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银杏叶片治疗31例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心绞痛疗效观察

孙静

关键词:银杏叶片, 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 心绞痛, 临床疗效
摘要:目的:探究与分析银杏叶片治疗31例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自2012年3月~2013年3月收治的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心绞痛患者62例,将其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与试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试验组在其基础上加服银杏叶片,观察与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试验组患者达总有效的人数较对照组达总有效的人数明显增多,多25.81%,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银杏叶片结合消心痛治疗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确切,不良反应较少,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老年髋关节置换围手术期患者静脉血栓风险的评估

    目的:研究老年髋关节置换围手术期患者出现静脉血栓的风险,建立髋关节置换围手术期静脉血栓实验室标准化评价模式。方法:对不同时间180例老年髋关节置换患者进行检测,采用vidas酶联免疫荧光分析仪测定D-二聚体,Tf(凝血系统启动因子),vwF(血管损伤标志物)。结果:体内D-二聚体含量高过指标的患者中30%存在静脉血栓的症状,70%不存在静脉血栓的症状。而体内D-二聚体含量正常的患者都不存在静脉血栓的症状。结论:在判断患者出现静脉血栓的重要指标是D-二聚体,可以预测血栓形成趋势,确定干预策略提供客观依据。

    作者:张振芳;崔泽华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肩周炎50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性分析中西医结合在肩周炎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择取100例到我院就诊的肩周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观察组(50例),参照组(50例)。其中,参照组采用西医治疗,观察组采用中西医治疗,对比两组不同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6%)高于参照组(72%),两组数值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在肩周炎的治疗中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杨明珠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有酮症倾向的糖尿病患者口服降糖药治疗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口服降糖药物在糖尿病伴随酮症倾向(KPD)的患者治疗中的效果。方法:以56例KPD为对象,单纯使用优降糖、拜糖平、二甲双胍这三种口服降糖药为其进行联合治疗,若其病情的控制状况无法达标,再改用胰岛素。结果:56例患者通过口服降糖药,50例病情控制达标,达标率为89.29%,血C肽水平、HbA1 c水平二者均明显改善,相较于治疗前,P<0.05。结论:KPD患者若不愿以胰岛素进行初步的治疗,可根据实际情况以优降糖、拜糖平及二甲双孤为其进行联合治疗,此种治疗的达标率也较高,可得到较高疗效。

    作者:慈立新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针对医疗事故纠纷处理模式的选择

    进入21世纪以来,医疗费用的上涨趋势很快,医疗服务的水平却远远达不到患者的期望值,再加上各种社会保障机制尚不完善,使得医疗事故纠纷层出不穷,部分地区甚至出现矛盾激化的情况。如何减少医疗事故纠纷以及医疗事故纠纷发生后采取什么样的处理模式日益引起了人们的关注。本文介绍了国内外处理医疗事故纠纷的模式,并就如何选择合适的医疗事故纠纷处理模式提出了建议。

    作者:马玉文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分析研究骨科护理风险及风险机制的临床应用

    目的:分析研究骨科护理风险临床应用,并引进风险管理机制。方法:选取2010年5月~2012年5月期间于我院接受治疗的骨科患者,计算机随机选取2010年5月~2011年5月期间患者共2000例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计算机随机选取2011年6月~2012年5月期间患者共2000例为实验组,建立风险管理机制,并实施相应护理。比较两组风险事件发生率。结果:实验组风险事件发生率为5%,对照组风险事件发生率为8%,实验组的各项护理差错事件均显著小于对照组,且护理差错事故发生率为5%,显著小于对照组的8%,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骨科护理及风险机制的临床应用具有效果显著,降低了事故发生率,减少医患双方的了损失,值得临床的普及和推广。

    作者:焦萍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临床治疗护理分析

    目的:探讨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临床治疗护理。方法:选取2011年5月~2012年6月我院收治的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16例患者临床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6例患者中13例患者治疗效果良好,生活状态较好,3例患者死亡,其中1例死于胆管癌全身转移,2例死于肝功能衰竭。结论:护理工作对于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患者的临床治疗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生活护理、糖皮质激素异常反应护理、病情监测护理、心理护理以及出院指导都有利于患者治疗效果的提高。

