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腹膜前间隙无张力疝修补法治疗疝气的临床效果分析

苟天相

关键词:腹膜前间隙, 无张力疝修补法, 疝气, 临床效果
摘要:目的:进一步研究腹膜前间隙无张力疝修补法治疗疝气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了2012年3月-2014年3月我院收治的44例疝气患者临床资料进行详细研究,将上述患者随机分为两组,22例对照组患者接受传统疝气修补术,22例研究组患者接受腹膜前间隙无张力疝修补法治疗。结果:研究组患者手术时间(53.1±16.2min)、术后活动时间(11.8±3.0h)、并发症几率(18.2%)、复发率(0)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差异统计学意义。结论:腹膜前间隙无张力疝修补法治疗疝气的临床效果显著,符合局部组织解剖结果,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大大降低了并发症与复发几率,值得进一步研究推广。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1例十二指肠降部后壁穿孔修补术后高位肠瘘患者的护理

    肠瘘是一种严重的腹部外科疾病,一般分管状瘘和唇状瘘两种。唇状瘘无自愈可能,其特征是小肠黏膜外翻与皮肤愈着,如瘘口位置较高则其状如口唇。从瘘口可排出肠液、气体和食物,肠液中含有大量胆汁和胰液,刺激性和腐蚀性极强,瘘口周围皮肤糜烂、组织被腐蚀,体液丢失很多,造成脱水、酸中毒、低钾血症等,给患者精神和肉体造成极大的痛苦[1],高位肠瘘是腹部手术后的一种严重并发症。因其高流量、高消耗性引起严重的水电介质平衡失调、感染、严重营养不良,多脏器功能衰竭,给护理工作带来了很大困难。我院在2013年12月收治了1例高位肠瘘患者,经肠内营养、充分引流、胆汁回输等护理措施,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郭晓勤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大型综合性医院外科系运用循证医学护理理论控制感染管理体会

    目的:对大型综合性医院外科系运用循证医学护理理论控制感染管理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0年4月-2011年6月间外科手术患者56例作为对照组,采取常规感染管理;另取2011年7月-2013年3月间外科手术患者56例作为观察组,运用循证医学护理理论进控制感染管理。后对两组患者的医院感染知识掌握程度及护理满意度进行分析比较。结果: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医院感染知识掌握程度及护理满意度均较高,P<0.05。结论:采用循证医学护理理论控制感染管理能有效改善医院感染情况,有积极临床意义。

    作者:尹雪梅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中医辨证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中医辨证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3年12月间收治的80例冠心病患者,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各40例。观察组采用中医辨证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两组治疗时间均为8周,观察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5!(37/4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5!(29/40),两组比较,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1/40),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2/40),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结论:中医辨证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邓平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绝经后妇女宫颈癌漏诊病例分析

    目的:了解绝经后宫颈癌临床病理特点,探讨绝经后妇女宫颈癌筛查的有效方法。方法:对绝经后妇女进行常规宫颈涂片筛查。结果:一绝经后妇女涂片结果阴性病理结果阳性导致漏诊。结论:绝经后妇女宫颈病变具有特殊性,绝经后宫颈病变筛查是必要的,寻找合理且有效的检测方法能够从一定程度上降低宫颈癌的死亡率和发病率。

    作者:林麟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护理风险管理在神经内科病房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

    目的:研究护理风险管理在神经内科病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3年12月在我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1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分组原则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给予护理风险管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管理,比较两组护理质量进行效果评价。结果:实验组基础护理评分和患者满意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对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神经内科病房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可明显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优化护患关系,建议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莉;崔晓野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优化医院病历档案管理措施分析

    对于医院的工作来讲,病历档案的管理相当重要,应当制定出严格的政策促进管理效益的增强。文章将针对这一方面的内容展开论述,详细的分析了医院病历档案管理的原则和重难点,同时对工作今后发展的措施和基本政策加以严格的分析,旨在不断促进现代化工作的进步,完善管理的细节,为更好的推动医院的前进和管理效益的增强而奠定坚实的基础。

