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小切口切除术在甲状腺瘤手术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李兴红;王小燕

关键词:甲状腺瘤, 小切口手术, 传统手术, 效果观察
摘要:目的::探讨小切口切除术在甲状腺瘤手术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8月至2015年8月收治的甲状腺腺瘤患者3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传统手术方法及小切口切除术方法分为两组,观察对比两组的手术时间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平均住院时间对比存在明显的差异(P<0.05),观察组无1例出现并发症,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9.2%,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存在显著差异( P<0.05)。结论:小切口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瘤疾病具有手术创伤小、出血量较少、术后伤口愈合快、住院时间较短等优点,且此方法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世界临床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麝香保心丸联合曲美他嗪治疗老年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

    目的::分析并讨论麝香保心丸联合曲美他嗪治疗老年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9月至2015年10月我院收治的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老年患者7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曲美他嗪治疗,观察组使用麝香保心丸联合曲美他嗪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使用麝香保心丸与曲美他嗪联合治疗老年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广泛推广和应用。

    作者:张静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靶控输注在妇科腹腔镜手术麻醉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靶控输注在妇科腹腔镜手术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按照麻醉方式不同将90例行腹腔镜手术的妇科患者分成对照组(45例)和试验组(4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瑞芬太尼联合七氟醚静吸复合麻醉,试验组患者给予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靶控输注麻醉。结果:试验组患者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患者(P<0.05);试验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在妇科腹腔镜手术麻醉中,应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靶控输注麻醉的效果比较理想,患者术后能快速苏醒,而且恢复时间短,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赵明志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白眉蛇毒血凝酶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白眉蛇毒血凝酶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62例就诊我院消化内科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治疗组,每组各31例,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的平均血小板数目和平均凝血酶时间。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平均凝血酶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白眉蛇毒血凝酶用于上消化道出血的治疗是安全、有效、快捷的,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玉富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开腹胃穿孔修补术治疗胃穿孔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开腹手术下行胃穿孔修补术治疗胃穿孔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选取本院2014年4月至2015年4月收治的52例胃穿孔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26例。治疗组患者进行开腹胃穿孔修补术,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内科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2%,对照组为76.9%,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治疗组患者的下床时间及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腹胃穿孔修补术治疗胃穿孔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明显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帮助患者早日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肖渝;陶蕾;廖炜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人血丙种球蛋白治疗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研究人血丙种球蛋白治疗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 RMPP)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来我院就诊,被诊断为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两组患者均先进行体液免疫检测等检查,对照组患者选择进行一系列常规性治疗(包括吸氧、止咳化痰、雾化吸入、抗感染等),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使用人血丙种球蛋白进行治疗,治疗过程中密切关注并记录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进行详细准确的临床疗效分析。结果:两组的临床症状均得到良好改善,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症状改善或病情好转所用时间明显缩短,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人血丙种球蛋白治疗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效果显著,住院时间得到明显缩短,可广泛推广使用。

    作者:刘玉容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CIK细胞联合化疗治疗中晚期肺腺癌的临床观察

    目的::分析CIK细胞(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联合化疗治疗中晚期肺腺癌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试验组42例化疗后接受CIK治疗的中晚期肺腺癌患者,采集其外周血提取单个核细胞(PBMCs),经体外扩增培养CIK细胞进行回输,隔天1次,4次为1个疗程,共3个疗程。对照组37例同期的中晚期肺腺癌患者给予单独化疗。治疗结束4周后评价其临床疗效、生活质量( QOL)及不良反应。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 ORR)及疾病控制率( DCR)分别为52.4%、81.0%,均明显高于对照组37.8%、64.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试验组生活质量改善率69.0%,明显高于对照组4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CIK治疗其不良反应主要为0~II度。结论:CIK细胞联合化疗治疗中晚期肺腺癌的临床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小,是中晚期肺腺癌患者较为理想的治疗策略。

    作者:慕竹青;韩丽娟;鲁一;周林静;孟娜娜;马晓艳;齐路霞;项红霞;何秋立;张桂芳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剖宫产瘢痕妊娠的临床观察及护理对策探讨

