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丽萍
目的:探讨下丘脑腹内侧核( VMH) nesfatin-1对糖尿病( DM)大鼠胃牵张敏感神经元( GD)放电影响及VMH-海马nesfatin-1通路调控。方法:链脲佐霉素腹腔注射制备I型DM大鼠模型,观察nesfatin-1对VMH GD神经元放电的影响;荧光金逆行追踪结合免疫组化观察VMH-海马nesfatin-1神经通路构成;电刺激海马观察其对VMH nesfatin-1反应的GD神经元调控。结果:与正常大鼠相比,DM大鼠VMH内GD神经元放电模式和频率无显著差异;但VMH微量注射nesfatin-1,DM大鼠GD神经元放电活动显著减弱( P<0.05)。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 CRF)受体拮抗剂astressin-B可部分阻断nesfatin-1效应。海马nesfatin-1免疫阳性神经元可发出轴突投射至VMH。电刺激海马可调控大鼠VMH nesfatin-1对GD敏感神经元的放电活动。结论:VMH nesfatin-1可调控正常和DM大鼠GD神经元兴奋性,该效应在DM大鼠明显减弱,其可能与CRF系统有关;海马可能参与VMH nesfatin-1对GD神经元活动的调控。
作者:徐珞;郭菲菲;孙向荣;王巧玲;公衍玲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细胞自噬是溶酶体参与降解多种细胞内容物的过程,具有重要的病理及生理学作用,本研究主要关注细胞自噬是否在胚胎发育早期心管形成中也具有重要作用。方法:应用鸡胚为模式动物,采用免疫荧光的方法研究自噬相关基因7( auto-phagy-related gene 7,ATG7)在胚胎早期的表达模式,随后用雷帕霉素( RAPA)、3-甲基腺嘌呤(3-MA)等分别处理胚胎,用Time-lapse拍摄心脏祖细胞的迁移模式,免疫荧光、原位杂交等方法检测ATG7、LC3、MF-20、GATA4、GATA5等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RAPA和3-MA能够分别影响ATG7、E-Cadherin等基因的表达模式,导致胚胎早期上皮细胞向间充质细胞转化紊乱;高葡萄糖环境或酒精处理能够过度激活胚胎发育过程中的细胞自噬,导致胚胎心管肥大或者融合异常,这与RAPA处理的胚胎心管畸形极为相似;细胞自噬过度激活影响心脏祖细胞迁移和GATA4、GATA5等心管生成基因的表达。结论:妊娠合并糖尿病及妊娠期饮酒等因素会导致胚胎发育环境中细胞自噬的过度激活,从而影响细胞内的蛋白降解异常和细胞分化异常等,终导致胚胎心管发育畸形。
作者:王广;芦文慧;李帅;高麟芮;黄文清;崔舒丹;王晓钰;陆大祥;杨雪松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本实验旨在探究甘氨酸对STZ诱导的Ⅰ型糖尿病的降血糖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和结果:我们采用链脲佐菌素( STZ,50 mg/kg)腹腔注射(连续5 d) C57小鼠建立Ⅰ型糖尿病模型,造模完成后腹腔注射给予小鼠80 mg/kg、400 mg/kg和800 mg/kg甘氨酸,每周检测各组小鼠空腹血糖值。实验结果显示,80 mg/kg甘氨酸对Ⅰ型糖尿病小鼠血糖无明显保护作用,400 mg/kg和800 mg/kg甘氨酸能显著降低Ⅰ型糖尿病小鼠血糖,且随着检测周数增加呈现剂量依赖性。此外,我们检测了各组小鼠糖耐量、胰岛素耐量及GSIS,400 mk/kg和800 mg/kg甘氨酸能有效保护Ⅰ型糖尿病小鼠胰岛功能。提取各组小鼠胰岛细胞蛋白,检测其凋亡情况,800 mg/kg甘氨酸组小鼠caspase-3表达明显降低。接着我们检测各组小鼠胰岛细胞内Ca2+浓度及ROS水平,检测结果显示800 mg/kg甘氨酸组胰岛细胞内Ca2+浓度和ROS水平明显较低。结论:甘氨酸能显著降低STZ诱导的Ⅰ型糖尿病小鼠血糖,其作用机制是降低胰岛细胞内Ca2+浓度和ROS水平,从而减少胰岛细胞的凋亡。
