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小红
目的:比较泛昔洛韦和伐昔洛韦在治疗带状疱疹中的有效性。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我科带状疱疹住院患者,随机抽取符合条件的50例患者,分别记录信息,并于治疗后第7,10,14天进行疗效评价。结果:两组组的止疱时间、结痂时间、脱痂时间相差不大,并且 p 值>0.05,无统计学差异,伐昔洛韦组疼痛缓解时间短于泛昔洛韦组,并且 p 值<0.05。两组组有效率分别为:88.0%和84.0%,且 p 值>0.05,无统计学差异。结论:从本组实验数据观察所得,伐昔洛韦与泛昔洛韦对带状疱疹的疗效无明显差异,可能受到多种原因影响,还需更大量的临床数据进一步证实。
作者:唐帮丽;黄忠奎;丁钰;易清玲;李婷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比较分析阿托伐他汀和辛伐他丁治疗高脂血症的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6月至2014年8月在我院治疗的124例高血脂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服用辛伐他汀10mg,观察组服用阿托伐他汀10mg,两组患者均每日服药1次,8周为一个疗程。一个疗程后比较两组患者服药前后的血清 TC、TG、LDL-C、HDL-C 水平的变化。结果:①观察组患者治疗后 HDL-C 水平比治疗前明显升高,TC、TG、LDL-C 水平比治疗前明显降低,并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②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X2=6.143(P<0.05)。结论:辛伐他汀和阿托伐他汀都具有降脂调脂的显著疗效,但是阿托伐他汀的降脂疗效优于辛伐他汀,更适合混合性高脂血症患者。
作者:曾萍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临床诊治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我院于2013年7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80例进行分析,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手术治疗方案,观察组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方案。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在治疗总有效率上差异不明显,但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少,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患者妊娠成功率(65.0%)高于对照组(32.5%),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而言,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和传统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相当,但前者手术指标更加优良,有利于患者的恢复,提高了妊娠成功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莉莎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分析独生子女孕妇孕期心理状态并进行心理健康指导,保证孕妇孕期身心健康。方法:选择2012年6月~2013年5月在我院门诊进行产前检查的80例独生子女孕妇为研究对象,对其孕期心理状态进行调查分析,并根据孕妇心理状态对其实施心理健康指导,保证孕妇孕期身心健康。结果:80例独生子女孕妇主要对胎儿畸形、不正常分娩、分娩时自身安全等10项问题较为担忧,其中,轻度焦虑14例(17.5%),中度焦虑10例(12.5%),重度焦虑14例(15.0%);孕妇实施心理健康指导后,轻度焦虑4例(5.0%),中度焦虑2例(2.5%),重度焦虑2例(2.5%),较健康指导前均有明显下降,心理健康指导前后比较,孕妇心理状态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独生子女孕妇孕期由于对多种分娩问题的担忧会产生焦虑、抑郁心理,影响其孕期的身心健康和分娩,护理人员应当加强对独生子女孕妇的孕期心理健康指导,缓解或消除孕妇的焦虑、抑郁心理,对于维持其孕期身心健康,顺利分娩以及产后康复进行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余梅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在老年重症哮喘患者中,采用人性化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老年重症哮喘患者80例进行分析,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案,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人性化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总满意率(92.5%)明显高于对照组(77.5%),患者在物质生活、社会功能、身体功能、心理功能等各项评分上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5.0%)明显低于对照组(17.5%),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老年重症哮喘患者中,应用人性化护理干预方案能够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田忠秀;马智芹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分析皮肤神经内分泌癌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观察1例皮肤神经内分泌癌的组织病理特点和免疫组化染色结果,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男性,82岁。以“发现左下肢外侧暗红色、无痛性、硬结样班块1月”入院。组织学主要表现为肿瘤细胞在真皮内呈弥漫状或实性巢状排列,由嗜碱性、形态单调一致、胞质较少的瘤细胞构成,核呈圆形或卵圆形、染色质呈空泡状或细颗粒状,核分裂明显。免疫组化显示除了表达神经内分泌标记Syn、CgA、CD56外,肿瘤细胞还表达 CK 和 CK20,而 LCA、HMB45、TTF-1、S-100和 CD99等阴性。结论:皮肤神经内分泌癌是一种较少见的、发生于真皮的恶性肿瘤。病理诊断需要与恶性黑色素瘤、淋巴瘤、低分化鳞状细胞癌、原发性外周 PNET、皮肤基底细胞癌以及转移性肺神经内分泌癌等鉴别。
作者:朱利;冯君;张剑丹;刘双元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分析总结新生儿黄疸的病因,探讨相应的护理干预方法。方法:对2012年5月~2014年5月本院接诊的114例新生儿黄疸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新生儿黄疸的发病病因,并采取积极的护理干预措施。结果:新生儿黄疸的病因以母乳性黄疸与新生儿溶血病为主。本组研究病例中,母乳性黄疸与新生儿溶血病分别占到51.8%与18.4%。结论:新生儿黄疸在新生儿疾病中中占有重要地位,且发病原因极其复杂,这也需要引起家长与医务人员的重视,积极予以治疗或配合治疗,加强护理干预,减少新生儿黄疸的发生。
