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小儿肺炎应用穴位贴敷治疗的效果研究

左巧敏

关键词:穴位贴敷, 治疗效果, 小儿肺炎, 住院时间
摘要:目的:剖析穴位贴敷用于小儿肺炎中的疗效。方法:抽取2014年8月至2016年3月该科接收的肺炎患儿,共计84例。以数字抽签法原理为分组依据,将84例患儿随机分成实验与对照两组,每组42例。两组患儿均予以常规治疗,实验组患儿同时加用穴位贴敷法。全面观察两组患儿病情的恢复情况,比较住院时间。结果:实验组疗效的总有效率为95.24%,对照组为76.19%。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实验组的住院时间为(6.8±1.4)d,对照组为(10.6±1.9)d。实验组明显短于对照组(P <0.05)。结论:于小儿肺炎常规治疗中合理加用穴位贴敷疗法,利于患儿病情的康复,值得临床借鉴。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非酒精性脂肪肝中 RDW 值和肝纤维化程度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非酒精性脂肪肝中 RDW值和肝纤维化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该院消化内科收治的65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 BARD 评分评估患者的肝纤维化程度,并采用 RDW值的4分位数将65例患者分为4组,观察分析患者脂肪肝中 RDW 值与肝纤维化程度的关系。结果:BARD 得分为0、1组中,随着 RDW 值的增加肝纤维化程度呈下降趋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01);BARD 得分为2、3、4组中,随着 RDW 值的增加呈升高趋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01)。结论:非酒精性脂肪肝中 RDW 值的升高和肝纤维化程度的加重相关,RDW 值的升高可能是非酒精性脂肪肝发展成为肝硬化的预测因素。

    作者:张荣彦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盐酸氨溴索联合雾化吸入对急性加重期慢阻肺患者的疗效观察

    目的:分析盐酸氨溴索联合雾化吸入对急性加重期慢性阻肺患者的效果影响。方法:将我院从2013年3月至2016年2月我院共收治急性加重期慢性阻肺患者130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65例,给予患者进行常规治疗,实验组65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患者进行盐酸氨溴索联合雾化吸入治疗。结果:在给予患者治疗后,实验组治疗有效病例为62例,有效率为95.4%,对照组治疗有效病例为51例,有效率为78.5%,具有差异性(P <0.05)。结论:盐酸氨溴索联合雾化吸入用于治疗急性加重期慢性阻肺患者,减少住院时间以及症状消失时间,临床效果显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应用价值极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孙增晋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钙剂联合垂体后叶素治疗产后出血

    目的:探究钙剂联合垂体后叶素治疗产后出血。方法:两组产妇均先常规予以缩宫素肌内注射,对照组予以垂体后叶素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葡萄糖酸钙治疗,观察对比两组产后出血情况、宫缩持续时间和用药安全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后出血率为4.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9.5%,P <0.05);观察组产后2 h、24 h 的出血量分别为(215.7±41.6)ml、(283.7±40.8)ml,均分别低于对照组的[(390.3±42.7)ml、(519.5±47.6)ml,P <0.05]。观察组宫缩持续时间为(3.5±0.8)h,长于对照组的[(1.7±0.5)h,P <0.05];观察组止血时间为(13.7±2.4)min,明显短于对照组的[(37.8±2.6)min,P <0.05]。两组均未发生严重药物不良反应,且无子宫切除者。结论:钙剂与垂体后叶素联合治疗产后出血的可有效预防产后出血,减少产后出血量,且用药安全性高。

    作者:农燕丽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初产产妇自由体位分娩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对初产产妇以自由体位分娩和传统体位分娩进行比较,对自由体位分娩的价值进行研究。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于该院进行分娩的424例初产产妇为研究对象,随机等分为以全产程采取自由体位的实验组212例和以全程采取传统截石位的对照组212例,评价其临床价值和产妇满意度。结果:实验组分娩总产程平均7°31′,对照组分娩总产程平均9°45′。实验组212例产妇中,出现外阴裂伤者113例,占53.30%,其中,1度裂伤者108例,占50.94%,2度裂伤者5例,占2.35%,3度裂伤或侧切者0例,对照组212例产妇中,出现外阴裂伤者141例,占66.50%,其中,1度裂伤者121例,占57.07%,2度裂伤者15例,占7.07%,3度裂伤或侧切者5例,占2.35%.由两组产妇自主进行满意度打分,实验组产妇感到满意的为96.69%,对照组产妇感到满意的为91.98%。以上数据差异显著(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初产产妇以自由体位分娩可以显著的缩短分娩总产程,并减少会阴撕裂的发生率,提高产妇主观感受,值得进一步的研究和推广。