作者:李科学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miR-130a在血管紧张素II( angiotensin II, Ang II)诱导心脏间质纤维化中的作用及分子机制。方法:埋植Ang II微渗泵制备小鼠心室重塑模型,超声心动检测小鼠心功能;培养乳鼠心脏成纤维细胞,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检测分子的基因及蛋白表达。结果:在埋植Ang II微渗泵的小鼠心肌组织以及Ang II刺激的心脏成纤维细胞,miR-130a表达上调。LNA-anti-miR-130a显著抑制Ang II引起的心肌组织中miR-130a表达增加,改善心脏间质纤维化及舒缩功能障碍。转染miR-130a mimic可进一步促进Ang II引起的纤维化相关分子的表达增加以及肌成纤维细胞转化,miR-130a inhibitor则可抑制Ang II的上述作用。过表达PPAR-γ可抑制Ang II以及Ang II和miR-130a mimic联合应用引起的纤维化相关分子的表达。结论:miR-130a通过调控PPAR-γ的表达参与Ang II的促纤维化效应。
作者:李丽;张城林;吴立玲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TRPV4( transient receptor potential vanilloid subtype 4)是配体门控非选择阳离子通道,在肺泡和肾小管上皮中参与对渗透压的调节,但其在下颌下腺的生理功能尚不清楚。本研究旨在探讨TRPV4在M3R介导的唾液分泌中的作用。方法:离体小鼠下颌下腺灌流研究TRPV4抑制后对卡巴胆碱所诱导分泌的影响;Fura-2AM法测定TRPV4抑制后细胞内钙信号变化;在体唾液收集观察TRPV4抑制后对匹罗卡品诱导腺体分泌的影响。免疫荧光研究TRPV4抑制后水通道蛋白5(aquaporin 5, AQP5)在细胞内的位置变化。结果:离体灌流结果显示,TRPV4抑制剂RN1734和HC067047会抑制卡巴胆碱所诱导的腺体分泌。在腺泡细胞上,TRPV4抑制剂也可以明显地抑制卡巴胆碱所诱导的细胞内钙离子[ Ca2+] i 升高。 TRPV4抑制剂均可以抑制匹罗卡品诱导的腺体分泌。结论:TRPV4在M3 R介导的唾液分泌中不可或缺,其发挥作用的方式是通过介导细胞外钙离子进入细胞,影响细胞内的钙信号及下游AQP5细胞内定位。
作者:张艳;张菁;丛馨;吴立玲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大蒜总皂苷对小鼠常压密闭缺氧存活时间的影响。方法:BALB/c小鼠30只,体重(20±2) g,随机分为3组(n=10):对照组、大蒜总皂苷低剂量组(50 mg/L)和高剂量组(200 mg/L),腹腔注射给药1次,给药体积0.1 mL/10 g,对照组给予相同体积的蒸馏水,给药后1 h将小鼠放入盛有5 g钠石灰的150 mL广口瓶中,用凡士林涂抹瓶口密封,记录小鼠存活时间。按公式计算小鼠标准耐受时间(min)=存活时间/[瓶体积(mL)-体重(g)/0.94]×100。结果:与对照组比较,高剂量组显著延长了小鼠标准耐受时间;与低剂量组相比,高剂量组显著延长了小鼠标准耐受时间;低剂量组与对照组间没有显著差异。结论:大蒜总皂苷具有耐缺氧作用。
作者:周思敏;郑善军;张钢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研究孤束核ghrelin对化疗呕吐大鼠胃运动的影响,探讨下丘脑外侧区的可能调控作用。方法:腹腔注射顺铂制备化疗呕吐大鼠模型;荧光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法检测化疗呕吐大鼠孤束核ghrelin和ghrelin受体GHSR-1a的表达变化;神经元逆行追踪结合免疫组化观察下丘脑外侧区-孤束核ghrelin能纤维联系;在体胃运动记录观察孤束核微量注射ghrelin、电刺激下丘脑外侧区对化疗呕吐大鼠胃运动的影响。结果:化疗呕吐大鼠孤束核ghrelin表达低于正常大鼠,而GHSR-1a表达高于正常大鼠,且胃运动显著减弱( P<0.05);下丘脑外侧区有神经元投射至孤束核,且有部分神经元是ghrelin免疫阳性神经元;孤束核注射ghrelin和电刺激下丘脑外侧区可显著促进正常大鼠和化疗呕吐大鼠胃运动( P<0.05);孤束核微量注射ghrelin受体阻断剂[ D-Lys-3]-GHRP-6对正常大鼠电刺激下丘脑外侧区胃运动效应无影响,而对化疗呕吐大鼠电刺激下丘脑外侧区胃运动效应显著减弱( P<0.05)。结论:孤束核ghrelin可促进化疗呕吐大鼠胃运动,并受下丘脑外侧区调控。
