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上颌结节麻醉引起双侧颌面颈广泛血肿1例报告

宿文涛;任文举

关键词:
摘要:患者,王某,男,40岁,入院后,在右上颌结节+腭大孔麻醉下行 8 拔除术,术中发现患者右颊部肿胀,考虑为上颌结节麻醉刺破翼静脉丛引起血肿所致.予以压迫止血、冷敷,观察2小时无异常后离院.第二天,患者双侧颌面颈部青紫肿胀,进食困难,急诊入院.检查:患者双侧面颊部、眼周、颌下、舌下、颏部、颈部至锁骨水平,弥漫性肿胀瘀血,上下唇肥厚突,舌体被挤压抬高, 8牙槽窝少量渗血.化验检查:血小板计数200×109/L,出血时间1min,凝血时间2min.诊断:颌面颈部血肿.处理:保持呼吸通畅,局部冷敷,给予青霉素、止血敏等药物对症处理, 8 天后肿胀消除,瘀血吸收,痊愈出院.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老年人用药值得注意的问题

    笔者对1280人次的处方分析中发现,老年人用药处方存有不够完备、不够合理等现象.如何做到老年人正确用药,个人体会应注意以下几点:1 根据个体差异合理用药老年人的个体差异是个体生存过程中适应外界条件的改变而产生的机体新陈代谢变化,从而改变机体对药物的反应性,例如苯妥英钠治疗浓度在10-20mg/nt,通常认为患者每天服300mg苯妥英钠可控制癫痫发作,但并非如此.

    作者:孙炳华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院外护理指导

    做好高血压患者的院外指导,充分发挥患者的主观能动性,做好自我保健积极配合医疗,将患者的血压值控制在正常或接近正常的水平.可延缓高血压引起的一系列生理和病理变化,延长患者的生命,提高生活质量.对护理工作者来说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作者:潘丽;徐妹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心脏直视手术中抗凝和止血药物的应用

    心脏直视手术要在体外循环的基础上进行,而体外循环的建立需要控制病人的凝血功能,而其撤离又要恢复其止血功能,因此心脏手术中抗凝和止血药物的应用直接影响到心脏直视手术成功与否和病人的生命安全.现就体外循环术中常用抗凝和止血药物的种类、作用机理、使用方法及不良反应综述如下.

    作者:刘翠平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成人上中切牙近中间隙关闭的新方法

    成人上中切牙近中间隙临床上较为常见.我们采用贴管、橡皮圈牵引矫治法对52例成人患有两个上中切牙之间有间隙的错颌畸形进行了矫治,均获得较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1 矫治原理采用酸蚀-复合树脂技术,将金属(直径0.5mm)直接粘贴于唇面颈部的釉质上,互为支抗.借助于橡皮圈弹性的牵引力,对两个中切牙施加缓和而持续的力量,使牙齿相互向近中移动,这种在生理范围内导致牙齿位置的改变,可达到间隙关闭的矫治目的.

    作者:任文举;宿文涛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氯氮平致药源性肺水肿9例报告

    氯氮平致药源性肺水肿发生率较高.现将我院1998-2000年期间门诊、住院病人氯氮平所致药源性肺水肿9例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9例中男7例,女2例,年龄38-57岁.精神分裂症6例,情感性精神障碍3例.门诊3例,住院6例.服药剂量均从50-100mg/日开始,出现肺水肿时剂量在200-500mg/日,其中200-300mg/日1例占11.1%,300-400mg/日2例占22.2%,400-500mg/日6例占66.7%.服药至出现肺水肿的时间为2-24月.

    作者:林中;孙守宪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PCR和ELISA技术早期诊断急性呼吸道感染病原体的评估

    目的:通过分析聚合酶链反应(PCR)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急性呼吸道感染(ARI)病原体的结果,评价PCR和ELISA方法在ARI病原学早期诊断方面的实用价值.方法:ARI病人122例为实验组、健康人48例为对照组,共同组成研究对象.采集鼻咽部分泌物和静脉血液为实验标本.用PCR技术对鼻咽分泌物检测腺病毒(ADV)、呼吸道合胞病毒(RSV)、肺炎衣原体(CP)和肺炎支原体(MP),用ELISA方法对静脉血液检测ADV-IgM、CP- IgM、MP- IgM.结果:ARI组的阳性结果分别为ADV-DNA 9.8% (12/122)和ADV-IgM 4.9%(6/122)、RSV-RNA 26.2%(32/122)、CP-DNA 33.6%(41/122)和CP-IgM 13.9%(17/122)、MP-DNA10.6%(13/122)和MP-IgM 6.6%(8/122).对照组也有一定的阳性检测结果.ARI组与对照组检测结果的差别具有显著性(X2 test, p<0.05-0.001).结论:PCR技术是一种实用的ARI临床病原学早期诊断方法,而ELISA方法对ARI病原学早期诊断不敏感,CP、RSV、ADV、MP等是导致ARI重要的病原体.