    作者:徐玉萍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早期积极手术和应用尼莫地平在治疗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早期积极手术和应用尼莫地平在治疗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我院脑外科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68例,根究研究需要随机分配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4例,实验组患者早期实施去瓣膜减压术联合尼莫地平用药,对照组仅实施早期积极手术。对比两组患者术后昏迷的恢复情况以及术后并发症情况,分析手术联合用药在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救治中的影响。结果:实验组术后患者昏迷情况改善程度较对照组好,总有效率达97.1%,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低,总有效率为94.1%,均符合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早期积极手术和应用尼莫地平在治疗急性重型颅脑损伤中具有重要意义,值得推广。

    作者:赵纯超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优质护理服务在妇科疾病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将优质护理服务应用到妇科疾病患者的日常护理当中,并对其效果进行分析。方法:对520位在我院进行妇科疾病治疗的患者进行融入了优质护理服务的日常护理方法,通过我院自行设计的护理满意度调查表将患者的护理工作满意情况进行调查。结果:520位患者问卷调查满意度结果显示满意率高达96.9%。结论:护患关系的和谐一直是医疗工作者关心的重要矛盾,在医院的护理中,优质的护理服务势必会带来的良好的护患关系。将优质护理服务理念融入到妇科疾病患者的日常护理中,对于保证患者的满意度、提高医院护理质量、保证护患关系稳定所起到的作用是积极的。

    作者:李彦彦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中药及有效成分提高免疫力的研究进展

    中医中药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与之相关的研究越来越多,本文以退热清咽颗粒和黄芪等复方中药在提高免疫力方面的研究为例,介绍了中药在提高免疫力发面的研究进展。

    作者:包立红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Nd:YAG激光治疗后发性白内障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采用Nd:YAG激光行后囊膜切开术治疗后发性白内障的方法及并发症的防治。方法:对42例(52眼)明显影响视力的Ⅰ~Ⅲ级后发性白内障患者行Nd:YAG激光后囊膜切开术,根据后囊混浊程度及厚度从小能量开始逐渐增加能量,直至获得满意效果。结果:截囊成功率为100%,术后51眼佳矫正视力提高,占98.07%。并发症:术中轻度晶体点状损伤2眼,占3.84%;术后短暂眼压升高3眼,占5.76%。结论:Nd:YAG激光后囊切开术治疗后发性白内障是安全、有效、迅速的方法。准确瞄准和聚焦、低能量、射击次数少、后囊膜小切孔可有效防止其并发症。

    作者:付金营;郑泉清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血液检验标本误差原因探讨

    目的:探讨血液检验标本误差的影响因素,进一步提高血液检验结果的准确性。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3月~2012年3月血液检验科血液标本20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出现40例血液检验误差标本,相关资料完整,对其误差形成的原因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提出改进意见。结果:通过患者准备、标本采集、标本送检等,是血液检验标本误差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加强检验前、检验中的质量因素控制,对常见的质量影响因素进行针对性预防,是减少血液检验标本误差,提高检验结果准确性的重要保证。

    作者:宋泽琴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处早期妊娠70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处妊娠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收治的70例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处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70例患者中治疗前明确诊断39例,误诊31例。两种方法的治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26,P<0.05)。结论:阴道彩超的应用可使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处妊娠早期确诊。病灶清除能提高本病的治愈率。病灶清除的方法依病灶侵入的深度不同而异。为避免大出血及子宫切除,病灶深入肌层者应首选开腹或腹腔镜下病灶切除。

    作者:侯迪;刘亚楠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门诊手足口病临床治疗分析

    目的:对门诊轻型手足口病150例患者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对2011年6月~2013年6月的门诊轻型手足口患者分析。结果:所有病例及时、早期治疗,均获痊愈。未出现的严重的并发症。结论:每年的6~8月,2~3岁的儿童容易有特征性的皮疹(手、足、口部位有水疱,伴有发热或不发热)以上可以临床诊断是手足口病。只要及时、早期治疗,给予重视,全部治愈。