作者:公衍玲;徐珞;郭菲菲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癌细胞中葡萄糖代谢的方式为细胞的快速增殖提供了物质和能量基础。去乙酰化酶SIRT3在癌细胞葡萄糖代谢重排和凋亡调控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有可能成为一个有效的癌症治疗靶点。在本研究中,我们发现BH3-only模拟物S1能够抑制卵巢癌SKOV3裸鼠移植瘤的生长,同时能够上调SIRT3的表达。为了探讨S1对卵巢癌细胞糖代谢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通过检测SKOV3细胞在S1作用下线粒体氧耗率( OCR)、胞外泌酸率( ECAR)以及葡萄糖摄入能力的改变,我们发现S1能够损伤线粒体呼吸链和抑制葡萄糖摄取。通过siRNA干扰SIRT3的表达,能够逆转S1对葡萄糖摄入的抑制作用,同时还能缓解S1对SKOV3细胞增殖的抑制效应。合用糖酵解抑制剂2-DG能够加剧SIRT3的活化,同时进一步促进S1对SKOV3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和细胞凋亡的发生。综上所述,S1在卵巢癌细胞中抑制细胞增殖作用,可能是通过活化SIRT3以及扰乱葡萄糖代谢来实现的。
作者:项喜艳;孙连坤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本文探讨巨噬细胞氧化应激过程中胞红蛋白( CYGB)表达模式;研究CYGB在巨噬细胞氧化应激过程中的作用。方法:(1)Western blot检测RAW264.7细胞在H2O2刺激不同时间CYGB的蛋白表达水平;检测RAW264.7细胞在不同浓度H2 O2刺激12 h时CYGB蛋白的表达水平。(2)构建CYGB过表达/低表达巨噬细胞模型,将RAW264.7细胞分为4组:对照组、0.5 mmol/L H2 O2处理组、0.5 mmol/L H2 O2+CYGB过表达组及0.5 mmol/L H2 O2+CYGB低表达组。12 h后,检测CYGB蛋白水平、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乳酸脱氢酶(LDH)、丙二醛(MDA)、活性氧(ROS)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荧光定量PCR检测CYGB和NF-κB在细胞中的表达。结果:(1)Western blot结果显示:H2O2处理6、12和24 h组CYGB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并且在12 h组CYGB表达水平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0.25 mmol/L H2 O2、0.5 mmol/L H2 O2和1 mmol/H2O2处理巨噬细胞12 h后CYGB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Western blot结果显示:0.5 mmol/L H2 O2处理组、0.5 mmol/L H2 O2+CYGB过表达组及0.5 mmol/L H2 O2+CYGB低表达组CYGB蛋白表达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5 mmol/L H2O2+CYGB过表达组的CYGB表达高(P<0.05),0.5 mmol/L H2 O2+CYGB低表达组的CYGB表达较0.5 mmol/L H2 O2处理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和ROS检测结果显示:与0.5 mmol/L H2O2相比,0.5 mmol/L H2O2+CYGB过表达组中GSH-Px、SOD升高,LDH、MDA和ROS下降;与0.5 mmol/L H2 O2组相比,0.5 mmol/L H2 O2+CYGB低表达组中GSH-Px和SOD下降,LDH、 MDA和ROS升高。荧光定量PCR检测显示:与正常对照组比较,H2 O2处理组CYGB和NF-κB表达均上调( P<0.05)。与H2 O2对照组比较,CYGB过表达组CYGB表达较高,NF-κB表达较低(P<0.05);CYGB低表达组CYGB表达较低,NF-κB表达较高(P<0.05)。结论:CYGB在巨噬细胞中表达,在H2 O2刺激时表达水平增加;CYGB在巨噬细胞氧化应激损伤过程中具有细胞保护作用。
