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依那普利与尼莫地平治疗老年高血压病的临床观察

王秀丽;孔丽敏;邢丽蕴;曲维英

关键词:
摘要:高血压病是老年人常见的疾病.年龄超过60岁,其收缩压≥160mmHg及/或舒张压≥90mmHg,即可诊断为老年高血压病[1].目前治疗老年高血压病主张采用作用温和,疗效持久,副作用小的药物,以及具有减轻对靶器官损伤的药物.我科自1998年7月至2000年6月间共收治轻、中、重度高血压病人97例,随机对照观察应用依那普利和依那普利与尼莫地平联用的降压疗效,现报告如下: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急性会厌炎40例治疗体会

    我院1990年1月-2001年3月收治的40例急性会厌炎报告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临床资料40例中男22例,女18例;年龄24-61岁,平均34岁,病程3小时-2天,其中发病前有明显过度疲劳、受凉史31例,外伤史4例,烟酒过度4例,鼻咽癌放疗后1例;症状主要表现为发音低沉或含糊不清者17例,咽喉痛不能吞咽进食12例,呼吸困难8例,声音嘶哑3例,发热38℃以上26例,38℃以下以及不发热者14例;间接喉镜检查均发现会厌舌面粘膜充血、肿胀.其中有3例会厌高度充血、肿胀,呈马蹄型.同时伴有杓区、杓会厌皱襞红肿者有21例,颈淋巴结肿痛6例,会厌舌面溃疡2例,会厌脓肿1例.

    作者:周瑞康;胡松勤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阻塞性呼吸暂停综合征的手术治疗(附6例报告)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DSAS)其病因主要是呼吸道狭窄.我科于1999年9月始采用气管切开+腭咽成形术(UPP)+舌根部分切除治疗DSAS 6例疗效满意.1 临床资料6例均为男性,均为肥胖体型,颈短粗,5例体重均在107-135kg,年龄34-39岁,仅1例体重89kg,年龄67岁,病程7-11年.共有症状:睡眠时打鼾,呼吸暂停次数达十多次,5例扁桃体I度-II度,1例轻度萎缩.悬雍垂及舌根均肥厚,2例右侧下鼻甲肥大,6例均有血压高,不同程度心脏受累,3例曾行激光治疗均失败.

    作者:董和霞;王亚萍;王艳;张爱玲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的进展

    随着临床医学的发展,近10余年来,肝癌的诊治工作取得了较高的进展,原发性肝癌介入性治疗等科学技术也迅猛发展,医学影像学,血管导管等现代化检查技术不断更新,并广泛应用于临床,使诊断与治疗疾病的水平得到了提高[1].

    作者:艾比布拉 .艾沙;买买提阿布都拉 .肉孜买买提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浅谈分娩期心理护理

    分娩能否顺利完成,取决于产力、产道和胎儿3个主要因素.但分娩期产妇的心理状态,对产程的影响不容忽视,心理护理已成为新的医学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临床护理实践中如果忽视心理护理这一重要环节,就会给病人造成痛苦.本文结合实际,针对产程中的3个主要因素做好心理护理,体会如下.

    作者:唐晓美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综合疗法治疗脑血栓形成及脑梗塞偏瘫30例临床观察

    动脉粥样硬化,脑梗塞是危害中老年人群健康的常见疾病,其发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病程迁延,致残率极高.本文对30例脑血栓形成患者采用药物、针灸、理疗、功能锻炼等综合疗法,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卫平;姜二华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提高新生儿留尿成功率的体会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疾病的诊断不仅依据临床症状和体征,而且需要检验的紧密配合.收集尿标本作物理、化学、细菌学及显微镜等检查,以了解病情,协助诊断和治疗,是临床三大常规之一.但由于新生儿排尿不定时,以往留尿的成功率低.我科1999年1月-2000年12月收治新生儿368例,应用婴幼儿尿液收集器,并改进留尿方法,提高了新生儿留尿成功率,现总结如下:

    作者:徐妹;潘丽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应重视中药煅制法

    煅制法在中药炮制与临床应用方面具有重要性,笔者就其煅制的目的意义和工艺等方面结合近年来的研究情况,谈谈自己的肤浅认识.1 煅制的目的和意义

    作者:原凤山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丁卡因表面麻醉对置胃管时不良反应的影响

    我们于1995-1999年,在置胃管前使用丁卡因喷喉 ,以降低置胃管引起的不良反应,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选胃肠道择期手术患者50例,心功能Ⅰ-Ⅱ级,男31例,女19例,大年龄67岁,小年龄18岁,平均年龄 57岁.其中,肠道手术30例,胃、十二指肠手术10例,直肠及结肠手术10例.所有病例术前均无高血压病、心脏病病史,心电图均正常.将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见表1,经统计学分析,两组在年龄、性别方面无显著性差异,有可比性.

    作者:凃月德;张萱;赵芸萍;杨会平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精神病患者入院前治疗情况分析

    本文对首次住院治疗的92名精神病患者入院前接受治疗的情况作了调查,发现90%的患者在入院前接受过不同方法的治疗.所采用的治疗方法的种类及数量,城、乡患者间多有明显差异,反映出家属对精神疾病的认识不同,宜引起临床工作者的重视.

    作者:马俊国;徐富玲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一次性宫颈麻醉器在人工流产术中的应用

    1 资料与方法1.1 观察对象与分组:自1999年7月至12月,对孕10周以内来门诊行人工流产的病例149例,随机分成三组.宫腔及颈管粘膜表面麻醉,用一次性宫颈麻醉器(简称麻醉器组)50例,其中未产妇30例,经产妇20例;运用一次性注射器(简称注射器组)49例,其中未产妇30例,经产妇19例;对照组50例不使用任何麻醉方式或药物,其中未产妇30例,经产妇20例.

    作者:刘书莲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成人上中切牙近中间隙关闭的新方法

    成人上中切牙近中间隙临床上较为常见.我们采用贴管、橡皮圈牵引矫治法对52例成人患有两个上中切牙之间有间隙的错颌畸形进行了矫治,均获得较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1 矫治原理采用酸蚀-复合树脂技术,将金属(直径0.5mm)直接粘贴于唇面颈部的釉质上,互为支抗.借助于橡皮圈弹性的牵引力,对两个中切牙施加缓和而持续的力量,使牙齿相互向近中移动,这种在生理范围内导致牙齿位置的改变,可达到间隙关闭的矫治目的.

    作者:任文举;宿文涛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急腹症围术期急性心肌梗塞临床特点(附12例报告)

    急腹症患者病情危重,围术期并发症多,但合并急性心肌梗塞(AMI)国内报道不多.近年来,我国冠心病的发病率逐年增高,冠心病因其他疾病而需手术者也随之增加,由于手术及麻醉方法的不断改进,手术指征较以往放宽[1],因此外科医师和内科医师需要注意围术期冠心病的加重或恶化.我院1990年8月至2001年2月收住12例,探讨急腹症围术期的AMI临床特点,报告如下.

    作者:宋绍敏;刘春英;吴万成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老年妇科手术临床处理探讨

    老年妇女手术,由于免疫功能低下,机体代偿能力和修复能力差给围术期带来不利.只要我们了解老年妇科疾病的特点,作好术前、术中、术后检查和治疗,能达到预期的目的.1 术前准备

    作者:刘永平;刘振春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细胞因子与自身免疫性疾病

    细胞因子是一组由免疫细胞产生的具有多种生物学活性的蛋白质或肽类,可通过与相应的靶细胞表面的特异性受体结合而产生不同的生物学效应.甲状腺细胞既可表达部分细胞因子受体,也可合成并释放多种细胞因子.近年来,细胞因子在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AITD)发病中的作用正倍受重视,现就从免疫学角度概述其发病机理:

    作者:金耀建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大黄蟅虫丸临床新用

    肠粘连肠梗阻系腹盆腔手术后出现的并发症,目前以预防为主,无理想的治疗方法.我部自2000年1-12月以大黄蟅虫丸治疗腹盆腔肿瘤病人术后肠粘连肠梗阻共32例,疗效较好,现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自2000年1-12月,共选择腹盆腔肿瘤术后病人32例,年龄30-70岁,平均58岁,男17例,女15例,其中胃癌13例,结肠癌8例,直肠癌7例,宫体癌2例,宫颈癌1例,腹腔淋巴瘤1例;除宫颈癌和宫体癌病人共3例未接受化疗外,余29例均接受化疗;另有7例直肠癌、2例宫体癌、1例宫颈癌病人,共10例接受术后放疗,剂量从全盆腔DT40-60Gy(包括缩野加量)不等.所有病人60分,术前无胃肠道梗阻,服药期间经B超、CT、MRI等检查未出现肿瘤转移或复发引起的肠粘连肠梗阻.

    作者:张锡荣;李莉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简易腹水回输法治疗血透患者顽固性腹水

    终末期肾脏病(ESRD)患者行血液透析(HD)治疗过程中,部分病人可并发顽固性腹水.过去对这类患者的治疗多采用血透过程中输注人体白蛋白或新鲜血浆,同时增加超滤量,或者采用体外将抽出的腹水通过腹水回收机或血透机浓缩,然后再输注给患者.前者价格昂贵,后者操作繁琐,且易发生过敏反应.我院探索简易腹水回输法,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杜金云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西咪替丁防治脑出血并发应激性溃疡出血63例临床观察

    应激性溃疡出血是重症出血性疾病早期严重的并发症之一,高血压脑出血病人出现应激性溃疡往往是病情严重和预后不良的表现[1].我院自1995年4月至2000年12月应用西咪替丁注射液,预防性治疗重型高血压脑出血后应激性溃疡出血的发生.

    作者:张风英;郭志勇;赵慧军;刘荣生;任和平;张毓芳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氯氮平合并舒必利与单用氯氮平舒必利治疗精神分裂症对照研究

    目的:评估氯氮平、舒必利单用与联用的临床疗效与副作用.方法:将9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3组,A组(氯氮平组)、B组(舒必利组)、C组(联用组).疗程8周,采用临床疗效评定、BPRS量表评定疗效,TESS量表评定副作用.结果:临床疗效评定,合用组显效率明显高于二单用组,有显著和极显著差异.BPRS量表评定,3组疗后与疗前组内比较各因子分均降低,有显著性和非常显著性差异.组间比较缺乏活力及激活因子分A组高于B组及C组,有显著差异和极显著差异.思维障碍因子分B组高于A组及C组,有显著差异和极显著差异.TESS量表评定,A组行为毒性因子、植物神经因子及心血管因子分明显高于B组及C组,差异显著和极显著.TESS总分始于第4周A组分别高于C组和B组,存在显著差异和极显著差异,随着治疗进行各组差异不显著.结论:氯氮平、舒必利联用效果好,副作用少,联用可行.

    作者:宫本庆;母金明;宋惠丽;宋黎晓;李大江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小儿支气管异物6例误诊分析

    小儿支气管异物在临床工作中并不少见,如果未得到及时的诊断和治疗常会导致严重的并发症,甚至危及患儿生命.本文仅从儿科角度分析6例小儿支气管异物误诊原因,以期儿科医生在临床工作中防止和减少误诊.

    作者:程志忠;温建玲;张群威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5-单硝酸异山梨酯治疗心绞痛86例疗效观察

    5-单硝酸异山梨酯是硝酸异山梨酯的主要活性代谢产物,由于其无须经肝脏代谢即可达到生物效应,因此是一种较硝酸异山梨酯更为有效的新型硝酸酯类抗心绞痛药物.我们选择86例心绞痛住院病人,应用5-单硝酸异山梨酯进行疗效观察,报告如下:

    作者:程树亮;李冰;季忠军;高举平 刊期: 2001年第06期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

主管:北京市医学情报所

主办:中华临床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