    作者:曹敏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急诊室护理的安全隐患与防范对策

    急救室是医院抢救危重症患者集中、重要的场所,作为医院的窗口部门,肩负着抢救患者生命的使命,承担着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重任。因此,急诊医疗服务的质量与水平直接影响着医院的抢救成功率和社会公益影响力。随着“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在全国范围内的推广与深化,如何在急诊室进行优质护理,防范安全隐患是医院护理人员需要重视的问题。

    作者:刘敏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肝炎肝硬化病人肝功能检验结果分析

    目的:探讨肝炎肝硬化患者肝功能检验结果。方法:本次医学研究就对我院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之间收治的50例肝炎肝硬化患者为观察对象,同时选择50例健康人群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观察对象的肝功能检验结果。结果:两组观察对象总胆汁酸、血清胆固醇、白蛋白和血清胆碱酯酶活性等肝功能指标对比具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且不同等级肝炎肝硬化患者肝功能检验结果也具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本次医学研究结果证实,肝功能检验是一种较为可靠的肝炎肝硬化临床检查和诊断技术,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张艳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观察阿卡波糖治疗2型糖尿病餐后低血糖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应用阿卡波糖治疗2型糖尿病餐后低血糖的疗效及阿卡波糖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共72例,将72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36例。治疗组均服用阿卡波糖,观察周期为4周。对照组36例均服用苯乙双胍,观察周期为4周。在此期间记录、分析和对比两组患者的餐后低血糖发生率、空腹血糖值和餐后血糖值。结果:对照组和治疗组均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低血糖的发生率逐渐下降。第四周后,治疗组的仅1例患者发生低血糖,而对照组有仍有5患者发生低血糖,两组的低血糖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 >0.05);对照组和治疗组的空腹血糖值(FPG)和餐后血糖值(2hPBG)在治疗前后有明显差异(P <0.05)。4周后,治疗组患者的平均空腹血糖值为5.63±0.02,平均餐后血糖值为7.32±0.15;对照组平均空腹血糖值为5.31±0.02,餐后血糖值为6.92±0.25。结论:阿卡波糖能有效治疗2型糖尿病,并降低餐后低血糖的发生率,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作者:毛灵芝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行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0月-2013年10月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6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4例,给予对照组西药治疗,观察组则行中西医结合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后,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以70.6%明显低于观察组患者的94.1%;不良反应发生率以14.7%明显高于观察组的2.9%,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均<0.05)。结论: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行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疗效确切,且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作者:李琦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羊膜移植治疗角膜溃疡及眼角膜化学伤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羊膜移植术治疗角膜溃疡以及眼角膜化学伤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我院收接受羊膜移植术治疗的角膜溃疡患者39例及眼角膜化学伤患者23例作为观察组,同期接受结膜瓣遮盖术治疗的62例(40例角膜溃疡和22例眼角膜化学伤)作为对照组,比较分析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10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9.0%;观察组的视力改善率为10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2.2%(P<0.05)。结论:羊膜移植术可抑制纤维组织增生,减少新生心血管并缓解炎性反应,用于治疗角膜溃疡以及眼角膜化学伤疗效显著,安全可靠,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钟宇军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消化性溃疡60例临床诊治与护理配合

    消化性溃疡是常见多发病,病灶发生在胃与十二指肠。主要体征为周期性节律性上腹痛、嗳气、反酸等,病机演变繁杂,经常涉及多个脏腑。现代医学理论将其归属为“胃脘痛、痞满”范畴,病因在于“胃气失和、气机不利”。用药以“理气止痛”本,审证求因,审因论治。对于患者来说,防病与治病同等重要,做好患者心理护理,尽快解除焦虑,稳定情绪;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饮食定时限量,戒烟酒;规律起居,适当参加劳动及锻炼,减少复发率,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李鑫;梁英春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浅谈高血压疾病的症状与防治

    高血压严重危害人体健康和生活质量,目前高血压病患者在我国有1亿多例,并有继续增长的趋势。因此,从保障身体健康,提高生活质量着眼,充分认识高血压的危害和防治就显得十分必要和迫切。本文就此问题进行论述。