    作者:潘艺梅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探讨抗生素在儿科临床中的合理应用

    抗生素目前在临床儿科感染治疗中被广泛的应用,但是由于患儿的机体处于正在发育的状态,使得对抗生素药物的代谢较差,在使用不合理的情况下,就会发生药物不良反应,对患儿造成严重的伤害。目前临床上存在很多抗生素使用不合理的现象,本文将探讨分析儿科临床上合理应用抗生素的方法,促进临床的合理用药。

    作者:陈才侠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乡镇医院开展优质护理的困难与干预措施

    目的:强化基础护理,规范护理工作流程,改变护士服务理念,提升护理内涵,调动护士的积极性,为病人提供责任制的整体护理。方法:分析现状,找出差距,争取领导支持,从转变理念,加强护理人员知识培训、改变绩效分配等方法,达到政府满意、社会满意,患者满意。结果:把时间留给护士,把护士还给病人,达到提高护理质量、改善护患关系为工作目标。结论:乡镇卫生院开展优质护理存在很多困难,但是通过我们领导重视,医务人员转变服务理念,逐步改变工作模式和绩效分配方式,优质护理得到推行,对提高护理工作质量和病人满意度非常重要。

    作者:敖开维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浅析综合医院的门诊护理特点及护理管理措施

    目的:分析研究综合医院门诊护理的特点和护理人员管理的相关问题,为医院护理提供了合理的参考。方法:结合综合医院中护理和管理的特点,从全面上进行了综合研究,针对护理人员的整体素质能有很大的提高,制定了相关的制度。结果:加强了综合医院门诊护理和护理管理素质的培养,使门诊护理的工作得到了患者极高的满意度。结论:医院的门诊护理治疗使目前比较方便、快速、价格可以承担起的一种医疗治疗模式,门诊护理人员要不断的提高自身的专业知识和专业素质,才能做好管理工作同时也会得到患者的夸奖和信任,从而满足他们的需要。

    作者:王艳秋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中国食品卫生监督管理现状及发展分析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在不断的提高,对食品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一直以来我国就非常重视对食品卫生的监督管理,但是仍存在一定的问题。本文就目前我国食品卫生监督管理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且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措施。

    作者:杨高中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氟化物防龋的研究认知

    在龋病的预防中氟化物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其效果肯定、方法简单,被成功的运用在龋病的日常防治中。对于氟化物防龋的机制研究也成为口腔预防医学的重要目标。本文对氟化物防龋机制中的氟化物对于牙釉质、牙本质脱矿的抑制,氟化物促进脱矿的牙釉质、牙本质的再矿化以及氟化物对于致龋菌生长代谢的抑制等方面的论述。

    作者:胡倩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心理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预后生活质量的影响观察

    目的:探究心理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心理状态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6月~2012年6月在我院治疗冠心病的患者192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96例,观察组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只进行一般的护理,观察两组患者预后的生活质量及患者和家属的满意度,并进行比较。结果:在生活质量方面,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在患者及家属对护理的满意程度方面,观察组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冠心病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提高患者预后的生活质量,提高患者及家属对治疗和护理的满意程度,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唐霞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心电图变化临床分析

    目的:对急性脑血管患者心电图变化情况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此次临床研究主要以我院在2011年1月~2012年1月份收治的100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进行心电图检测,观察患者心电图的变化情况。结果:经临床研究结果显示,100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中有74例患者存在心电图异常情况,构成比为74%;72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中有52例患者出现心电图异常,构成比为72.2%;其余28例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中,有22例患者出现心电图异常,构成比为78.6%。结论:经临床研究结果表明,急性脑血管病可致心电图异常,临床医生在对患者进行治疗的同时,需要对患者原有心脏疾病进行了解,同时并对心电图进行监测,以便采取有效治疗措施,整体化治疗,降低死亡率,改善脑血管病预后等。

    作者:闫朝霞 刊期: 2013年第10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