作者:和玉春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研究分析对股骨粗隆间不稳定骨折患者采用动力髋螺钉治疗的效果,为其临床治疗和研究提供有效的理论依据。方法:本次研究于2012年3月开展至2014年3月结束,研究中共入选研究对象42例,均为在本院接受治疗的股骨粗隆部不稳定骨折患者,所有患者临床期间均采用动力髋螺钉治疗,于股外侧切口入路,将骨折部位和股骨大粗隆部位显露出来,先复位较大的骨折部位,在复位两个断端的主干,在大粗隆的顶部下方进针,使之与股骨粗隆部位之间的夹角呈95°,按常规方式在股骨头下方及股骨颈不将长度适宜的动力髋螺钉拧入,套入钢板套筒,并固定。结果:经临床治疗观察,研究中42例患者经治疗获得满意复位和固定,对患者进行随访观察,患者的骨折均获得良好愈合,髋关节功能恢复效果良好。结论:对股骨粗隆间不稳定骨折患者采用动力髋螺钉治疗效果明显,值得临床重视和推广。
作者:李西西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回顾分析我院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和药物敏感情况,为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对2012-2014年我院呼吸内科下呼吸道感染住院患者的痰菌培养及药敏结果进行分析。结果:1564例患者培养出378株病原菌,阳性率为24.1%。其中双重感染165例。其中革兰阴性菌191株,所占比例为50.5%,主要是克雷伯菌属、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氏不动杆菌。革兰阳性球菌98株,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真菌89株,主要为白色假丝酵母菌。革兰氏阴性菌对哌拉西林、头孢哌酮和头孢他啶的敏感性较高。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庆大霉素、环丙沙星和头孢他啶的敏感性较低,小于50%。结论:呼吸内科患者下呼吸道感染以革兰阴性杆菌感染为主。临床上应加强对药物的管理和合理应用抗菌药物以减少病原菌耐药性的产生。
作者:周喆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研究分析中老年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3月至2014年5月收治的96例心脑血管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8例,给与对照组常规护理,给予观察组综合性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患者通过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3.75%,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7.08%,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中老年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给予综合性护理治疗,可以有效的提高患者的康复进程,促进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同时有利于促进护理质量和水平的提高,能够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何晓霞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骨盆倾斜度异常孕妇的产程护理措施,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于我院住院分娩的4例骨盆倾斜度异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并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综合性护理措施,分析患者分娩方式及新生儿窒息情况。结果:患者阴道顺产率为100.0%,无剖宫产和阴道助产。新生儿出生轻度窒息1例,良好3例,无重度窒息。结论:对骨盆倾斜度异常患者实施综合性护理可以有效改善护理质量,提高阴道分娩率,提高产科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徐灵英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对儿科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将500例住院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50例。实验组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对护理质量,满意度,投诉率和护理并发症发生率等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前后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发现在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后其显著比对照组好,满意度明显提高护,理并发症和护理投诉率均为0。结论: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提高了护理质量,促进了护患关系的和谐,提高了患儿及其家属的满意度。
作者:雷明华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对太极拳促进慢性颈腰椎病康复的原因进行分析。方法:抽取2011年5月~2011年11月本院接诊的92例慢性颈腰椎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意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6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针灸推拿等治疗),对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太极拳辅助治疗,通过随访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症状改善与复发情况,对太极拳促进慢性颈腰椎病康复的原因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9.1%,明显高于对照组69.6%,治疗3、6个月之后复发率分别为39.1%与26.1%,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 