健康教育、生活方式干预,定期对患者进行随访观察,对于控制高血压,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有积极的意义。

    作者:兰圣华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急腹症误诊为急性阑尾炎20例的临床原因分析

    目的:本文简要分析了将急腹症误诊为急性阑尾炎的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了我院自2012年3月-2014年6月期间将急腹症误诊为急性阑尾炎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0例患者都出现右下腹疼痛情况,误诊后通过病理分析、手术等方法确诊,其中,共计卵巢囊肿患者5例,肠穿孔患者6例,胆结石胆囊穿孔患者4例,异位妊娠患者1例,急性输卵管炎患者1例,胃穿孔患者3例。所有病人通过手术治疗后均康复出院。结论:医护人员应结合病人的性别、年龄、病史等给予患者正规的检查,防止出现误诊问题。

    作者:袁新咏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老年肺源性心力衰竭诊断及治疗体会

    目的:分析并研究老年肺源性心力衰竭诊断及治疗结果,并总结治疗体会。方法:将我院2010年12月至2014年7月所医治老年肺源性心力衰竭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其治疗方法分成两组,每组20例,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治疗,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借助酚妥拉明进行静脉滴注,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的治疗基础上借助丹红注射液进行治疗,当两组患者共同治疗两个疗程后,比较、观察其临床治疗结果。结果:经临床结果发现,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75.0%,两组结果存在显著差异,P<0.05,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借助丹红注射液治疗老年肺源性心力衰竭患者,临床效果显著,可在短时间内改善患者心脏功能,且不良反应较少,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黄翠华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尼莫地平治疗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通过实验探究尼莫地平治疗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于2012年到2013年接收的86例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采用相同的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加用尼莫地平,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在治疗6个月和12个月时,观察组患者视网膜的平均敏感度分别为(16.62±3.04)dB、(16.10±2.34)dB,有3例患者发生进行性视野损害,对照组患者分别为(12.42±2.36)dB、(10.56±2.47)dB,有10例患者出现进行性视野损害,两组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尼莫地平具有改善青光眼患者视力的作用,临床意义重大,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夏振果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一例纵膈肿瘤术后并发急性肺动脉栓塞病人的护理体会

    肺动脉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的定义是内源性或外源性栓子堵塞肺动脉或其分支引起肺循环障碍的临床和病理生理综合征。其中主要、常见的种类为肺动脉血栓栓塞(pulmonary thromboembolism,PTE),还包括其他以肺血栓性栓子栓塞为病因的类型,如脂肪栓塞、羊水栓塞、空气栓塞、异物栓塞和肿瘤栓塞。肺动脉栓塞后发生肺出血或坏死者称肺梗死(pulmonary infarction)。急性肺动脉栓塞的临床表现:突然呼吸困难、濒死感、发绀、右心衰竭、低血压、肢端湿冷等。

    作者:冯荃;张玲敏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输液室患者护理不良事件分析及防范措施

    目的:探讨输液室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的原因,制定防范对策。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2009年1月至2013年12月输液室患者中发生的意外事件进行归类、分析和总结。结果:31例意外事件中包括接药错误、执行电脑医嘱错误、加药剂量错误、给药剂量错误、给药对象错误、拔针错误、患者意外伤等。其发生与医院管理层面因素、护士因素及其他等因素有关。结论:输液室患者及护理人员存在发生不良事件的高风险,输液室护理人员在防范不良事件的发生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应加强对护士的理论培训,提高护理技能水平,加强医德教育及工作责任心教育,制定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并确保实施。

    作者:张爱娟;丁敏华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综合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探讨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冠心病患者共100例,将患者按照入院编号,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各50例,对照组患者入院之后给予患者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再联合采用综合护理干预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心绞痛、心率、收缩压和住院时间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心绞痛发生率、心率和收缩压、住院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在治疗冠心病时,可以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方法,能有效改善患者治疗效果。

    作者:莫绍琴;张箭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PBL教学在骨科临床见习教学的应用

    为适应现代医学教育的要求,我们引入 FBL教学方式进行见习教学改革。对 PBL教学和传统教学进行对比,见习结束后评价教学效果和指导教师的满意度。结果显示PBL组(实验组)学生理论考试成绩、基本技能及病例分析能力考试成绩,学生满意率明显高于传统教学组(对照组),可见 PBL教学在骨科见习教学中优于传统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自学能力、临床思维能力以及实践技能,在临床见习阶段开展此教学模式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作者:马慧勇;曹江龙;韩纯杰;李旭晨;万水根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剖宫产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剖宫产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52例行剖宫产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76例,其中对照组仅行剖宫产,观察组则在行剖宫产的同时行子宫肌瘤切除术,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恶露干净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及术后发病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显著大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余者术中出血量、恶露干净时间、平均住院时间、术后发病率等指标,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只要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在剖宫产同时行肌瘤切除术是可行的、安全的,并且可避免患者再行子宫肌瘤切除术,临床上值得推广。