    作者:刘霞;薛承岩;杨桂梅;侯文敏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用施普善治疗高血压脑出血、脑梗塞和重型颅脑损伤的疗效观察

    我院应用奥地利依比威药厂生产的施普善(原名脑活素Cerbrolysin)治疗多种神经科疾病,脑活素治疗的病例中约90%属于高血压脑出血(简称脑出血)、脑梗塞和重型颅脑损伤(简称脑外伤)这3类疾病.本文采用随机抽样法抽取病历,总结施普善对这3类疾病的治疗效果,统计学分析表明,治疗组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施普善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总结如下.

    作者:尹龙;黄楹;焦德让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波姆光治疗子宫颈糜烂580例分析

    我科应用波姆光治疗子宫颈糜烂580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580例,均符合子宫颈糜烂的诊断标准,年龄20-30岁302例;30-40岁,169例;41-50岁,110例.城市居民394例;农村186例.I度糜烂 144例,占25%,II度糜烂314例,占54%,III度糜烂122例,占21%.病程短者1个月,长者达1年,临床表现大多数症状有白带增多,有臭味,大量血性白带,多伴腰酸,下腹部疼痛.

    作者:李靖素;韩石蕊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下颌第三磨牙阻生80例拔除的术前准备探讨

    下颌第三磨牙阻生在拔除前均有不同程度的感染史:(1)术前一定要抗炎治疗,待炎症消除后施行拔除术;(2)摄片根据X光片确定阻生的种类及牙根的状况来确定术中所需的器械及手术步骤和麻醉的用量及麻醉的方法.

    作者:于聪霞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提高新生儿留尿成功率的体会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疾病的诊断不仅依据临床症状和体征,而且需要检验的紧密配合.收集尿标本作物理、化学、细菌学及显微镜等检查,以了解病情,协助诊断和治疗,是临床三大常规之一.但由于新生儿排尿不定时,以往留尿的成功率低.我科1999年1月-2000年12月收治新生儿368例,应用婴幼儿尿液收集器,并改进留尿方法,提高了新生儿留尿成功率,现总结如下:

    作者:徐妹;潘丽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老年妇科手术临床处理探讨

    老年妇女手术,由于免疫功能低下,机体代偿能力和修复能力差给围术期带来不利.只要我们了解老年妇科疾病的特点,作好术前、术中、术后检查和治疗,能达到预期的目的.1 术前准备

    作者:刘永平;刘振春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电子阴道镜在宫颈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宫颈病变是宫颈区域发生的各种病变,包括慢性宫颈炎、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及宫颈癌等.随着阴道镜技术的发展,应用范围日趋扩大,在宫颈病变的诊断和治疗中的指导作用也逐渐被重视起来.我院妇产科自1999年底开始使用电子阴道镜,现就其应用总结如下:

    作者:孟戈;吴庆庆;龙棣;成九梅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80例妇科腹腔镜手术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

    我科自1999年8月至2000年8月共做腹腔镜手术82例,均痊愈出院.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病例中,卵巢囊肿剥除40例,宫外孕摘除15例,子宫全切3例,卵巢畸胎瘤切除22例,诊断性腹腔镜手术2例,年龄为20-45岁,平均23.5岁.全麻5例,连续硬膜外麻醉65例,局部麻醉2例.手术时间50分钟至3小时,失血50-150ml,平均术后住院2.5d.

    作者:李素洁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阻塞性呼吸暂停综合征的手术治疗(附6例报告)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DSAS)其病因主要是呼吸道狭窄.我科于1999年9月始采用气管切开+腭咽成形术(UPP)+舌根部分切除治疗DSAS 6例疗效满意.1 临床资料6例均为男性,均为肥胖体型,颈短粗,5例体重均在107-135kg,年龄34-39岁,仅1例体重89kg,年龄67岁,病程7-11年.共有症状:睡眠时打鼾,呼吸暂停次数达十多次,5例扁桃体I度-II度,1例轻度萎缩.悬雍垂及舌根均肥厚,2例右侧下鼻甲肥大,6例均有血压高,不同程度心脏受累,3例曾行激光治疗均失败.

