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文勇;王冬梅
目的:研究探讨通过早期干预对儿童的发育以及行为的长期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2年1月期间的132例正常儿童进行回顾性分析,随机分成常规保健组儿童(对照组)和早期干预儿童(观察组),每组66例儿童。观察组儿童从胎儿6个月到出生1岁期间根据医生的指导实施早期胎教以及早教训练,婴儿1岁到3岁之间,根据儿童个体差异进行个体教育方案,家长根据方案实施家中训练,对照组儿童只接受了常规保健,没有进行早期训练教育。对两组儿童在1岁和3岁时的发育水平根据GDS(Gesell 发育量表)进行评估,7岁时回访按照 WISC-R儿童智力量表进行智力测量,分析比较两组数据。结果:体格指标检测在1、3岁时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儿童1岁时在语言能力、社会适应性、社交能力和精细动作四个领域方面的能力强于对照组,3岁时观察组儿童的整体发育商高于对照组儿童。结论:早期干预可对儿童的发育和行为都具有较积极的意义,对儿童的长期影响力和影响程度值得深入探讨和研究。
作者:陶莹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保留不同齿状线范围对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后肛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接收的90例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保留齿状线范围的不同将其分为三组,A组(完整保留齿状线)、B组(保留齿状线大于等于1/2)、C组(保留齿状线小于1/2),比较三组患者术后肛门功能。结果:术后随访一年,C组患者肛门功能优良率明显低于 A、B两组(p<0.05),A、B两组肛门功能优良率比较无较大差异(p>0.05)。结论:对于行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患者尽可能多的保留齿状线可有效改善其排便能力、提高其生活质量,应推广应用。
作者:周凤其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对乳腺癌术后放疗患者行人文关怀护理的体会进行总结和探讨。方法:以2013年1月-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80例乳腺癌术后放疗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随机分组,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人文关怀护理。护理质量评价以癌症康复评价量表(CARES-SF)为指标。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护理前得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生理维度得分、心理社会维度得分及总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文关怀护理可显著降低患者生理维度得分、心理社会维度得分及总分,心理问题显著改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在临床护理上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李红玲;刘式娟;丁洁;杨银松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研究探讨老年患者提高护理服务质量的措施,减少护理风险的出现,为减少医患纠纷提供依据。方法:针对2012年3月-2014年3月期间收治的100例患者资料回顾性分析,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50人。对照组患者在住院治疗期间给予常规护理服务,治疗组患者在住院期间以及出院康复期间均给予高质量的护理服务,包括心理护理以及饮食护理等等。观察两组患者护理风险出现的几率以及患者满意度。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护理,治疗组患者出现护理风险的几率为0%,对照组患者出现护理风险的几率为4%(2/50),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分别为98%(49/50)84%(42/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质量的提高有助于护理人员学习专业的护理常识,减少护理风险的几率,可使患者满意度得到提高,减少医患纠纷,因此高质量的护理服务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在临床中得到广泛应用。
作者:乐玫;卢双莲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关于深静脉置管行血液净化治疗的临床病例分析,探讨深静脉置管在血液净化治疗中的应用及深静脉置管的并发症的防治。方法:选取2012年4月~2014年9月间在我院肾科住院并进行深静脉置管的患者100例,分析不同的深静脉置管方法的临床并发症和处理对策。结果:我院100例中有7例误穿动脉,4例皮下血肿,穿刺部位渗血2例。置管的远期并发症有,导管相关感染12例,导管栓塞7例,导管意外脱落4例。结论:深静脉置管是建立血液净化治疗血管通路的方便方法,操作简便,并能提供稳定血流量,是建立血液净化治疗临时性血液通路的理想选择,经过干预措施能降低深静脉直观的并发症,提高导管的使用率。
作者:郑芳蓉 刊期: 2015年第01期
为了分析研究一种可以适应产科特征,同时符合相关法律要求的临床护理工作流程,保障患者安全,本文笔者在产科护理工作当中加入 IMR(住院病人医疗文件记录)。采取IMR一年以来,使产科临床护理工作流程明显加快,使临床护理工作效率明显提高,使临床护理人员工作时间明显缩短,同时临床治疗以及护理可以按照临床医师的医嘱执行,对孕产妇康复起到良好的促进,使母婴安全得到保障。
作者:段艳香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海扶刀治疗子宫肌瘤围手术期护理的重要性。方法:选取我科2012年3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25例子宫肌瘤海扶刀治疗患者进行规范的术前、术中、术后护理。结果:所有患者在术前均出现焦虑心情,经过护理人员指导均予以缓解,手术均取得成功,术中及术后患者出现轻微不适,通过护理人员的针对性护理,患者均痊愈出院,未发生并发症。结论:对海扶刀术后患者进行精心护理,有助于患者尽早康复,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概率。
