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伟明
目的:分析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对胆结石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把60例胆结石患者(包括胆囊结石和胆管结石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30例,分别使用传统开腹手术和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保胆取石术对两组患者进行治疗,然后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和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差异明显(P<0.05),在统计学上有一定意义。结论:和传统开腹手术相比,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行保胆取石术具有创伤小、出血量少、术后恢复快等优点,能有效促进患者康复,可把此方法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刘海宏 刊期: 2014年第01期
实验室信息化建设和升级的体会,条形码方式的选择,双工方式的选择,与 HIS的无缝连接。
作者:贾国昌;刘文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上消化道患者急诊护理的措施以及临床疗效,确定急诊护理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本文选取2010年9月至2012年4月期间,我院收治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随机抽选124例作为本次课题的研究对象。针对这124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予以胃镜止血治疗,并采取急诊护理措施进行照顾,观察患者在临床上治疗效果。结果:124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经过胃镜止血治疗和急诊护理后有118例痊愈,其成功率高达95.1%,有6例患者术后治疗过程中出现再次出血现象,经过相应的有效治疗后终也康复出院。结论:通过采用有效的治疗方法治疗上消化道患者,并予以急诊护理,有效的制止出血现象的发生,促使患者快速的康复,在临床上具有显著的应用效果,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作者:朱小霞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对使用潘生丁质量轻、中型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探讨分析,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有效借鉴。方法:选择于2010年1月到2012年12月到我院进行质量的90例轻、中型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服药量不同将患者分为3组,每组30例,分别给予潘生丁进行治疗,其中 A组患者每次服用25mg、B组患者每次服用50mg、C组患者每次服用75mg ,每日3次,每周2次在同一时间对患者的血压进行监测,28天为一个疗程,对三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心电图、不良反应方面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三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分别为30.0%、63.3%、66.7%,经比较我们可以看出A 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方面均低于B组及C组,且降压效果有显著性差异 P<0.05。B组患者与 C 组患者治疗效果相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除心电图外其余各检查指标均没有明显变化,C组患者出现轻微不良反应,调整用药时间后未经治疗,自行好转。结论:潘生丁的降压作用与其用量有量效相关关系,即所用剂量越大降压作用越明显,潘生丁对于治疗轻、中型高血压合并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同时没有心绞痛及心肌梗死等的患者临床效果较为显著,且综合对比来说每日3次,每次服用50mg时患者的临床降压效果较好,适合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泓宾 刊期: 2014年第01期
当代社会是知识、经济高速发展的时期,各行各业面临更加激烈的竞争,而竞争的关键在于人才的培养。因此,把人作为重要的资源来挖掘、更新和发展,加强人才的管理和培养是企业的重要职能行为,而企业在进行人力资源的发展和培训过程中,必须与职业计划紧密结合进行。实践表明,职业计划是促进员工自我成长、发展的有效途径,也是增加员工满意感的有效方法。
作者:田玲玲;仪修芹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了解子宫动脉栓塞术(UAE)治疗子宫肌瘤的效果。方法:为50例子宫肌瘤病人作子宫肌瘤动脉作栓塞治疗,半年后作子宫体积、肿痛体积及临床症状等评估并与术前相应数据进行比较。结果:术后症状明显缓解。子宫体积与肿瘤体积缩小,且具统计学意义。结论:介入 UAE治疗子宫肌瘤,疗效确切。