作者:潘文军;范文静;韩单;李维;朱宇凝;姜志胜;屈顺林 刊期: 2015年第10期
死亡受体4/5(DR4/5)是肿瘤坏死因子大家族成员TRAIL的受体。和人类不同,小鼠只有DR5基因而没有DR4基因。以往研究证实敲除TRAIL基因加重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提示TRAIL具有血管保护作用。然而DR5在介导TRAIL对动脉粥样硬化调节作用中的角色尚不清楚。我们培育了ApoE/DR5双敲小鼠。我们意外发现,敲除DR5基因并没有复制TRAIL敲除后的血管表型,相反,DR5敲除后动脉粥样硬化形成减轻。我们用外源性TRAIL处理ApoE敲除小鼠,发现TRAIL增加了动脉粥样硬化形成,而这种作用在ApoE/DR5双敲小鼠中观察不到。 TRAIL的促动脉粥样硬化作用可被CCL2加 CCL5的中和抗体所阻断。 TRAIL对小鼠单核细胞的表型没有明显改变。体外研究发现TRAIL可以通过DR5刺激巨噬细胞吞噬脂质,刺激巨噬细胞凋亡,刺激平滑肌细胞的炎症反应。为了解释TRAIL和DR5敲除后相互矛盾的血管表型,我们推测在小鼠体内TRAIL可能还具有非DR5依赖的生物学作用。在DR5+/+和DR5-/-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我们用TRAIL刺激后进行了基因转录组的检测。我们发现TRAIL不但在DR5+/+细胞中引起了众多基因表达水平的变化,而且在DR5-/-细胞中也引起了基因表达的变化,而且这些变化的基因只有10%是与DR5+/+细胞重合的,提示TRAIL可能的确有非DR5依赖的作用。我们的结果首次提示DR5介导的信号通路对动脉粥样硬化形成可能具有增强作用。
作者:刘芳芳;程文;蒋凡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Bax对黄芪注射液抑制缺氧缺糖/复氧复糖大鼠海马神经元caspase-3表达的影响。方法:取培养8 d的大鼠海马神经元,随机分为9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缺氧缺糖/复氧复糖组)、黄芪注射液组、黄芪注射液溶剂对照组、Bax抑制剂(抑制肽V5)组、Bax激动剂(BAM7)组、Bax抑制剂+黄芪注射液组和Bax激动剂+黄芪注射液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各组均进行缺氧缺糖0.5 h,再分别于复氧复糖后0、0.5、2、6、24、72和120 h采用Western blot法和RT-PCR法检测海马神经元caspase-3蛋白和mRNA的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黄芪注射液组、Bax抑制剂组、Bax抑制剂+黄芪注射液组和Bax激动剂+黄芪注射液组caspase-3蛋白及mRNA表达均降低(P<0.05),而黄芪注射液溶剂对照组和Bax激动剂组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黄芪注射液可通过减少Bax的表达发挥对缺氧缺糖/复氧复糖大鼠海马神经元凋亡抑制作用。
作者:董雅洁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intermedin( IMD)1-53在apoE-/-小鼠心肌纤维化中的作用和机制。方法:同型半胱氨酸( Hcy)处理apoE-/-小鼠和心脏成纤维细胞。结果:IMD1-53显著抑制Hcy处理apoE-/-小鼠心肌间质胶原沉积、I型和III型胶原mRNA和蛋白表达,直接抑制Hcy诱导的心脏成纤维细胞I型和III型胶原的蛋白表达,抑制心脏成纤维细胞向肌成纤维细胞分化。此外, IMD1-53抑制Hcy处理的apoE-/-小鼠心脏组织及心脏成纤维细胞内质网应激标志分子如葡萄糖调节蛋白78( GRP78)、GRP94、激活转录因子6(ATF6)、ATF4、蛋白激酶受体样内质网激酶、真核翻译起始因子2α、肌醇需求酶1α和剪切的X盒结合蛋白1的激活。 IMD1-53抑制Hcy处理的apoE-/-小鼠心脏组织及成纤维细胞炎症相关分子如肿瘤坏死因子α、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1、核因子κB、转化生长因子α1和c-Jun氨基末端激酶的激活。结论:IMD1-53显著抑制心肌纤维化,其机制可能与IMD减轻内质网应激和炎症反应有关。