作者:石艳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分析不同浓度罗哌卡因在术后自控镇痛中的使用效果。方法:将近两年在我院进行手术治疗后使用罗哌卡因联合舒芬太尼镇痛的90例患者随机分为甲组、乙组、丙组各为30例,三组患者镇痛中使用罗哌卡因浓度不同,观察手术后4h、12h、24h患者 VAS评分,并记录三组患者术后肛门首次排气时间、镇痛药物累计消耗量等,比较三组患者呕吐、恶心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甲组患者苏醒后不同时间点 VAS评分均明显低于乙组、丙组(P<0.05);甲组、丙组术后肛门首次排气时间短于乙组(P<0.05),甲组镇痛药物累计消耗量明显少于乙组、丙组(P<0.05);甲组、丙组呕吐、恶心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丙组(P<0.05)。结论:0.25%浓度罗哌卡因在术后自控镇痛中使用能够取得良好镇痛效果,有效减少了药物使用剂量,同事安全性明显提高。
作者:何明星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对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探究有效的治疗方案。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月之间我院收治的寻常型银屑病患者100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口服复方青黛丸10丸,每日3次;观察组口服阿维 A胶囊,按照治疗时间与患者的实际病情调整剂量,两组均外擦复方氟米松软膏,对其疗效、不良反应情况进行观察、记录,治疗8周后评价疗效。结果:治疗8周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52.0%,远小于观察组(80.0%),P<0.05,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中见效早的在用药3周后,观察组则是用药1周后;对照组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观察组发生不良反应者共43例,主要是皮肤瘙痒、干燥和口干,经处理得到缓解或消失。结论:治疗寻常银屑病阿维 A胶囊见效快、疗效理想、安全性高,容易被患者所接受,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作者:吴佳理;陈利远 刊期: 2015年第01期
横纹肌溶解症(Rhabdomyolysis)是横纹肌损伤释放大量肌红蛋白(Mb)和肌酸磷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进入外周血的一组临床和实验室综合征,是导致急性肾衰竭(ARF)的常见原因,常继发于创伤、感染、中毒、剧烈运动等[1]。横纹肌溶解综合症的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其典型的三联征包括肌痛、肌无力和茶色尿[2]。2013年6月本科室成功救治因剧烈运动致横纹肌溶解患者1例,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李燕;葛霞红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观察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脑积水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年2月至2014年8月收治的40例脑积水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脑积水。结果:40例患者中,17例痊愈,19例有效,余者4例无效,总有效率90.0%;术后发生感染3例,分流管堵塞4例,低颅压反应8例,发热4例;经对症处理后均痊愈;无死亡病例。结论:脑室-腹腔分流术具有操作简单、疗效可靠,并发症少的优势,是治疗脑积水的首选外科方法。
作者:杨林钦 刊期: 2015年第01期
本人现在是一名急诊护理人员,从病房轮转三年后到急诊科,感触很深。急诊工作内容十分庞杂,风险性高、工作任务重、环境特殊、病人病情重、突发事件多,而急诊护理是一项多方位的、非常细致的服务性工作,而且经常面对众多危重病人和紧张杂乱的场面。
作者:郑红艳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左旋氨氯地平联合厄贝沙坦治疗高血压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接收的89例高血压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随机选取45例作为对照组,给予其单纯厄贝沙坦治疗,其余44例作为观察组,给予其左旋氨氯地平联合厄贝沙坦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血压改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采用不同治疗方式治疗后其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均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其舒张压、收缩压均较治疗前有所下降,且观察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给予高血压患者左旋氨氯地平联合厄贝沙坦治疗可有效的提高治疗效果,改善其血压水平,有较高应用价值,可推广应用。
作者:王建军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究高危妊娠孕妇在产前应采取的护理措施和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4月收治的61例高危妊娠孕妇进行产前护理,随机分组,实验组35例患者采取优质护理,对照组26例患者选择常规护理,对比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4.29%,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80.77%,满意度有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危妊娠孕妇在产前进行全面的优质护理,能够避免孕妇出现意外情况的发生,保持身心舒适,效果显著。