作者:袁飞凤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对关节置换手术中分别应用椎管麻醉与全身麻醉进行系统的评价。方法:选择于2008年10月-2013年7月在我院接受关节置换手术的患者12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通过全身麻醉,观察组患者则通过椎管麻醉,对比两组患者术中失血量、术后完全苏醒时间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率,进而对两种麻醉方式的有效性与安全性进行系统的评价。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失血量与术后完全苏醒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分别为(527.41±49.14)ml、(18.13±2.35)min与(810.36±82.52)ml、(31.43±4.37)min ,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同时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分别为5.0%和25.0%,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关节置换手术过程中通过应用椎管麻醉可很大程度上降低术中的失血量,同时能够显著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促进患者预后且安全有效,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孙景雄 刊期: 2014年第01期
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老年人肱骨外科颈骨折38例,经临床观察结果表明,应用此方法具有手术内固定牢靠,并发症少,骨折愈合率高,有利于早期功能锻炼特点。改善血液循环,促进骨组织再生,从而缩短了疗程,减轻了老年病人的痛苦。
作者:王杰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常见临床并发症以及临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我院在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期间收治的8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总结其临床并发症情况,分别采用莫沙必利和吗丁啉进行治疗,总结不同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结果:80例患者中出现焦虑并发症者42例,占52.5%;出现抑郁并发症者38例,占47.5%。80例患者中出现便秘并发症者23例,占28.75%,治疗后上述并发症明显好转;观察组和对照组功能性消化不良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85.00%和65.00%,两组治疗总有效率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功能性消化不良常见的临床并发症为焦虑、抑郁情绪以及便秘,采用莫沙必利治疗临床效果优于吗丁啉,该药物对功能性消化不良具有很好的临床疗效,且使用方便、安全。
作者:黄友学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研究探讨针对肾结石患者采用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与开放性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以及治疗安全性对比。为临床手术治疗肾结石提供理论参考依据。方法:对我院自2009年12月至2012年12月期间收治80例肾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其平均分为两组,开放手术组和经皮肾镜组,每组40例患者。对开放手术组患者采用开放性手术治疗肾结石,对经皮肾镜组患者根据患者的病情采用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治疗肾结石。对比两组患者手术过程中的出血情况、手术时长、患者体内结石清除情况、手术后患者康复时间、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以此为指标评价两种治疗方法的差异、优略。结果:开放手术组患者的手术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高于经皮肾镜组,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开放手术组患者的手术时长、患者术后康复时间显著长于经皮肾镜组,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皮肾镜组患者的一期碎石成功率为92.5%,开放手术组患者的一期碎石成功率为90.0%,经皮肾镜组患者的一期碎石成功率与开放手术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治疗肾结石方面,采用经皮肾镜方法相比于开放手术,其治疗达到了一定程度的微创效果,手术时间短,手术过程中出血量小,且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患者术后康复快,大大提高了患者治疗期间的生活质量,减轻了患者的经济压力。且经皮肾镜手术治疗肾结石其临床疗效和传统开放性手术相比并无显著差异,疗效得到保证。值得医务工作者在在临床上治疗肾结石中广泛推广。
作者:吴传勋;唐昌亮;周显海;代时军 刊期: 2014年第01期
后牙隐裂及折裂是临床上颇为多见的一种牙体病损,严重的病损如果处置不当,则可能导致患牙丧失。本人从2008年-2012年,在临床收治该类患者166例,共196颗患牙。现将治疗结果报告如下:1材料和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收集的166例病例中,男性96例,女性70例;年龄19-65岁。
作者:陶民生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紫草油联合局部吹氧治疗新生儿重度红臀的效果。方法:将2011年2月~2013年3月我院新生儿监护室的20例重度红臀患者使用氧气疗法联合紫草油(芝麻香油、紫草加大蒜温熬制)治疗。获得了比较明显的效果。临床资料:20例重度红臀患者均符合红臀的诊断标准。其中男性12例,女性8例,早产儿11例,足月儿9例;原发病腹泻8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6例,肺炎4例,败血症2例;体重小于2.5公斤11例,体重大于等于2.5公斤9例。