    作者:苏艺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肥胖病人全身麻醉术后复苏期护理观察

    目的:观察肥胖病人全身麻醉术后复苏期的并发症发生情况,探讨其护理特点,为提高此类患者术后复苏效果提供有效依据。方法:选择术后入复苏室的择期全麻病人160例,其中包含肥胖组(F)40例和正常组(N)120例,记录术后复苏期的并发症发生情况、护理措施及转归。结果:肥胖组(F)术后躁动、缺氧乃至重新插管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N组增加,术后对其进行复苏护理,所有患者均得以清醒且各项体征都恢复正常后送回病房进行常规治疗与护理。临床复苏率为100%。结论:肥胖病人全身麻醉术后复苏期间并发症比正常体重病人并发症发生率高,故此对此类病人应该更加采取积极有效的对症护理,以此确保复苏护理的临床效果。

    作者:彭丽娜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全胃切除术与近端胃切除术治疗胃上部癌的疗效比较

    目的:比较胃上部癌患者采取全胃切除术与近端胃切除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6月~2013年6月接诊的胃上部癌患者91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类型分为全胃组(41例)与近端组(50例),其中全胃组患者采取全胃切除术治疗,而近端组患者采取近端胃切除术治疗。两组患者皆随访1年以上,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与随访1年生存率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切口感染、肺炎、腹腔积液、吻合口瘘、肠梗阻发生率上并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近端组反流性食管炎发生率明显高于全胃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胃组随访1年生存率为75.61%(31/41),对照组则为68.00%(34/50),两组随访1年生存率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胃上部癌患者采取全胃切除术与近端胃切除术治疗可取得相似的效果,安全性皆较高,为此具体的临床治疗中应根据患者的病情采取合适的手术方法处理。

    作者:黄柏彬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54例酒精性肝硬化临床诊治研究

    目的:分析和总结酒精肝硬化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我院在2013年1月-2014年1月接收治疗的54例酒精性肝硬化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患者经过系统性的治疗之后,其病情得到了明显的好转,而且患者的腹胀、恶心、乏力、呕吐等症状基本消失,肿大肝脏缩小、黄疸逐渐消退、谷氨酰转移酶迅速下降。结论:对酒精性肝硬化患者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可以大大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促进患者的早日康复,因此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孙占武;刘海涛;赵小冉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寻甸县HIV抗体检测结果与分析

    目的:对5094份 HIV抗体检测结果进行分析,探讨我县艾滋病感染情况。方法:选取2013年01月~2014年07月血清样本5094份,先给予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再将试验结果为阳性的标本送往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给予免疫印迹试验确证。结果:5094份血清标本中,阳性88份(占1.73%),其中男性55例,女性33例;标本来源:42例羁押人员,21例吸毒人员,7例自愿检查,5例住院患者,5例娱乐场所,4例献血人员,3例临床可疑,1例结核患者;传播途径:71例性传播,16例血液传播,1例母婴传播。结论:近年来,人们生活水平有所提升,生活观念有所转变,性传播已经成为艾滋病的主要传播方式,应加强宣传教育及自我防护。

    作者:唐树明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体外冲击波和经皮肾镜气压弹道碎石治疗泌尿结石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观察

    目的:针对体外冲击波与经皮肾镜气压弹道碎石治疗泌尿结石的临床安全治疗效果进行了观察分析。方法:选用我院在2011年3月至2014年4月经确诊收治的泌尿结石病患90例,将其随机分组为A组和B组;其中,A组为体外冲击波碎石组,B组为经皮肾镜气压弹道碎石组;对比两个组别病患结石一次清除率与病患并发症等相关方面的对比差异。结果:B组和 A组相比,B组在结石一次的清除率要比 A组明显偏高,但并发症组间数据也要高于A组,同时本次研究组间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小于0.05)。结论:A与B有着各自的临床应用价值与优势,应结合患者临床表现酌情选择合理治疗方案。

    作者:王朝丽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注射低分子肝素减少皮下出血的研究进展

    为减少皮下出血的发生率,介绍注射低分子肝素的相关研究进展,分别从注射部位、注射体位、注射方法、压迫进行阐述,提出腹部垂直进针法,不排气,缓慢推药,延长拔针,拔针后按压10min,规律轮换注射部位是较为理想的注射。

    作者:刘凤 刊期: 2015年第01期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