均<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太极拳运动对慢性颈腰椎病康复患者予以治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血液循环,减少代谢产物的堆积,强化患者脊柱稳定性,达到纠正颈、腰椎畸形的功效,可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复发率,确保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积极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冉福全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多巴酚丁胺在治疗心力衰竭患者中的临床疗效,并为心力衰竭的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8月我院收治的90例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抗心衰药物进行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多巴酚丁胺,在进行治疗后,对两组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采用对照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后,有效率为77.8%,采用治疗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后,有效率为95.6%,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多巴酚丁胺治疗心力衰竭患者有显著临床疗效,其在心衰的临床应用中具有重要价值,值得推荐。
作者:代兴利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香格里拉县五年来艾滋病的发展趋势及其预防效果。方法:对香格里拉县近五年来56例艾滋病感染者及病人相关资料进行分析,分析患者发病原因、年龄、职业、治疗等,并根据发病情况提出合理有序的预防措施,为降低艾滋病发病率提供依据。结果:56例艾滋病感染者及病人中47例异性接触、占83.9%,9例静脉吸毒,占16.1%;按民族分类,其中藏族22例,占39.2%;汉族15例,占26.8%;纳西族9例,占16.1%;傈傈族3例,占5.4%;彝族7例,占12.5%;按职业分类:27例农民,占48.2%;干部、导游10例,占17.9%;工人8例,占14.3%;11例为商业服务、教师、家务等,占19.6%;56例艾滋病感染者及病人均分布在香格里拉县建塘镇、小中甸镇、上江、三坝、尼西、格咱等乡镇。结论:香格里拉县艾滋病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相关部门、领导必须引起足够重视,加强公共卫生管理,并加强政府投入等,降低香格里拉县艾滋病发病率。
作者:杨翠芬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移动护理信息系统在临床中的应用。方法:对使用移动护理信息系统的效果分析。结论:利用 PDA,随时扫描患者佩戴的腕带,就可查询患者信息,床旁进行医嘱处理跟执行,生命体征的采集。移动护理信息系统减轻护理人员的工作量,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保证护理工作的安全性,规范了护理工作流程。
作者:罗佳;顾颖;廖健敏;彭敏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分析奥曲肽联合奥美拉唑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我院2012年12月-2014年12月期间诊治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9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各46例。对照组患者单纯采用奥美拉唑治疗,试验组患者采用奥曲肽联合奥美拉唑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对比。结果: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中有36例显效,9例有效,1例无效,总有效率为97.83%;对照组中有28例显效,13例有效,5例无效,总有效率为89.13%,试验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奥曲肽联合奥美拉唑治疗上消化道出血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值得在临床应用上推广。
作者:李帮永;程宇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高原地区医院感染的临床分析及诊治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12月我院治愈出院的病例16150例中医院感染病例51例,并与平原地区的资料相对比,探讨高原地区医院感染的特点。结果:高原地区医院感染的特点包括青壮年多、外科感染性疾病为主等,部位主要有切口、呼吸道、肠道等,病原菌以大肠埃希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球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等。结论:高原地区气候特殊,加上细菌生物学特性,构成了医院感染的主要原因,医务人员应掌握这些感染特点,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降低感染的发生率。
作者:普丽萍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分析老年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的手术时机和手术方式。方法:收集我院2010年5月-2013年5月期间诊治的老年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研究结果显示,本组患者中有71名患者治愈,治愈率为88.75%,另外9名患者死亡,死亡率为11.25%,死亡患者中有4例为中毒性休克,2例心力衰竭,3例多器官功能衰竭(P<0.05)。结论:老年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在治疗过程中掌握合适的手术时机、选择合理的手术方式可显著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手术方式的选择需根据患者的病情类型、体质状况、病情程度等各方面综合考虑,越早实施手术治疗效果越好。
作者:欧阳习雄 刊期: 2015年第02期
抗生素在呼吸系统感染时的合理应用,呼吸系统感染是常见的感染性疾病,在呼吸系统受到感染时,如何合理应用抗生药物可以作为临床观察其他体部感染时合理投用抗生药物的借鉴。针对感染的具体病原体,选用适当的抗生药物是治疗成功与否的关键;因此,明确感染的病原体是治疗开始前决定治疗方案的重要步骤。呼吸系统感染的病原体除了常见的细菌以外,近年来由于各类免疫低下状况增多,应当想到衣原体、军团菌、真菌或肺囊虫感染的可能存在。就细菌性肺部感染来说,重视痰液中致病性细菌的取得至关重要。支气管感染,支气管周围肺部炎症等下呼吸道感染时,其分泌物往往受咽部或口腔部非致病细菌所污染,使得培养痰液所获得的细菌未必是下呼吸道的真正致病原。鉴别分泌物或痰液是否受污染一般采取痰涂片检查,涂片中若发现较多的鳞状上皮细胞说明该标本可能混杂有口腔内的分泌物。
作者:朱道明 刊期: 2015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