作者:张金胜;侯跃龙;陆薇薇;倪先强;林帆;鱼艳荣;唐朝枢;齐永芬 刊期: 2015年第10期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 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 mTOR )可调节细胞的生长、生存和自噬。本研究观察mTOR在人喉癌组织中的表达,明确其对喉癌发生与发展的关系;以mTOR抑制剂AZD8055处理人喉癌细胞系Hep-2,观察其抑瘤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喉癌组织中mTOR的表达;分别以0.8、2.6、8、26和80μg/L的AZD8055处理Hep-2细胞24、48或72 h,MTT方法检测细胞增殖, TUNEL染色检测细胞凋亡,罗丹明123染色检测线粒体膜电位,Western blot和免疫荧光染色检测蛋白表达。结果:人喉癌组织中mTOR表达上调,并且其分化程度越低,mTOR表达水平越高。以AZD8055处理后, Hep-2细胞增殖减少,凋亡增加,线粒体膜电位下降;caspase-3表达上调, Bcl-2表达下调, BH3-only蛋白如Bim、Bid和Bad表达上调。结论:mTOR表达上调可参与喉癌的发生与发展,抑制mTOR活性可抑制喉癌细胞增殖,促进喉癌细胞凋亡,mTOR可作为喉癌治疗的潜在靶标。
作者:滕博;王贺彬;黄迪;李俊玮;赵丽晶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RAS稳态失衡在止血带休克后主动脉血管低反应性及损伤中的作用。方法:C57BL/6小鼠,分为对照组及再灌注10min、1h、2h、4h、6h、12h模型组,每组6只。模型组止血带阻断双后肢血流2h,达再灌注时间后处死;多普勒法测肢体血流,颈动脉插管法测平均动脉压( MAP),离体血管张力测定仪测主动脉血管收缩反应性,HE染色结合透射电镜评价血管损伤;Western blot检测血管AT1受体、Mas受体、血管紧张素转换酶( ACE)和ACE2表达。 ELISA检测血清血管紧张素II( Ang II)、血管紧张素(1-7)[Ang(1-7)]含量。结果:模型组变化为:(1)随再灌注时间延长血流量逐渐减少;MAP在再灌注10 min明显升高,随后逐渐降低;血管对去甲肾上腺素的反应性在再灌注10 min升高随后下降、再灌注4 h血管反应性低;损伤评分随再灌注时间延长逐渐增高。(2)主动脉血管AT1受体与ACE2表达逐渐下降,Mas受体与ACE表达逐渐升高。(3)血清中AngⅡ整体呈升高趋势,Ang(1-7)整体呈降低趋势。结论:主动脉血管收缩反应性在休克初期暂时升高随后降低,其机制可能与血管损伤及RAS失衡有关。
作者:王丽君;杨秀红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针对脓毒症( sepsis)发病机制的复杂性和非线性特点,采用多种组学技术与系统生物学整合研究策略,以发现脓毒症新的生物标志物群,揭示脓毒症的组学/网络机制,探讨脓毒症多靶点整合性干预的新思路。方法:采用大鼠盲肠结扎穿刺脓毒症模型和选用部分脓毒症病人,采用GEO数据库查询和iTRAQ蛋白质组学技术分析其血清蛋白质组学变化,采用亚网络富集分析揭示重要节点蛋白和可能的干预靶点。结果:通过iTRAQ蛋白质组学技术,在脓毒症大鼠中发现47个差异蛋白,其中PTX3、MMRN1、FCN1、CPN2、PRSS1和PF4可用于脓毒症的诊断;MMRN1、PPBP、FGα和FGβ这4个生物标志物的组合可用于脓毒症的预后预测;PTX3在临床脓毒症患者的诊断和预后预测方面优于传统的降钙素原( PTC)和C反应蛋白( CRP), IL-1R2是诊断脓毒症和鉴别G-和G+菌脓毒症的新的血清生物标志物;采用亚网络富集分析发现C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 C/EBP)和内皮抑制素( endostatin)是脓毒症的重要节点蛋白和潜在干预靶点。结论:组学技术和系统生物学整合研究策略为脓毒症机制阐明和多靶点整合性干预带来新希望。