    目的::探讨对剖宫产瘢痕妊娠( CSP)患者给予整体护理干预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4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CSP患者91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CSP患者接受的护理对策不同进行分组。观察组的46例CSP患者接受的护理对策为整体护理干预;对照组的45例CSP患者接受的护理对策为常规护理干预。对两组CSP患者的护理疗效加以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总有效率(97.83%)高于对照组(71.11%)( P<0.05)。结论:对CSP患者给予整体护理干预,可以显著提高护理疗效,提高CSP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许顺芳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超声诊断新生儿颅内出血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超声诊断新生儿颅内出血( IVH)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4年10月我院新生儿科收治的进行头颅超声检查的317例新生儿超声声像图,评价超声对于新生儿颅内出血的诊断价值。结果:317例经头颅超声检查的新生儿中,186例正常,131例存在不同程度的IVH,I~Ⅱ级轻度出血共94例(72%),Ⅲ级及以上重度出血共37例(28%);胎龄<30周IVH的发生率为54.5%(54/99),30~33周IVH的发生率为38.5%(45/117),34~36周IVH的发生率为37.1%(26/70),≥37周IVH的发生率为19.3%(6/31);出生体重≤1500g IVH的发生率为76%(49/64),1501~2000g IVH的发生率为48%(43/91),2001~2500g IVH的发生率为32%(32/100),>2500g IVH的发生率为11.3%(7/62)。结论:早产儿及出生体重低的新生儿颅内出血的发生率较高,超声对于新生儿颅内出血的诊断及随访有重要临床意义。

    作者:徐蕾;于岚;张利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中医药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效果

    目的::探讨中医药在功能性消化不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在我院就诊的96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单纯多潘立酮治疗)和观察组(对照组基础上加半夏泻心汤加味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83%,远远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药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效果明显好于单纯西药治疗,不良反应较少,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进行广泛应用。

    作者:何远方;田坤;郑琼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单味柴胡降脂作用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单味柴胡对高脂饲料饲养大鼠降脂作用。方法:60只大鼠被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高脂血症组)、阳性对照组[非诺贝特0.05g/(kg·d)]、柴胡高剂量组[5.4g/(kg·d)]、中剂量组[2.7g/(kg·d)]、低剂量组[1.35g/(kg·d)],采用高脂饲料喂养造模,并给药30d后,观察对大鼠血液流变学、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 TG)、高密度脂蛋白( HDL)、低密度脂蛋白( LDL)含量,肝脏中血清TC、TG含量的影响。结果:柴胡高剂量组能显著降低高脂饲料饲养大鼠的全血第1秒、第5秒切变率和血浆黏度,降低血液中TC、TG、LDL的含量,显著升高HDL的含量,降低肝脏中TC、TG的含量,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单味柴胡具有一定的降脂作用。

    作者:俞云;卞勇;许立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人文关怀理念在医院急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在急诊护理中应用人文关怀理念的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5月至2015年8月在我院急诊科接诊的100例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人文关怀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心理状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 P<0.05)。结论:在急诊护理工作中给予患者更多的人文关怀可有效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吴宁旭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小切口切除术在甲状腺瘤手术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小切口切除术在甲状腺瘤手术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8月至2015年8月收治的甲状腺腺瘤患者3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传统手术方法及小切口切除术方法分为两组,观察对比两组的手术时间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平均住院时间对比存在明显的差异(P<0.05),观察组无1例出现并发症,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9.2%,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存在显著差异( P<0.05)。结论:小切口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瘤疾病具有手术创伤小、出血量较少、术后伤口愈合快、住院时间较短等优点,且此方法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兴红;王小燕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地屈黄体酮治疗先兆流产的临床观察

    目的::研究分析地屈黄体酮治疗先兆流产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4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136例先兆流产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68例)和对照组(6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黄体酮注射液进行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地屈黄体酮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先兆流产症状消失时间。结果: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8.53%,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79.41%,两组临床总有效率存在显著差异(P<0.05);研究组患者症状消失时间5.69d(s=1.28),对照患者症状消失时间8.97d(s=1.56),两组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采用地屈黄体酮治疗先兆流产,效果显著,能有效加快患者症状消失速度,在临床上可以广泛应用。

    作者:杨忠娟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二尖瓣置换术后患者的ICU监测与护理

    目的::回顾性分析41例二尖瓣置换术后患者的ICU监测与护理。方法:41例二尖瓣置换术均在低温体外循环下心脏直视进行,术毕入ICU监护。结果:41例患者中1例自动出院,余40例在ICU经过2~5d监护后均平稳转入心胸外科病房。结论:术后严密监测和护理,能够降低术后死亡率,减少并发症发生,缩短ICU留治天数,减轻患者经济负担。