    作者:董和霞;王亚萍;王艳;张爱玲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依那普利与尼莫地平治疗老年高血压病的临床观察

    高血压病是老年人常见的疾病.年龄超过60岁,其收缩压≥160mmHg及/或舒张压≥90mmHg,即可诊断为老年高血压病[1].目前治疗老年高血压病主张采用作用温和,疗效持久,副作用小的药物,以及具有减轻对靶器官损伤的药物.我科自1998年7月至2000年6月间共收治轻、中、重度高血压病人97例,随机对照观察应用依那普利和依那普利与尼莫地平联用的降压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秀丽;孔丽敏;邢丽蕴;曲维英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氯氮平合并舒必利与单用氯氮平舒必利治疗精神分裂症对照研究

    目的:评估氯氮平、舒必利单用与联用的临床疗效与副作用.方法:将9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3组,A组(氯氮平组)、B组(舒必利组)、C组(联用组).疗程8周,采用临床疗效评定、BPRS量表评定疗效,TESS量表评定副作用.结果:临床疗效评定,合用组显效率明显高于二单用组,有显著和极显著差异.BPRS量表评定,3组疗后与疗前组内比较各因子分均降低,有显著性和非常显著性差异.组间比较缺乏活力及激活因子分A组高于B组及C组,有显著差异和极显著差异.思维障碍因子分B组高于A组及C组,有显著差异和极显著差异.TESS量表评定,A组行为毒性因子、植物神经因子及心血管因子分明显高于B组及C组,差异显著和极显著.TESS总分始于第4周A组分别高于C组和B组,存在显著差异和极显著差异,随着治疗进行各组差异不显著.结论:氯氮平、舒必利联用效果好,副作用少,联用可行.

    作者:宫本庆;母金明;宋惠丽;宋黎晓;李大江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严重创伤病人术中输液通路选择

    严重复合伤病员,其病情紧急、复杂危重.在处理上需要医护密切配合.在手术室中,做好有效循环的维持,是手术室护士的重大职责,护士在手术抢救及麻醉过程中,必须掌握好静脉输液通路佳选择,它是保证病人渡过失血性休克的关键之一.

    作者:朱惠玉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急性肺栓塞典型心电图表现1例

    患者女,35岁.因自10米高楼房坠落10小时,以骨盆骨折、股骨髁间粉碎性骨折、前踝内踝开放性骨折(右)、失血性休克收入院.入院查体:体温T35.2℃,P140次/min,R30次/min,血压未测出,呈昏迷状态.两肺呼吸音清,心音低钝,未闻及杂音,肝脾未触及.心电图:窦性心动过速,大致正常心电图.住院后对骨折部位行清创、复位、石膏外固定术,予头孢曲松钠、灭滴灵预防感染、补液及输血等治疗.入院后第5天神智转清,双肺呼吸音清,P114次/min.住院治疗15天,患者排便后突然出现呼吸困难,呼吸频率为40次/min,双肺均可闻及哮鸣音,心率138次/min,律整,血压60/40mmHg.心电图示:I导联QRS波呈rS型、III导联QRS波呈Qr型、V1-5导联QRS波呈rS.III导联、AVF导联T波倒置.考虑为肺栓塞,经抢救无效死亡.

    作者:刘宝珍;石英杰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复方百部止咳糖浆的制备及临床应用

    复方百部止咳糖浆是我院几年来治疗百日咳验方的改进处方,对其制备工艺及质量标准进行了研究,百日咳治疗,疗效好,对外感伤风咳嗽,特别对顽固性咳嗽疗效亦非常好,报道如下:1 处方组成

    作者:张永敏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硫酸镁在心血管疾病治疗中的应用

    硫酸镁的主要成份是镁离子,其在体内含量仅次于钙、钠、钾,主要存在于细胞内,药理作用是催化和激活300多种酶的激活剂,并参与蛋白质及核酸的合成、碳水化物及脂肪的代谢、膜的离子转运、神经冲动的产生及传递以及肌肉的收缩等.

    作者:孟宪伟;宋燕燕 刊期: 2001年第06期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

主管:北京市医学情报所

主办:中华临床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