    作者:阿不都米吉提·阿不都克热木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MIPPO)技术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MIPPO)技术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胫骨远端骨折患者60例,根据不同的手术方案随机分为MIPPO组和ORIF组各30例,术后随访,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min)、术中出血量(mL)、住院时间(d)、愈合时间(w)和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比较,MIPPO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愈合时间均明显小于ORIF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MIPPO组手术治疗优良率(90.00%)明显高于ORIF组(60.00%),其术后并发症发生率(6.67%)也显著低于ORIF组(2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IPPO技术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效果明显,可显著提高手术治疗优良率,减少并发症发生,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刘波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地方医学院校基础医学课双语教师培养的思考

    为适应国际化复合型医学人才的需要,双语教学已成为我国医学高等教育的必然趋势,而双语教师的匮乏和能力不足成为制约双语教学工作的瓶颈。针对这一情况,文章提出从青年专业教师中选拔双语教师,通过自学、校本培训、与兄弟院校的合作和交流及出国研修的方式全面培养基础医学课双语教师,使其具备专业素养。

    作者:刘洁;米亚静;景晓红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脑出血患者双硫仑样反应误诊为脑疝形成一例

    目的:提高大家对以神经系统表现为主的双硫仑样反应认识,避免误诊误治。方法:临床分析一例因酒精擦浴导致以神经系统表现为主的双硫仑样反应。结果:静脉滴注头孢哌酮停药第五天,酒精擦浴导致以神经系统表现为主的双硫仑样反应,抗过敏治疗有效。结论:头孢菌素类是临床较为常用抗生素,但应用该药期间直接或间接接触含酒精类物质时,个别患者会出现以神经系统表现为主的双硫仑样反应。如对双硫仑反应认识不足,有可能造成严重后果。

    作者:赵亮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温度和时间对血常规检验结果的影响观察

    目的:通过探讨温度和时间对血常规检验结果的影响,旨在为提高血常规检验的准确性,为疾病的诊断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2013年6月-2013年12月在我中心接受血常规检查的健康体检者260例,随机分成室温保存组和冷藏保存组,测定结果进行对照,记录血常规参数检测结果变化情况。结果:室温保存24h血常规指标中WBC、RBC、Hb、MCH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HCT、PLT指标与对照组差异显著,冷藏保存72 h血常规指标中WBC、RBC、MCH、Hb比较稳定,HCT、PLT在48 h内比较稳定,超过48h与对照组差异显著。结论:不同温度下保存血液样品随着时间的增加对血常规检验结果有一定影响,在临床应用时要结合保存条件在优时间内进行检验。

    作者:管学军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癫痫发作对线粒体脑病的诊断价值

    线粒体脑病在神经内科中比较常见其临床特点比较隐匿不典型,绝大部分患者被误诊为癫痫或其他肌肉疾病,本文通过对多数患者以癫痫发作这一临床表现形式对线粒体脑病进行系统回顾,通过论述线粒体脑病与癫痫发作的关系为临床神经科医师对线粒体脑病这种神经遗传性疾病的诊断治疗及新进展提供一个全新认识,使得本病的诊断更为准确,患者得到及时正确有效的治疗。

    作者:高杰(综述);邓艳春(审校)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超选择性动脉接触性溶栓联合机械碎栓术治疗急性脑梗死的分析

    目的:分析超选择性动脉接触性溶栓联合机械碎栓手术对于急性脑梗死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0年9月到2012年10月的急性脑梗死40例患者资料进行分析研究,40例患者全部进行超选择性动脉接触性溶栓联合机械碎栓手术治疗。对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状况、意识情况、生活活动能力实施评估。结果:40例患者通过超选择性动脉接触性溶栓联合机械碎栓术进行治疗,患者的血管再通几率为82.5%,同进行溶栓之前比较,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评分有显著降低(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同溶栓之前相比,意识情况有显著提高(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实施超选择性动脉接触性溶栓联合机械碎栓术,能够有效增强患者的血管再通几率,改善患者的预后情况,属于比较安全和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中广泛推广。

    作者:苏畅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手术室预防医院感染的护理策略

    目的:对手术室预防医院感染的护理策略进行探讨。方法:每周定期对手术室医院感染情况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每两月组织召开医院感染持续改进会议。结论:采用该护理方案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值得在临床中进行推广。

    作者:王家丽 刊期: 2014年第08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