    作者:陈伟;姜爱丽;陈春梅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腹腔镜手术器械的规范化清洗、消毒灭菌及佳保养方法分析

    目的::分析腹腔镜手术器械的规范化清洗、消毒灭菌及佳保养方法。方法:选取某院腹腔镜使用资料情况,对比不同腹腔镜清洗方法和消毒灭菌方法,探讨腹腔镜手术器械的规范化清洗方法、正确的消毒灭菌方法及保养方法。结果:超声波清洗能够有效实现腹腔镜手术器械规范清洗的目的。采用低温等离子对腹腔镜消毒灭菌是较为理想的灭菌方法。结论:腹腔镜手术器械在使用过后可能会残留血迹或细菌,因此相关的医护人员要对腹腔镜手术器械进行规范的清洗,合理使用腹腔镜手术器械并定期对其进行维护,以降低腹腔镜手术器械的感染风险。

    作者:李建华;段秀冉;陈统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血清网膜素测定对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临床价值分析

    目的::测定丙型肝炎性肝硬化患者的血清网膜素水平,探讨其与胰岛素、Child-Pugh分级及肝脏生化指标及血脂间的关系。方法:本次研究测定了47例丙型肝炎性肝硬化患者( A级16例、B级18例、C级13例)和20例健康对照患者的血清网膜素及相关临床参数。结果:丙型肝炎性肝硬化患者的血清网膜素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丙型肝炎性肝硬化组内A、B、C三级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网膜素水平与HOMA-IR、胰岛素水平无明显相关性。结论:丙型肝炎性肝硬化患者的血清网膜素水平升高,但不能作为肝功能严重程度的指标。

    作者:魏新亮;史晓盟;郭瑞雪;苏振华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盐酸替罗非班与心血管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盐酸替罗非班氯化钠注射液与心血管介入治疗( PCI)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疗效,为盐酸替罗非班与心血管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2月至2016年2月在医院治疗的88例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PCI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盐酸替罗非班氯化钠注射液治疗,分析两组血管心肌灌注分级( TMPG)情况,分析两组血小板活化动能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TMPG灌注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小板活化动能变化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小板活化动能变化明显好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替罗非班氯化钠与心血管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疗效显著,改善了患者TMPG和血小板活化功能情况,降低了并发症的产生。

    作者:唐春仕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情志护理在静脉输液中的价值探讨

    目的::探讨在静脉输液中开展情志护理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04月至2016年04月收治的静脉输液患者113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所有静脉输液患者临床接受护理干预的不同进行分组并展开对比研究。观察组(57例)接受中医情志护理干预,对照组(56例)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终对比情绪改善情况。结果:在情绪改善情况方面,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静脉输液患者展开中医情志护理,可以有效降低医疗事故及医疗纠纷率,显著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作者:汪莎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中药外敷治疗剖宫产术后腹部切口愈合不良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中药外敷治疗剖宫产术后腹部切口愈合不良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剖宫产术后腹部切口愈合不良的42例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21例)与观察组(21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换药,观察组应用中药大黄、芒硝外敷。观察两组产妇的腹部切口愈合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腹部切口甲级愈合率及临床疗效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对剖宫产术后腹部切口愈合不良者应用中药大黄、芒硝外敷,能显著提高切口愈合率,促进产妇康复,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马大银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颅后窝骑跨横窦型硬膜外血肿的临床特征分析

    目的::探讨骑跨横窦的硬膜外血肿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法。方法:本次研究选取我院2014年5月至2015年4月收治的68例颅脑外伤致骑跨横窦的硬膜外血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采取不同方式进行治疗,观察并比较患者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效果。结果:68例中3例为迟发性血肿,再次行开颅手术,其余患者经治疗均痊愈出院。随访3个月至1年,GOS评分55例患者恢复良好无复发(80.88%),8例中度残疾(11.76%),4例中度残疾(5.88%),1例死亡(1.47%)。结论: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能有效清除骑跨横窦型硬膜外血肿,缓解患者的症状,改善患者的预后。

    作者:杨东军 刊期: 2016年第16期

世界临床医学杂志

世界临床医学杂志

主管:中国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主办:世界图书出版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