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更正

关键词:
摘要: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宫外孕患者的心理特点及护理对策探讨

    目的:研究并分析宫外孕患者的心理特点及护理对策。方法:选选择我院于2010年1月到2012年6月收治的80例宫外孕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心理特点与文化程度,采取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记录疗效与患者心理状态的变化情况。结果:经过针对性护理,80例患者之中,78例治愈,2例无效,治愈率为97.5%,在治疗过程中无患者出现严重并发症,在护理后,患者负性心理得到显著改善,护理前后,心理状态相比具有显著差异(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宫外孕患者多伴随恐惧、紧张、自卑、烦躁的不良心理,对于此类患者,应该根据患者的心理特点与个体差异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

    作者:宋红梅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步长脑心通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采用步长脑心通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的可行性及效果。方法:对我院2010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42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随机分为行常规西医治疗的对照组20例和在此基础上加服步长脑心通胶囊治疗的观察组22例,比较2组血脂、纤维蛋白原指标变化及治疗效果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胆固醇(TC)、纤维蛋白原(FIB)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体有效率明显好于对照组组(P<0.01)。结论:步长脑心通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疗效确切,安全可靠,值得临床借鉴和进一步推广。

    作者:潘光玲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DPN 患者10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2例,对照组常规应用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当归四逆汤治疗,对比分析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后两组的神经功能传导速度均显著改善,且观察组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 TCSS 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联合治疗DPN 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杜仲海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颅内血肿清除术围手术期护理

    目的:了解颅内血肿发生的因素,找出影响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围手术期的主要护理问题,为采取有效的预防控制措施、改善此类患者的预后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对2008年9月至2011年9月在本科住院的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患者105例的护理观察,对护理临床资料进行调查收集,总结此类患者在围手术期的护理重点、护理缺陷、发病后的主要护理问题、健康教育、生活方式等。结果:105例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后病人,通过优质护理服务,病人术后康复良好,病人的生活自理与生活信心增加,功能锻炼与饮食营养明显改善,病人的满意度明显提高。结论:优质护理服务在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围手术期的护理应用有显著成绩,加强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围手术期的护理可以提高病人生存质量。

    作者:阳晓娟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我社区收治的68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临床对对照组患者采用西药治疗,对观察组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并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2.23%,对照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100%,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具有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罗四保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婴幼儿腹泻的护理体会

    目的:研究分析我院婴幼儿腹泻护理的疗效,并总结护理体会。方法:对我院2011年~2012年接诊的130例腹泻患儿从病情、饮食各方面进行精心护理,观察护理效果。结果:婴幼儿腹泻大部分在5到7天可治愈,精心高质量的护理对婴幼腹泻患儿病情的好转和治愈有很大的影响。结论:通过有效的婴幼儿腹泻的观察与护理,体现出护理工作的质量直接影响腹泻患儿的治疗和康复。

    作者:龚回英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浅析健康教育在膀胱癌患者术后行膀胱灌注化疗中的应用

    膀胱癌是常见的泌尿系统恶性肿瘤,具有恶性程度高、易复发等特点。目前对于膀胱癌的治疗方法主要有手术、化疗、放疗三种,其中膀胱癌术后膀胱内灌注化疗是预防复发、提高患者长期生存率的关键措施及防止癌细胞种植的重要手段,也是临床上广泛应用的治疗方法。但是由于患者对相关知识的缺乏,会出现各种心理问题,对化疗药物的作用、出现的问题感到无所适从。因此,进行切实有效的健康教育对提高患者的化疗效果、改善生活质量、预防肿瘤复发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作者:李慧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应对公共卫生突发事件之我见

    近年来,各类公共卫生突发事件频发爆发,在给公众生命健康及社会稳定带来严重威胁的同时,也对我国的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对体系提出了挑战。合理有效地应对公共卫生突发事件,不仅是保障公众安全、维护社会稳定的题中之义,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之举。本文立足于我国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对现状,对存在的思想认识不足、财政支持不力、紧急医疗缺失以及应对体系待建等问题逐一剖析,并就如何应对公共卫生突发事件提出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以期为建立健全我国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急机制、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借鉴。

    作者:吕虹京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36例慢性心力衰竭的护理体会

    心力衰竭是由于心脏器质性或功能性疾病损害心室充盈和射血能力而引起的一组临床综合征。它是一种渐进性疾病,是大多数心血管疾病的终归宿,也是主要的死亡原因[1]。

    作者:孙雪莲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浅谈高频电波刀(LEEP)治疗宫颈糜烂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高频电波刀(LEEP)治疗宫颈糜烂的护理方法和效果。方法:选择我院近期收治的宫颈糜烂患者10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治疗;观察组进行护理干预治疗,对比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以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均少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为96%,对照组患者满意度为84%,两组各项指标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护理干预在高频电波刀(LEEP)治疗宫颈糜烂中有较好的应用效果,患者满意度普遍较高,可以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覃贞杰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卡马西平致严重血小板减少1例

    1例61岁女性患者因血小板减少原因待查入院。入院时PL T 0×109/L ,2周前开始口服卡马西平治疗三叉神经痛。入院后给予肾上腺色腙、酚磺乙胺、氨甲苯酸、白眉蛇毒血凝酶防治出血、奥美拉唑预防消化道出血,入院第2天、第3天、第4天复查血小板分别为:7×109/L、PLT :17×109/L、50×109/L ,期间未再出现口腔渗血及活动性出血。患者于第5天出院,未再随访血常规。