    作者:徐倩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高频超声在急性阑尾炎中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在急性阑尾炎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该院252例急性阑尾炎患者高频超声声像图进行分析。结果:252例患者中,高频超声检查与手术病理组织检查相符合率为87.3%,其中急性单纯性阑尾炎诊断符合率为86.1%、急性化脓性阑尾炎诊断符合率为89.4%、急性坏疽性阑尾炎诊断符合率为87.9%、阑尾周围脓肿诊断符合率为83.3%。结论:高频超声在急性阑尾炎检查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作者:杨英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剖宫产后疤痕子宫再次妊娠分娩方式的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剖宫产后疤痕子宫再次妊娠的分娩方式。方法:择取该院于2014年1月至2016年6月期间收治的剖宫产后疤痕子宫再次妊娠患者62例,经两组患者的分娩方式,将患者划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每组各31例。参照组患者为剖宫产,实验组患者为经阴道分娩,对比两组患者的分娩结局。结果:实验组患者的出血量、产褥病率、住院时间明显优于参照组(P <0.05)。结论:对剖宫产后疤痕子宫再次妊娠患者行经阴道分娩,不仅可以减少出血量,降低患者发生产褥病的概率,还能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有利于患者早期康复,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郭江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术前健康教育对剖宫产术后护理质量的影响

    目的:研究分析术前健康教育对剖宫产术后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8月至2015年8月收治的剖宫产产妇92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6例。观察组患者在剖宫产前进行健康教育,对照组患者实行常规性的宣教模式。对比两组患者护理质量。结果:对比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产后抑郁评分与术后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P <0.05);同时观察组患者护理效果满意度评分要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在产妇展开剖宫产前,展开术前健康教育,可有效改善患者产后抑郁情绪,同时还能够减少产妇术后出血量,显著提高护理质量,可推广应用。

    作者:杜建红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农村消化性溃疡患者复发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

    目的:探讨农村消化性溃疡(PU)患者复发的相关因素,并制定相关的护理对策,提高治愈率,降低复发率。方法:对100例 PU 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复发的诱因及相关因素。结果:分析显示本组消化性溃疡复发的诱因依次:不良生活方式、治疗依从的因素、季节变化因素、精神因素等。结论:对 PU 患者及家属进行健康教育,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积极主动地配合治疗,避免不良因素的刺激等,能有效提高治愈率防止复发。

    作者:吴雪梅;郑玉娟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ICU 患者心理状态及人性化干预应用研究

    目的:探究 ICU 患者心理状态以及人性化干预措施。方法:以该院2014年8月至2015年8月期间 ICU 收治的24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这些画着呢好的心理状态进行全面细致的分析,对患者采取有效的人性化干预措施。结果:在这些患者中有163例患者康复出院,有63例患者转入其他科室,有9例患者死亡,有5例患者继续住院治疗。对患者采取干预措施后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也有了明显的提升,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 ICU 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全面的分析并以此制定出有效的人性化干预措施,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何平;董美姬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雌激素联合甲硝唑治疗萎缩性阴道炎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究对患有萎缩性阴道炎患者予以雌激素与甲硝唑联合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择取该院于2012年2月到2014年4月收治的患有萎缩性阴道炎患者100例,将其以随机抽样的方法进行分组研究,即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接受甲硝唑治疗方法,实验组接受雌激素与甲硝唑联合治疗方法,对比两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接受治疗后的临床效果45例(90.00%)显著高于对照组临床效果[28例(56.00%),P <0.05]。结论:对患有萎缩性阴道炎患者予以雌激素与甲硝唑联合治疗方法具有较为显著的治疗效果,可广泛应用于患有萎缩性阴道炎患者的治疗过程中。

    作者:陈华彬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我院使用奥美拉唑治疗38例上消化道溃疡临床观察

    目的:回顾性分析在我院接受奥美拉唑治疗的上消化道溃疡患者情况,希望对我院及同行临床工作有一定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在该院2011年3月至2016年3月接受奥美拉唑治疗的38例上消化道溃疡患者情况,38例患者均接受奥美拉唑治疗,40 mg +100 ml 0.9%氯化钠溶液中静脉滴注,静滴30 min,1次/12 h。结果:我院接受奥美拉唑治疗的上消化道溃疡患者,8 w 后获得痊愈、显效及有效的患者数为35例(92.1%)。Hp转阴率为33例(86.84%),不良反应发生4例(10.5%)。结论:奥美拉唑在上消化道溃疡治疗上具有优势,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张建明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口腔修复膜材料在牙种植中引导骨再生的临床效果论述