作者:李研;马丽萍;郭芳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多功能手外伤锻炼支具的研制和临床应用。方法:选取我院在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手外伤患者70例,所有患者均合并肌腱断裂,对所有患者均行手术治疗,术式为肌腱吻合术,且术后应用多功能手外伤锻炼支具进行手部早期功能锻炼。结果:本组70例患者,术后随访3~6个月,根据TAM系统评价标准,优38例,良26例,中4例,差2例,优良率为91.4%,且所有患者均未发生肌腱断裂等并发症以及其它不良反应。结论:多功能手外伤锻炼支具可有效防止术后肌腱断裂等并发症,并可进行早期功能锻炼,利于手部功能恢复,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宋志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分析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117例对象,皆为我院2010年5月~2012年5月接诊,全部确诊为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皆签署知情同意书。随机将患者分为研究组(60例)与对照组(57例),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头孢类抗生素治疗,研究组则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痰热清注射液治疗,两组患者连续治疗三周后,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情况,同时治疗一年后皆进行随访,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复发率情况。结果:连续治疗三周后,对比分析可知研究组患者在治疗总有效率上明显优于对照组,其中研究组为95.00%(57/60),对照组则为80.70%(46/57),差异性显著(P<0.01),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并无显著性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术后随访发现研究组复发率为6.67%(4/60),对照组则为19.30%(11/57),两组复发率对比差异性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采用头孢抗生素联合痰热清注射液治疗可以取得比较良好的效果,安全性也比较好,值得临床借鉴。
作者:杨景堂 刊期: 2014年第01期
腹痛在临床中是常见的症状症候群,大部分为急腹症,病因多,有的复杂且危重,常在临床上误诊。进行对腹痛病因和诊治的分析,来启示我们对腹痛的病因、病情经过、主要症状及体征、化验及功能检查等内容的探讨分析。
作者:王云星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分析阴道超声检查对宫外孕诊断的重要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3月-2013年3月收治的68例宫外孕患者临床资料。分析患者术前经阴道及经腹超声检查结果。结果:经阴道超声诊断为宫外孕者66例,诊断符合率高达97.06%;经腹超声诊断为宫外孕者44例,诊断符合率仅为64.71%;比较两种方法,经阴道超声诊断宫外孕的符合率明显高于经腹超声(P<0.01,x2=23.02)。经阴道超声对体积小(直径<3cm)的宫外孕包块诊断价值更高(p<0.01)。经腹超声对于体积大、位置高的宫外孕包块诊断较好(P>0.05)。结论:TVS 对宫外孕的诊断符合率更高,诊断效果更佳,但扫查范围较小;TAS扫查范围广,但分辨率有限,在临床诊断过程中,有机结合二者,可显著提高宫外孕诊断符合率。
作者:郭英蓉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总结60例颅内感染采用持续腰大池引流联合鞘内注射抗生素的护理。方法:对60例诊断颅内感染病人进行持续腰大池引流联合鞘内应用抗生素治疗,同时加强护理,严格无菌操作,加强引流管护理,确保引流通畅,严格控制引流速度,严密观察引流液的量、色和性状,鞘内注射后加强意识、瞳孔及生命体征的观察。结果:治愈49例,继发脑积水行脑室腹腔分流术6例,死亡4例,自动离院放弃治疗1例,未发生护理并发症。结论:加强颅内感染病人进行持续腰大池引流联合鞘内应用抗生素治疗的护理有利于患者康复。
作者:王洋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痔上粘膜环切术(PPH 术)由意大利 Longo 根据肛垫下移理论提出的一种微创手术方法,主要用于治疗环状脱垂的Ⅲ、Ⅳ度内痔[1],因其具有疗效可靠、术后疼痛轻、并发症少等优点,受到广大医学同道的欢迎,经过10多年的发展,在成为比较成熟及常用的肛肠手术方式得以普遍推广的同时,也伴随着PPH 相关并发症的出现。
作者:马波;李东平;雷彪;原相军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提高中药剂量合理性,确保临床用药安全的重要性和措施。方法:选取我院自2011年3月-2012年3月门诊以及出院含中药饮片处方204张为研究对象,分析用药剂量的合理性。结果:各科室正确使用处方为152张,超量用药处方为52张,所有患者均未因超量用药而产生并发症或加重原有病情者。结论:应正确认识中药剂量可能造成的不良反应及原因,确保中药的合理应用,增强临床用药的安全性。
作者:刘萍 刊期: 2014年第01期
SECI模型是用来解释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的转化过程,是一个支持个人和组织创造性活动的成功模式[1]。《外科护理学》的实验教学中学生主要是模仿,缺乏主动参与,老师整体的创新意识不强,因此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基于 SECI 模型在管理学领域中的一些成功应用案例,给予了《外科护理学》实验教学模式改革一些启示。
作者:刘燕南;周利容;彭艾莉;姚珺;段功香 刊期: 2014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