作者:肖献忠;王慷慨;张华莉;焦京;高敏;彭玥;蒋宇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研究蛋白激酶R样内质网激酶( PERK)/核因子红系相关因子2( Nrf2)途径介导的内质网应激反应在不同浓度的毒胡萝卜素(thapsigargin, TG)和衣霉素(tunicamycin, TM)诱导的H9c2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方法:在不同浓度TG和TM诱导的H9c2细胞模型上,采用Annexin V/PI双标法和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以Western blot检测磷酸化PERK、Nrf2及活化转录因子4( ATF4)等蛋白水平,免疫荧光法检测Nrf2的核转位。结果:与对照组比较,TG浓度为20 nmol/L、TM浓度为160μg/L处理H9c2细胞48 h时可诱导H9c2细胞凋亡,增加PERK磷酸化、Nrf2核转位和ATF4的表达;内质网应激抑制剂牛磺酸和熊去氧胆酸处理细胞后明显减轻TG和TM诱导的H9c2细胞凋亡,并下调PERK磷酸化、Nrf2核转位和ATF4的表达。结论:PERK/Nrf2途径参与TG和TM诱导的H9c2细胞内质网应激相关细胞凋亡。
作者:陶天琪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omentin-1对巨噬细胞ATP结合盒转运体A1(ABCA1)表达及其介导胆固醇流出的影响。方法:用omentin-1处理THP-1源性巨噬细胞24 h后,Western blot检测ABCA1蛋白水平,HPLC检测胞内总胆固醇( TC)游离胆固醇( FC)及胆固醇酯( CE)含量,液体闪烁计数仪检测胞内胆固醇流出,油红O染色观察胞内脂滴情况。结果:Omentin-1呈浓度依赖性上调巨噬细胞ABCA1的表达,促进胞内胆固醇流出,降低胞内TC、FC和CE含量,抑制胞内脂质蓄积和泡沫细胞形成。而ABCA1 siRNA与omentin-1共处理细胞后,明显抑制omentin-1促胆固醇流出的作用,胞内脂质蓄积和泡沫细胞形成明显加剧。结论:Omentin-1通过促进巨噬细胞ABCA1表达和胆固醇流出,抑制胞内脂质蓄积和泡沫细胞形成。
作者:谭玉林;张敏;吴剑锋;兰刚;李元;李靓;谢魏;唐朝克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观察褪黑素( MT)对肾缺血再灌注损伤( RIRI)大鼠脑组织的影响。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 sham)、缺血再灌注组( I/R)和MT组。 I/R和MT组均夹闭肾动、静脉45 min后去夹再灌。 MT组于夹闭前和再灌后30 min腹腔给予MT 10 mg/kg。再灌后24 h取腹主动脉血,测定血清肌酐(SCr)和尿素氮(BUN),取血后速断头取脑,测定脑组织MDA含量和SOD活性,留取相同部位脑组织测定神经细胞凋亡率以及Bcl-2和Bax的表达。结果:I/R组SCr、BUN、脑组织MDA含量均明显增加,SOD活性则明显降低;与I/R组相比,MT组SCr、BUN、脑组织MDA含量均明显降低,而SOD活性明显增加。 I/R组神经细胞凋亡率明显高于sham组,MT组的细胞凋亡率则明显低于I/R组。 I/R组Bcl-2表达较少而Bax蛋白表达增多,与I/R组相比MT组Bax蛋白表达减少,而Bcl-2蛋白表达增加。结论:MT对RIRI大鼠脑组织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抗自由基损伤、下调促凋亡蛋白Bax表达、减轻神经细胞凋亡有关。
作者:戎浩;王燕凌;苗智慧;王惠娟;夏晓红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Sam68蛋白对白血病细胞Jurkat凋亡的影响。方法:针对Sam68靶点构建pLKO-Tet-On条件性真核表达干扰载体,制备慢病毒并感染Jurkat细胞,诱导干扰载体表达,筛选稳定表达shRNA细胞;采用实时荧光定量和免疫印迹技术检测干扰效率;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采用免疫印迹技术检测凋亡相关蛋白表达水平变化情况。结果:Sam68基因表达下调的细胞凋亡数量增多,伴随caspase-3活化水平增加和PARP活化水平下降,Akt磷酸化水平下降,Erk和Bcl-xL表达水平无明显变化。结论:Sam68基因表达下调可通过影响Akt信号通路影响caspase-3和PARP蛋白表达,从而促进Jurkat细胞凋亡。
作者:王齐;李元叶;许华;李庆华;庞天翔 刊期: 2015年第10期