    目的:分析在牙种植中引导骨再生方面,口腔修复膜材料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以某院收治的140例病人为例,这些病人均已接受过行牙种植引导骨再生术,同时基于病人所选取的口腔修复材料将其平均划分为两组,也就是观察组以及对照组,这两组成员均有70位。其中观察组病人需要选取海奥口腔修复膜进行诊治,对照组病人则需要选取钛膜,在所有病人均接受种植同时修复后,需要对这两组病人的多项临床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病人的临床治疗效果要好于对照组(P <0.05)。结论:通过海奥口腔修复膜来对病人实施牙种植引导骨再生术,不仅可以保证修复成功率,同时病人也不易出现不良反应,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尹蒙熔;赵进峰;樊马娟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安全管理视角下妇产科临床护理风险管理价值研究

    目的:探讨安全管理视角下妇产科临床护理风险管理的应用效果与价值。方法:将该院320例妇产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160例实施常规的护理安全管理,观察组160例基于安全管理上实施护理风险管理,比较分析各组管理效果的差异。结果:观察组各项护理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妇产科应用安全管理视角下的临床护理风险管理可显著提高护理质量,保障护理安全,促进患者满意度增加。

    作者:周亚双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无痛人流术中麻醉的术前护理干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分析无痛人流术中麻醉的术前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156例接受无痛人流术患者,运用双色球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n =78)和对照组(n =78),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术前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患者麻醉效果较对照组更佳,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率98.72%,高于对照组的91.0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针对无痛人流术患者,实施术前护理干预,可提高麻醉效果,得到了患者及家属的认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徐春芬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脑梗塞临床效果

    目的:就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脑梗塞临床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择该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住院收治的20例脑梗塞患者,随机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分别是观察组(10例)和对照组(10例)。对照组开展常规的血脂控制、血糖控制和血压控制,并视病情程度采取相应的针对性治疗;而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静脉注射丹参川芎嗪注射液。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差异(P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各项血液流变学指标都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脑梗塞的临床效果较佳,能够较好地改善血液粘稠度,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吴洁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个性化护理在小儿支气管肺炎干预中的作用

    目的:研究探讨个性化护理在小儿支气管肺炎干预中的作用。方法:将该院在2014年6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84例小儿支气管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42例和观察组4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采用个性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儿的各项指标改善情况及患儿家属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儿症状改善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 <0.05)。结论:对小儿支气管肺炎的患儿进行个性化护理能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加快康复时间,在临床上值得推广。

    作者:佐炳会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手机新媒体在疾控机构健康宣教中的应用

    如今,信息技术进一步提高,社会信息的传播方式和手段越来越多样。手机新媒体作为一种主要的通信工具不仅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诸多便利,也逐渐被用于疾控机构健康宣教工作中。这突破了以往健康传播模式的时空局限性,不仅有助于提高健康传播的效率,也可以较好地提升人们的健康素养。鉴于此,本文将对手机新媒体在疾控机构健康宣教中的应用进行探讨,以期能够为疾控机构更有效地开展健康宣教工作提供一些借鉴。

    作者:黄峰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口腔溃疡应用口腔护理与饮食护理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口腔溃疡应用口腔护理与饮食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口腔溃疡患者138例,随机分为实验1组、实验2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锡类散和双氧水进行护理,实验1组患者给予漱口液进行护理,实验2组患者给予漱口液护理和饮食护理,对比分析三组患者的溃疡愈合时间和饮食达标率情况。结果:实验1组和实验2组患者的溃疡愈合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实验2组患者的饮食达标率为91.30%,明显高于实验1组和对照组(P <0.05)。结论:口腔护理与饮食护理联用,可以有效提高口腔溃疡患者的治疗效果,缩短溃疡愈合时间,提高患者的饮食达标率,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作者:丁明娜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探讨长期卧床患者采用循证护理模式对压疮进行预防的效果

    目的:探讨长期卧床患者采用循证护理模式对压疮进行预防的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15年3月至2016年4月期间于该院治疗后长期卧床的患者90例做对照研究,将患者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n =45例)患者采用循证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n =45例)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措施,对比分析不同护理干预方案应用于预防压疮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压疮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长期卧床患者治疗过程中应用循证护理模式,临床护理效果显著,对压疮的预防意义重大,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杨雪梅;李凤仙;张晓微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术后中医护理体会

    目的:研究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后中医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将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本院原发性肝癌共计56例纳入研究,经数字法分组。28例设对照组,介入治疗术后实施常规护理。28例设实验组,介入治疗术后实施中医护理。对比两组。结果:两组中实验组的症状评分较低,生存质量较高,满意度高,有显著差异(P <0.05)。结论:中医护理在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术后中应用效果好,作用显著,应予以推广。

    作者:程婷婷 刊期: 2016年第11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