    作者:徐琳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窦性心率震荡与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射频消融术中去迷走效应

    目的:探讨窦性心率震荡(heart rate turbulence ,HRT)与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NVRT)射频消融术中去迷走效应。方法:选取36例AVNRT 患者为研究对象。消融前及消融后即刻行右室心尖部RS2期前刺激,偶联间期60%,电压2倍于舒张期阈值,并以5次期前收缩的平均值为基础,测量术前、术后震荡初始 TO (turbulence onset )及震荡斜率 TS (turbulence slope )。结果:消融前 HRT 与消融后比较,其中 TO 为-0.0236%±0.0185%比0.0126%±0.0110%(P<0.01),TS为9.6679±6.0652ms/RR比8.2150±6.7300 ms/RR (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HRT 的变化趋势表明 AVNRT 射频消融术中可产生去迷走神经效应,表现为迷走神经张力的增加。

    作者:翟立上;王卫明;杨玲;孙建辉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更正

    胡忆芬同志在《大家健康》杂志14年1月1期发表的文章,作者单位(山西河津)应为(山西晋中)特此更正。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围手术期护理

    目的:探讨和总结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围手术期护理要点和经验,评价其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收治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42例,随机分为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组和开腹胆总管切开取石组,每组各21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总住院时间、术后疼痛例数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等。总结手术配合要点,对手术效果做出护理评价。结果:患者积极配合治疗,手术均成功,术后恢复良好。结论:加强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围手术期护理对提高疗效有重要的作用。

    作者:徐顾月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浅析髋关节置换手术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针对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对其实施护理后获得的体会。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2月-2012年12月髋关节置换术患者156例,研究具体措施对患者进行手术前的护理以及完成手术后的护理,观察对患者完成护理后的效果。结果:对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实施护理干预,有效提高了终的治疗效果,患者在完成手术后没有出现严重并发症的情况,并且在完成手术后全部顺利出院。结论:在对患者进行手术的过程中,护理人员认真进行术前准备,在完成手术后对患者进行全面护理,为终手术的治疗效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作者:杨琳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一例青少年脑梗死患者的护理

    脑梗死又称缺血性脑卒中,是指各种原因所致脑病血液供应障碍,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性坏死,出现相应神经功能缺损。脑梗死这种疾病病死率约10%,致残率达50%,存活着中40%以上可复发,且复发次数越多病死率和致残率越高[1],而且现在的发病趋势越来越年轻化。

    作者:张婷婷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针对性教育对糖尿病病人饮食治疗依从行为的作用研究

    目的:探讨分析针对性健康教育对糖尿病病人饮食治疗依从行为的作用与影响。方法:以我院2012年10月到2013年10月收诊的60例糖尿病病人为研究对象,随机将两组分为 A、B两组,A 组接受常规健康教育,B组接受针对性健康教育。结果:通过对糖尿病病人进行针对性教育,包括饮食、休息、运动等,对病情的控制产生了积极地影响,各项新陈代谢指标以及血生化指标的明显下降(P<0.05),表明针对性教育对糖尿病病人饮食治疗依从行为的辅助治疗作用。结论: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可以明显提高病人的饮食治疗依从度和配合度。制定饮食计划、利用食物模型、掌握一定的饮食控制方法如:估算食物重量,能够增强健康教育的效果。

    作者:程淑萍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药物联合体外起搏应用于急诊严重缓慢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研究采用药物联合体外起搏方法在急诊严重缓慢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选取本中心自2012年1月~2013年4月进行严重缓慢心律失常120例患者进行治疗,对其进行随机分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患者,对照组采用药物治疗,观察组采用药物联合体外起搏对患者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经过本中心分组治疗之后,对照组起搏成功有20例,起搏有效占14例,无效占26例,起搏成功率为56.67%;观察组起搏成功有38例,起搏有效占16例,无效占6例,起搏成功率为90%,两组患者的起搏成功率存在着显著性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药物联合体外起搏方法比单纯的药物在严重缓慢心律失常治疗效果更好,其治疗不仅稳定,而且无创,并发症也相对较少,值得临床的应用以及推广。

    作者:李静林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结核分枝杆菌的培养及药敏试验在实际工作中的意义

    结核病耐药现象正日趋加重,严重影响结核病人的治疗和管理,是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为了提高临床医生对结核分枝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重要性的认识,本文对结核杆菌的培养和耐药情况进行了分析。药敏试验结果可为临床的诊断和治疗提供科学的依据,使临床医生正确选择抗结核药物,确定合理有效的化疗方案,缩短疗程,提高治愈率,同时还可以减轻病人的经济负担,提高战胜疾病的信心。

    作者:杜玉秋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静脉输液渗漏性损伤的防治

    静脉输液现在是临床上应用广泛的一种迅速而有效的给药途径。静脉输液过程中,如果护士责任心不强,病房巡视不及时,穿刺技术不成熟,药理知识的缺乏,以及未详细告诉病人输液的注意事项等,常常会导致不同程度的输液外渗影响给药。

    作者:付晓艳;代卫香 刊期: 2014年第02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