作者:陈琼容;刘洁杏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社区医院药剂科安全质量管理措施。方法:收集我药剂科2012年1月~2013年12月实施安全管理相关制度的相关数据为实验组,同时选取2010年1月~2011年12月未实施相关安全管理制度的数据为对照组,对两组药品管理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药品管理情况、不良事件发生率及患者满意度比较,观察组药品过期1.44%、药品损坏0.80%、药品滥用0.00%、不良反应发生率0.05%、患者满意度87.07%,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在社区医院药剂科工作中,必须进一步加强药品安全管理,提高药剂师业务水平及工作责任心,防范各种用药风险的发生,保证患者用药安全。
作者:王建芳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对新生儿黄疸临床整体护理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取2014年4月-2014年8月我院收治的80例新生儿黄疸患儿,实施临床整体护理,通过回顾性分析法对患儿的护理效果进行分析。结果:80例患儿均在发病3-10d内入院接受治疗,80例新生儿黄疸患儿均已痊愈出院。结论:整体护理在新生儿黄疸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有效降低了黄疸患儿的死亡率,缩短了患儿退黄时间,提高患儿的治疗有效率,将患儿血清中胆红素的含量恢复至正常范围,大大减轻患儿的痛苦。
作者:李玲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究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在临床治疗中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40例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在临床上的表现特征,其中有20例患者采取手术治疗,20例患者采取非手术治疗。结果:手术治疗的患者痊愈的14例,有效患者4例,死亡患者2例;20例非手术治疗的患者,痊愈的患者有9例,有效患者是6例,死亡5例。结论: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一旦发病,要根据患者的病程、严重情况、发病原因等多个方面进行综合考虑,做好手术的时机选择,以降低患者死亡率。
作者:朱丽霞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对心肌炎患儿人性化护理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随机抽取我院在2011年1月-2013年12月治疗的30例心肌炎患儿,分为两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儿进行常规护理,而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患儿治疗方案的基础上,进行更为人性化的护理干预,对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与分析。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有效率为95%,对照组是75%,存在较大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在心肌炎患儿治疗中的应用,不仅有效提高了患儿的治疗有效率,而且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率,缩短患儿的住院时间。
作者:张曼华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研究分析人性化护理对恶性肿瘤化疗并发症的预防作用,为理论研究和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针对我院2013年8月-2014年5月期间收治的68例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34人。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包括病情观察、饮食以及给药护理。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人性化护理,包括给予人性化关怀等等。比较两组患者心理状态、患者满意度、化疗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患者治疗配合情况。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护理,实验组患者满意度、治疗配合情况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不良反应情况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对恶性肿瘤化疗后并发症预防作用明显,患者满意度较高,不良反应较少,在临床中具有广泛推广价值。
作者:王明芳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的有益效果。方法:将符合标准的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两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综合护理措施干预,包括营养管理、运动管理、心理管理及血糖监测管理,比较分析两组患者干预后的血糖水平、服药的依从性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血糖水平、服药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程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有利于加快糖尿病患者康复的进程,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范秀珍;刘晓虹 刊期: 2015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